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狗(1997)

Wag the DogUP:2021-09-09

《桃色风云摇摆狗》(英语:Wag the Dog)是一部1997年的黑色喜剧电影,由巴瑞·李文森执导。编剧是希拉莉·亨金(英语:Hilary Henkin)和大卫·马梅(英语:David Mamet),松散地改编自拉瑞·白恩哈特(英语:Larry Beinhart)的小说《American Hero(英语:Wag the Dog (novel))》。

摇尾狗

评分:8.1 导演:巴瑞·莱文森 编剧:希拉里·亨金 / 大卫·马梅 / Larry Beinhart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 / 罗伯特·德尼罗 / 安妮·海切 / 丹尼斯·利瑞 / 威利·纳尔逊 / 安德列·马丁 / 克斯汀·邓斯特 / 威廉姆·H·梅西 / 约翰·迈克尔·辛吉斯 / 苏西·帕尔克森 / 伍迪·哈里森 / Michael Belson / 苏珊·克莱尔 / Jason Cottle / 大卫·科恩查内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97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摇摆狗 / 桃色风云:摇摆狗 / 作大英雄
上映:1997-12-17
IMDb:tt0120885

标题

电影的标题取自于英国俗谚「尾巴摇狗」(tail wagging the dog),意思是一件事情的主体受控于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什么狗会摇尾巴?那是因为狗比尾巴聪明,否则就是尾巴在摇狗。

故事大纲

寻求连任的美国总统与一个未成年少女发生了性骚扰丑闻,面对两周之后的总统大选,总统面临了政治生涯的巨大危机,他便找白宫危机处理专家康洛德‧布里恩(劳勃·狄尼洛饰演)商讨对策,布里恩擅长操弄政治、老谋深算,他打算制造出假新闻来使媒体将焦点转移到其它地方。

布里恩找来好莱坞制片家史丹利(达斯汀·霍夫曼饰演),运用摄影和特效技术移花接木,虚拟出一场位于阿尔巴尼亚的战争,这场战争并非真实发生,但却成功引发话题性并转移众人目光,更使得总统的声势更上层楼。但没过多久、这项造假行为便面临曝光的危机,中情局探员在追查之下,发现阿尔巴尼亚根本没有战争,中情局与总统的竞争对手合作,释出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让媒体焦点再度转回性丑闻。为解决此问题,布里恩虚构出一名在沙场上被遗忘的战士,外号「旧鞋」,并设计出歌曲和声援行动。

在团队找到扮演旧鞋的人后,发现他竟是曾犯下强暴案的囚犯,只好将错就错。在返程途中,团队的飞机坠毁,团队幸存了下来,但旧鞋却在过程中试图强暴加油站老板的女儿,因此被杀。团队更改规划,宣称旧鞋在营救行动中受伤丧生,并精心举办一场军事葬礼。

在观看政治脱口秀节目时,主持人将总统的高支持率归功于政治宣传广告。史丹利不满于自己的功绩遭到埋没,表示自己希望以此获得声誉,并表示会将此事昭告众人,随即遭到布里恩派人杀害,并被以心脏病发逝世所报导。最后总统成功连任,阿尔巴尼亚的某个恐怖组织宣称犯下近期的爆炸案。

演员

  • 达斯汀·霍夫曼 饰演 Stanley Motss
  • 劳勃·狄尼洛 饰演 Conrad "Connie" Brean
  • 安·海契 饰演 Winifred "Freddie" Ames
  • 丹尼斯·利瑞 饰演 Fad King
  • 威利·尼尔森(英语:Willie Nelson) 饰演 Johnny Dean
  • 安德烈亚·马丁(英语:Andrea Martin) 饰演 Liz Butsky
  • 姬丝汀·登丝 饰演 Tracy Lime
  • 威廉·霍尔·梅西 饰演 中情局特工Charles Young
  • 约翰·迈克·希金斯 饰演 John Levy
  • Suzie Plakson(英语:Suzie Plakson) 饰演 Grace
  • 伍迪·哈里逊 饰演 Sgt. William "the Old Shoe" Schumann
  • Michael Belson 饰演 总统
  • 苏珊·克莱尔(英语:Suzanne Cryer) 饰演 Amy Cain
  • Jason Cottle 饰演 A.D.
  • 大卫·科恩查内 饰演 the director
  • 克雷格·T·尼尔森(英语:Craig T. Nelson) 饰演 参议院议员John Neal(未挂名)

提名与获奖

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与爆出莱温斯基丑闻的时间相当接近,而电影剧情与实际事件也有相似之处,因此经常被拿来作对比。

简评

表面上是政治喜剧但却是特工片/强盗片的类型叙事,导演使用大量的电视机视点拍摄(借以广告词、数码技术)彰显这一媒介的欺骗性和政治宣传性,极其优美的摄影和高调的打光与影片所呈现的丑恶行径形成强烈反差,讽刺至极。霍夫曼饰演的制片人最后的结局也暗示了艺术创作者在国家机器前的无能为力,德尼罗最后的俯视俨然是山姆大叔的胜利,另外用电影来制造骗局这一设计本身就足够耐人寻味。

很多嘲讽和影射,剧情紧凑,风格很90年代。但就故事本身来说,我是不相信的。政治的虚伪、媒体的诱导可以理解,但无中生有到如此地步,伪造事实、操纵民意,现实中真有那么容易吗?我觉得这里还是有好莱坞的戏剧化效果处理在,或说,我愿意这样相信。我认为,历史是若干事件的总和,难随个人意愿或行动的推动。以别有用心的阴谋论角度旁观揣测,可能是解读者的一种简化事实的理解方式,更多的,表达出的只是自身的情绪。片中Robert De Niro那样只手遮天的状态,其实还是某种反向的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总之,片子有些小题大做、挑拨离间的味道,评分三星。

