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6.9 导演:邢健 编剧:邢健 / 刘觐恺 / 王勐 / 吴申申 / 翁士德 / 肖成刚 / 张秋辰 / 郑泉宝 主演:王德顺 / 王诗雯淇 / 黄嵩博 / 徐文宇 / 朴政希 类型:剧情 片长:73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无对白 影片别名:七天 / Seven Days 上映:2016-07-08(中国大陆) IMDb:tt4938830
影片讲述一个孤独老人在雪山中与鱼、鸟,一个小孩发生的情感故事
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
有一个“孤独”的标签,可我觉得影片的基调并非孤独,只是沉默地述说老人与鸟、与小孩的故事。但,整部影片就算没有鸟也没有小孩,似乎老人自己就能讲述一个完整的甚至还可能是个不错的故事,影片加入的不是角色,而是情感。配乐和取景,远景和特写镜头拍摄都很不错。有一个触动到我的一幕,老人将鸟救起带回家,恢复了的小鸟从外面捉回一条虫子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
情节层层递进,贴合现实人性。画面也美-干净、纯粹。人生越往后越孤独。我的老年生活也是这样的吗?之前在脑海中描绘的老年生活是一幅画(或者看了那幅画后有的念想):也是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大学纷飞,厚实的实木门把冬天隔绝在外。温暖的房间里,烧着炭火,我坐在炭火旁边的凳子上织毛衣,面带微笑。一只小猫依偎在我脚下。那微笑是充实;是回忆;是安祥;是幸福。却没有想到孤独,其实孤独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
看得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影片艺术造诣颇深,影像风格很凌厉,想传达的那种中年人(甚至是父亲)的心情很微妙,这都是优点,甚至可以说,一部“有龙标”片来说,这样的着眼点和表达方式都很少见。但是看到鱼被切碎、鸟被活烤,都是无法忍受的,远比痛快的死亡要残忍得多。一方面在描述生死取舍,一方面却亲手制造虐杀式的死亡,即便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性也觉得非常不应该,在表述上大可不必,心理上无法接受。以前邀请导演入群一阵,导演给别人的回应是“现实比电影残酷多了”。感觉导演是敬畏自然和生命的,可是这种做法本身又很不人道。另:一看到这个问题就说别人圣母婊说别人道德制高点的人就给我滚别来瞎哔哔。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拍摄,影像质感很好,把孤独感表现出来,只是这种喜新厌旧的取舍跟我的价值观太背离,导演说创作想到他姥姥,很寂寞
在「邢健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中,观众不知《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看完《冬去冬又来》之后愈发「自我」怀疑,仿佛流变的「历史」时空永远处于「固态」冰封当中。人越体会到寒冷越本能地靠近「烟火」人迹,人越感受到孤独越自然地寻求「沟通」理解,去看北欧风格,去看《处子之山》是不是想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孩子尚能「知晓」做到,为何成人反倒举步维艰?我们的新一代「迷影型」创作者都只关注「电影」浮华的表面,而不去往「生活」深处走。属于人的故事不屑「开口」讲,属于人的东西不敢「伸手」要,却要人像动物一样活着抑或死去,而且对人充满了误解和敌意。养鱼钓鱼,喂鸟吃鸟——这并不是长者「智者」要做的事,遭遇「虚无」的《罗塞塔》才这样「糊口」度日。倘若作者想要表达的《定理》主题不成立,那么只剩下炫耀「书画」技术了。
黑白电影,更想哑剧,没有台词,啥玩意啊,也没看懂深层的含义。就知道老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老头钓鱼又放鱼,然后救一鸟,鸟通人性,后来老头杀鱼给鸟吃,鸟却被小孩抓走玩耍,老头又跟小孩一起生活,又烤鸟给小孩吃,后来小孩离开,老人相思,还幻想小孩回来了。然后小孩真的回来了,然后又离开,老头追赶,以为小孩掉冰窟窿里了,地上又留下小孩离开的脚印,然后老人就又幻想老伴出来了。
黑白两色强弱对比的运用非常舒适,老爷子很多肩以上的镜头拥有绘画般的尊严与庄重性,凝墨成雪一般的转换,视觉语言上有作为处女作的灵气。毫不犹豫地挥刀剁活鱼并且细丝般地展现之是第一个震惊到我的地方,决绝然不带有迟疑的举动。将自己生活的物件与仪式还保留两个人的状态,反复而钓的鱼,招檐之下的鸟,意外闯入的孩童。我承认我确实不能从代替伴侣孤独之外生产出更多有学术性的解读(积淀不够)。回光返照与化鸟而逝的行为能够有一种郁情而空灵的诗意作结,但是感觉还缺乏一点高明的巧妙与细节铺垫的呼应,感觉略微平淡。伴侣逝去的孤独让老人不惜一切代价留下身边任何的陪伴但终究是徒劳。人不得不去的时候还是最好不要溺醉在如漫天山雪般的孤寂里好。反正我必然是没看懂里面可能存在的思辨性东西,但是就作为一个老人纪念来说,完成度还是可以的
