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贝多芬(2006)
《复制贝多芬》(英语:Copying Beethoven),关于乐圣贝多芬的虚构传记电影,描写他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遭遇。本片由波兰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执导,两位编剧兼任制片,2006年11月10日由米高梅公司发行上映,于2007年4月30日发行DVD。
剧情概要
1824年,乐圣贝多芬正在赶工完成新作。这些年来,他孤家寡人,饱受感情创伤,耳疾折磨,距离上次创作出受众人激赏的作品已有年月。在作品完成的最后阶段,贝多芬的御用抄谱员不幸病入膏肓,缺少深通乐理的抄谱员,演奏时乐团势将无谱可奏。安娜是音乐学院推荐的女抄谱员,胸怀大志,希望借由这次机会让贝多芬品评她的创作。脾性狂躁的贝多芬起初怀疑女子能否有才担此大任,在随后的相处中,他不只慢慢依赖安娜的帮助,还对安娜产生好感,到最后,安娜成为贝多芬生命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开启了他心底的那扇门窗。
角色介绍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由艾德·哈里斯饰演,性格狂躁,直言不讳,终生未婚,晚年将全副心思寄托在姪子卡尔身上,一心希望姪子能接替衣钵,后来卡尔背离伯伯弃琴从戎,对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 安娜·霍兹(Anna Holtz),由黛安·克鲁格(Diane Kruger)饰演,音乐学院推荐给贝多芬的抄谱员,才华洋溢,有一位建筑师情人,仰慕贝多芬的才华,希望借由这次机会也能让大师品评她的作品。
- 马丁·鲍尔(Martin Bauer),由马修·古德(Matthew Goode)饰演,青年建筑师,安娜的情人,参与多瑙河桥梁设计,希望借此受到重视,事业飞黄腾达。
- 卡尔·凡·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由乔·安德森(英语:Joe Anderson)(Joe Anderson)饰演,贝多芬的姪子,父亲死后由伯伯争得监护权,贝多芬对他的音乐事业寄望甚高,但是他对音乐却兴趣缺缺,好赌成性,整天向伯父伸手要钱。
幕后花絮
角色塑造
剧中饰演贝多芬的演员艾德·哈里斯曾经四度提名奥斯卡金像奖,他事前做足准备工作,花了数个月的时间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学习乐团指挥,并且大量阅读了跟贝多芬有关的书籍,哈里斯受访时指出,这都是为了「试着从精神与智力层面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才能来自何处」。为了让哈里斯看来更有大师风范,服装设计洁妮特敏(Jany Temime)特别着重于「带着不羁的潇洒,我要他看起像一位老迈的流行乐手──品味优雅依旧,却已超脱外界看法。」在史实里,抄谱员一共有两位,并且清一色都是男性。抄谱员一旦错抄曲谱,就会被贝多芬严词责骂。编剧史蒂芬·瑞凡(Stephen J. Rivele)指出安娜一角是这两位为贝多芬长期抄写曲谱的奥地利音乐学生的综合体。另一位编剧克里斯多福·维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则从深受贝多芬影响的法国女作曲家萝伦·菲瑞丝(Lorenc Ferenz)身上获得灵感,有一件关于贝多芬的轶事也被他加入剧情:「我刚开始研究时,读到一则让我很惊讶的有名轶事,有位女性在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的尾章时,提醒他转身接受观众的如雷掌声。」。这一点与贝多芬交好,并为他作传的安东·辛德勒(英语:Anton Felix Schindler)(Anton Schindler)也曾记载:「…表演结束后,观众爆出热烈掌声,而他仍背对着他们站着,后来是卡洛琳·恩格(Caroline Unger,次女高音)想到要把大师的身子转过来面向观众。」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在取得必要的艺术授权(英语:Artistic licence)(Artistic licence)后,试图在剧本对白里还原贝多芬自传的内容,「剧本唤起悲惨与诙谐兼具的共鸣,就像他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道出他如何改写当时对天才的刻板印象,也改变了作曲家与社会的关系。」
乐团演出
剧中的重头戏,莫过于长达10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配合《庄严弥撒》在维也纳的康顿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剧组在匈牙利的考托纳剧院模拟这幕场景,乐团由当地的凯奇凯梅特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支援演出,初学乍练的哈里斯和乐团表演时相当专心,「在拍摄终曲前的某个段落,导演已经喊卡,但是我们却停不下来,我一直指挥,交响乐团也持续演奏,直到结束。整座剧院后来爆出如雷掌声,当时真的很令我心满意足。」,拍摄时剧院内部摆了600支蜡烛,需要8名「蜡烛管理员」在每个镜头间快速点燃或熄灭蜡烛。拍摄现场乐团虽然实际演奏,但是电影里的音乐其实是使用了1996年伯纳德·海廷克指挥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录音版本。
