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2009)

לבנוןUP:2021-02-05

《黎巴嫩》(希伯来语:לבנון‎)是2009年由以色列导演山谬·毛兹所执导的首部电影,并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是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以色列电影。剧本是根据导演年轻时参与第五次中东战争时的经验所启发的,全片视角局限在一个坦克车内,塑造封闭紧张的战场气氛,外国媒体认为它带有强烈的反战思想,在以国也引起许多争议,不过该片在以色列奥斯卡奖一共入围了十个奖项。

黎巴嫩

评分:7.1 导演:塞缪尔·毛茨 编剧:塞缪尔·毛茨
主演:Yoav Donat / 伊泰·提伦 / 奥斯瑞·科恩 / 迈克尔·穆索诺夫 / 佐贺·史塔斯 / Dudu Tassa / 阿什拉夫·巴姆 / Fares Hananya / 雷曼德·阿萨雷米 / Byan Anteer / Aisha / Fatima / Khaled Salam / Iad Abu Nama / Hussein Mahagna / 大卫·沃尔切克 / 阿卜杜拉·埃尔·阿卡尔 / 盖·卡普尼克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3 分钟地区:以色列 / 德国 / 法国 / 黎巴嫩
语言:希伯来语
影片别名:Lebanon
上映:2009-09-08(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1483831

黎巴嫩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被要求配合一队地面士兵作战。该部队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黎巴嫩平民村庄,清除那些看上去明显是巴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指挥官贾米里描述特派团的行动要领是要“迅速简单”,然而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一场屠杀噩梦。在特派团出动那一刻起,他们和其他部队失去联系,四名士兵就被带到了一个死亡陷阱当中。
  《黎巴嫩》表现了混乱复杂的中东战争,这部电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政治问题。但最重要的则是,导演希望通过电影描绘四个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惊醒,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身处杀害平民的残酷现实中,杀人成为他们必需做的事情。他们都不是英雄,也没有人想成为英雄。他们的生存本能和人性价值观在激烈斗争,这是一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塞缪尔·毛茨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天主教文化特别荣誉奖塞缪尔·毛茨 第2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简评

黎巴嫩的格局太小,一个密闭空间,只能用瞄准镜观察坦克外部的情况,放置在战争环境中,由于视野的限制,外部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内部,于是乎,产生了一种放大的紧张。本片对于战争的处理是尽量冷处理,不煽风不点火,看到什么是什么,这跟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所以至少看上去是很真实很稳健的。.3

在视觉呈现的方面,和拍摄内容的两方面结合,完成了一次类似于上帝视角和偷窥视角的方式,来看一场可以算是屠杀的战争。……观影过程从新奇,到深入,到压抑,到危急,直到结局打开舱门,才舒缓了一口气。……采访陪审团主席李安的时候,他说,本片的形式更加特别,所以必须是第一名。《心灵厨房》就是第二名。

这幽闭又脏乱的画面让我想到了《从海底出击》,直到结尾从坦克里面钻出来才算透了一口气,与干净鲜明的向日葵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坦克射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每一次杀戮的特写,身为坦克里服从命令的士兵和观看影片的旁观者观众,你要做的就是带着士兵的视角逼迫自己冷漠的见证这一切,的确有些震撼人心。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靠选材取胜的影片。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是以坦克内部封闭空间中的军人视角沉浸式的感受战争的残酷,内部空间的窒息感与潜望镜中的外部空间的压迫感相对应。因为缺少直观的外部空间的拍摄,所以影片在内部空间中对于外部空间的声音效果的表现就十分重要;声音是这部电影在形式感的塑造上最为出色的点,也是最讨巧的元素。

看的第一部以色列电影,以中东战争为故事背景,写实的拍法,用一辆坦克的视角记录战场上看到的残酷景象,坦克内部的装甲兵也表现着人在面临血腥死亡的时候那种不适与恐慌。电影制作者还是想表达反战思想的,讲政治的话,以色列要真爱好和平,跟阿拉伯那些国家搞个长时间的和平共处条约,这电影的贡献就升华了。就电影本身而言,剧情几乎没得,所以来,看在电影本身很用心的份上,给四星。电影,好歹你得有个还算不错的故事,光搞思想境界拍摄艺术手法给电影节评委去看得了,反正在我标准里这部给不了五星,给四星。

