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1955)

Dong CunruiUP:2021-12-13

《董存瑞》,1955年由郭维执导,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的战争片。

董存瑞

评分:7.2 导演:郭维 编剧:丁洪 / 赵寰 / 董晓华
主演:张良 / 杨启天 / 张莹 / 周凋
类型:剧情 / 传记 / 战争
片长:10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Dong Cunrui
上映:1955
IMDb:tt6567022

剧情

中国抗日战争之际,董存瑞和好友郅顺义因为帮助在大日本帝国的扫荡中牺牲的区党委书记王平交党费而被破格允许参军,因为他们年龄不达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为争夺中国大陆政权爆发了第二次国共内战,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国共双方展开争夺战,董存瑞接受中共高层命令,爆炸碉楼,他用手举着炸药包和碉楼同归于尽。

演出

演员角色备注
张良董存瑞
张莹赵连长
杨启天郅振标
周凋王平
任颐罗志英
王寅申牛玉合
王枫王海山
冯宝陈光廷

上映

导演郭维虽然拍摄了红色电影《董存瑞》,但是在1957年依然被打成右派分子。

《董存瑞》导演郭维在《大众电影》访谈时说:“‘英勇献身’是推测出来的,没人亲见,因后来在桥底发现了媳妇缝给董的袜底才猜想是他牺牲了。”

201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共青团团中央向中国大陆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该片入选。

2021年,《董存瑞》入选国家电影局开展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的5月片单。

简评

不知道是补标还是重现,董存瑞的形象第一次在我记忆里呈现是小学一年级,守着我家的“方脑阔”电影,为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喝彩,那个时候并不具备十七年电影的概念,虽然知道十七年电影的美学范式,即使人物的命运足以掏入一个万能的公式,但是那时候的我是观众们期待视野中的非常普遍的共性——企盼天神降临,匡扶正义。从人民史观来说,《董存瑞》给予的期待视野,无一不映现着观众内在的纯度以及对意识形态化身及其视野的期盼。虽然年岁增长之后渐渐地摸清了这套美学范式,不过《董存瑞》还是基于这一范式打造了十七年电影的集约符号,并承载了这一时期宝贵的史料价值,不仅让董存瑞为视点的历史时空得以在漫长岁月中成为特定历史的文献产物,也让中华民族的艺术影像得以在美学的范围里留存。

董存瑞炸碉堡的地方是我老家,所以我上的学校就是存瑞一条龙,从存瑞幼儿园到存瑞小学再到存瑞中学,这片也从幼儿园放到了小学三年级,国营电影院拆掉以后学校就没再组织放过。之后有几年我爸在烈士陵园工作,我没事就过去找他玩。陵园里有个馆每天循环播放这片,馆门口有个小炮车,我去了就在那小炮车上爬来爬去,等里面片子演到炸碉堡的时候再回去看,董存瑞牺牲了再出来玩。那会就算不看也能大概知道演到哪了,现在不行了,现在全忘了。

修复版。成功的英雄人物写法,不止伟光正保留了入伍前的董存瑞前史,同时大笔墨放在人物性格可爱和缺陷的塑造。执拗蛮劲的性格贯穿至结束舍身炸碉堡。军队群像中突出几个有血有肉的重点人物,每个都特点各异生动鲜活。战争的大场面调度纯熟,一代人真正深入人心的革命精神,做到了把人物放在中心而不是弘扬主义放在中心。

董存瑞炸碉堡的地方是我老家,所以我上的学校就是存瑞一条龙,从存瑞幼儿园到存瑞小学再到存瑞中学,这片也从幼儿园放到了小学三年级,国营电影院拆掉以后学校就没再组织放过。之后有几年我爸在烈士陵园工作,我没事就过去找他玩。陵园里有个馆每天循环播放这片,馆门口有个小炮车,我去了就在那小炮车上爬来爬去,等里面片子演到炸碉堡的时候再回去看

一股结合了资源、热情、人生观、价值观的红魂。掩护七团作战中,董违抗命令,因为结果正确,反而班长被批,好领导、好员工、好政策,浓浓的理想味道。赵连长明确指出,革命魂是为人民服务,更是保持忠诚,成为党的忠实棋子;眼光长远,放眼全局,不拘泥单一命令制,而是忠诚于中央之大战;聪明且坚毅,才是红魂的光辉时刻。知道哪里该守规矩,哪里不该守规矩,正是长于国军之处

