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杜先生(1947)
《凡尔杜先生》(英语:Monsieur Verdoux)是1947年的一部黑色喜剧电影,由查理·卓别林导演和主演。配角包括玛莎·雷伊(英语:Martha Raye)、威廉弗·劳利和(英语:William Frawley)和玛丽莲·纳什(英语:Marilyn Nash)。
评分:8.8
导演:查理·卓别林
编剧:查理·卓别林 / 奥逊·威尔斯
主演:查理·卓别林 / 马迪·科雷尔 / 艾莉森·罗丹 / 罗伯特·刘易斯 / 安德丽·贝茨 / 玛莎·雷伊 / 阿达·梅 / 伊索贝尔·埃尔索姆 / 玛乔丽·本尼特 / 海伦娜·海格 / 玛格丽特·霍夫曼 / 玛丽莲·纳什 / 欧文·培根 / 埃德温·米尔斯 / 弗吉尼亚·布里萨克
类型:剧情 / 喜剧 / 犯罪
片长:124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华度先生 / 杀人狂时代 / 杀人的喜剧 / A Comedy of Murders / The Ladykiller
上映:1947-04-11
IMDb:tt0039631
剧情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失业的银行家亨利·凡尔杜用反社会的的手法来谋财。尽管曾在工作中忠诚能干,凡尔杜此时却已下岗。为了赚钱供养他双腿残废的妻子和孩子,他和有钱的寡妇结婚,然后谋杀她们以得到财产。他利用赚来的大部分钱投资股票,结果在二战前夕的欧洲危险中,股票市场崩溃,银行挤堤。亨利·凡尔杜一夕之间破产。某天落泊的他重遇他以前一时善心救了的女犯人,她已经变成有钱军火商人的太太。亨利·凡尔杜和她对话后,决定自行投案(戏中并没有提及主角妻儿的下落,也许是死亡或和主角脱离关系),拥抱自己的命运。法庭上凡尔杜被判死刑,他却指出了自己杀害的只是少数人却要接受刑罚,在战争中杀死无数人却被高度赞扬的矛盾。最后他在牢房里第一次喝下兰姆酒,在神父的陪同下,凡尔杜被送上了断头台。
制作过程
评价
这部电影被提名1947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是卓别林饰演与他著名的“流浪汉”形象毫无相似之处的第一部正片(在《大独裁者》中,虽然大独裁者不是流浪汉形象,但其中的“犹太理发师”却与之非常相似)。而因为没有以“流浪汉”形象出演,所以影片首演时在美国很少人认同,然而在欧洲却取得成功。
在当时的美国政治和文化环境下(二战结束不到两年),这部电影和其黑暗的主题是很不适合的。在电影发行之前就出现了多方诋毁,无法挽回地降低了卓别林的知名度和破坏了他的公众形象。在促进电影开放的同时,卓别林受到了一些抵制和部分记者的敌对。在一个推广电影的新闻发布会上,卓别林发表了讲话,在邀请记者提问前他说道“屠宰仍在继续”。从此《凡尔杜先生》获得了足够的拥趸,而被认为是一部邪典电影 。
在1964年的卓别林电影节上,卓别林允许将《凡尔杜先生》和他另外的几个影片重新发行,并在纽约广场播放。在整个节日中,这部电影不仅是最大的热点,还打破了广场上的票房纪录。
获得奖项
-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第26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3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简评
默片大师卓别林在有声片时代仍然保有艺术活力,本片是对彼时刚结束不久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回应,凡尔杜是一个不断被挤压扭曲的社会的产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虚伪面纱后残酷逻辑的揭发者和贯彻者,社会一方面要求人们高程度的道德水平,一方面又以无处不在的结构性暴力诱惑推动着人们跳入深渊,客观来看凡尔杜无疑是一个罪大滔天的罪犯,但影片的视觉结构却无时不刻把我们的认同引向这个罪人,凡尔杜本人对于法庭审判与神父的告解采取一种无动于衷的漠然态度,凡尔杜至此获得了某种凌越于世俗价值的超人向度,这种价值逻辑到最后也未曾被扭转回来,这明显暗含着一种社会潜意识对于打破既有价值和框架寻求变革的冲动,可惜可惜,我们失败了