其它不合史实的地方
- 电影背景设定在1824年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影片中贝多芬为耳疾所苦,但是只要说话大声一点他就听得见。实际上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听力,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已经全聋。
- 影片里贝多芬曾提及《月光奏鸣曲》,实际上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直到他过世多年以后才定名《月光奏鸣曲》。
- 在影片里,贝多芬坚持亲自上场指挥《第九交响曲》的首演。实际上当时贝多芬已经全聋,所以他只是现身指挥台,不实际指挥,皇家剧场经理约瑟夫·宋莱特纳(德语:Joseph Sonnleithner)(Joseph Ferdinand von Sonnleithner)这么形容:「贝多芬本人站在乐队前面,但实际上乐队全看乌姆劳夫(英语:Michael Umlauf)(Michael Umlauf)指挥,乌姆劳夫打拍子,休帕契赫则为首席小提琴手。」,贝多芬的最后一次实际演出是1811年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获得奖项
- 第7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Top Independent Films - 第5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CEC Award for Best Film
提名: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 / 金贝壳奖 - 第21届西班牙戈雅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阿格涅丝卡·霍兰 Agnieszka Holland导演
- 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饰 Anna Holtz
- 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饰 Ludwig van Beethoven
- 比尔·斯图尔特 Bill Stewart饰 Rudy
- 安格斯·巴尼特 Angus Barnett演员
- Viktoria Dihen饰 Magda
简评
最深层次的爱,是灵魂与灵魂的契合。命运有时候很荒诞,给了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却又让他听不到优美的声音。音乐是上天的语言,贝多芬就是连接上天与人们的灵魂的那座桥。真正的成功,不是名利的彰显,而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忠实于自我,不遗余力的将上天赋予我们的才能,奉献给人们,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霍兰比较平庸的一次发挥,剧本来自两个好莱坞专门写传记的编剧,显然不如其老师米洛斯·福克曼的《莫扎特传》,这一部师承痕迹非常明显,甚至直接cue了萨列里。而最著名的那段贝九首演确实拍得气宇轩昂,各种视觉探索与音乐完美融合。而在对贝多芬的改编上争议较大,甚至有点误导倾向。最典型的就是《月光》那段,这个名字了解的人都知道是后来加的。电影最后试图把贝多芬塑造成一个现代主义的人也有的破坏结构。最大的关注点自然是虚构的角色,克鲁格演的安娜,霍兰在古典音乐这个几乎全是男性的领域加入一个女性主角,形成和萨列里之于莫扎特的作用,但却是正面写我挺喜欢的,这个角色本身塑造得也很好,一种脆弱又坚毅的性格非常立体。
一个人在家看的。抱着了解贝多芬和喜欢音乐的原因看的。第一次看还是挺震撼的。。,特别是最后一幕,与上帝人神合一的曲子记录,让自己想当上课讲小说的场景。,觉得可以去补一下课,能更好理解欣赏曲子,看弹幕里面应该是学音乐的童鞋对于章节还有电影配乐的评论,对这种了解音乐史,又有自己理解的欣赏者,好羡慕
拍得很一般,尤其是剧本简直了,贝多芬打坏了马丁的建筑模型以后安娜过来跟贝多芬决裂贝多芬竟然用不到两分钟的电影时长就重新俘获了安娜的心,并且让她不顾男友的最后通牒继续为他工作,这什么狗血桥段,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这部电影只想打两颗星,但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贝九首演的那一幕完全值得一颗星尤其是把贝多芬耳聋后听不到全场观众的掌声那一个场景拍得出神入化,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还有全片运用贝多芬的音乐作为配乐这也值得一颗星,总体来说很一般
不是音乐生也知道贝多芬的出现在音乐方面有着多么伟大的意义。但这部片子也实在是将一个不凡的英雄式音乐天才拍的寡淡无味,叙事方式、表现手法都流于表面,无法找到电影的灵魂。正如贝多芬所说,中规中矩太过于在乎结构,或许导演也应该打破一下自己的结构,找到自己的灵魂之声。记录印象深刻的两段话。一个是:我过去如此,现在未变,将来依然未曾有过凡人识我知喔。另一个是:他(上帝)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我的音乐,却拒我于门外,他以慈悲为怀吗?
