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美 第一季(2018)

Ugly Delicious Season 1UP:2021-05-12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美食不美 第一季

评分:8.8 导演:埃迪·施密特 / 摩根·内维尔 / 杰森·泽尔迪斯 / 劳拉·加伯特 编剧:
主演:张锡镐 / 彼得·米汉 / 阿兹·安萨里 / 吉莉安·雅各布斯 / 吉米·坎摩尔 / 杨维榕 / 大卫·西蒙 / 达尼埃尔·布吕 / 沃尔夫冈·帕克 / 艾里克·维尔海姆 / 史蒂文·元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不中看的美食
上映:2018-02-23(美国)
IMDb:tt7907916

美食不美 第一季简介

NetFlix原创纪录片,味道至上,绝不废话。明星大厨 David Chang 带朋友们踏上令人口水直流的跨文化之旅,探寻世上最令人满意的美味佳肴。

简评

前几集偶尔鸡汤味儿泛滥,只是越看越觉得,这口我可以干了~甚至几经泪目。daivid chang明晃晃地推广私货,但这很好。食物背后迁徙演化的过程,对于张口吃的人是中华小当家式的饮食体验的必要补充,眼前呈现的相似形式背后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流变。以后会尊重每一口吃到的食物!【有两点不满意,重要分量的女性厨师少了,大多女性只是被采访的感觉;讲到中国菜也没有什么中国厨师出来自己讲述,美食评论员在餐厅里读稿,扶霞陪着chang吃宫廷菜,和亚裔聊中国菜,然后中国厨师呢?关于这一点,可能不主要是制作者的问题。 】另另外,其实学校里每个食堂都有点自己特别的味道,二餐一楼浓油赤酱还甜,二楼就清爽利落,屹立不倒鸡蛋灌饼店里听起来确实都是安徽口音,二餐的煎饼果子时在时不在,好想去调查探访一下背后的故事呜呜呜

总算有亚裔主厨lead的美食节目了,满满的种族、身份、历史渊源角度和融合方面的思考,而且相当幽默。小龙虾那一集笑疯了,Cajun文化被黑出翔了;Ali Wong贡献的黄段子简直让人没法再直视小笼包;Steve Yuen吃韩餐时并没有像他的同乡一样吃泡菜,也是值得玩味的细节;Gilligan Jacobs 很美,白女吃韩式炸鸡而没吃传统美国南方的炸鸡也有点意思。

断断续续这个系列看了好几个月,也是因为舍不得吧,每次看的时候都有一种,哎呀,一定好好做饭的心态。一到现实就是,清水煮菜少油又方便。食物和人们的情感,历史,经历太有关系了,不可能有难吃的食物,只是烹饪的方式不对。或者,只是你不喜欢但不是他难吃而已,因为每一种食物都有可能饱含着其他人的深刻感情。纪录片从名字到主持人,以及剪辑方式,都是精良制作。食物是关于文化和自身的思考,食物也代表着人们的创新和精神追求,食物有时也变成了一种阶级,食物有时也代表着一种政治,但无论这个政治是什么,首先都是以“人”和“情感”为基础的。所以,每个人要是有能力和机会,总是该尝试不同的食物的。

炸鸡,炒饭,饺子对决,同样是涉及了种族问题,但没有Chef's table那种政治正确的感觉,非常真诚自然,可能因为David Chang本身就是少数族裔,没有高高在上patronized的感觉。剪辑的很棒,视角也不错,看到他在日本吃烧鸟感动到要哭的样子,真想知道这个被他称作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到底有什么魔力,看到他探访河北农村寻觅北方饺子的时候,活脱脱一个中国农村的胖娃娃,被David Chang圈粉一波。

网飞做记录片的水平绝对已在next level,不止体现在每一集舒服的的画面、节奏,穿插其中别具一格的小动画上,整个剧集探讨的问题也超越了普通美食纪录片所聚焦的事物和个人故事,延申到移民集体、传统生活等很多方面。最让我惊讶的一点应该是食物能够帮助移民融入当地集体,毕竟人与人之间多有冲突,但只要你能接受我的菜品,就意味着我们至少有一些共同之处,那么进一步的交流也就不是不可能了。食物其实不分正不正宗,好吃就行;人其实不分地域民族,能和谐生活在一起就行

