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狂(1960)
Peeping TomUP:2021-12-17
偷窥狂简介
马克(卡尔亨兹·伯恩 Karlheinz Böhm 饰)是一名摄影师,热爱摄影的他随身都携带着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台手持摄影机。一起连环杀人案件在城中引起了恐慌,被害者均为女性,死去时,她们的脸上布满了极为恐惧的表情,而仪表堂堂的马克,就是犯下这些可怕罪行的真凶。原来,马克的父亲是一位研究儿童恐惧的心理学家,作为他的实验对象,从小马克就被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惊吓所包围,这样长久的恐惧和压抑导致了他扭曲的性格,也成为了一切惨剧的导火索。
一次偶然,马克被邻居海伦(安娜·玛西 Anna Massey 饰)的美貌所吸引,正当他准备对海伦下手时却犹豫了。海伦的天真美好暂时治愈了马克的童年创伤,但时常肆虐的疯狂却又让他陷入了与天性的自我纠葛中。接连犯案的马克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而在被捕之际,绝望的马克选择了自我毁灭。
简评
1、弗洛伊德的范本。童年作为生物学家父亲的实验对象,处于凝视下,不断被侵入,被迫过早接触男女性事。母亲早逝。长大后偷窥,光斑是放大的凝实目光,凶器是羊具,被害人尖叫的时候力比多得到释放(倒茶/酒的性暗示)。2、戏中戏。“偷窥狂”隐喻观众和电影制作者的共谋,一次次侵入他者,偷窥隐秘的生活,不惜让不同的演员死一次又一次,从中获得快感。
对这类电影是有特殊的爱,简单总结一下,电影讲述了Mark Lewis这个窥视症患者的个人成长史、病态成因。抱着《后窗》的期待,看完觉得它更加《惊魂记》,都有经典绝伦的摄影剪辑,巧的是Michael Powell的确曾经是希区柯克的摄影助理,当然他们的走向是绝然不同的。这部经典阐述了一个事实,电影的本质是窥视,我们坐在黑暗的电影院中,观察着一切。马克并没有被描绘成一位变态杀人狂,反而很逼近生活,有生活的压力、有病痛,不是不近人情反而有血有肉,为摄影机而疯狂,大概导演的内化也映射了一部分在这里。你总会不自觉的就把映入眼帘的一切自动剪辑,随意又回到终极命题,每个人都是窥视者。一部心理惊悚片却有很饱和的色彩,它是一部杰作中的杰作,在电影中你要承认,面对恐惧,人类需要睁开眼睛。
本片在《惊魂记》前一个月发行,希胖的影片主题更加邪恶却推动了他的职业发展,而鲍威尔却被撤片、终结了导演生涯,许是因为本片不许观众潜伏于黑暗之中,却和主角的偷窥癖牵连在一起。“鲍威尔的电影是杰作,因为它不像那些愚蠢的青少年暴力电影一样让我们置身事外。我们不能笑着认为事不关己,而是被迫承认自己在恐惧和迷恋中睁着眼睛。”同样的饱和色彩、规整转场,甚至演员表演都有浮夸之处,但看下来就是比希胖的流畅,主角选角现在眼光看已不那么俊美(更不如希胖的有名),但很恰当。
77/一部关于窥视癖“文献式”的电影,有关它的成因、欲望、心理和行为。影片实质上形成了多重窥视的形态,大量的主观镜头将观众带入“凶手”的视角。电影中安排了大量有关偷窥的序列:报纸、色情图片、纪录片以及电影,可以说大众媒介本身天然被赋予了偷窥的属性。将摄影机作为凶器实在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定,其存在本身便是对个体的侵犯,而锥刺则成为男人性器的延伸,摄影如此与淫欲挂钩,实在巧妙。开头结尾都很出色,电影一开始就让人物注视观众及迫使观众在后续发展中进行自反。结尾则落脚于人物悲剧的童年以及对安全感的渴求。主人公在爱情和性欲(杀人)选择了爱情并进行自我毁灭,人物弧光以及B故事同时闪现,非常出彩的处理。美术置景有些出戏。作为心理惊悚片恐惧氛围营造的不错,人物对恐惧的执着总让我想起希胖的童年故事。
非常经典的精神分析学大作,涉及了童年创伤、性偏离等重要话题,也让鲍威尔身败名裂。以这部电影来解释的话,偷窥狂的根本心理障碍在于懦弱,因此选择将性功能移情于手中的摄影机和刺刀,摄影机代替他观赏异性,刺刀代替他插入异性。卡尔海因茨的悲剧表演真的非常完美,使人不得不思考人性哀伤的悖论:无论多么扭曲和黑暗的人都会渴望得到温暖,但与此同时,人却几乎无法改变自己既成的样子,比起挑战自己为了防御痛苦架起的心防,沉浸在逃避的快感中走向毁灭似乎还更能令人接受
