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外(2012)
După dealuriUP:2021-07-03
《山之外》(罗马尼亚语:După dealuri)是一部2012年克里斯蒂安·蒙久编剧、执导的罗马尼亚剧情片。由罗马尼亚与法国、比利时联合出品。入围2012年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最佳编剧和最佳女演员(两位女主演分享)两个奖。
剧情
讲述两名年轻修女在罗马尼亚的一座正统女修道院进行驱魔时发生的故事。
角色
- Cosmina Stratan - Voichiţa
- Cristina Flutur - Alina
- Valeriu Andriuţă - Priest
- Dana Tapalaga - Mother superior
- Catalina Harabagiu - Antonia
- Gina Tandura - nun Iustina
- Vica Agache - nun Elisabeta
- Nora Covali - Nun Pahomia
- Dionisie Vitcu - Mr. Valerica
制作
剧本改编自罗马尼亚女记者Tatiana Niculescu Bran所写的两本记实类文学书籍——纪录在摩尔多瓦修道院里的一名年轻修女在驱魔仪式后2005年去世的事件。
制作公司包括罗马尼亚的 Mobra Film 与 Mandragora Movies,法国的 Why Not Productions, Wild Bunch 和 France 3 Cinéma,以及比利时的 Les Films du Fleuve。
本片获得罗马尼亚国家电影中心273,100欧元的资助,以及来自欧洲议会电影基金组织——Eurimages40万欧元的支持。拍摄日期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
发行
影片于5月19日在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亮相首映。美国于2013年3月8日上映。
评价
第85届国家评论协会奖五大外语片
获得奖项
- 第25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编剧 - 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五佳外语片 - 第17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外语片 -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女演员 / 最佳女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欧陆撷英 -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女演员 / 最佳女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简评
尽管构图光色都更加严谨,仍觉《四月》是巅峰。对身体的控制这一动作仍旧被强调,这直接将《四月》中控制女性身体的国家机器与《山之外》中的修道院做了一个等同的并置,同样的对位还发生在Alina和狗身上,以声音的对位不断提示Alina的存在如同狗吠声对本该平静的空间的冲击。结尾从车内移到车外的焦点转变是为华彩,直接突出了山内外空间的不可相通性,最后的污泥直接冲击观众视线——不光交流是不可能的,连观看也是不可能的。
令人心有余悸的杰作,明明遥远的题材却令人觉得无比靠近。非常恐怖的电影,恐怖之处不在与Alina“无来由”的癫狂,却是教徒们人性的淡去,与主角两人间被诅咒般的关系——就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越想抽离就越贴近,无法摆脱。完全脱离预料的走向,层次无比丰富,秩序逐渐走向崩溃,剧本大赞!周围过分的仁慈与淡漠,会使一个世俗欲求的普通人抓狂。但它偏偏是以禁欲的视角拍摄,于是一切都那么诡异而失控;看不出导演的任何立场,也并不需要立场。蒙吉的掌控力太强了,看他的电影总是有些疲惫却欲罢不能,这部也许是他影像上最美的电影,在避世般的山间。修女的黑色长袍简直是为电影而生的,在镜头中那么肃穆和谐,帧帧都像画。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呢——信仰是座山,内外隔绝。
小爱与大爱间的无解冲突&肉与灵、还俗与出家间的不断流转+两难困境,克里斯蒂安·蒙吉一如既往地冷静克制,叙事人尽最大可能隐藏起来,不露立场,不动声色地观望着这出宗教与世俗的缠斗,至于孰是孰非出路何在,就全部交由观众评判了,一如精简的信息、多处留白与戛然而止的开放性收尾。无论如何评价片中悲剧事件,有一点可以确定:善与恶、罪与义都处在持续的交叠、错杂、往复转化的无尽运动之中,恰似两位女主表面立场的多次变易和内心矛盾的角力。色彩以清郁的蓝、冷涩的黑白灰与乡村大地的土黄为主,偏世俗、孤独叛逆而神经质的阿琳娜所穿衣服多为鲜艳明亮的色彩,与周边人的灰黑冷色形成鲜明反差。冬日大雪、被捆锁在平躺十字架上的阿琳娜,以及精妙收尾(缓缓前推的车内双人长镜&停下的车与突然飞溅到车窗上的污泥)都颇有象征意味。()
非常值得写长评的电影,有太多值得细细咀嚼的内容,阿丽娜到底是死于对爱的执着还是宗教的迫害,抑或是所有群体对她的放逐(德国,修道院,医院,寄养家庭,甚至是爱人维克琪雅)。影片看上去像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可是有一个在咖啡店里买东西的镜头,大约两三秒,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现代的故事。当然还有那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但最萦绕我心头的却是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个长镜头,维克琪雅穿过汹涌的人潮,去接阿丽娜,相见的刹那,维克琪雅大喊,别动,火车来了,阿丽娜越过车轨,将将避开飞驰的列车,与维克琪雅紧紧相拥,久久地哭泣。