各方面都很直白,结局也早已在片头定下,夸张的动作和带有早期电影稚嫩感的调度(镜位的强调和重复)无限弱化了剧情的赏趣(比方说点钞的手法让人想到失业前可能是个银行职员,股票经理人三番五次要求寄钱让人想到他其实也被骗了),且喜剧元素似乎也未填补这块空缺。整部电影就是在一种古怪果断的“快节奏”里匆匆抬出一点说教然后结束(?)救济出狱女那段实在动人,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作某种解释说明,不再是以往电影里千篇一律的个体转喻,卓别林这个他自己电影的独裁者真正把镜头从身前推开,将话语递还给所有人,而这也把他的这个形象提升为与大独裁者和流浪汉同样重要的位置
凡尔杜疯狂与扭曲的命运是时代造就的悲剧。资本主义泡沫经济的崩溃,是一切繁荣与华丽的背后终究难逃的结局。凡尔杜是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膨胀欲望的缩影,军火商、纳粹主义的崛起,资本家野心的膨胀永远不会停止,不过是将商战换成了战争、剥削换成了屠杀。人性在资本利诱的、无限膨胀的欲望前竟显得如此渺小。他三十五岁前,田园里祥和的人生早已不复存在,法庭上,他留下的也只有对这病态社会的控诉与反思。究其疯狂且荒诞的一生,凡尔杜却始终只是那时代洪流里的一粒缩影,然而一个做“小生意”的凡尔杜死了,放眼望去又有多少个做“大生意”的凡尔杜还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仍然在龇牙咧嘴地屠杀着、剥削着……只为满足那“Never Had Enough”的欲望。
77/100 其实这部所描述的情景是很符合卓别林标准的——不景气的经济与拮据艰难的生活,稍微变一变就是《摩登时代》了,反常的地方在于,卓别林在保留借人物引出的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抛弃了他的作品一贯传达的正能量和人间真善美,转向了阴暗却带有黑色幽默的新风格,自己的角色还自砸招牌地几乎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连环杀手),唯一能让人看到一点以前的影子的桥段便是他帮助刚出狱的那位女孩时,结尾也够虚无的,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从未想过看卓别林的电影会让心里这么不好受。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拖沓的节奏,而且剧情的把控依旧不太顺手,或者说他压根就不适合这么沉重的剧情,说句难听的,其实还是想看他拍真善美…
让人想起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主观视角让观众不自觉地原谅凡尔杜的罪行,甚至在犯罪时镜头隐隐地使观众期望他成功。但卓别林当然超越了一般的侦探悬疑片,大萧条时代如《大独裁者》的战争背景一样,更使凡尔杜的选择蒙上一层宽宥,同样地,结尾也有一次人道主义的演讲。尽管不是喜剧片,熟悉的元素仍旧出现在影片的各处,尤其是婚礼遇上情人时凡尔杜躲藏的情节。最动人的情节当然要数试图毒杀出狱女子时,两人关于爱与乐观的对话。当凡尔杜起杀心时,他谈论的是未来与乐观,而女子愁云惨淡;当凡尔杜被女子关于爱的语言打动后,他一再谈论死亡,女子反而开始谈论未来。这场对话里,善恶的博弈很惊险,更动人。伟大的卓别林。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起伏复杂悲情故事的题材就很抓人,思想内涵深刻自不用说,主角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是个犯罪者但却有着至爱之深的家人,还是残疾的妻子,也是他所做一切与生活的希望,偶遇街头流浪女也许是因为同样深爱残疾家人这点感化的一念之善也很动人,没错,这就是很复杂立体丰满的人物,街头流浪女后来逆袭与主角的三次见面很让人感慨,女演员好漂亮好美啊,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么美的路人就要成为实验品的炮灰吗也太奇怪可惜了,果然,后面还有大大长长的故事呢,那个中大乐透的女人运气真是爆棚,那笑声简直了,大大咧咧傻大姐喜剧性挺强,在运气面前,谋略也没用,湖里准备杀人还有结婚躲熟人那段真的超搞笑,很经典,还有那个一开始拒绝后来一直送花最后结婚的女人这三个女角色都挺有看点的
