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1959)

The Lin Family ShopUP:2021-11-17

《林家铺子》是1959年上映的中国剧情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钱江摄影,谢添、韩涛、于蓝、马薇等主演。改编自茅盾的同名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

评分:8.3 导演:水华 编剧:夏衍
主演:谢添 / 林彬 / 马薇 / 于蓝 / 韩涛
类型:剧情
片长:82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Lin Family Shop
上映:1959
IMDb:tt0470423

林家铺子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冬天,浙江某小镇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镇上“林源记”老板的女儿林明秀(马薇 饰),因穿了一件日本面料的旗袍而受到同学的鄙视。她回到家中哭闹,责怪父亲尽卖些东洋货。此时林老板(谢添 饰) 也正为县党部勒令停售东洋货伤透脑筋。不得已他只好把东洋货冠以“国货”的标签出售。年关将至,正是讨债用钱的时候,各商铺纷纷以打折甩货来相互倾轧。“一.二八”沪战爆发的消息使林老板添了新的忧虑,因为他还欠着上海某商行的货款,此时上海客人(陈述 饰)来催债, 林老板只好跟钱庄借贷,然而钱庄非但不肯,反而要求他还清陈债,幸好伙计寿生从乡下收帐回来,才打发走了上海客人。而此时“林源记” 的竞争对手“裕昌祥” 放出了林老板准备携款逃走的谣言,小股东们纷纷上门讨要本钱,林老板只好求余会长(韩涛 饰)帮忙辟谣,余会长却借机提出让林的女儿做警察局长的姨太太,林老板闻言仨魂吓跑了俩魂半.......

简评

人物命运同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典型的地域环境与时代风云的交融背景,个性化的人物表现,夹缝中生存的人物处境,阶级壁垒的痕迹鲜明,表现了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社会动乱的内在联系,林家铺子折射着社会政治,是透视社会人心的窗口,影片描绘出30年代内忧外患下的中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纷争,以点带面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严肃而深入地揭示旧社会的本质与压迫,标志着中国电影严谨现实主义的高峰,奠定了当代民族话电影的基本风格,冷峻的现实主义,对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细微镜头表现,民族地域的风土人情。

和1956年的《祝福》相比,本片有超越性。它好就好在,虽然还是写一个主人公在乱世左支右绌终于垮掉的戏剧性“卖惨”故事,但它的主角——一个商铺老板,在面对底层股东、弱势同行时,仍有狠辣的一面。相比宣扬阶级仇恨,它的主题更接近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天地不仁立场。谢添的表演好,不动声色中尽是商业教条的浸染,对抵制日货的抱怨、拍板向难民兜售一元货的敏锐、劝解底层股东的圆滑……各个层面直到反对女儿给权势人物做妾时,你幻觉要是做正妻他就同意了,其他角色当然也不差,但谢添的这个小资产阶级形象,在十七年时期可算弥足珍贵。美术部分也优秀,店铺陈设的毡帽肥皂脸盆毛巾,不只是物件,摆放方式也有时代感,和夹河小镇一道,在水华斜拉式纵深构图里有生活的诗意。我唯一不明白的是,一元货的脸盆套装按理说店铺的存货应该是不够用的

《林家铺子》原名为《倒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时代规律。夏衍给谢添的信中说“既不能把林老板表演为十足的反派,也不能让观众完全同情他。他对豺狼是绵羊,但对兔子则是野狗。我看他可能是一个旧社会中的所谓规矩人,但他对弱者,则是不客气,不规矩的…” 另外,一个点值得关注,以朱三太为代表的穷人竟然可以把自家的本金放在铺子中赚利息,茅盾曾讲资本主义多是个人主义,过去个人资金的周转只能靠家族亲友维系,而在工商社会当中,有一整套金融体系来保障存款支撑。

不愧是名著做底子,夏衍编剧!林老板身上深刻的矛盾性,既是人物本身的也是社会阶级的。而其他人物同样,没有强行政治(比如学生,甚至是有点嘲讽批判)我爱了。//视听有几个片段出彩。1. 林家打八折生意兴隆一场戏,戏曲、讨价还价声、买货、别家的议论共同组成画内声音。戏曲这特色运用真是好。 2. 林老板补款,收债的口头上说好,最后却没有带走货单,林老板叫回要去追的徒弟,呆愣着慢慢撕掉货单,这时的镜头位置固定,镜头运动缓慢拉出且向上升,既指这股压迫使林老板处境越发窘迫,也说明他在那种时代环境下的渺小,努力是徒劳的。随后镜头从巷子拍店铺,一群学生喜滋滋走过来喊:“打胜仗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戏剧冲突又从林家转到更大的层面,基本上带上了叹息和指责的意味——就算打胜仗,老百姓的日子依旧难过。

无论是对民族主义的暧昧态度还是对小资产阶级的理性塑造都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部十七年时期的电影。主角不再是一位纯粹的被压迫者,而是整个内卷型社会里阶级压迫网中承上启下的一结,当观众以为林老板一家的生离死别已是高潮时,导演再拉出那些被忘记了的林老板的受害者狠狠补上一刀,在打碎了主角神话的同时将批判对象从具体个人上升到整个社会——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史,所有被打上了社会主义特色结尾的电影里只有本片非但没有欲盖拟彰,反而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

