驴子巴特萨(1966)

Au hasard BalthazarUP:2021-07-05

剧照演员表影评
驴子巴特萨

评分:8.3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编剧: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 Walter Green / François Lafarge / Philippe Asselin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5 分钟地区:法国 / 瑞典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巴尔塔扎尔的遭遇 / 驴子巴勒达扎 / 偶尔巴尔塔扎尔 / Balthazar
上映:1966-05-25
IMDb:tt0060138

驴子巴特萨简介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
  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罗伯特·布列松

简评

以驴的视点去目睹生活的一场葬礼。将苦痛遭遇、爱的经验、人之沟通诉诸于一头驴的世界,驴遭抽打的画面在文学脉络上的根源似乎是《罪与罚》?镜头画面和音乐使用极其精炼,通过平白、素淡的体验去建构生命与时间的内在联系,人物的非职业化:对白、旁白、表演调度以及情节的某种刻板和呆滞形成了一种荒诞的表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光与影抵达的迷离和恍惚感,音乐与驴叫声音的交织奏起的生命韵律,这是一场生活的受难,是一场爱的葬礼,影片最后看似是巴萨特被遗弃,可不如说是巴萨特反身举行了一次生活的反叛逃离。

第一次看布列松,我大受震撼。极致的简约,前半个小时是有些懵的,到最后发现是好懂的。人物的动机包括故事的承接都没有被展现出来,无台词无旁白表演,跳跃式的剧情拼接。用驴子的颠簸一生去串联起人类社会的罪恶。巴特萨的眼里时常含着泪光,用它的主观视角去注视这个冰冷的世界。马戏团里那段可笑又讽刺,牢笼中动物们的凝视下,巴特萨仿佛是个异类,却被人类称为“智者”。电影整体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情绪突变,片中的“死亡”都通过镜头下的局部身体部位(如:手)来暗示然后省略。当巴特萨成为羊群中的“black sheep”,死于那个当初欢乐玩耍的山坡上时,它和玛丽一样,都是资本社会的金钱交易中无足轻重的一笔,纵然伤感,只有无奈…驴子的演技真的好~

嗅觉敏锐的人,可以透过《驴子巴特萨》的命运和遭遇,闻到《钱》的味道。布列松后来的作品都是在用极简主义笔触勾勒复杂的现代社会,这部冰冷却又不完全悲观的寓言讲述的并非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片中人们想要拥有的东西都需《钱》来获得,唯独「天才」不是。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可人类非但没有善待它,反而对它进行各种羞辱,视它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在一个金钱万能的时代,弱者不仅可以通过金钱间接地逃脱所有罪责,还可以通过金钱迅速赢得这个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甚至可以直接地将无产者当做牲口来对待。女主角想要去到一个拥有人情味的地方,最终她跟随她的驴子去到了遥远的天国。事实上,布列松借《罪恶天使》早就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怀疑。那时,他坚信天国的存在,此时,他依然坚信。因为上帝从不把天才赐予弱者。

还以为也是新现实主义结果不是,比想象中有意思。就是他妈以后恐怕一听959就会想到驴了。看完去吃了个驴肉火烧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会想起处女泉mix浪荡儿,跟都灵之马在内核上反而相去甚远,以动物为“兴”的途径来说跟我很讨厌的被涂污的鸟倒更接近。作为新宗故事的话相比处女泉并不简了。是用极简的叙事表达了一个非常繁复堆砌的核。人物都非常概念化脸谱化,在寓言性的语境里常见但是本片并不那么寓言,就挺怪味豆的。有些部分比如车轮和驴蹄蒙太奇也还是有影像实验的意味。总得来说不是那么“干净”,设计感重,略混乱但有意思的布列松。配乐用得也很奇怪,就是经常“嗯为什么这里要配乐好突然”再看一会又“哦好像也蛮合理的”。但还是喜欢的因为影像功底太强影像力量确实很强大,很上头。

人与驴的悲剧,命运的无情使得最初小朋友与驴的纯真可爱都变得苦涩。布列松很执着于声音的表达,各种场景的音效都尽量还原,角色的心情也常利用音效表达(格拉德喜悦时吹号角、驴跟着音乐唱歌...)。这部剪辑、拍摄甚至演员表演都有意表现跳跃与克制,极力削弱了电影故事性,显得非常无情。也因为剪辑,突出了角色被命运推着走的无力感,没有一丝反抗,玛丽受尽屈辱后下一幕就是沉默和离去,接着就是父亲病逝。驴受伤后就是趴在草地上等待死亡。唯一欣慰的是驴在一生中虽被多次转手,见识了人类的各种恶行和悲剧,但最后于羊群中仿佛得到了解脱,平静死去。(欣赏不来布列松

从动物的经历串起的人类悲欢,抛开评论里叙述过多的宗教意义和与女主命运之间的对仗,这个切入点既新颖又深刻,而且几场动物们的“对手戏”(动物园、最后的羊群)都是影片真正让人感慨的部分。与之对应的是我不够理解的,导演让演员一遍一遍地表演以至于最终完全剥离感情与情绪的表演:剥去情感的人物就像是光怪陆离的符号,或是为了映射什么而产生的生硬的说教。本就以视角选取而导致的叙事简略则因这个原因更让我难以共情(共情作为整体的命运而难以由所有人的Poker Face而对个体有任何亲近感)。可能反而因为这样让我对其“动物的目光”产生了更多的感触

