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活着(2007)

Du levandeUP:2021-11-06

你还活着

评分:8.3 导演:罗伊·安德森 编剧:罗伊·安德森
主演:伊丽莎白·赫兰德 / 比约恩·恩隆德 / Jessika Lundberg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95分钟地区:瑞典 / 德国 / 法国 / 丹麦 / 挪威 / 日本
语言:瑞典语
影片别名:人啊,你为什么?(港) / 啊!人生 / 你,活着的人 / You, the Living
上映:2007-09-21
IMDb:tt0445336

你还活着简介

瑞典小城,形形色色看似普通而又古怪的小城居民。天天神经质般叫嚷“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胖大妈,破坏别人宴席而被宣判坐电椅执行死刑的中年大叔,一边做爱一边念叨银行基金赔钱的怪男人,口不择言伤害到对方的争吵夫妇,听了二十七年精神病人倾诉已经不堪重负的精神科医生,一个随时都会解散的业余乐团,敢于追求爱情哪怕只是梦境的女孩安娜……一段段看似毫无联系的生活片段,或荒诞滑稽或离经叛道,却共同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爱与被爱的幽默悲喜剧。
  由广告鬼才导演罗伊·安德森执导的诗意另类影片《你还活着》,以短篇散文诗般的笔法描绘了芸芸众生,一幕幕有关伟大与卑微、欢喜与悲伤、自信与焦虑、爱与被爱的平凡小故事。

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罗伊·安德森

简评

经过群友提醒,才知道原来最后镜头里出现的十九驾飞机,正是当年飞往广岛的数量,对罗伊安德森老师的极简的乃至无言的抨击更服了一步,除了导演标准化的部分,此片中最动人的点莫过于那个幻想着自己与哥特杀马特男孩的移动的婚礼,而从业27年的精神科医生点出的现代人为何痛苦的根源:太关注于自己、自私自利;爱狗人士慎看,可能会怒打一星;比起注重剧情像是“小说”类的电影,安德森则是“散文”类的,他似乎在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地拿着小本子记录他面对这个世界的新想法新的批评的点,等素材累积足够了,新的电影便足以问世了,他的作品连看此番感觉更为明显,也正是因此连看几乎有点容易“串台”

安德森是第一个在本质上将剧情电影靠向动画的导演,与之对应的则是在动画电影发展脉络中表现出来的动画不断向剧情电影靠近的努力,是为动画获致一种真实感,尤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画人物向现实人物靠近有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这些技术包括三维建模,甚至进行动作捕获。与这种将动画人物贴近现实表演的手段相反的是安德森的电影是要在现实的情境中将人物动画化,表情模糊了(不再有特写),动作僵硬了(不再有行动),于是现实情境荒诞化了,这正好适用于安德森批判现实的创作理念。

75/100。#FIFF13#依然是熟悉的罗伊·安德森作风,用各种零碎的生活镜头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过和之前看的《关于无尽》相比,这一部显然要更加幽默和戏谑一些,对于音乐的使用也更加丰富和抓耳。不过我倒觉得这样有点奇怪,这样的温度似乎与屏幕里满溢出的北欧清冷的状态有所不合。再往深了说,尽管影片有许多方面已经深刻说明了内涵,但似乎与标题“你还活着”略有脱节,不如《关于无尽》的扣题更紧,而且偏小的主题感觉也与这种画面的寂寥质感产生了一小点出入感。不过总的来说这依然是一部大师级别的作品,最喜欢一群人欢呼着目送那座房子像列车一样开走的场景,美得心醉。

在《光荣的世界》里绝望厌世后的《你还活着》。今年我常常在幻想一部类似的电影,关于活着、绝望和爱。只是没想到安德森拍出来的会是这么温馨诙谐。对比16年前拍的短片《光荣的世界》里近乎绝望的呐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安德森已经变得热爱生活/更乐观/更善于从狗屁生活里发现一些可爱的地方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活着就是胜利吗?安德森不再悲观之后连看夫妻吵架都变得可爱起来了?哦,原来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影片直击人类的心灵空洞和存在感缺失,片中人物无论如何折腾、碰撞、追寻甚至互相攻击,最终都无法换来自我灵魂的被理解和被接受。影片还是小情节串联的方式叙述,但如同散文一般,具有更明晰的主题。导演视听风格独特清晰,几乎完全固定的机位放大了人际关系的疏离,让人物在镜头里的独白、自嗨都显得更荒诞幽默,也更加孤独!本片配乐很好,为影片增加了不少黑色幽默气氛!