严格来说和我预想中的美食节目不一样。但是探讨的话题都很有趣,本土化,融合,变化创新,守旧传统,接受并推崇,各个国家地区美食的相似性。所谓美食,不一定长得好看,对某个个体来说,可能是唤起小时候奶奶妈妈做过的家常菜的记忆,可能是放在里面的时间与爱。整部片子可以说是David Chang和他的朋友,会渐渐理解David,听到他长大过程中曾经为身为韩国人为自己带过的lunchbox所困扰,会知道他从追求法式的精致的几个course的西餐到学会欣赏不那么精致的美食,也许它们没有原料产地的故事,没有一个小饺子配上许多色彩的摆盘,没有高级的用餐氛围和服务,但是依然用心做出来的好吃的东西。

可能是最棒和最政治的讲食物和文化的所谓美食纪录片了~david态度特别执拗~以二代移民特别是亚裔移民的角度~从各种快餐、街头甚至家庭食物上~区别于白人猎奇视角的~用审视和戏谑的方式讨论美国大熔炉乃至全球环境下食物文化演变的可能性~有些观点真的酣畅淋漓直击痛点~说到心坎里去了~但问题也在这~为亚裔发声的愿望太强大了乃至好几集都围着这个点在转~说好的多元化和可能性呢

炒饭和饺子两期让我想继续看第二季。除了色彩丰富的视觉呈现和David Chang的参与,各种玩梗也是有趣不少。我们可以说美食和文化历史有关,但总是忽视政治与种族的重大影响。每一集的美食都会上升到一个主题——传承or打破偏见。这不只是一个探索美食与它背后的故事的纪录片,还是作为移民、或者任何一个人找寻自己位置和落脚点的旅程。

美食代表了一个人的民族文化。在大熔炉的移民国家,你可能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你也可能是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你可能也从没去过自己的母国,但你可能会有祖传下来的美食配方。曾经实习的时候的上司是希腊裔,他的名字一看就是希腊人,但没去过希腊(打算退休后去长住),希腊语也只会简单的几句,但是做得一手好吃的希腊菜。由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的美食,无论好看与否,都不可小觑。

最近STOP ASIAN HATES。故此来补一下评论,想到David在美食不美的ep7里讲炒饭的时候说到西方固有的中餐MSG偏见,再用实验告诉他们实际上平时吃的零嘴薯片的MSG含量却高的多。种族偏见能让一切都是错的,剩下的只会是走向深渊的无尽狭隘。DAVID很愿意在这个系列输出美食平等的观点,都是基于他作为一名少数裔在美国挣扎生存的急切诉求和呼吁。选择的美食也都是少数裔的代表菜,所以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美食之旅,更是对美国多族裔现状的探寻和解读。

我绝对厌恶《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背后陈晓卿式的叙事,而《人生一串》则题材受制于烧烤人的故事很难开出别样的花。《美食不美》是一档反传统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張錫鎬作为在美成功的韩裔餐饮界成功人士没有忘记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敏锐的从民族性出发,多角度探讨美食在正宗、融合、创新等方面的观察。披萨、塔可、家常菜、虾蟹、烤肉、炸鸡、炒饭、包馅……每一期都是不一样的主题,拒绝无休止的讨论「美味的口感」,讲述种族和他们的食物之间的关系。看《美食不美》不会口水直流,但余味能引人发思。

「不是美味本身令人难忘,而是这个味道让你联想起某段记忆,让你回到生命中的另一个瞬间。」好喜欢好喜欢,食物就应该这样,不只是一种艺术、陈规或孤立的表达,而是一种理解他人与自我的方式,让做的人和吃的人都从中感觉到和世界的联系。对我来说有很多这样的瞬间,比如有天突然意识到外婆拿手的粉蒸肉并不是本地美食而是她自己(遥远)的家乡菜,比如在立陶宛吃的土豆饺子cepelinai让我一秒想起小姨家的肉圆,还有和细胞一起在欧亚大陆另一端乱做烤饼和凉拌粉干,这些动人的时刻才是美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