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破坏者(2019)

SystemsprengerUP:2021-08-12

系统破坏者

评分:7.2 导演:诺拉·芬沙伊德 编剧:诺拉·芬沙伊德
主演:海伦娜·泽格尔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 加布里拉·玛利亚·施迈德 / 丽莎·哈格迈斯特 / 维多莉亚·塔拉特曼斯多夫 / 玛丽安·扎瑞 / 马提亚斯·布伦纳 / 芭芭拉·菲利普 / 彼得·施耐德
类型:剧情
片长:118分钟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影片别名:萝莉破坏王(台) / System Crasher / Benni
上映:2019-02-08(柏林电影节)
IMDb:tt8535968

系统破坏者简介

本尼是一个娇弱的女孩,有着不受约束的精力。她是个“系统破坏者”。这个术语用来描述那些违反每一条规则的儿童;那些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结构的儿童,以及那些逐渐从德国儿童和福利服务的裂缝中跌落的儿童。不管这个9岁的孩子被带到哪里,她都会在短时间内再次被解雇。这正是她所追求的,因为她所想要的就是能够再次和她母亲生活在一起,一个完全无法应付女儿不可估量的行为的女人。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诺拉·芬沙伊德 第3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21届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 最佳影片诺拉·芬沙伊德

简评

社工专业必看的照护者影片。拍得干净小女孩耐看。看似健全的德国救助体系总有夹缝和冰冷的地方。有并不是好,正是由于有一套正式得近乎僵化但整合不好的体系(开会讨论时各自为战),家庭共同体在抚育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了,因此呈现出来的不负责任的母亲、随时暴走的受害儿童、过度关心干预但感到无力被求助者牵着走的社工。摄影和色彩不错,在病院中隔着玻璃、在雪地上隔着平原,一头一尾两次对视标志着结缘与决裂,中间是自然教育。当然人文美育和情感教育是一个解法,然而治标不治本,儿童机构不接收,他人的家庭人满为患(主要是都有自己的孩子),不断逃跑是因为在系统中无家可归,没有自己的位置。结尾有三重反转,停在哪里都可以:回到森林中的狗屋相拥而眠、被关进精神病院不断幻想母爱的照拂、在逃离的每个瞬间才拥有位置。

这个小女孩真是太有爆发力了,从电影中角色的破坏力到小演员本身的表演能量都非常让人惊讶。作为处女作的生涩感不重,重点关注人物的截取点很好很细腻,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的。电影本身很好看,节奏的控制和剧情的编排都还不错,就是基本上只是在反映现象,导演目的较小导致延展程度有了局限性,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个问题实在太棘手,甚至根本无解,故而关于性格成因的描述和系统有效性的探讨其实都很有限,更别提是否能有解决之道了。在我看来这个结局是开放的,但就算在如此欢脱的情境之下,哪一种开放性都不是很希望的样子,唉!

本片视听语言出色表达了角色情绪,特别是本尼发作时,用特殊的剪辑闪回营造了焦虑躁动的氛围,还有时不时的“炸弹”般发作,实在让观影过程十分紧绷 但作为社会现实题材,又感觉只有粗糙地描绘出了这么个系统和“系统破坏者”,在“反映现实”上未进行深入探讨,在展示特殊群体及其背景上又未能借人物和情感带来太大触动。只能说看到了有这个孩子的无助,周围人的无奈又或是无能,没有谁是救赎者或被救赎者。且没了上述两点使影片没有起伏没有节奏,感觉全片就是靠相似又不同的情节堆叠以展示表达?

本尼会一次次“滑坡”,答案就在原生家庭中寥寥几个镜头。错乱的母亲和众多暴力低劣的男友,影响着本尼的弟弟成为下一个系统破坏者,孩子观看血腥镜头无人看管,并从母亲男友的恶习中言传身教。母亲把弟弟“变坏”的责任推给本尼,实际上教坏孩子的正是这个家庭的成年人。空空的冰箱,毫无独立能力与人格的母亲,恶毒暴劣的男友们。本尼才九岁,就已经知道如何照顾母亲饮食,照顾婴儿,并且展现了体能上的优势。本尼为母亲唱的歌曲,表明她越是想要证明,就越是变成慌乱收场。为何女孩会表现出动物的掠夺性呢?答案就在于,她的生存就如同丛林法则,缺乏安全感,天生的体能和敏感使她在不安的生存中成为冒进者,如同画面中屡屡暗示的独狼,孤独的睡在丛林冰冷的冬夜。当母亲注定不会爱她,尚在年幼的问题女孩,她又当如何呢,这是导演抛给社会的问题。