十七年电影当中较为突出的一部文学改编电影,没有较为死板的主旋律歌颂,选择从文学魅力的文本出发,水华的导演画面叙事搭配夏衍的文学改编,以及男一号谢添出色的表演,生动再现了一二八事变背景下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悲惨和困境,这也为后来谢添导演《茶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影资料馆2019年的4K修复版,从修复质量来说瑕不掩瑜,整体提高了画面清晰度和色彩,但是部分场景的衔接有明显的画质断裂和模糊,不知道是不是胶片底片不够完整导致的。#中国电影资料馆

#谢晋在回忆录里提及导演和水华和本片,说是“中国导演中最有风格的”。看完电影后也终于把茅盾的中篇原著读了,说实话两部作品我都没觉得有多特别。但是电影放在十七年里的确算是较为特殊的一部,没有较重的十七年主旋律,反而从建国前的小买卖家庭的视角,表现了旧社会中复杂的经济环境,官与商、商与商、商与民之间流转着少量的财富,总体少得可怜的前提下,权力的贪婪带给了工商业者极为严重的经济压力,从商者互相使绊子,时代大背景下林家卖不了日货只能卖东西给流亡市民却也解不了燃眉之急,其背后生活的压力是具体可感的,这样反映现实的电影或许比一味地目的明确的宣传更能使观众体会到旧社会腐烂到根子里的感觉。谢添在本片中的形象真好,总是蹙眉,似乎难得一笑,果真就是茅盾所写的“苦着脸”、“浑身不得劲”、“垂头丧气”的感觉。

神作啊,看完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本片短小精悍,用82分钟讲了一个结构完整的精彩故事,以小见大展现出乱世之中小买卖人的艰辛与不易。本片开篇即揭示主旨“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主角林老板不是非黑即白的鲜明形象,他就是夹在其中的小鱼,所有行为的底层逻辑都是从“生存”出发,说得再赤裸裸一点便是“苟活”。影片节奏把控堪称一流,几个情节转折的安排恰到好处,全片看下来一气呵成,艺术水准相当高。谢添敛而不发的演技将林老板这个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寿生、会长、上海商人各色人等形象也非常鲜明,美中不足就是于蓝和邸力两个人的角色,其实是很有趣的人物设定,但不知碍于什么原因却没能很好展开,结尾于蓝那个角色的爆发令观者男默女泪,但似乎前面的铺垫不足,有一种头轻脚重的失衡感。水华拍片子确实是有一套,本片值得反复观看。

全片机位基本采用固定镜头,少量为横摇镜头,但构图的纵深感和充实的道具使画面信息量足够充足,电影确实最能够详细地记录某一时代的艺术载体。这片子应该让大一下学期正为BCI事件怒不可遏的我看看,抵制洋货误伤自己人的悲剧放到现在依然一样,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深究家国情怀的,安稳日子大过天,于是乎保护自己人的代价往往是一级级向下剥削,直至整个社会结构彻底崩溃。We should be good guys,那到底是什么逼得我们变成了禽兽,经历了这三年一系列魔幻事件的你我,都该明白了。

59年,建国十年了,拍出这样绝望的片子。层层压迫层层剥削,去泰兴号王老板家收脸盆的时候,病床上妻子说“这可怎么得了呢,东西都拿走了,这一家人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丈夫说“怎么过,都死了算了!”妈的,结局的寡妇可怎么过呢。在一了百了和坚持熬下去之间选择一条路吧。不知道哪样会更好,我有个亲人也就走投无路跳了河,也开过小卖部,也因为钱。(空行)看到一个短评,纪录一下。“在那个时代,唯有自私是良药,唯有死亡是解脱。”我觉得有道理但更想要找到永恒的道理,而不是属于一个时代,还在思考ing...

茅盾原著,夏衍编剧,林家铺子中揭露了民国时期震撼人心的现实,时局动荡,弱肉强食总是无处不在,日本侵略者欺负中国,中国的当权者欺负中层的地主阶级,而林家铺子就是处于这一层的代表,然而林家铺子也没有那么高贵的本心,最后卷款一走了之,甩下家当和存货被警察局银行分食,警察局保护着有权有钱者不被穷人攻击,而那些掏光了家底的底层穷人只能绝望地看着虎狼侵吞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嚎,甚至还因此丢了孩子,警察的枪声震击人心,不是对准侵略者而是对准了我们自己,腐败堕落的民国,充斥着不公和罪恶的剥削,最终都把苦难转嫁到勤恳的老百姓身上,何其不幸。

四五十年代的电影总少不了抗战这一元素,在《林家铺子》中,抗日战争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要素,林家店铺先是因售卖日货而陷入困境,却又因为难民的到来而门庭若市。从林家这个小圈子来看,战争环境下个人的处境与心态是极为真实的,他们会抱怨战争的残酷,同时也会心安理得地享受其带来的既得利益。这在当时的影片中是极为少见的,人物因此更加真实生动。而影片的主题却没有因此出现偏离,林老板的出走无疑把所有难题抛给了更底层的老百姓,结尾处弄堂里的暴动似乎带有“敖德萨阶梯”的影子,失去孩子的张寡妇和《战舰波将金号》中的女人拥有同等程度的悲哀。

林家铺子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