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风暴(1995)
《红潮风暴》(英语:Crimson Tide),又译《核艇风暴》,是一部1995年上映、以冷战时期为背景的美国电影,由托尼·斯科特执导,唐·辛普森和杰瑞·布鲁克海默担任制片。两位得过奥斯卡奖的男演员金·哈克曼和丹泽尔·华盛顿分别扮演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潜艇阿拉巴马号的舰长和副舰长。故事背景是一伙俄罗斯军事极端分子发动政变并控制了一个核导弹发射架,威胁如果美国或俄罗斯任何一方胆敢强攻,就将对美国或日本发动核打击并引发核战争。而故事情节的主体则是描述阿拉巴马号艇长和副艇长间对是否应发射核弹进行打击所持的不同意见,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复争斗等严重冲突。
评分:8
导演:托尼·斯科特
编剧:迈克尔·希弗 / 理查德·P·亨里克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 / 吉恩·哈克曼 / 马特·克拉文 / 乔治·杜兹达扎 / 维果·莫腾森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洛奇·卡罗尔 / Jaime Gomez / 迈克尔·米尔汉 / 丹尼·努齐 / 李洛·布兰卡托 / 埃里克·布鲁斯科特尔 / 瑞克·斯克路德 / 斯蒂夫·扎恩 / Billy Devlin / 马修·巴里 / Christopher Birt / 贾克波·瓦格斯 / 卡伊·伦诺克斯 / Earl Billings / 马克·克里斯托弗·劳伦斯 / 詹姆斯·勒斯库 / 特雷弗·圣约翰 / D
类型:剧情 / 动作 / 惊悚
片长:116分钟 / 123分钟(加长版)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赤色风暴(台) / 核艇风暴
上映:1995-05-12(美国)
IMDb:tt0112740
剧情
苏联解体后,一伙军事极端分子发动政变并控制了一座核弹基地,美国与俄罗斯只要任何一方胆敢抢攻,美国与俄罗斯都有相互保证毁灭与毁灭敌方盟军的能力。
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潜艇阿拉巴马号接到指令出海,以便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可以先发制人,舰长弗兰克·拉姆齐(Frank Ramsey,金·哈克曼饰)是美国海军少有的几位拥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而罗恩·亨特(Ron Hunter,丹泽尔·华盛顿饰)少校则担任他的副手。罗恩接受过大量军事历史和战术方面的教育,但没有过任何实战经验。
正副两位舰长由于性格和行事风格完全相反,前者更加强硬和冲动,而后者则更加谨慎并注重分析。阿拉巴马号出海后,两人虽然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不一致,但总体关系还算正常。可是几天后,他们收到了指挥部发来的紧急行动指令,要求艇上发射核弹。但是由于潜艇这时受到了一艇俄国叛军潜艇的攻击,因此正当其接受到另一份紧急行动指令时与外界的通讯联系就中断了,通讯设备也严重受损。
根据相关章程,核武器的启动和发射必须要有舰长、副舰长的一致同意,因此这时两人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拉姆齐坚持要发射核弹,表示已有命令在手,另一份命令并没有收到所以不需要考虑。而亨特则认为核武器发射事关重大,必须在确定另外一份命令的内容后才能做决定。之后由于舰长要求强行将副舰长撤职,副舰长于是引用海军法相关章程反过来解除了舰长的职位。
但是,舰长戎马一生,德高望重。他被撤换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他们决心通过叛乱,恢复舰长的指挥权。于是在这艘满载核弹头的潜艇上,海底下的“叛舰喋血记”正式地拉开了序幕……
演员
- 金·哈克曼 饰 弗兰克·拉姆齐上校,舰长
- 丹泽尔·华盛顿 饰 罗恩·亨特少校,副舰长
- 詹姆斯·甘多菲尼 饰 巴比·道格提(Bobby Dougherty)上尉,补给官
- 马特·克拉文(英语:Matt Craven) 饰 罗伊·齐默(Roy Zimmer)上尉,通信官
- 维果·莫腾森 饰 彼得·英斯(Peter Ince)上尉,武器官
- 洛奇·卡罗尔(英语:Rocky Carroll) 饰 达里克·韦斯特加德(Darik Westergard)上尉,作战官
- 丹尼·努齐 饰 丹尼·瑞威蒂(Danny Rivetti)士官,声纳员
- 史蒂夫·茨恩 饰 威廉·巴恩斯(William Barnes)士兵
- 杰森·罗巴兹 饰 安德森(Anderson)少将,调查委员会主席(未列名)
制作花絮
配乐
汉斯·季默为影片谱写的配乐采用了管弦乐、人声合唱及电子合成的音效,具体的演奏由哈利·葛瑞森-威廉斯指挥。最终获得了一座格莱美奖,汉斯也表示这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作品。