以死人的口吻开始叙述,《日落大道》的叙述方式看来是源自于此。典型的早期好莱坞式拍摄风格,淡入淡出、正反打镜头、视线匹配、叠印、演员正对镜头表演……卓别林虽年老但多了几分沉稳,他不再是那个小流浪汉,摇身一变成为深藏不露的杀妻狂魔,而《凡尔杜先生》的真正趣味在影片进行一半后才稍露头角。卓别林虽然还是那个卓别林,他像个孩子做错事后的标志微笑,能立刻捕获每一位观众的心,但就像巴赞认为的“卓别林无可否认地耗尽了他的喜剧天赋,是为了让(凡尔杜先生的)神话更加完美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是必需的理由”
“生活本来就没有理由,这就是我们必须继续生活的原因。”这是一起金融危机下催生的犯罪行为,一个荒诞而悲伤的故事。故事整体紧凑,多次利用火车车轮进行下一场景的衔接。卓别林的演技无可挑剔,如数钱时快速富有效率而幽默的动作,显示出他过去工作的卖力却遭抛弃的无情。对白简洁却效果突出。这是一个邪恶却让人同情的罪犯,人物刻画得如此细致深刻,而对时代的犀利讽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看的时候,一直都在想这电影会有怎样的结局。看到最后的凡尔杜没做一点妥协,这薄情世界里最深情的人。这影片更深地探讨着人性复杂性:人的恶可以惩戒,但这个社会都在犯罪,谁来惩戒?电影结尾,凡尔杜在法庭上慷慨陈辞、在斗室中躺而论道,让人依稀看到了近半个世纪后《沉默的羔羊》中的安东尼·霍普金森和《七宗罪》里的凯文·斯帕西。真是好片,值得再刷。
从卓别林的角度上来说,他自称奥逊·威尔斯曾有想法拍摄一系列纪录片,其中关于连环杀手亨利·兰度(Henri Landru)的部分邀请他来出演。卓别林起初很感兴趣,但彼时威尔斯尚未写出剧本,希望卓别林能够帮助他完成剧本创作。卓别林起初并未答应,随后突然有了灵感,便用五千美元买断了这一想法,并且彻底颠覆了之前威尔斯关于纪录片的设想,创作出了这部黑色喜剧。威尔斯则对这一说法全然否定,表示自己已有成型剧本,卓别林最初答应出演,但随后又临时变卦,决定买下剧本自己执导。威尔斯急需用钱,便答应了他的提议。根据威尔斯的说法,卓别林重写了其中几个重要的段落,包括结尾部分。
留意了一下电影的上映时间,距离《摩登时代》仅11年,卓别林电影的风格有了如此现代化的突进,动作的表达削弱了,而言语和神态的表达比重逐渐上升。这是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在观影中偶尔是会感受到它的长度的,但电影的结构、冲突就像神奇的魔法,总是能够吸引着你继续看下去,大概是因为卓别林在此中创造了许多伟大时刻,例如瓦奈先生在婚礼上与布热尔夫人背靠背的一撞旋即只是匆匆转身道歉相安无事;玛丽莲纳什在她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晚上的惊鸿一瞥;连环杀人魔凡尔杜先生在法庭上的自白与警示...乃至于湖中那一段痛下杀手与欧皇附体的箭在弦上,精湛的对戏与完美的演技是剧情最恒长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卓别林也提出了一个存在主义的结尾,关于爱、社会、善恶,是大师的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只需认真聆听就好了。
这么一个黑色的故事,卓别林拍出来依然是喜剧,几乎可以想象出威尔斯拍出来是什么样的,卓别林放弃了标志性的装扮,可是从表演到气质都换不掉了,虽然是有声片,但是残留的默片式的表演,违和感在所难免,凡尔杜先生仍然是小人物,可不再是一个好人,他成为了经济萧条背景下人的疯狂的一个缩影,不知疲倦,侃侃而谈,卓别林是把希特勒研究了个透,创造出一个邪恶的孪生兄弟,这是《大独裁者》的另一面。对人的道德的复杂体现,这可能是卓别林做的最好的一次。
卓别林还是那个卓别林,即使老了也是丰碑。比《大独裁者》平和,但更有力量。众人皆为凡尔杜,但是卓别林的凡尔杜比众人活得都要显豁,只因那句“杀一人者当诛,杀万人者当敬”的世界真理的表达。在一个“恶”横行霸道的时代,凡尔杜的手段只是凤毛麟角。(小事件投射大历史,卓别林胸襟依旧博大。但即使是后期作品,他对于美好的希冀仍然存在。)同时凡尔杜又是个很机智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斋戒劝谏不了这个万恶的世界回头是岸,所以要用别人作出牺牲才有可能博得世界的目光。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就是世界可悲的地方,世界从不会关注几条脆弱的人命。不知最后凡尔杜走上开赴刑场的路时,内心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