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另一边(2007)

Auf der anderen SeiteUP:2021-08-13

在人生的另一边

评分:8.3 导演:法提赫·阿金 编剧:法提赫·阿金
主演:Nurgül Yesilçay / 巴吉·达弗拉克 / Tuncel Kurtiz / 汉娜·许古拉
类型:剧情
片长:122分钟地区:德国 / 土耳其 / 意大利
语言:德语 / 土耳其语 / 英语
影片别名:天堂边缘 / 天堂的另一边 / The Edge of Heaven / On the Other Side
上映:2007-09-27
IMDb:tt0880502

在人生的另一边简介

内雅特(巴吉·达弗拉克 饰)鳏夫父亲与妓女耶特(诺塞尔·柯丝 饰)同居了。后来内雅特发现耶特把自己的血汗钱都资助了在土耳其上学的女儿阿伊坦(努古尔·耶西塞 饰)。耶特的这个举动使内雅特对之改观不少。本以为大家都可以和平相处了,怎料耶特的离世再次使内雅特与父亲的矛盾加深。
  内雅特想到了耶特在土耳其的女儿,便前往找寻。他到达后才知道阿伊坦是一名政治激进分子,为了躲过土耳其政府的追捕而逃到了德国。在德国逃难的阿伊坦得到好心人洛塔的帮助,让阿伊坦到自己的家里避难,但洛塔的母亲十分不满阿伊坦的到来,也阻止不了两人发展出一段情。
  结果,阿伊坦还是被抓捕并遣送回了土耳其。洛塔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也千里迢迢来到了土耳其,可是营救的前路困难重重。

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法提赫·阿金 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法提赫·阿金 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提名)法提赫·阿金

简评

三个家庭,六个主角,在看似割裂的三段故事中,所有人逐渐被相互之间的奇遇联系起来,源自于巧合或是缘分的关系网也随之被构建,因文化产生的冲突与意外过后的和解亦夹杂其中。一次又一次被各种“错过”的镜头惊艳到,情节所传达出的情绪虽比较平淡,结构设置却实在太过迷人。反套路式的剧透小标题饱受诟病,于我而言却并没有因此被影响观感,在预先知晓结局的前提下,认识主角与猜测经过却仍然可以为观影过程增添一些趣味,对后续的好奇感加深,情绪甚至更加会跟随情节而动。舒服的色调、好听的配乐,简单却令人回味的感觉,看完想再看一遍。

我没听过阿尔特温人卡兹姆的音乐,尽管他的音乐在黑海一带很流行;我只想在这家有一只猫的书店里买一本《铁匠之女》,因为这是一家德语教授在土耳其开的书店;我能在咖啡馆一眼就认出你,因为“你是这里最悲伤的人“;我坚持在故乡的海边等待打鱼晚归的老父亲回家,也许这只是一场一厢情愿的无谓的等待……亲爱的耶特,请你一定要永远陪伴我;亲爱的阿伊坦,请不要在我家用这种语气说话;亲爱的洛特,比起洛特这个名字,我更喜欢夏洛特这个名字……请你借我三欧元,我想买一块面包喝一口咖啡;请你给我五十欧,我要去鞋店“擦一次鞋“;请你给我三千欧,因为我要接济我在异乡他地的女儿……从红色土耳其到蓝色德国,从不莱梅到伊斯坦布尔;生命轻又重,生命重又轻,来来回回,兜兜转转;情到浓处,戛然而止,错爱人生,唏嘘不已~~

所谓另一边就是无处不在的别处,对于母亲,女儿是另一边;对于女儿,母亲是另一边;对于儿子,父亲是另一边;对于父亲,儿子是另一边;甚至画面与内涵都各是另一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轨迹,似乎人与人总是处在另一边。其实,即使全球化不断加速和加强的今天,我们在深刻感知全球化色彩的同时,不也在内心里感受到异域的他者的压迫。不也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隔阂和孤独感。这是一种文化喧嚣中的隔阂,这个故事并未远去,它就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

电影的结构真妙啊,讲了一个擦肩而过和不如意才是人生常态的故事。电影里角色与角色之间,是两条无限接近但又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隔阂像窗户纸一样薄,捅破了皆大欢喜,没捅破就只能一步步走向深渊和死亡,然而没捅破才是常态,还有比这更悲伤的事吗?但还好最后有圆回来,母亲接受了害死自己女儿的激进份子,儿子原谅了父亲。人生另一边的悲欢离合,何尝不是与这边相似的呢?