这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一部关于贝多芬的电影,之前的那部不朽的情人没有这种效果。 喜欢ED Harris演的贝多芬,尽管性格有时狂躁,但是我心目中的伟大的贝多芬。 贝九一直是我心里最伟大的交响曲,它激励着我,抚慰着我的心灵,每当听着它,心里就会不断的激荡,感动和充满力量,觉得活着真好,有贝多芬真的很幸运。记得2018年的维也纳音乐之旅,在贝多芬墓地前献上一束花,并戴着耳机听了贝九第三乐章慢板,眼泪不断的流,觉得那一刻心离贝多芬那么近,好像时间凝固,时空穿越…. 还有他住了8年的家,在那里,他写了贝九,还有晚期弦乐四重奏,电影里那段10几分钟的贝九首演太震撼了…..
,剧情简介写的是感知贝多芬感性的一生,实际拍成贝多芬抄写员安娜升职记了,通篇都是写安娜如何如何帮助贝多芬,偏离主旨。,人物形象真的没立住,通篇玻璃心,回馈给贝多芬作曲那部分,贝多芬没有表达非常满意就哭了,就赌气不原谅贝多芬,这部分剧情真是莫名其妙吧。,多给一星给BGM,毕竟我是i交响乐。
『第一届端端春日影展』非常能够理解导演为了体现出贝多芬的狂热、古怪和对命运不公的愤怒而大量使用手持、摇晃镜头、快切,频繁更换镜头组接方式,但我依然认为目前的处理不够克制和高明——为何不在只有贝多芬和安娜视角的时候如此使用呢?这样反而更能体现出两人间难能可贵的默契与共振。同时,不过度发挥技巧也会令电影更加具有朴素的美感。男女主初遇以及第九交响曲全段拍得很棒(特别是演奏结束时声音的处理),电影和音乐是如此般配。安娜是贝多芬的镜像,是他灵魂里对音乐最纯粹的存在,是平和与信仰的化身,是至高的爱,是历经此生的使命,是关键琴键之间最重要的寂静。
已失聪的贝多芬坚持亲自指挥《第九交响曲》首演,为准确控制音乐节奏,站在台下的女助理安娜打着节拍提示老贝,贝多芬在她的精准引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指挥,首演大获成功。这一刻贝多芬与上帝灵魂沟通,安娜与贝多芬心灵相通,他俩共同指挥的交响乐又与听众共鸣。看着两人台上台下默契配合,听着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第九交响曲》,令人感动,令人陶醉。贝多芬不仅有年轻漂亮、知性、精通音律的美女知音,邻居老太太也是他的知音呢,她不无得意地说,全维也纳她是真正第一个听到老贝曲子的人,说完还能哼上几句。贝多芬的扮演者看着面熟,似曾相识,看后一查果然是艾德哈里斯,一位银幕上很有气场的硬汉,此次转型挺成功的。安娜的扮演者克鲁格也演出感觉了,尽管不知道贝多芬是否真得有过这样一位红粉知音、知己。。
天使与恶魔,到底谁更接近上帝?“上帝赐予我这项天赋,却让变成一个聋子,他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享受我的音乐,唯独除了我之外!”在贝多芬失去听力的晚年,上帝派来一位可以看懂神的唇语的天使来到他身边,记录和帮助他完成属于最后的几个作品。影片完整的展现了这段时光里的创作生活,也近乎符号化的描绘出一个癫狂的贝多芬,其中交响乐的演奏过程让人印象深刻。
“上帝让我中了音乐的邪,但他却把我弄聋了!”这可能是天才最大的悲哀。在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之际,下了2006年的影片《复制贝多芬》来看,也算是对乐圣的纪念吧。片子主要“描述”老贝晚年的故事,围绕着第九交响曲的完成和首演展开。失聪、孤独、对最疼爱侄子的失望正在折磨着老人。此时,学作曲的安娜成了贝多芬的乐谱抄写员,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助手和唯一的心声聆听者。最精彩出现在第九交响曲的首演上,失聪的乐圣要亲自指挥首演,不得不依靠安娜的辅助。乐圣台上指挥,安娜暗处辅助打拍子。末乐章的人声演唱部分唯美感人至极。虚实变幻的镜头交替在二人脸部掠过,专注中的共振与默契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摄影和剪辑的功力。只是,晚年的贝多芬可能没有片中那么强壮健硕吧。
贝多芬挺strange的,但是不远离他。他也strange ,我选择的是断了联系,难道normal的人和strange的人就应该被这样对待吗。电影里有的情节挺让人不适的,但是还好没贝多芬和女主的爱情。我还是没有把自己完全释放给古典音乐,how?另外,哲学课老师讲解了一些,比如贝多芬认为感性大于理性,还有女主的难得,“我觉得你改进了他”,他们之间有种爱情,还有贝多芬让女主“wash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