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记(2015)
Le Journal D'un Vieil HommeUP:2022-01-27
评分:8.2
导演:Bernard Émond
编剧:契诃夫 / Bernard Émond
主演:Paul Savoie / Marie-Ève Pelletier / 玛丽-塞雷斯·福廷 / Ariane Legault / Patrick Drolet / Daniel Parent / 玛德雷尼·佩罗昆
类型:剧情
片长:81分钟地区:Canada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5
IMDb:tt4737582
老人日记简介
魁北克住着一位极有名望的教授,尼古拉·吉蒙。如今他年事已高,记忆减退,弯腰驼背。身为医生,是无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撒谎的。如果有人问他,今天的日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时,他会说,失眠,十一点准时入睡,两个小时之后再次醒来,如此反复。面对生活琐事他感到一丝厌倦,然而,他热爱教学。这一天,一个女人的忽然拜访,拿出了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件,让吉蒙教授想到了他...
- 贝尔纳·埃蒙 Bernard Émond导演
- Paul Savoie Paul Savoie演员
- 玛丽-塞雷斯·福廷 Marie-Thérèse Fortin演员
- 阿丽安娜·勒高 Ariane Legault演员
- Patrick Drolet Patrick Drolet演员
- 玛德雷尼·佩罗昆 Madeleine Péloquin演员
简评
同样都是改变契诃夫没意思的故事,和哈斯的质地简直相差太远。在这里生命极端的无聊、平淡竟全然变成了对死亡的恐惧,那些生命里的褶皱和环状结构全然不见了,——死亡变成了垂直的死,变成了一堵厚实的终结。因此在这个影像中死亡不存在任何质地,死亡之后也在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它如此密实,自然也找不到那种缺失,更削弱了死亡之前那种震荡摆动的恐惧,将死亡仅仅当作是肉体之消亡了。
《老人日记》这部电影透露出一股暮气沉沉的感觉,特别是尼古拉独自一人的画面。看着一位名利双收的教授,面对衰老与死亡也会无助。虽然他在晚年时,对于名望已看淡,独自走在林间小道的他,“最喜欢的就是成为一个无名老头”。但他依然坚信,科学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最美丽、最有用处的东西。迟暮之年,他一方面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死亡,一方面依然要操心女儿。仿佛还有很多未了的牵挂,但又发现自己很老了。电影最后那场大雪中的离别,看得人难受。伫立在雪地中,看着养女越走越远的尼古拉,仿佛更老了。《老人日记》的基调冷静又克制。想起一本书,《大雪将至》。既然死亡“这场大雪”终将来临,那这些生来死去之间的时光,是为了什么呢?
29岁时候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70岁老人的独白,我觉得是对的。1、不要以受害者的身份被悲伤拽人深渊。2、原来继承了遗产,生活无忧,任然会感到绝望,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吧,哪怕台下只有30个观众。3、冷漠是灵魂的瘫痪,是死一般地活着。4、有恶就有善,世界或许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有正能量的部分,努力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前进。
喜欢这种思辨式的回忆录。要寻找不需要外界肯定和回报的喜悦,寄希望于人是靠不住的——因为即使出于彼此珍惜而得到幸福也有可能因为无能为力而让彼此失望;或者即使最初确实那样真实地温暖和光彩过彼此的生活,最后也可能渐行渐远。“冷漠是灵魂的瘫痪,死一般地活着。”要和让自己扛过仓惶、无望时刻的东西在一起。为此,历经千千万万。
「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语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作知识才智」老人家的智慧,也救不了陷入人生困境的女儿,人必须靠自己积极入世。人生而孤独,迟暮之年的丧气和暮气让一生有着辉煌成就的主人公耷拉着等死。人生的意义是经不起思考的,从来就是无意义,不去执拗思考它的本身,才能过得轻松一点。
可能是因为看了耶鲁大学关于灵魂,死亡的课,看到这个关于死亡的电影也就没有觉得很丧,即使有那么多老人对年轻人做出忠告,但是年轻人还是经常迷茫,面对选择题的时候希望有人能给答案,人生的路,都是自己的。路上什么都有,我总喜欢将人的感情联系看的最重,虽然有时候也会被伤的很深,但是终究,我们都能筛选出适合自己的。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才看完,不是不习惯没有背景音只有一位老人的自述旁白,也不是不喜欢迟暮将死的老教授题材,而是把体悟用口述日记的形式讲出来,总觉得有些抑郁负面的说教。喜欢他独自坐在玻璃全景房里看惊悚侦探小说的画面,即便他说自己年纪的不喜欢如今的文字,因为过于娱乐化。
名利双收的教授,面对衰老与死亡一样恐惧,濒死老人心声不分身份。尼古拉,一位极有名望的教授,在专业领域获奖无数。70岁的他,每天都走同一条路线去大学。但是衰老不可避免,夜深人静时,他会在日记写着“我已变得无趣丑陋,头发渐渐稀疏,脸上满是皱纹”。他热爱数学,舍不得离开讲台,但是“我只能再活不过一年”。活不过一年的他,没有和家里人谈起过死亡。成就无数的他,无数个深夜,也会感到害怕,呼吸加速,身体颤抖。
老人最后在雪地里看着养女的背影默默问,你会回来参加我的葬礼吗,看的好难受。剧情很简单,得知自己只能活几个月的教授,更年期的第二任妻子,叛逆的亲生女,而与自己最深链接的则是感到人生艰难的养女。你得去表演,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曾经喜欢名字带来的名利滋味,现在只想做一个无名的老头,可以是谁,可以谁也不是。“等我明年离去的时候,这里的蓝天白云不会觉察到我的缺席,然而我内心感受到的不是悲伤,而是在这一派和谐景致前的宁静”没有天赋,却有太多的骄傲。冷漠是灵魂的瘫痪。等死的这几个月比一生都漫长
他好像一个深知局内故事走向但又只能抱臂观看的局外人。其实整个电影里他和养女的关系最为亲密,因为面临着同种困境,只不过他是身体上的衰老而带来的对于外界愈发冷漠的态度和看透了世界悲哀后的无奈,而养女是年轻点身体里失去了对与外界以及未来探索的热情。一个人到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突然成为这个世界的旁观者了,更年期和青春期的吵闹已经不再可能是他生命中要花脑筋思考的主旋律了。他觉得世界还是有可能,但却又为一切无知感到悲哀,可是在生命的最后懂得了这些不堪总是毫无意义的。最后的代入感很强,和养女的最后一面,你会来参加我的葬礼吗,亲爱的永别了,我唯一的宝贝。原来知道是永别的这一方眼睁睁看着离去的离去是这样的感觉,我突然心碎了,我离开你的那一天为说等我下次回家看你,你知道明明不会再有下次,你是真的心碎了吧,对不起。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只是活了一辈子,去时也是如此孤独。尼古拉在死前的日子不仅孤独,无聊甚至他十分害怕,恐惧死亡可能是避免不了的吧。没人知道这一生要去哪儿,去见谁,最后的归宿是什么。我们都只是不停地在寻找而已。即使找到了与自己灵魂契合的人,他也做不到什么都能理解你。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对死亡的思考,不如说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并不觉得暮气很可怕,对碎片化的时代的不满,又对因此不满的人不满,为自己无法继续发光发热而烦躁。死亡将要降临的时候,原来人还是会想这些东西。当然还会以混沌的记忆回顾感情,一幕幕,长大的子女陷入迷途而无力帮助,寂静的老年有一种绝望而动人的力量,我们都会有的。冬季的魁北克,严寒控制一切,回想起北美人文景观的单薄枯燥,更有共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