随着摄影师的镜头窥伺,随着聚焦中心端量这位姣好的女郎,她此时一切的表演实则在为自己的恐惧铺垫发差,当脚架抬起展露锋芒,于是尖叫冲出喉咙,目睹自己的死亡,目睹自己的恐惧。没错,摄影师以此收集恐惧,却在爱情面前破例,无妨,这朵花不必摧残,倘若就此结束,不如把刀锋对向自己,那个被褥上曾直面蜥蜴的男孩看着当年的自己,倒在这光影交错的空间里。
并非恐怖或惊悚题材,主要矛盾专注于展示主角心理挣扎,这个切入点选的很好,人物动机与行为的一致性上刻画的非常到位,片子不长,节奏紧凑,悬念的设置也很巧妙,几位演员的表演水平匪夷所思的高,再一次对英国团队演员功底表示佩服,虽然表演风格接近舞台剧显得过于有板有眼,但能准确地表现出如此细腻的情感,才华还是相当了得。片子与5年后惠勒拍的the collector很相似,不知道惠勒是不是从此片得到灵感,反正大聪明希胖子是学会了;在人物内心挖掘上,惠勒走的更远,探索了纯理性思维下剥离感性共情能力的人是否是完整这一主题,鲍威尔付出了惨痛代价,却为心理分析式罪案这一genre开个好头
罗杰·伊伯特在《偷窥狂》的影评中开门见山地说道:“电影让我们成为窥视者。”迈克尔·鲍威尔在这里道出了偷窥与电影的一点本质共通,那便是“观看”,尤其片中大段的摄影机主观镜头和片中片,近乎消弭了第四堵墙,让观众直接参与并观看了角色的“观看”,摄影机成为了欲望的投射,甚至直接作为阳具的象征,男主缓缓抬起三脚架的动作更是一个鲜明的勃起意象——这在哪个年代都显得先锋而大胆。《偷窥狂》在《后窗》之后,《放大》之前,与《惊魂记》同年,论名声远没有那般显赫,但论其酷劲儿,论其媒介自反的深度广度,比之那几部杰作也犹有过之,而且这片子的打光也尤其精彩,唯一缺憾大概就是表演风格略显陈旧了。
开场那模糊了影像与现实的镜头处理就感觉本片放在那个时代会是超前的,而全片之后的走向与探讨的主题(虐童、性暴力、隐私、偷窥)以及导演所采取的诠释手法,能让观众在感受到男主在“童年阴影的受害者”与“冷血无情的杀人狂”二者间的挣扎的同时,亦作为一批“偷窥者”去更加切身地体会片中人物感情的变化与帮助观众去尝试理解造成其成为今天这样的原因。整个电影的色彩运用、氛围营造以及镜头语言都不错且还算有趣,虽然故事仔细想想哪怕放在惊悚片里还是有硬伤。而且,同《惊魂记》类似,不直接展现任何暴力影像或血腥场面便成功展现了此故事给人的紧张与恐惧感。喜欢结尾的处理。四星整。
一个悬疑故事最忌讳告诉人们罪犯是谁,这部电影一出场,我们已经知道犯罪人是一位拿着摄影机拍电影的导演。接下来,他是否还会犯罪,又是怎么变成一个偷窥狂的?看到一半,发现我也参与了这位导演的一系列行动,看到结局,忽然明白所有的一切是为了献祭,献给那些害怕和恐惧。电影最后的高潮部分,并没有透露女主角看到了什么,我们只能从她的表情知道那是非常可怕的镜头。我已不需要知道什么是恐惧,还有什么比想象恐惧更可怕的事?
偷窥狂作为影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作品之一,错不在导演,不在编剧,更不在观众,错在它领先于时代太前了。1960年的观众走进影院期待看到的是纯洁的爱情故事,恢弘的史诗故事,刺激的西部动作片,高雅的音乐剧之流,绝不是如此黑暗恐怖令人不舒服的惊悚电影,其背后的意义观众和影评人也没法去探究。也许令观众更难以接受的是电影竟出自曾拍出红菱艳的Michael Powell之手。好在经典永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部电影后面节奏突然加快,前面又觉得较为啰嗦,想要拍出的不幸感觉,没能够很好地表达。心理学上的偷窥狂是怎么定义的?按照道理应该是偷窥成瘾无法自拔。那又如何根治?影片给的药方是爱情,但恰恰又是爱情,让偷窥狂们自卑不已,因为禽兽的自己配不上爱人,最后只能用死亡来杀死罪恶的自己。所以,偷窥狂们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狩猎”,且是一场永不满足的游戏,那么只会加重他们在畜生界的轮回,伤天害理的同时也失去了爱人的能力,相当于断了自己求助的需求,当然会有可能碰上爱心人士来扶持一把,但时机要介入及时,对爱心人士身心也是巨大折磨,非菩萨心肠难以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