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王子(2009)
淚王子UP:2021-04-03
《泪王子》(英语:Prince of Tears)是一部2009年的台湾电影,取自焦姣父亲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被害的故事。
泪王子简介
1954年的台湾正处于戒严时期,教美术的仇老师写生闯入禁区被几名军人带走,小周便再也没有看见过他。小女孩小周和姐姐小立还有妈妈金皖平(朱璇 饰),以及当空军的爸爸孙汉生(张孝全 饰)住在清泉一村,他们过着童话般快乐的日子。经常来他们家做客的丁叔叔(范植伟 饰)脸上有块很大的伤疤,还曾经把妹妹小周吓哭。妈妈有一次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时遇到同学刘霞君的妈妈欧阳千君(关颖 饰),两个人好像认识。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被宪兵抓走,爸爸被指控匪谍罪,妈妈被指为思想左倾,爸爸的手风琴被宪兵给扯烂了,家也被封了,小立和小周一下子无依无靠,还好有丁叔叔托人照顾他们。小立听人说爸爸是被丁叔叔诬告,因为丁叔叔想娶妈妈,小周则发现丁叔叔每天都在写报告。不久刘霞君家好像也受到牵连,爸爸刘将军(曾江 饰)被送到军事法庭,妈妈欧阳自杀了,而刘霞君被送到了台北妇朕总会。后来事情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子,妈妈被释放了,而且和丁叔叔结了婚……
本片入围20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杨凡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朱璇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提名)杨凡
获得奖项
-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最佳新演员 -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获奖:Film of Merit
提名:最佳电影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29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新演员 / 最佳摄影 / 最佳美术指导 /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金狮奖 -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新演员
简评
【Inferior】66st威尼斯主竞赛。杨凡的独特意识流和性向趣味,小姑娘的视角出发,极度削弱了男性角色。本以为类似于童年往事之类的故事呢,其实之前看得还挺津津有味,可后面突然转向百合向就实在受不了,叙事能力差劲可见一斑,演员表演总体一般吧。杨凡做男同片和美术设计很在行,别的就算了吧!话说这个时代背景的选择很是难得,还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有苦劳无功劳罢了。
根据艺人焦姣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上世纪50年代(民国43年)发生在中国台湾一个空军眷村跨越两代之间的爱恨情仇。“其实画画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不一定像,也不能够不像,画画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解放在颜色跟纸张上”,做电影何尝不是这样。另外最后关颖对朱璇那一吻着实是意料之外。
看見不公的淚王子,和消除不公的快樂王子,是同一個人,也不是同一個人。當一向擅長氛圍與情緒的楊凡,試圖染指大命題,也講出了他眼中時代洪流下小人物命運的顛沛流離,是“四一得四,四二得八,四三十二,一共十二人”如螻蟻般的無奈與悲涼,可惜,《桃色》時影像與故事尚如烈酒遇著烈火彼此交纏,《淚王子》中便是殘鳶碰上暴風搖曳落地,讓電影落得唯美而失真,何其形而上。“李青”和“吳敏”時隔六年的再合作,從悲劇的主角變成了悲劇的配角,一樣不公的世界,從叛逆地尋求幸福,到順從地委曲求全。