不得不说,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让普通人得到英雄感召式的身心震撼,不是来自于炸碉堡,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牺牲的那一瞬间。而是依托在巨大的人物弧光与成长变化背景下的。《董存瑞》告诉了我们,董存瑞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体验过非英雄的凡人生活,身边有英雄榜样(王平同志),有对军旅与英雄向往的心。正是这一点,丰满着这位年轻战士的人格与信仰。董存瑞具有性格缺陷,有暴脾气,很固执倔强,但是经过连长以及教导员的指导,慢慢有了改良。这部影片着力避免了“高大全”的模式,但却有些过头,很多地方刻意给董存瑞安排了不良言语以及发怒之处,稍微不合逻辑。不过却贴合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孩子,还有青涩的稚嫩之气,是可以被允许的。再说回夏伯阳模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表述,这部影片更多的是革命现实主义,而同时有强烈的夏伯阳模式倾向

对牺牲身体的一笔带过,启蒙成长,乐观昂扬。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董存瑞听到王平说他思想也不够参军条件,董存瑞哈哈大笑满不在乎地说:“别逗啦,王平同志,又出来个思想啦!”比较像夏伯阳。天真幼稚无知。没有臆造性格变化“思想飞跃”,而是使董存瑞思想性格发展成熟随着革命斗争的变化日益发展,随着革命斗争的尖锐而日臻成熟。导演叫停舞台戏的拍法,不是上边舞台下边是观众的视觉,必须得把机器搁到群众演员当中。千呼万唤出来了。歌剧本在董存瑞人生的终点把他推向成长的顶点—牺牲爱和忠诚,临死前从容不迫交代事情,为了新中国。—《董存瑞形象演变研究》,人在历史中成长(夏伯阳不具备的地方)个人逻辑完全被历史逻辑所淹没替代,夺冠中的朱婷也是一样。董存瑞婚姻被遗忘了。本事被组织在“人在历史中成长”的因果序列之中。

“知情人说,郭维老人之所以要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再次披露许多人还不知道的秘密,一是因为2007年是“反右”五十周年纪念,郭维作为一个1957年的“错划右派”,他相信只有用坚持说真话才能真正永远记取“反右”教训;二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5岁的郭维再不还历史以真相,就没有机会了。”1954年电影《董存瑞》的导演郭维在2006年7月出版的《大众电影》第8期发表了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的访问记,84岁的郭维在文章中强调:“没有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几天后,8月19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片《电影传奇——董存瑞》中,接受访问的郭维证明“董存瑞的英勇献身”是事后推测出来的:“以后怎么知道、确定他(董存瑞)是托着炸药包炸的呢?最后有人建议挖这个桥底下,挖出一个袜底来,就是董存瑞媳妇给董存瑞缝的

十七年英雄叙事的典范之作,常常在授课时提起的“濒死前不忘交党费”、“嫉妒他人满袋的空包子弹”等剧作设计均都出自于本片。虽然影像的艺术性欠佳,但在英模题材的影片序列里,《董存瑞》已经是相对出挑的作品了。它从“出场即巅峰”的静态式人物写法上前进了一大步,开始探索三段式的成长模式与角色弧光的建构过程。董存瑞从不服从组织要求的、鲁莽冲动的愣头青“见习小八路”成长为真正的革命英雄,这其中,人物的性格、革命斗争中的人情与人性层层突显出来,而施动者(共产党)的教育与询唤作用亦在无形之中同步生成。更为重要的象征性语义是,个人主义的英雄观土崩瓦解,转而投向了为集体主义献身的英烈叙事。

//演员把英雄人物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塑造,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具有朴素革命热情的农家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成长过程。影片敢于大胆揭示矛盾,特别是人物内心矛盾。……董存瑞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与演员张良特有的气质及对角色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分不开的。……在真实、准确把握董存瑞这一人物基调的原则下,他努力寻找表现他倔强个性和思想性格特征的准确动作。……表演时,放得开、收得拢,终于演活了董存瑞这个人物,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银幕形象。//[M]p132-135

三处印象深刻:1、王平说不让董存瑞入伍,说不仅是年龄还有思想都不成熟,我妄想有什么思辨教育,结果还是在鼓励无私奉献和战瘾情绪。2、有一个士兵要撤退,这些人叫他“怕死鬼”,很心寒。3、老婆来的那封信,让战士认为在拖后腿。哎,所谓的革命浪漫主义电影无非就是进化论似的,单一的、无思辨的,是我需求太高了吗,我是无法完全理解当时人歌颂胜利的渴望,但我仅仅想要一点民族主义话语建构之外的战争题材,等它出现还要多久呢?

本部电影是中国经典革命电影,是较为传统的叙事模式与人物形象。通过影片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主旋律类型电影有以下特征:1、体制化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2、人物性格模式化3、历史叙事的宏大事件此时主旋律的影片叙述事件多为历史重大事件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并且人物也多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以及艺术审美与商业价值的不断融合,主旋律影片开始了逆风生长。

董存瑞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