3/10。欣赏不来,这不是沉不沉闷的问题,虽然知道影片想要表达什么,但故事实在烂透了,人物跟情节几乎没有逻辑可言,想象一下这部作品如果放在现代拍出来会有什么评价?假如换作华语导演、演员还会有人捧臭脚吗?此外,个人对于演员的表演不敢恭维,全片演技最好的竟然是驴子,人类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不管是否导演刻意而为之,但已经到了辣眼睛的程度,严重影响观感。既然说到驴子,整个故事有没有驴子是有差吗?所谓的以驴子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但却不以驴子为第一视角,实际上噱头大于实际作用。

今天看完了驴叫,补一下标。两部电影中的驴子符号可以说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驴叫的创新不算好,但驴叫的影像风格和布列松有明显区别。驴子作为一种叙事对象,首先要区分是拟人化的主观能动叙事,还是客观实在化的无意识动物个体。这两者在文化属性上千差万别。驴子不同于狗,他的功能很丰富,但同时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与人类的关系也很是微妙。两部片子都以驴子的变迁流亡为叙事视点,并通过驴子来讲述人类故事,巴特萨不是主角,他只能算是一个辅助工具。整体上这部影片比较难以沉浸,这点我不是很喜欢

布列松的每部电影都是那样冷漠、残酷,这部《驴子巴特萨》更是其作品中唯一一次以动物为主角。影片采用双重视角,将女主人公玛丽和驴子巴特萨的故事不断变换,以此探讨人和动物在时间长河中殊途同归的宿命。人类会失恋、受骗、被辱以至于道德沦丧并走向死亡,而动物也一样会被驯养、鞭打、贩卖、遗弃、杀害。人类社会和自然动物界的现实本就是同等的残忍,但很多人却一直误以为自己是什么高级动物,而从不知晓你我和牛马并没什么两样。布列松的作者性就是省略、静默和超验,这一部几乎已经是从上帝视角出发审视人间的一切,虽然几首舒伯特的小曲子用得比较温柔,但整部影片的宗教感也被酝酿到了极致。

无言以对,从布老师的电影里只能看到宏大宿命的必然,世界真相里真正的悲剧,多段巨大跳跃的情节却仍深深映刻进脑海,巴特萨看着一对注定无法在一起的恋人半生漂泊,看着时间万物被命运无情戏弄,看着腐朽堕落的人性在推进这个罪恶的世界,大概是以物喻人最完备最深邃的一部,戈达尔说:“本片以90分钟分析了整个世界”,巴特萨是女主要爱上的那个“男人”,以冷静的视角观察,以自我的意志生活,但他最终也在“羊群”里死去,伴随着舒曼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给布老师跪下了,用如此冷静又干净的影像解剖人性

巴特萨目睹了各种各样人与恶之间的关系,有人受制于恶成为作恶的对象,有人受制于恶的引诱而成为作恶的人,有人旁观他人作恶却只能失意无奈,有人不明所以执意作恶。种种作恶在巴特萨默默的目光注视和身体的衬托下,显得尤其为*人*所有。动物的无辜既反衬出独独为人所持有的蓄意,也比照出了另一些人如巴特萨一般在恶面前的无辜、无奈与难有作为。我觉得整部电影尤为神奇发光的是每当巴特萨的目光和舒伯特的配乐出现在作恶现场时,都有一种冷峻但浪漫的气氛被营造出来。事物本性的展现往往都带着某种浪漫的色彩,如果我们接受导演提供的预设,即人的本性体现在与种种恶的纠结之中,那么对恶的展现自然也应带着某种浪漫的色彩。捕捉到这种看待人类的视角并营造出相应的气氛,真是绝妙。

《驴子巴特萨受难记》,展现了它随波逐流,辗转于多个主人手上的命运。无论是疼惜还是暴虐,它都默默承受不发一语,甚至连过激的反应都很少,布列松如此设置应该是有意让它成为照出复杂人性的镜子,或暴戾或脆弱或彷徨的人类都在巴特萨冷峻而内敛的目光之中。布列松一如既往地限制观众的全知视角,本作里已经到了不直接展示事件起承转合的地步,人类的情绪无由地产生又无由地消亡,映射宗教中愚昧的人类形象,就连最后巴特萨在羊群中缓缓倒下死去的镜头也有几分悲壮的殉道意味(在基督教里「羔羊」和「羊群」应该也有非常丰富的指涉意义)。而贯穿于巴特萨一生,同样与巴特萨一般受尽苦难与侮辱的少女玛丽则是「人类版」巴特萨,互为对照的存在。摄影极好,配合布列松特有的声音叙事(马戏团与磨坊),显得沉静而富有力量,也将电影情绪基调进一步压抑。

获得奖项

  •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New Cinema Award / Cineforum 66 Award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San Giorgio Prize
    提名: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