剧本及拍摄过程
影片的剧本中还有昆汀·塔伦蒂诺的一份贡献(但他的名字没有列在主创人员名单上),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带有流行元素的台词内容。
美国海军对影片剧本中的许多内容表示了反对,特别是其中核潜艇上的叛变行为。因此,《红潮风暴》是在没有得到海军协助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片中出现的相关镜头实际上是由法国海军的福煦号航空母舰和凯旋级核潜艇协助拍摄。
反响
票房收入
《红潮风暴》在美国上映首周即登上了票房榜冠军的位置,达1,860万美元,最终,影片在美国本土获得9,100万美元的票房,并在其他国家收入6,600万美元,总计票房收入为1亿5,730万美元。
专业评价
影片上映后收到了较为正面的评价。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46位专业评论文章,其好评度为87%,平均得分7.5分(满分10分),许多评论家赞扬了两位男主角的表演,和影片故事氛围的良好把握。
《芝加哥太阳报》知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写道:这是那种不但观众观看时会感到精彩,而且离开电影院后还会谈论其中内容的少数战争片。”《旧金山纪事报》的米克·拉萨尔(英语:Mick LaSalle)也写道,“《红潮风暴》中拥有任何你会希望一部动作惊悚片拥有的元素,而且还会有许多让你意外的的惊喜。”《娱乐周刊》的欧文·格雷伯曼(英语:Owen Gleiberman)则认为“让《红潮风暴》脱颖而出是……世界末日可能随时会降临,但真正吸引我们的却仍然是两位演员精彩纷呈的表演。”
不过,《纽约时报》的简妮特·玛丝琳(英语:Janet Maslin)批评影片将对世界末日的恐惧表现得非常肤浅,她指出“影片中的主要兴奋点居然来自于(会造成巨大伤害的)导弹和爆炸”,并且“没有别的任何内容可能提供类似的兴奋感”。
奖项
《红潮风暴》获得了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剪辑、音效、音效剪辑3项提名。
影片上映后在商业和专业评价两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全球票房收入超过1.57亿美元,相当于预算的3倍,并在第68届学院奖角逐中获剪辑、音效、音效剪辑3项提名。为影片谱曲的汉斯·季默也因雄壮激昂的主题音乐获得了一座格莱美奖。
获得奖项
- 第35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Eddie ——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 第22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配乐 -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音响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剪辑 - 第5届MTV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演员
简评
真的是非常奇妙,看完《奇爱博士》无意识的选择了本片,然后发现二者的主题竟然惊人的相似。发不发核弹,这是个问题。只不过前者是绝对的悲观,人类在自毁中毁灭世界;而后者则带着乐观,相信人类理性能够拯救世界。杰瑞·布鲁克海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制片的一系列动作片都是一等一的杰作,《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全民公敌》《世界末日》,而这部《红潮风暴》就是发端。丹泽尔·华盛顿和基恩·哈克曼飙起戏来火花四溅,他们后来分别又跟随导演创造了多部经典。维果·莫滕森那会已经能够崭露头角了。本片那种独属于上世纪动作片的张力和质感真是令人怀念,就像怀念逝去的缔造者托尼·斯科特。
看过的潜艇电影中最扣人心弦的一部。影片情节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主要特色在于表演和摄影。丹泽尔·华盛顿和吉恩·哈克曼对角色的塑造几乎完美。由于影片几乎全部是潜艇内景,摄影师巧妙利用了艇内的红、蓝、绿、白光给演员打光,而面光放大了冲突感和压迫感。
时值苏联叛军政变,美苏冷战争霸的巅峰,相互军备竞赛,誓死守卫民主的美军阿拉巴马号submarine里,刚提拔进队的副艇长与艇长的相互对碰,因通讯断开电文无法得知是否发射核弹,最喜欢的场面是双方互怼争夺控制权的场面,他们各执一词,可能都对可能都错,对了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错了hunter只有上帝能救他,虽无重大战争场面,但潜艇里“战争"的气息激烈,弩拔剑张!真的紧张刺激!