本尼是一个娇弱的女孩,有着不受约束的精力。她是个“系统破坏者”。这个术语用来描述那些违反每一条规则的儿童;那些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结构的儿童,以及那些逐渐从德国儿童和福利服务的裂缝中跌落的儿童。不管这个9岁的孩子被带到哪里,她都会在短时间内再次被解雇。这正是她所追求的,因为她所想要的就是能够再次和她母亲生活在一起,一个完全无法应付女儿不可估量的行为的女人。

58/100,新导演的贪大,炫技都摊上了。如果导演是想增加社会对病患的关注,那影片无疑是失败,影片达到的是制造愤怒扼杀同情的反面作用,浪费了本可以提升社会关注的机会。叙事拖沓,剪辑支离破碎,又不时插些炫技目的又无关痛痒的虚实的片段。患者,机构,救护人员,家庭,社会,但凡深入去冷静地讲述一点,影片都能有不小的提升。可惜导演什么都蜻蜓点水一遍,然后继续回到情绪表达。当然小女孩算是个亮点。

恨的本质是爱而不得。妈妈、校卫、机构负责人、寄宿家庭主人,都很有爱心,只是这点爱,对本尼来说,那是杯水车薪,她是黑洞,再多的爱都无法满足。从小缺爱,长大变态。本尼不用长大,就已经变态了。她的死,对所有人都是解脱,包括她自己。逼死本尼的,是这个虚假美好的世界,这才是最大的讽刺!她要的是纯粹的,没有保留的爱,所有人都给不了,她的小布偶,是她最后全部的爱。生命与爱,她选了爱!

该片改编自波莱特·吉尔斯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71年,年事已高、独自生活的基德上尉(汉克斯 饰),受委托将一个10岁的女孩(曾格尔 饰)送回“家”远在400英里外的圣安东尼奥,两人在得州风云莫测的城镇间历尽艰险,并建立起祖孙、旅伴和战友的关系。12月25日北美上

抛开剧情先不讲, 画面调色音乐排版设计很喜欢。女孩对每个人来讲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每个人都想帮她却有心无力,一次次的走进女孩又选择离开。可你也不能说那些大人不好,他们身后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无暇把精力全放到女孩的身上。我在想,当女孩看到那些大人在背对着她交谈的时候,她在想些什么?看完之后没哭,只是心里不上不下的。尤其是开始女孩对狗的警惕和讨厌到最后抱着它一起在狗窝取暖。也许她只是想要一个能接纳她的妈妈或者是能让她有安全感的家。

一方面谈论是否缺乏爱,可一方面爱的体现也很“肤浅”,倘若你不是一个正常人,你不是系统里的人,系统里的“爱”便不会降落在你的头上。去谈论无私,无关世俗,无关处境的全然的“爱”实在有些荒谬,你是系统破坏者,不如说你是更早认清这些的人,从出生起处境就降落在边缘的人。破碎的是什么?也许只是粗糙的系统。结局有些草率,也许只是我相信“反面”的成长路径也是成立的,想要一切的交融和迭代吧。

三星。一个不许常规的故事,一段不寻常的旅程。视听上有很多亮点,比如小女孩躁狂症发作到处暴走,背景音乐会出现一段很有动感的摇滚乐;小女孩被人按住脸之后,银幕立刻出现一片大红色,模拟小女孩眼前浮现痛苦记忆的状态,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快速变化的视听效果。

开篇之惊艳让我忍不住要赞叹:这才是他妈的该拍的电影嘛。然而事实证明,本片拥有惊人的消耗观众精神的力量,我实在是承受不住,困意渐浓。我既可以将本片视作一份关于特定少数派的诊断报告,也可以是一次影像化的社会实验,又或者是关于新时代症候群的寓言。但从观影体验回溯,我真的不关心反复出现的幻视蒙太奇以及系统破坏者那备受煎熬的内心,试问在座哪位的内心他妈的不煎熬?破坏者不过是利己主义者罢了,受煎熬的人同样可以参与建设。我最感兴趣的仍是导演是如何指导小女孩表演的,成片效果的确很震撼,好到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获得奖项

  • 第32届欧洲电影奖
    第32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音乐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演员
  •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熊奖-阿弗雷德·堡尔奖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