,处女作拍摄不易,受场地环境因素一定有很多困难,但完成度依然很业余,既然选用黑白,那真正玩的应该是灰,但有太多场镜头对灰度毫无要求,很多雪的亮部的过曝导致远景完全丢失细节,这样的数码感影响了粗砺感的形成,雪景不接,老人树下定景接鸟,开幕全景跳近景鱼缸等,视听语言上没事就插个漂亮大全景是不自信的体现,那只能掩饰镜头语言的缺陷,诸如此类的问题观众或许不在乎,但同行会笑话,所以还是先把基本功打好,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说装逼。最后,别跟刘奋斗学片尾第xx部电影,那个是真的装逼。
简评
有一个“孤独”的标签,可我觉得影片的基调并非孤独,只是沉默地述说老人与鸟、与小孩的故事。但,整部影片就算没有鸟也没有小孩,似乎老人自己就能讲述一个完整的甚至还可能是个不错的故事,影片加入的不是角色,而是情感。配乐和取景,远景和特写镜头拍摄都很不错。有一个触动到我的一幕,老人将鸟救起带回家,恢复了的小鸟从外面捉回一条虫子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
情节层层递进,贴合现实人性。画面也美-干净、纯粹。人生越往后越孤独。我的老年生活也是这样的吗?之前在脑海中描绘的老年生活是一幅画(或者看了那幅画后有的念想):也是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大学纷飞,厚实的实木门把冬天隔绝在外。温暖的房间里,烧着炭火,我坐在炭火旁边的凳子上织毛衣,面带微笑。一只小猫依偎在我脚下。那微笑是充实;是回忆;是安祥;是幸福。却没有想到孤独,其实孤独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
看得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影片艺术造诣颇深,影像风格很凌厉,想传达的那种中年人(甚至是父亲)的心情很微妙,这都是优点,甚至可以说,一部“有龙标”片来说,这样的着眼点和表达方式都很少见。但是看到鱼被切碎、鸟被活烤,都是无法忍受的,远比痛快的死亡要残忍得多。一方面在描述生死取舍,一方面却亲手制造虐杀式的死亡,即便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性也觉得非常不应该,在表述上大可不必,心理上无法接受。以前邀请导演入群一阵,导演给别人的回应是“现实比电影残酷多了”。感觉导演是敬畏自然和生命的,可是这种做法本身又很不人道。另:一看到这个问题就说别人圣母婊说别人道德制高点的人就给我滚别来瞎哔哔。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拍摄,影像质感很好,把孤独感表现出来,只是这种喜新厌旧的取舍跟我的价值观太背离,导演说创作想到他姥姥,很寂寞
在「邢健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中,观众不知《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看完《冬去冬又来》之后愈发「自我」怀疑,仿佛流变的「历史」时空永远处于「固态」冰封当中。人越体会到寒冷越本能地靠近「烟火」人迹,人越感受到孤独越自然地寻求「沟通」理解,去看北欧风格,去看《处子之山》是不是想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孩子尚能「知晓」做到,为何成人反倒举步维艰?我们的新一代「迷影型」创作者都只关注「电影」浮华的表面,而不去往「生活」深处走。属于人的故事不屑「开口」讲,属于人的东西不敢「伸手」要,却要人像动物一样活着抑或死去,而且对人充满了误解和敌意。养鱼钓鱼,喂鸟吃鸟——这并不是长者「智者」要做的事,遭遇「虚无」的《罗塞塔》才这样「糊口」度日。倘若作者想要表达的《定理》主题不成立,那么只剩下炫耀「书画」技术了。
黑白电影,更想哑剧,没有台词,啥玩意啊,也没看懂深层的含义。就知道老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老头钓鱼又放鱼,然后救一鸟,鸟通人性,后来老头杀鱼给鸟吃,鸟却被小孩抓走玩耍,老头又跟小孩一起生活,又烤鸟给小孩吃,后来小孩离开,老人相思,还幻想小孩回来了。然后小孩真的回来了,然后又离开,老头追赶,以为小孩掉冰窟窿里了,地上又留下小孩离开的脚印,然后老人就又幻想老伴出来了。
黑白两色强弱对比的运用非常舒适,老爷子很多肩以上的镜头拥有绘画般的尊严与庄重性,凝墨成雪一般的转换,视觉语言上有作为处女作的灵气。毫不犹豫地挥刀剁活鱼并且细丝般地展现之是第一个震惊到我的地方,决绝然不带有迟疑的举动。将自己生活的物件与仪式还保留两个人的状态,反复而钓的鱼,招檐之下的鸟,意外闯入的孩童。我承认我确实不能从代替伴侣孤独之外生产出更多有学术性的解读(积淀不够)。回光返照与化鸟而逝的行为能够有一种郁情而空灵的诗意作结,但是感觉还缺乏一点高明的巧妙与细节铺垫的呼应,感觉略微平淡。伴侣逝去的孤独让老人不惜一切代价留下身边任何的陪伴但终究是徒劳。人不得不去的时候还是最好不要溺醉在如漫天山雪般的孤寂里好。反正我必然是没看懂里面可能存在的思辨性东西,但是就作为一个老人纪念来说,完成度还是可以的
,处女作拍摄不易,受场地环境因素一定有很多困难,但完成度依然很业余,既然选用黑白,那真正玩的应该是灰,但有太多场镜头对灰度毫无要求,很多雪的亮部的过曝导致远景完全丢失细节,这样的数码感影响了粗砺感的形成,雪景不接,老人树下定景接鸟,开幕全景跳近景鱼缸等,视听语言上没事就插个漂亮大全景是不自信的体现,那只能掩饰镜头语言的缺陷,诸如此类的问题观众或许不在乎,但同行会笑话,所以还是先把基本功打好,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说装逼。最后,别跟刘奋斗学片尾第xx部电影,那个是真的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