由《凭空而来》推荐。文艺气息很像贾樟柯。摘录一段评论:这三对父女和母女,只有在相隔两边之后才开始了互相谅解,教授原谅了他的父亲,德国母亲原谅了土耳其少女。诚然,生者的安好是对死者的莫大安慰,但,为什么非要见血才能体会,要知道,早一点相互谅解也许就避免了流血。电影是残酷的,但电影不过是对残酷生活的一种修饰,只是,电影给了人们说一句“还好这不是真的”的机会。

与音乐或者绘画往往是第一感官决定观赏者的喜好不同,与诗歌往往越难懂越被人推崇不同,电影、小说的优秀判定标准相对统一,一是对事实的足够尊重,即使是幻想类小说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如果不信,你可以随便想象一个东西,你会发现它仍是由你生活中的寻常人、物构成的意象;二是对事实的诗意的深入,这是一部小说思想价值的判定标准,因为,事实上,这个世界能够发生的故事是有限的,尽管历史进步了好多个世纪,新生的不是仍然是有限的,爱,冲突,理解,不理解,宽容,仇恨……很少的词就概括性地将所有故事打包进去。(豆瓣)

构思精巧,节奏紧凑,把几个人物联系起来,又分道扬镳。估计得有一点历史知识才能看懂主题,土耳其、德国、欧盟,信仰、真主,孩子。德国妈妈一看就很知识份子,有点点冷漠,虽然最后丧女之痛,洛克很中产,凝视另一层级,国家,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眼光。参与行动的女孩有点酷,也有点冲动、无理。男主有点有趣,忧郁,“人生另一边”,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书店好评,很温暖可爱,有王尔德的照片,很喜欢。课上还讲的歌德,“冬天的玫瑰”。两个人物的死亡有点过于轻巧,为了剧情服务吧,戏剧手段。还是很喜欢《心灵厨师》的风格,幽默又治愈,轻松的讲了个故事。导演电影的画面都很好。

80/100。#FIFF13#虽然不算完美,但足够精彩。法提赫·阿金的整个剧作滴水不漏相当出色,那相同的场景、擦肩的人物、复杂的心绪,一切都设置得看似巧合却又很是恰到好处,虽说部分桥段略显狗血或尴尬,却无法掩盖整体大师级别的惊艳结构,戛纳最佳剧本奖实至名归。其实在地理上,德国与土耳其的距离并不算远,但根源上的差异让这两个地方仿佛处在整个世界的两边。那些穿梭在这两个国家间的人们,他们或是带着冲动,或是深思熟虑,或是略带喜悦,或是忧心忡忡……但最终,在宁静的波涛的冲刷之下,一切灰暗的过去似乎都会过去,剩下的只有宽慰和恬淡。在人生的另一边,在天堂的边缘,每个人都慢慢领悟到生命真正存在的价值——不是激烈的碰撞,而是温柔的触摸。

很喜欢这种在同一个时空里平行叙述的故事,世界上的两组陌生人彼此寻找却无法得愿,然而上天已安排好触碰但彼此却无法认知到的神秘联系。阿伊坦和洛塔在车中甜蜜,镜头上摇是内亚特和已死去的耶特;土耳其机场,内亚特的父亲从德国被遣返与前来认尸的洛塔的母亲。现实的追寻没有巧合,影片里太多将要揭秘却擦肩而过的瞬间,非常多的节点便可探明真相,可是却按下不谈,直至一个富含希望的、反而失真的结尾。

。如果泡在这个剧情里看,年轻的左翼如此天真幼稚,自己还无法独立空有热情不知现实。charlotte带朋友回家还要母亲铺床单,艾塔的反抗张口就来好像是没有深思熟虑的背诵,两人都毫不谨慎横冲直撞,同志之间并无友爱欺负弱小。电影好像对库尔德左翼组织的真实诉求与处境并没有真诚的展现,最后一切只能以母亲的大爱来弥合,好像抗争只是儿戏。如果不是真实接触过库尔德左翼组织的npy提醒,我也的确完全相信了电影讲的故事。这部电影是动人的,它有细密的情感的真实,却也粗暴地将未理解之事物随便一裹交出来了,

清真寺传来礼拜的祷告声,伊斯坦布尔的公寓开始维修,它即将迎来新的房客,母亲在酒店里哭泣了一天一夜,德国人在土耳其开的书店主人换成了土耳其裔的德国人,晚年寻欢作乐的父亲被一场意外拷上了余生的枷锁,追寻爱情的大学生丢失了自己的青春。移民导演不断在故土和他乡的切换中寻找身份认同。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或大或小的缺口,这一个个缺口连接着素未谋面他人,让人与人产生各种错位和交织,我们总以为人生的出口就在触手可及的咫尺,但即使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有找到,它不在海的另一边,它在不可抵达的无穷远处。(结尾的固定长镜头真美,但是封面没有采用)

法提赫·阿金的“爱·死亡·魔鬼”三部曲之二,获戛纳最佳编剧。剧作确乎精妙,尽管有的地方过于戏剧化,但并不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强行编排。三组六个人物,三段式,前两段标题即剧透死者名字,且同时发生。第二段里教授与女子的反复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前两段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外死亡都契合于阿金痴迷的母题:无常之命运,偶然与厄运。前两段的结构也与此前大为盛行的多线索交叉叙事(尤其是伊纳里图的隔阂三部曲)异曲同工。第三段最终达成了两两和解的高扬结局,谅解与爱才是解决冲突和争端的唯一途径。整个故事有不少留给观众填补的空白,在情节剧的框架下,串联起多种议题,如德国与土耳其的司法制度、移民群体内部的歧视与隔膜、库尔德问题等等。前后对仗与照应也不少,最醒目的就是那两架棺材分别上下飞机的镜头。()

获得奖项

  •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第20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
    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第3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3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在人生的另一边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