从小女孩的视角讲述白色恐怖时期的眷村故事,改编自焦姣的真实经历,将军夫人欧阳千珺作为导演编加的角色,承载了黑暗时期的进步思想和政治的未来性,皖平既是与她一起接受革命思想的读书会同志,又是在绿岛背叛她的旧情人,将性别框架中的“同性”与政治概念上的“同志”相关联,是本片值得探讨之处。片中出现两首歌曲,一是由林子祥翻唱的具有斯拉夫风味的苏联歌曲《孤独的手风琴》,象征空军孙汉生对政治威权的反叛,二是神秘的《玫瑰香》旋律吟唱,引出最后汉生的回魂和皖平与同性旧情人的故事,两首歌共同营造一种美好消逝、童真远去的时代氛围。可以说这是杨凡用性别与音乐构述一个时代的尝试,可惜留白太多,角色没有立起来,故事内容始终给人空心的感觉。
高捷的小张,还以为会挑一个面首,但刘将军怎会那么做?小张显然是心腹,但也尽量尊重将军夫人的想法,只是最后也爱莫能助;从泪王子到愚人船,革命化新女性是杨凡喜欢刻画的对象,再为她们赋予恋物情结,凸显欲望心理,只是这次失手了,要到《继园台七号》才对榫;眷村露天电影的屏幕上是穆虹的脸;不光用上玫瑰香主旋律,甚至直接用了Sandy Lam的梦醒无痕;杨凡竟然没有怎么拍出张孝全的性感来……白光姐姐却出现在张孝全的话里,是个bonus
矫揉造作,拍的是白色恐怖的黑暗时代,可非要收在杨凡式的小情小爱上,足见其小家子气。他的人物间总带着些不清不楚的暧昧感,每个人都像是水性杨花的双性恋。故事上也不行,留白过多导致人物情感不明不白:朱璇举报了关颖以求自身减刑吗?张孝全又是谁举报的呢?这也是杨凡电影的通病了。他习惯用技术环节设定一个情绪,再把不知就里的演员放进去,看起来显得非常突兀(朱璇处女作就碰到这么个导演,全程梦游也情有可原)。表演环节也不行,小演员念台词像背书,令人完全无法入戏。杨凡拍一个儿童视角看大时代的电影,却又不花精力去挑选和调教合适的儿童演员,他是不是就想着自己念的那些文绉绉又狗屁不通的旁白呢(而且这些旁白大多是画面的直白描写,对叙事本身毫无帮助)?维基百科中说小周的原型是焦姣,人物经历上是对得上,但无从考证真实性了。
.29 故事就是已经故去,而又不能挽回的事,既不能面对,又不肯放弃,唯有寄希望于当下的一切。俱往矣!第一次了解50年代台湾白色恐慌时期的情况,没有强加的是非黑白,只留下观众自己思索,两代人的恩怨感情纠葛,无奈凄美,感人泪下。画面很美, 故事自习看才能看出始末纠葛,两个小时看着都不累。喜欢杨凡的电影风格。
剧情的设计上缺乏一些深度和有效的透露,旁白不断引导的,只是表面上讲述的逻辑。没有来头的故事在导演挑选的这个时空里被渲染出了另一种解读。故事没有靠演技来推动,而是用画面、剪辑、音乐、慢放等方式把人物放到设定好的情绪中。技巧很美,两位女性的表演很细腻,小周小立很傻,仅是情绪的放大镜
其实还是不错的。(喂你就直说是因为有张孝全啊——)导演叙事很暧昧,导致剧情难解。当然其实认真看仔细想的话很多东西导演用隐喻告诉观众了。但还是有个疑问,就是洗衣服时丁叔那张纸条,到底是跟故事有关呢还是单纯一张情报工作者的机密资料呢,后面完全没交待了。虽然观片情绪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演员的演技在本片还是个很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难得拍出来的好作品。不仅仅因为它所涉及的政治因素,另一方面故事更是还原了台湾戒严时期的状态。只言片语便可以定罪。泪王子见证时代也象征进步,结尾的反转很精彩。
看过的几部以白色恐怖为主题(或以此为背景)的电影中,最让人觉得异色的一部,有点类似于《超级大国民》的手法另类,以孩童为视角和让人第一时间比较难辨识人物说话(尽管剧情很简单)=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以外省军眷为主题,不是一种当下生活的踯躅(或转变)的描写,而是去反省或呈现一种历史记忆,容易想到所谓“白色恐怖时期因为与大陆相关连的外省人所死亡的人数比本省人来多”这个大家都说烂到的刻板印象(指忽略非高级中国人的外省人在白色恐怖的现象),从这去想这部片算蛮难得的。= = 不过这部片最后提供的反思就比较平平,相较于本省人为主的政治电影来说(如前提的《超级大国民》),就没有企图提供更进一步反省的企图,就单纯作为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历史片段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