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阿迈德(2019)

Le Jeune AhmedUP:2021-08-21

《年轻的阿迈德》(法语:Le Jeune Ahmed,香港译《少年阿默》,台湾译《年轻的阿罕默德》)是2019年比利时导演尚-皮耶·达顿、卢·达顿执导的剧情长片,并入围第72届坎城影展的正式竞赛单元,最终获得最佳导演奖。

剧照演员表影评
年轻的阿迈德

评分:7.1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主演:伊迪尔·本·阿迪 / Olivier Bonnaud / Myriem Akheddiou
类型:剧情
片长:84分钟地区:比利时 / 法国
语言:法语 / 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少年阿默(港) / 少年阿罕默德(台) / Young Ahmed / 艾哈迈德
上映:2019-05-20(戛纳电影节)
IMDb:tt8359822

年轻的阿迈德简介

阿迈德是一个生活在比利时的移民少年。像许多摸索个人价值的青春期孩子一样,阿迈德对父母和学校定下的规则有疑问。曾经是心中偶像的表哥叛逆地离开了比利时。青春期敏感孤独的少年之心需要叛逆的做派来武装。他于是也模仿起表哥,并和社区补习班年轻的数学女老师发生了冲突……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吕克·达内 / 让-皮埃尔·达内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吕克·达内 / 让-皮埃尔·达内 第45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简评

【74%】“你是喜欢模糊的我,还是清晰的”达内兄弟的镜头语言生猛直接,始终紧随人物行动,过分聚焦于脸,却因男主角淡漠呆滞的脸部变化,使得影片始终无法深入人物内心,只见其变化,不见其过程,形成矛盾关系;手持摄影带来的临场感/真实感营造出一种第三者/局外人的视角,但过分聚焦于人物行动而忽略空间连贯性,使之人物穿梭的空间支离破碎;在故事文本上尽可能做减法,将不必要的支干剔除只保留故事主干所以影片呈现出的效果精炼简洁。以凶器为线索展开的前后呼应式工整架构使得影片结尾达到了回溯/讽刺效果,更使得影片极简/工整到令人匪夷所思。显而易见,戛纳电影节所颁发的导演奖是为了褒扬达内兄弟一直以来的成就而并非针对本片。

。SIFF第十三场。达内作品的实际观感中并不会存在强烈的戏剧痕迹,一方面是其自然主义的形式(手持长镜头、零配乐、非职业演员、松散情境)掩盖了情节上的过度设计,另一方面是预先为主角注入的原始身份成为了戏剧桥段赖以成立的支点。特殊身份和主观视点使得达内作品基本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因此它们大多缺乏有效表意,并易于复制。之前几部公认好作即使有着创作思路上的局限,但至少都在自身的维度中抵达了完成度的上限,而「年轻的阿迈德」却存在着许多显眼的弊病,如心理变化的不合理、宗教奇观化、冲突的刻意设置,这是一向擅长藏拙的达内兄弟的一次严重失手,它作为创作流水线上一件不合格产品,暴露了过往作品序列的更多问题。但本片还是好看的,对于如何交替使用观赏性段落与功能性段落来制造最舒适的观感,达内很有一套。

无论是视听的节奏还是叙事的节奏,都拿捏的太好了!!!尤其是叙事太稳了,最后的高潮戏太稳了,太稳了,太稳了,不修炼个好几十年拍片功力,很难达到这种稳的高度啊此外,这个结尾处理方式或者说和解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典型的达内式的和解方式~~~我最称之为“坠落式”地和解方式~直接与视觉景观相辅相成。最后不得不说,达内的手持/镜头内部蒙太奇/移动式的/小景别/大光圈自然光式的镜头调度加上收敛式隐藏式的表演风格已经是当今世界影坛的宗师级巅峰水准,难出其二!!!

还是达内一贯的写实风格,相比他们其他主题的影片,这一部无论在情节和摄影风格上都更加简单直白,我总感觉打灯给人一种单纯的童真感,这正映照了阿迈德的年龄。随着剧情推进,这种明朗的光线开始与阿迈德的心理变化,以及观众的心态变化产生极大的隐形反差。光天化日之下,有坏事正在悄悄发生。有人借助信仰的力量,为一个小孩赋予了他本不应当的重任,夺走了他的童真。人长大了会忘记自己小时候有多无知,当导演把一个顺理成章的邪恶故事放在你面前时,你才领悟到小孩是多么容易被利用。结尾的悲剧几乎是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就可以预知的,但你一直提心吊胆的等他发生。最后以巧合的形式发生时,更有当头一棒的力量。

《年轻的阿迈德》在呈现人性的多元与复杂难懂相当值得肯定,非但没有妖魔化伊斯兰教,还透过让女性穆斯林成为受害者来带出每个族群里都具有的极端现象,带出错的不是宗教而是人的观点,既批判又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或许被达内兄弟成功捕捉到同件事因为不同思想而产生的一体两面,就是这世上最无解的根本矛盾。最终,既然无法影响已经深受其害的个体,我们是否能从大环境去改变?减少这类情况的产生?我想这才是《年轻的阿迈德》整部电影的核心主旨。