①场景中物件的摆放和角色的调度都在为不变的空间透视关系服务;②静态无阴影的视觉风格像在美术馆前安静地看一幅巨幕油画,爱德华·霍珀;③观众以“检索”的方式看电影,而不是被“牵引”;④罗伊的死亡并不沉重;⑤蓝青色,黎明一样的时分;⑥ 罗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他会不断的修改台词,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出什么台词,都会强迫症似的调整;⑦静观的疏离与尴尬,台上台下的看客,人物时而注视他者,时而注视观众;⑧ 歌德的诗句,卡夫卡的小说,好的导演首先是一个全才;⑨ 法官的拍卖槌三锤定音,法的属性反转成拍卖行的属性,一切皆是商业与交易;①⓪夹在门缝里的鲜花;①① 渴望与摇滚歌手结婚的女孩子,移动城堡一样的婚礼美梦,粉色靴子。

喜欢,个人感觉是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里最好理解的一部。结构很清晰,一个大梦境下嵌套的微小情节构建了导演对活这件事的理解。人性自私丑恶贪婪甚至荒谬到拿不到钱就自杀,性是毫无激情的逢场作戏和计算退休金的闲暇填充,音乐也是不被理会的道具,金絮其外的古董下掩藏的是把亲人送上断头台的法西斯集权,家庭又有什么好信任的呢?或许真的不每夜大醉一场都无以面对人生的悲凉。但人又为什么还活着?即便希望与爱是盲目的,但即使只有一幕,当所有陌生人为“我”庆祝时,“我”就依然拥有力量。即使被理发师折磨,但只看这不是最倒霉的一件事,生命仍在,或许就还能在恶梦惊醒时念叨一声,还好,还活着。,鲜明好看的构图搭配冷喜剧,真是比另一个安德森更合我胃口。

形式极简,固定全景长镜头,室内对角线式视角,只有两处用了轨道镜头,整体制造了类舞台化的调度方式,但机位却反观众,用室内视角使观众代入,这也使打破第四堵墙并不破坏电影风格和影响观感。在以往罗伊·安德森电影中的那份惨白化妆方式在这部片子里,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之前,北欧建筑风格与偏白的镜头画面搭配惨白无表情的人物装扮,构建了一种生活的无趣与浮夸,进而可以令安德森去做寓言化和历史探究,此时的设计不仅是内里意义的植入,还是荒诞幽默的作者化技巧,但在本片当中,厚重主题的去除,温清化意义的植入,使得这种设置除了原先的那份荒诞幽默,又多了一份丧气人生的亲近感,由此得以更贴切的反差出主题,即便生活在困苦,“你还活着”啊。结尾众多飞机飞过,恍如《银色·性·男女》和《木兰花》,而那段法庭上酒好似布努埃尔还魂。

看过罗伊·安德森后期的几部电影,再来看他早些年的,就会觉得欢脱热烈多了,虽然仍是固定不动的镜头机位,人物的情绪却都饱满得几乎要溢出银幕,与之后的寒枝雀静和关于无尽那种会动的明信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偶有两次镜头向前推进向后拉伸的时候,我竟然激动地摇着身边人的手说动了动了镜头动了(ᵒ̤̑ ₀̑ ᵒ̤̑) 那个像火车一样飞驰和缓缓靠站的新婚小楼真有趣,这种突然乍现的超现实和梦幻我还挺喜欢的。你还活着,来日方长。

『知足吧,活着的人。在你那温暖舒适的床上,勒忒河的冰凉寒风就要鞭打你奔逃的脚——J·W·歌德』被移动的风搬出油画,隐约出现在梦里。是梦中的欢喜(安娜梦见和米可结婚,两人在移动的房子里度蜜月接收祝福)与惶恐(因为摆盘不好抽掉桌布,打碎了超过两百年历史的瓷器而被判死刑上电椅)紧紧抓住我们的心,世界是一场既不温暖也不幽默的悲剧,如果我的生活令你发笑,你一定是窃取了活着的真谛。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二】与罗伊·安德森前作《二楼传来的歌声》类似,固定镜头(比前作多的两三个运动镜头)+冷艳幽默(倒是一反以往的悲观气息),加入对镜头说话打破第四堵墙,以此再闪回插入剧情。移动的房子,空中的飞机。想法及构图大概都源于经历或作品等,加上几乎全是摄影棚拍摄而成,也使电影画面干干净净不带一点杂糅。能把舞台剧的表演和风格转化为这样极简的电影,大概也只有罗伊能做到了。经历过末日之景后,还好知道自己还活着。

第三部,渐入佳境,“邻居”的生活是今天的背景,门后永远有故事,窗帘永远不拉紧。可能是终于习惯了导演的调子,今天完全没睡着。理发师关于左右正反的论述/打碎瓷器,律师除了表演同情什么也没做,刑罚室后的爆米花观众,没拿爆米花的也在假装嚼东西(看错了?)/女孩梦中移动的房子,替爱人幻想、陌生人的祝福/最后一波,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就站这儿,不干什么,好像没想,别那么绝对

获得奖项

  •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导演
  •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大师回顾
你还活着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