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气球(1995)

بادکنک سفیدUP:2021-12-19

白气球

评分:8.1 导演:贾法·帕纳西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Aida Mohammadkhani / Mohsen Kafili / Fereshteh Sadre Orafaiy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85 分钟地区:伊朗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白色气球 / The White Balloon / Badkonake sefid
上映:1995-09-09
IMDb:tt0112445

白气球简介

伊朗新年之前,小女孩纳西亚(艾达•莫哈默德哈尼 Aida Mohammadkhani 饰)随妈妈到集市购买过年用品,路过驯蛇人的摊位,发现众人围观,挤进去才发现他正在吆喝,要观众掏钱看蛇类表演,并贩卖肥大的金鱼。纳西亚很想买一只金鱼,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妈妈手里只有500图曼的过年钱,而一条鱼要100图曼,所以妈妈只得带着纳西亚回家。她本想用新年礼物跟妈妈讨价还价,但却被严词拒绝。失望的她只得拜托哥哥帮忙,结果哥哥说服了妈妈,把500图曼给了她。纳西亚把钱放进小鱼罐,兴冲冲地跑到养蛇人的摊位,准备满足心愿。然而事情在此突然发生了转机……
  本片获得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贾法·帕纳西 第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竞赛 青年电影樱花金奖贾法·帕纳西 第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贾法·帕纳西

简评

阿巴斯的剧本还是很优秀的,基础扎实,剧情多次看似要遁入黑暗,转而峰回路转,我们以为会发生的坏事都没有发生,只留下一片纯粹的美好,还有拿着白气球的阿富汗男孩。不同于《小鞋子》的温情开放式结局,兄妹俩到最后都没有留下一句谢谢,或许隐喻的就是这个民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苦难并不单纯来自于无辜。整体而言,相对《小鞋子》差了一小点,但也是一部值得给出五颗星的优秀电影,推荐!

贫穷与善良是伊朗儿童电影的母题。非常喜欢最后那个阿富汗男孩的出现,他帮助了两个无助的兄妹。最后的那一个定格太有意思了,男孩扭头的方向都是两兄妹离去归家的方向,而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准备着过新年。唯独这一个男孩,用他的木杆撑起一个白色的气球,独自坐在那里等待着时间的流逝。男孩起身,电影结束。男孩有家可以回吗?我想没有。挂着气球的木杆只是两兄妹黏起500币的工具,而气球却是男孩维生的全部资产。我太喜欢“男孩一开始挂着蓝色与白色的气球出现,而在后来大家以为他离开时,他拿着杆上卖剩的白气球奔跑而来”这一幕了。白气球,犹如男孩,善良,真诚。

剧情简单得难以置信,而镜头调度也几乎精准得难以置信。在伊朗题材电影中,成人与儿童的区别十分明显,大抵是批评成人对待孩子的绝对权威与冷漠。片名为《白气球》,大概是指向了最后热情帮助女孩子的那位阿富汗少年,新年钟声响起,女主与哥哥终于如愿拿到钱去买鱼,路过的大人也各自疾步返家,唯乐于助人的阿富汗少年迷茫地看向街道。

任何小事降临到儿童身上时都变成了一场巨大的冒险;故事也从一开始对人性的猜疑中一点点变得暖心,你可以相信人们固有的善良,尽管那只存在于眨眼之间;而那个最后十多分钟才闯入镜头并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的阿富汗男孩,却只能在新年到来时独自拎着白气球无处可去,这时,感觉悲伤才真正开始。

伊朗儿童片有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它不会为了照顾观众而让儿童也说出很有条理的台词,而是保留了那种没头没尾语无伦次(还有不会断句)的说话方式,这样带来的不是观众所想象中的令自己感动的空中楼阁的故事,而是显出更真实的生活状态。说到本片,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状态,小时候,犯了个什么错,可能稍大一点就会觉得根本不是事儿,但当时就仿佛天塌下来,想哭哭不出来、急得要死却又不知道怎么办。其实片中的小孩儿并不总是讨人喜欢的,比如最后他们对卖气球小哥连谢谢都不说一声。但正是这种不知险恶却也不知感恩,是人最初的状态。人之初,并不性本善也并不性本恶,这种纯真的状态,才是电影打动人的地方