为了掩盖总统的性丑闻,公关团队不惜联合好莱坞制片人发起了一场莫须有的对外战争。对于政治和媒体地讽刺值拉满。难以想象如果是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该如何面对此等嘲讽。无巧不成书,本片上映的同一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曝光。电影变成了事实的寓言。上帝的筛子透过屏幕掷中了他们。德尼罗和霍夫曼两大老戏骨都有喜剧基因,看他们在讽刺喜剧中飙戏别有一番风味。

片子还不错,不断制造矛盾,又不断让矛盾升级,但最后总能合理化解,所以总统跟艺人包装差不多,要立人设,要故事包装,要演技跟安排,政治讽刺很有意思,其中政治跟好莱坞的融合交叉不违和,到头来一切不过是场戏,总统也不过是一个经过团队包装的“傀儡”而已。

这是一部相当具有政治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电影,将政客、媒体、好莱坞之间的丑恶相貌,用很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同时展示了大众传媒本身所具备的重要性,用欺骗的方式粉碎了美国一直以来的平等自由民主,而民众缺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误导,也是让人唏嘘。这部电影中的所有人都是摇尾狗,政客与媒体本身都是要讨好大众的,政客的手下要讨好政客,导演要讨好所有人,老百姓们则要讨好他们认为的真相和事实,而如果有人不再摇尾巴去讨好他人,而是要站出来展示这个世界真正的样貌,那他便会被消失,被除掉,因为他已经不按规矩办事,不再愿意成为一条狗了,而这也是影片最大的讽刺。

好莱坞这类“讽刺片”就像美国晚间脱口秀,嬉笑怒骂解构一切,打倒政治打倒权威,自己也不放过指点几句,但它始终不能改变其“表演”的性质,骂得再多再狠,始终有个自己留在台上。本片也是如此,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霍夫曼和德尼罗装腔作势的对戏,尽管片子一路铺线,鲍德里亚、911、派拉蒙(据说霍夫曼的形象在模仿其前总裁Robert Evans)都可以拿来读解,但这些讽刺不过是两位大牌台词的注脚。以它讽刺的电影来说,明星制、片厂体系、类型这几大样统统只做表面文章,全片纷繁急遽的镜头调度只是在包装两人的表演(兼任制片人的霍夫曼更力压德尼罗一头)结尾制片人“为理想殒命”的戏码更是赤裸裸地拍马屁了。但去批评片子如何惺惺作态或掩盖真相也是无意义的,因它可以有一个楚门式的回答:难道不就是为了娱乐吗?

“狗为什么要摇尾巴?因为狗比尾巴聪明。如果尾巴比狗聪明,就是尾巴摇狗了。”政治、大选、舆论导向、编造故事、转移视线、好莱坞制作,你看到的听到的不都是真的,媒体说啥如都信的话,那还要商业营销做啥呢?你对啥都保持一种警惕或平静,那你就是一个不盲目跟风不浮于表面的人了。最起码,还具有一丝独立思考和基本的思辨能力。

而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噱头,你若是问起来,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比如奥巴马的牧师如何在讲道中攻击美国911是报应,佩林十八岁女儿未婚先孕,麦坎如何做战俘,水管工Joe要不要加税, 这些故事,这些人物,这些逸闻,这些八卦,打败了“政见”,成为最引人关注,最能左右选情的因素,因为用故事包装起来的道理、信息、暗示,就如同包裹了糖衣的苦药一样,更易服用。

有人说,如果狗比尾巴聪明,那么就是狗摇尾巴,倘若尾巴比狗聪明,那么就是尾巴摇狗了。的确,《摇尾狗》中谁操纵着大众传媒,谁引导着舆论,谁就是最后的胜者。大众传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视听,也左右着大众的思想。以更大的浪去覆盖绯闻这个小浪,是布里恩的计谋,虚无的阿尔巴尼亚战争被无数媒体竞相报导,这个更大的浪吸引了民众的视线,而得益者是欺骗民众的政客们。

好一出关于政治、舆论宣传还有好莱坞的黑色幽默喜剧。康纳德才是真正的制片人,斯坦利越位了,为了真正的荣誉他也成了摇尾的狗。看这部电影,更容易明白川普这个妄人自美国疫情爆发以来不遗余力甚至丧心病狂地抹黑、攻击我国,同样是大选之前,同样舆论焦点,只可惜他的错误在于这次围魏救赵的受害者不是一名少女童子军,而是152万确诊和9万死亡的美国人民。

冲着两大天王看的,就是字幕不同步有点糟心。演技自然无话可说,剧情也很有趣,其中的讽刺有力度也有趣。不足的地方感觉在导演对调度的把握,有时镜头的移动有些主观,剪辑节奏有些跳跃,总体感觉有些不对,像是未完成的粗剪,但仍然是不错的一部。

这是一出妙趣横生又冷峻辛辣的政治寓言。它凸显出很多我们以为有边界的地方其实相当圆滑而模糊:政治与表演,电影与传播……其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总是通过特定视听媒介呈现出来的所谓「新闻」。现实里,也许没有哪个政客敢于虚构战争、把死囚包装为英雄,但对素材的剪接、编排,从生活中提炼叙事,以多种媒体调动民众的情绪,却同样无处不在的,本片只是放大镜。灭口,是可以想见的。我不禁坏笑地想:倘若哪天突然传出新闻,说韩三平(类似级别的人物)暴病身亡,也许真相也没那么简单~

获得奖项

  • 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第4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第4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男主角
  • 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熊奖-评审团奖
  • 第55届金球奖
    第55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