达内兄弟还是手提摄影加聚焦人物命运的风格,呈现出受极端思想蛊惑的小穆斯林从犯罪到入狱再到犯罪未遂的人生轨迹,直面社会问题,引人思考。坚持阿拉伯语是宗教语言的伊玛目和交了个犹太男友以流行歌曲传授阿拉伯语的女老师是移民社区中的两个极端,小阿迈德的虔诚令人欣赏,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铺垫则还嫌不足。反过来想,那个“你没走就是同意,不行动只是因为没胆子”的农场小女孩撩汉的轻车熟路,也未必不是法国世俗主义的一种社会病,影片好就好在呈现出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最大地呈现了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男主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观众解释了什么叫“执迷不悟”。我不知道达内兄弟想从观众这里得到什么,是对男主的同情还是愤怒?从《单车少年》到《年轻的阿迈德》,主人公都是值得憎恨的角色,即使是孩童的身份也不能让人感到同情。我认为单车少年就不值得被爱,而阿迈德就应当被处决,他们付出的努力根本不值得得到任何救赎。如果说《单车少年》在视听美学上还赏心悦目的话,《年轻的阿迈德》就单纯是令人不安了。枯燥乏味的长镜头可能有其现实主义的意义吧,但大多还是让人感觉无聊。双人镜头的边缘死死地卡在角色身体上,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营造一种困境的氛围,但是看起来确实十分别扭。好像没有给任何特写在演员脸上,从角色身上观众得不到太多东西,何况电影本身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后留白实在过多,使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什么的片段一样。

虽然全片始终没有直接回答,迈阿德为何转向相对原教旨的穆斯林宗教,但从只言片语和家人现有状态有了初步画面。没有在欧洲生活,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似乎是当代欧洲面对的问题之一。非常不解和厌恶今日电影院的两次哄笑,第一次是某个单独的笑声,说到网上有先知怂恿殉教,就出现的笑声,不知怎样的心态和笑点。第二次相对统一集中点,影院里也有小一半的笑声,在男孩被女孩亲吻后一脸错愕复杂的表情,大家一如看到唐僧误入女儿国一般的笑开,在迈阿德询问女孩是否会想成为穆斯林时引来第二波高潮。还是蛮令人不适的。

我达内还是我达内,虽然被人诟病试听语言太平太过单一,但是这种风格永远也不会崩。就像克洛伊赵,真的不知道她要怎么拍《永恒族》。坎城电影节最佳导演,通病是剧本很一般,我觉得故事不算平,一直好奇想拖到后面看结尾,最终还是忍住了。穆斯林是真的好极端压抑啊~真想把这位年轻的阿迈德的脑袋敲碎,搞不懂天蓝色眼睛的妹子怎么会喜欢他还要撩他。最后真的希望他掉下来,结果真的掉下来了,摔到耳孔流血。结局以我个人感受有点烂尾了,浅尝辄止的泛泛之谈

年轻,所以浪漫化死亡的神圣性;年轻,所以既不知生命来处,也怀疑爱和温暖;年轻,所以为了减轻痛苦偏听偏信,逃避生活;结尾处阿迈德愤怒地洗漱被亲吻的嘴唇,向他的神祷告述罪,反复追问“你是否皈依穆斯林”,我时刻担心他拿着磨尖的牙刷冲向那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达内兄弟透过阿迈德想揭示的不止是错误地使用宗教对年轻人的塑造,还有生命、生活本身的美好,他们本质上相信教化的力量不如生命本质的淳朴,就像社区扶助,让孩子们去农场一样,感受生命的来去和重负,一切意识形态在生命本身面前都是虚妄、都是谎言。

《比利时少年杀人事件》。达内兄弟电影的好看,是源于他们二人看起来心里一点杂的东西都没有,特别纯,然后再用这样一颗心(两颗)去面对最杂的社会问题。“有担当”不耽误你作品有内在美。演员们不为电影的景框、分镜形式去表演,镜头反而成了人物的打扰者,达内兄弟还原现场、给予真相的拍摄理念我非常喜欢。拍倔孩子是一绝,达内兄弟从来不描写那种可人疼的孩子,这部和从前《他人之子》《单车少年》类似,讲的是一个无辜的人如何从零开始融入社会。一个新人对一个新地方环境的适应和他自己的改变,特别能串出一个故事(比如《三峡好人》),这部情节发展相当连贯,全片没有一处的处理显得手生,达内兄弟在电影技法和怎样用电影手段拍社会上,应是当今最成熟的导演之一(之二),只是因为他们性格偏温厚,和务实主义,才不拍引人崇拜的电影。

虽然手持镜头不断地对着主角的面部,但其始终不愿意去面对观众,所以就造成了影片始终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去看待主角的这些不可理喻的行为。仍然是达内兄弟的个人风格,但这一次所关注的不再是以往的底层人民,而是为宗教所迷惑的少年,主演木讷的表演让观众无法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那这一切就显得无什么价值。另外,达内兄弟已经有得了那么多奖了,似乎并无必要再颁发一个导演奖以所褒奖了吧?

获得奖项

  • 第4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4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