不过更喜欢《狐步舞》第一二部分。坦克看上去是一眼关七的战争巨人、令人安然的堡垒机器,毛茨领我们走进这勇猛躯壳的内面,看到人的脆弱和被动,安全的、也是一镬熟的囚笼。剧作上四个人仍不分明是缺点,视觉上有那么一点疲。结尾的接尿有点厉害,接上了那么平静的向日葵田(百夫长此时多像一个悖谬之物,让人联想起张枣的“逆着鹤的方向飞”的美军隐形轰炸机),然后居然就结束了。七。一直记得在哪看到有个不是以色列人的诗人在六日战争里开过坦克,奥什么什么的,查查,奥登和奥克塔维奥·帕斯都没去过以色列,只可能是阿米亥吧,但他又没参加六日战争……

1982年6月以色列进军黎巴嫩,因为隐藏在黎的巴解组织暗杀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是为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巴解组织、叙利亚、黎巴嫩以及黎境内支持以的基督教长枪党都在电影中出现。编导对战争没有持政治立场,只是客观地描述战争的残酷性,明显是反战的。战争中的生灵,哪怕是一头弥留之际的驴子流出的眼泪都让人长声叹息。俄乌战争已经持续超过一年,想象一下俄士兵们是如何在坦克中煎熬的,接下来,双方将要爆发更加激烈的坦克大战,我们还应该叫嚣战争吗?那些深居宫中发动战争的政客们早死早超生吧!

【3星半】据说是李安担任威尼斯主席时评选出来的金狮奖,用狭小的坦克内部代替枪林炮雨的大场面,用在战士兵的恐惧、彷徨、慌错一反战争片贯有的大无畏英雄形象,被炮弹击中倒在血泊里高喊“和平”的运家禽平民,被扯去着火衣服迷离望着炮口的母亲,被敌人包围时传来的歌声,无不在控诉对战争的愤怒。

车内的视角很好,车外的一片向日葵田更是将战争凌驾于和平之上。但是人物刻画的就是一塌糊涂,软弱无能的车长,不敢开枪的炮手,连问题都没办法解决的驾驶员,还有俩站着摆烂的填装手和没屁用的无线电操作员,这些臭鱼烂虾都能活下来或许是他们运气实在是好到不行,或者对面那些人根本不会打仗

形式上的创新明显大于内容的呈现,在后现代,人文主义至上之时,反战题材近乎沦为“滥觞”口号之际,在形式上出其不意改造反倒带来了新鲜感。原本战火纷飞的开拓地景象,被放进狭小苦闷的坦克内部,并放弃了钢铁洪流的震撼感,带来的只有铁棺材内的苦闷与崩溃边缘徘徊的无助,并因狭小空间放弃中景与全景,近乎全部特写,完全聚焦情绪,被特写分割的身体也意味着他们自己不能完全掌握本身。最为创造性的还在于瞄准镜主观视角的选择,在与演员特写的正反打中,制造了一个完美的“看”的代入身份,摒除了庞观和上帝视角的疏离感,增添了情感因素的直接代入,在影院黑暗中的荧幕圆形中,直接将观众抛入了战争现场。另一方面,有了这重身份的掩护,直视镜头反倒没有暴露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在将目光投向被看主体的时候投向了观影者自身,带来的触动增强数倍。

有意思的是从开头一直到结尾,只有最后向日葵场景部分才给了坦克机身特写,而这之前几乎全是坦克内和透过坦克潜望镜看的外面的镜头,刻意给人营造压抑的气氛,坦克内空间逼仄,而外面世界需要跟随潜望镜的转动才能看到。弱国无外交,黎巴嫩当时的处境也是惨,这片有一定展现,视角是以色列士兵,内乱里还有黎巴嫩的长枪党,片里那个尸横遍野的市中心又是叙利亚占领的地盘。国家弱小,人民就只能被其他多个国家分而食之。

开头结尾镜头相呼应,美丽的向日葵与残酷的战争形成强烈的对比,视野独特,有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展现战争的残酷与恐惧。结尾两个人物的眼神碰撞,其实双方都并没有仇恨,只是战争让他们相互残杀,然后他锁好尿液从肮脏无比的坦克内部探出头来,看见了这片美丽无比的向日葵花田,让人反思这可恶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很棒的一部反战片!

获得奖项

  • 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
    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编剧 / 评审团大奖
  •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天主教文化特别荣誉奖 / 纳萨雷诺塔代伊奖
  • 第23届欧洲电影奖
    第23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欧洲发现奖-影评人费比西奖 / European Discovery of the Year / Carlo di Palma Award —— European Cinematographer / 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