蒙吉将宗教与世俗的冲突安置在一对同命相惜的孤儿姐妹身上,这使得结尾阿丽娜之死或多或少地笼罩了一层宿命论的色彩。阿丽娜的悲剧在于与并不信仰的宗教作徒劳的缠斗终至精疲力竭,维克琪雅的悲剧在于对曾经笃信皈依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当她在警察侦查现场时一桩桩地陈述众人所行时,当她脱下黑袍穿上阿丽娜的毛衣突兀地申请作为证人出席时,那种信仰幻灭之感透过她疲惫的双眼直抵人心。影片的取景色调完美地契合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愁云惨淡的天气,愁云惨淡的心。
前半部分直到阿丽娜第一次发作,是一群被宗教信仰麻木了的女教徒,她们甚至连去哪里,做什么都要问他们的主,然后高谈信仰且教父谩骂说山外面的教徒们都是没有信仰的人,是被欲望支配的人,而从第二次阿丽娜发作开始,他们这群教徒开始行使主的力量,让年轻的阿丽娜重回主的怀抱,把女孩治死之后,他们则称是主的过错,是主让他们救的女孩,这就是他们的静地,他们远离山之外来到这里,来真正接触他们的天使,却不知道自己都已经变成了魔鬼,而真正的山里山外就真的能用对与错,好与坏来评判吗?好像那玻璃窗上的一滩污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C+】蒙吉的立场只在细微处显现:以女人之口说出的家暴,以警察之口说出的男孩弑母,以及结尾那场变焦和溅到车玻璃上的脏水——遍地罪恶的罗马尼亚。宗教与世俗的冲突是荒谬的,但摄影机只充当置身事外的观察者的角色,以至于观众和人物产生疏离。似乎是要找到一个批判的立足点:Alina之死,却又被过多的议题干扰了重心。《4 3 2》显然更凝练。观看时也想到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或许是缘于非西方国家走出来的作者普遍有的表达欲过剩
白雪污泥,国家葬礼。无谓尸骨筑严寒,爱人恻隐刽子手。在愚昧麻木的人群中,选择狂热冷漠的一种,过着正义无知的生活,这就是你国最真实普遍的写照。难以掩盖的、无处不在的锐利锋芒。罗马尼亚的三十年是很长一段时间,但放在历史长河中,就是短暂一瞬。当宗教教堂耸立在山头,走向严肃复杂剖面的蒙吉将再也不能像普优那般用自然流畅的一天一夜述尽荒诞故事,山之外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幽默诙谐的世界,恶只会被不加修饰地抒发,剧变动荡至此尘埃落定,绝望取而代之,只因窥见了无可救药的腐烂根基,裘德此后的颠覆现身几乎是必然,有太多答案无法被解释传递了……无论再凛冽的体验都尚不能触碰真实分毫。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用死亡强调常识、用献祭表达爱欲、用喜剧阐述悲剧、用谜语直白不讳的时代,故事何时会终结?人性的信仰从这里开始动摇变成毒药。
()// 蒙吉的电影以故事设定和主题取胜,本片以修女和驱魔这一题材,更突出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维蒂莉安娜》同此,但已设定讽刺宗教基调,《修女乔安娜》是宗教性的,《圣母》则是以宗教包装政治);相比《核磁共振》本片推进更紧凑、张力更强 // 教堂、医院、雇主甚至女主都可以是凶手,如果本片在大多数时候对宗教是偏中立的态度,结尾车窗的泥污无疑是极大的讽刺,但是现世在堕落(结尾讨论到儿子弑母惨案)、如果宗教不能拯救,谁又能来拯救大家呢
这是一个充满悲伤和压抑的故事。原本宁静的修道院因为一个外来者而变得鸡飞狗跳,而同伴和修道院的其他人因为好心收留却为日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女主的执拗和暴躁让人印象深刻,修女和同伴的善良以及无助也让人感动,明明大家都没有恶意只是想帮助女主,却酿成了更大的惨剧。究竟是该怪宗教,还是社会,还是女主那畸形而又偏执的爱,谁也说不清,无论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置身其中的他们。看完给人的感觉就像最后戛然而止的结局,茫然而又无奈。
很妙的宗教电影,一种善良的复杂面,可以透过几个角色去体会这部电影,当我们站在神父的立场上时,你会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她怎么了。故事的基底情感是两个女孩之间的信仰与友谊,阿丽娜的演员演得很好,她的愤怒很有感染力,她为自己的角色没有去表现过多而造成喧宾夺主,因为她好,所以维克琪亚的对手戏才能彰显,两位女演员拿到了当年的影后,看的过程里我想起《两极天使》,也是曾经戛纳的双女主影后,讲信仰与友谊,这样的双女主交流戏真的很好看,表演会为电影里的道德观念增添深度和复杂性,这个由善良人组成的电影里,最后一场戏十分震撼,尽心尽力救治的护士得知阿丽娜死亡后摘下眼镜抹眼泪,十分可怜,而那位专业的医生严肃而冰冷打电话报警,这时你再回想阿丽娜消亡的生命,谁能评判得了呢?
电影是基于记者报告文学的事件改编,很喜欢蒙吉讲故事的方式,之前看过他的《毕业汇考》就蛮喜欢的,准备刷掉他其它的几部片子。一个宗教信仰下的悲剧故事,其实是从小被抛弃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们悲伤人生的故事。一个希望用主救赎自己,另一个把爱当作自己的信仰。都把对自己的救赎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上帝只救自救者,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