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1954)

The Letter With FeathersUP:2021-01-03

鸡毛信

评分:7.3 导演:石挥 编剧:张骏祥
主演:蔡元元 / 蔡安安 / 舒适 / 蒋锐 / 马立 / 李保罗 / 郑建民 / 李镛 / 冯笑 / 刘非 / 周伯勋 / 田陇 / 周志峰 / 程之 / 于明德 / 王岚 / 曹铎 / 杨公敏
类型:儿童 / 战争
片长:76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Letter With Feathers
上映:1954
IMDb:tt0470128

鸡毛信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舒适)是民兵队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蔡元元)则是儿童团团长。某天,赵父让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
  路途,海娃遇到敌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之下,逃过一劫。海娃被迫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海娃也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而敌人发现上当时,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赶到。

简评

影片想反应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连孩子们也为了革命做出了贡献,只是用现在的角度来看,却有太多的问题。影片的紧张感处理的相对一般,不过通过影片,起码我们确实是知道了“鸡毛信”到底是个什么。可虽然在那时属于特殊时期,但是将这么重要的文件交给孩子进行传递,怎么看都觉得有些随意,而日本军人的塑造就更是尴尬了,一开场就询问小孩是不是八路,先不说当时有这么小的八路军啦,光这个问题问的就很尴尬,就算那人真是八路军,在面对这么多敌人虎视眈眈下,也不可能承认吧,没人是傻子啊。虽然在那时的同类电影,日军的形象都是非常降智的,甚至都很滑稽,但如此降智真的会让人觉得,为什么我们面对一群傻子,要抗战八年啊!

小时候很喜欢看这类型的抗日电影,这部剧里我非常佩服演绎海娃的这个小演员,他把海娃的机智,勇敢和临危不乱表演得非常到位,特别是海娃在送信的小路上遇到了敌人,望着手中的信,他急得直冒冷汗。还有一个精彩的镜头深深的打动了我,就是日本鬼子用冷冰的枪口对着他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海娃他并没有恐慌而是十分镇定地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这部剧非常好看,当时的我还小看这部剧就在想在那个年代 ,那么小的孩子都知道爱国,而且还参与到抗日战争中,面对敌人即便内心害怕表面也要镇定,电影简单质朴但是很有教育意义,值得观看的一部好电影 .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则是儿童团团长。某天,赵父让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路途,海娃遇到敌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之下,逃过一劫。海娃被迫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海娃也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而敌人发现上当时,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赶到,为百姓除了害。《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其实这部五十年代初的电影拍的还是不错的。对儿童性格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小英雄自己在整个电影中并不是那种力挽狂澜的角色,而是相对弱小的,不得不通过顺从保护自己的形象。忘记摘帽子和丢信都显示出属于孩子的那种粗心,又能够通过机智来弥补,受了伤还坚持着想站起来,一看到八路军来救自己又立马哭了,整体上这个人物是比较真实的,而不是后面电影里那些高大全的“儿童”。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小朋友站一起,小英雄居然显得非常矮,也很有意思。旁白真的是最大的败笔,改成默片这电影能四星。不考虑意识形态需求,旁白的存在是不是电影表现力不够强的体现?

记得曾经在中国电影博物馆观看展览时有看到此片的介绍,如今则因【导演石挥+副导演谢晋】而终于观影。儿童团团长→海娃,鬼子队长→(外号)猫眼司令。日军的愚蠢促使海娃成功送达鸡毛信。—— 1953年筹拍这部儿童片的初衷,是为向国庆献礼。影片剧本是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为了拍出精品,石挥“恶补”了许多反映老区农民生活的书籍。……导演石挥和副导演谢晋起初让哥哥蔡安安演剧中的主角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可开拍后,导演发现虎头虎脑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气质,就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鸡毛信:烽火中的童年》:.com/content/2005-09/02/

影片想反应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连孩子们也为了革命做出了贡献,只是用现在的角度来看,却有太多的问题。影片的紧张感处理的相对一般,不过通过影片,起码我们确实是知道了“鸡毛信”到底是个什么。可虽然在那时属于特殊时期,但是将这么重要的文件交给孩子进行传递,怎么看都觉得有些随意,而日本军人的塑造就更是尴尬了,一开场就询问小孩是不是八路,先不说当时有没有这么小的八路军啦,光这个问题问的就很尴尬,就算对方真是八路军,在面对这么多敌人虎视眈眈下,也不可能承认吧,没人是傻子啊!虽然在那时的同类电影,日军的形象都是非常降智的,甚至都很滑稽,但是如此降智真的会让人觉得,为什么我们面对一群傻子,还要抗战八年啊!

叙事完整生动,张骏祥执笔,石挥导演,质量非常可观。在当时一系列政治正确电影中,算是佼佼者。海娃送鸡毛信一事,一波三折,险象跌生,同时,海娃更是机灵,一次又一次地往我部地方进发,最终成功完成人物。石挥对演员的控制应该是所有导演中最棒的。虽然他的话剧演员出身,但是拍起电影来,话剧之风收敛很多,在同时期导演中算是最接近现代电影的,很是难得。这种以小见大,简单中细节故事把握十足的电影,最是惹人喜爱。此片对于一代中国人来说,更是有纪念价值。

合并后的上影厂第一部影片,比计划上映晚了一年,在儿童节公映。一波三折的小英雄故事,相比张嘎那一类让儿童杀敌的角色,海娃是负责传递信息的任务,没有杀戮设置。但石挥也认为一些情节并不符合儿童的心理,比如成人化的语言,以及受困时想着亲友的嘱咐,其实内心只是挨饿与被困,并且与动物关系格外紧密。其他抗日片标签化的日军伪军也都依然存在。

作为我看的第一部石挥导演的电影,可谓是收获颇多惊喜连连。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红色电影的刻画,海娃这个人物可谓是活灵活现、活泼可爱、机智聪明,我看到了一股娃劲儿、人劲儿,而让整部影片没有过于浓重的说教意味,在情节的发展中,就让我们对鸡毛信的故事有了全面详实的了解。影片的叙事是在第三人称解说中展开的,这样语气丰富、少舞台程式味、对象感生动十足的语言是这时期电影中很少见的,给予观众十足的沉浸感,石挥导演本人的演技就是自然到位、恰如其分的,所以当这种表演的经验用于导演时,影片也是朴实自然、充满生机气的,非常的可贵。其中音乐对全片节奏的把握也是神来之笔,看完全片还觉得意犹未尽啊!

这部1954年的主旋律电影,应该是现在看过的最早的一部同类型电影,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部革命宣传片,基本上也是奠定了之后这种系列宣传片的基调,人物性格都是极端脸谱化,主角基本上都是一贯的高大全形象,而反派属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反面人物,至于剧情当然也没有什么逻辑可言,毕竟主角光环太过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