《红潮风暴》:来一个两难问题,派一个核潜艇去接近某叛军基地,第一条指令对方开始装填燃料,1小时候可发射,你们做好准备,第二条是终止发射……是一条不完整的信息、无法辨真伪,而且此刻通讯中断,那你作为舰长该怎么决策?PS:剧情就是舰长与副舰长通过各种反转后的决策,挺精彩,但我觉得上面那个两难问题更震撼。
剧情非常紧凑,扣人心弦,让观众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没什么大场面,更多的是潜艇内部发生的事件,与内部斗智斗勇,戏剧冲突无时无刻不在,马上就要爆发的感觉,两位主演的演技真是没得说太棒!后冷战时期人们越发的重视着世界和平,不轻易的使用核武器了。虽然这次是美式主旋律但确实精彩。
再一次的说,1990年上下美国的大片,巅峰至极了!时隔了将近20年你在看这片子,拍的有头有尾,从故事的情节到演员…方方面面,没什么可挑剔的!和现在的所谓大制作相比较,这种片子太值得留存…年轻的丹泽尔华盛顿和阿拉贡…一个眼神中都是满满的戏,真的很棒!
潜艇题材可能是战争片里拍摄难度最大的,狭小的空间、战斗场面单一都影响了战争题材的展开。因此,潜艇片往往着力表现艇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本片也不例外。但艇长的战争狂热成为剧情张力的唯一推手,其他艇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不足,老艇员对艇长的忠诚之心也刻画不到位,在矛盾冲突激烈爆发之际,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个人认为本片有失托尼•斯科特的水准。
全片无冷场,加上大神级配乐,就不多说了,说说一个影评不长说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事后调查,海军调查委员会的执委说“私下里讲,你们两把一艘美国核动力潜艇搞得一团糟,我在海军从军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的混乱,你们都是对的,你们也都做错了。台面上来讲,你们严格遵守了海军的行为准则,捍卫了海军为国土和自由复出的努力,你们都是军人的典范”。(这种台面上夸关门骂一顿的剧情太过真实了)。
核按钮掌握在核潜艇的舰长手里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战争场面虽然少了点,也不影响电影的质量。整个影片一直处于神经紧张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和俄国发生核战争。不禁让我想起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自从1996年开始核潜艇的核弹发射按钮掌握在美国总统手里了。最近依次看了驱逐舰、货轮、核潜艇的电影部部经典值得推荐!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背负了一船人性命的两个男人,每一个决定不仅关乎战争,更关乎整个世界的存亡。虽然是架空设定,但一旦开始核武器战争,人类也就自取灭亡了,真的很难想象平静的海面底下,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全程跌宕起伏,一直在发生变数,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但在合适的时机,都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能够相辅相成真的是少数……
核彈還有幾分鐘就要發射,根據分權制的規定,必須正副艦長都同意才能發射。在這緊急關頭,偏偏二人意見不合。正艦長宣布撤了副艦長的職,副艦長又反過來根據海軍法撤了艦長的職。核潛艦上,一部分官兵支持艦長,一部分官兵支持副艦長,雙方都拿起了輕武器,一時劍拔弩張⋯⋯在最後關鍵的三分鐘,無線電通訊恢復了,國家指揮中心的最新指示是⋯⋯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的是赫尔曼·沃克那部话剧名作《哗变》,讲的都是美国海军舰上的哗变事件,甚至于可以穿凿附会的是前者之中制造哗变的“玛瑞克”,几乎就是本片冷战时代的舰长同一代的人。只是话剧里向往自由却带着天真与稚嫩的玛瑞克,是否在冷战的洗礼中最终也变成了刚愎自用、强调秩序和服从的奎格,也是个有趣的面向。本片并未对哗变双方做出倾向性的评判,而是让他们在军事法庭里和外实现了相互的理解和宽慰,但那也只是因为最后并没有发生最可怕的事情,让我们能够称颂人性之中的理智,民主程序对一言堂的制衡,但是民主只能带来程序的正义,而未必能确保结果的正义,按或者不按那个钮的囚徒困境,有可能因为赌错了而全盘皆输,所以军事法庭也只能说,你们都没有错,但也都错了——这不就是和稀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