用心的观看过程跟着剧情走,感受到小女孩的焦急与无奈,但大多时候她都沉默少语。在片中大人们心都是好的。最后一幕导演拍出了二个小孩回家,但卖白气球的男孩无家可归。片尾时间滴答滴答的转动他好像还在等她们两个人。虽然不曾有拿棒粘钱,但是一起吃口香糖的场景,孩子们彼此都表露出灿烂的微笑。他是否觉得三人已经是朋友了呢。转折留下匆忙滴答的脚步声再也没有说一句话,最后一幕也凸显出了在人世间,每个人有不同的处境吧

不是很喜欢,看着让人着急,孩子虽然不是熊孩子,但是也称不上可爱,或者说很真实。多位路人角色都很友好,。导演最后将镜头对准到真正帮上小女孩的卖气球的阿富汗小男孩身上,他尽了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但是却没能得到一句感谢,在成功帮助他人之后的喜悦感褪去后呆呆的在原地拿着卖剩下的白气球满是茫然。

儿童电影是伊朗的强项啊。每一部都以一件平凡的小事来平铺直叙的展开。小女孩为了买一条过年的小金鱼,钱丢了,期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各种状况。最终是在卖气球的阿富汗小男孩的帮助下把钱从沟里捡了出来。小女孩和哥哥拿着钱买了金鱼,却连声谢谢都没跟阿富汗男孩说一声。影片最后定格在阿富汗男孩拿着还剩一个白气球的杆子茫然若失孤独的身影。结尾令人深思。小女孩真会演戏。伊朗每一部儿童片的小演员都很会演戏,是不带表演的非常自然的纯真的流露。

小孩子并不是只有纯真可爱,也会有下意识对他人的伤害。而看似不理睬小孩诉求的大人们,也会想着尽力满足。全片未出面的爸爸,操持家务的妈妈,支持妹妹的哥哥,蛇艺表演者,预留小金鱼的老板,提议为其买金鱼的小妇人,安慰并一直陪她直到找到钱的老妇人,裁缝店老板,驻扎此地的兵哥哥,善良的卖气球的小男孩,从家里赶来的小店老板,都在讲着一个同一个故事。不知道卖气球的小伙子怎么样了。

整个故事,想要克服编情节的感受太明显了。而且因为这个女孩的欲望过于直接且盲目,事件的推动很着急,带出来了各类人物来表现人性的符号,有些许小温暖但是都是淡淡的飘过,节奏没有张弛有度,所以看着看着总是会失焦,离小朋友自己的内在感觉越来越远,而且不太喜欢结尾,就是可以做得更多,但非要打在一个让人难受的timing,小朋友都不可爱了

情节非常简单,我也一直在找那白气球,原来是最后帮助他们拿到钱的小孩卖剩的最后一个气球。他们对谁都很有礼物,唯独对他,这个外族人。这个小女孩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的社会现状,最后的白气球,更是让人不断去探究这个长相不一样的男孩为什么会遭受这般对待。这种隐喻与讽刺,很值得学习

伊朗的电影好就好在极其擅长给观众制造道德困境……这一部将普罗普的叙事形态学体现到了极致,只是情节走向是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因为每一个情节的设计都在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冲击着观众的常态情感。都说小说是人性的试验场,伊朗电影也是,在探索小孩的天性的道路上走得很稳……为什么小女孩的天真中会夹带着自私、任性和忘恩?这才是我真正想弄明白的问题,也才是观看这部电影的意义……

获得奖项

  • 第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第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提名:新浪潮奖
  • 第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第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Gold Award / 青年电影竞赛-青年电影樱花金奖
  •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金摄影机奖
  • 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白气球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