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之间(2008)
Entre les mursUP:2021-09-11
《墙壁之间》(法语:Entre les murs),2008年法国电影,由洛宏·康铁导演。根据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贝戈多(法语:François Bégaudeau)的2006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是根据作者在巴黎的内城区中学担任教师,任教法文及文学课时的经历而写成,电影剧本由作者亲自撰写。
墙壁之间简介
新学期伊始,教师与学生们返回一所普通的社区学校。法语老师兼班主任的弗朗索瓦·马林(François Bégaudeau 饰)面对升一年级的新班级,继续用坦诚又有些好辩的方式教学,这群14岁左右的学生思维活跃,时常在宽松的课堂上反诘马林或是斗嘴、传播八卦,马林不得不一次次中断进度,解决无数琐碎的问题。这所学校内汇聚了来自多国的移民学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时常在课堂细节中体现,马林试图尽量让学生们找到自尊,但这些擅于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似乎不太接受马林的说辞。课堂上的唇枪舌剑与部分学生敌视老师的态度让潜藏着的矛盾随时会爆发。
本片获2008年戛纳金棕榈奖,由小说原著兼编剧的François Bégaudeau主演。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劳伦·冈泰 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劳伦·冈泰 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墙壁之间剧照
- 劳伦·冈泰 Laurent Cantet导演
- 弗朗索瓦·贝高多 François Bégaudeau饰 François Marin
- Agame Malembo-Emene饰 Agame
- Angélica Sancio饰 Angélica
- Arthur Fogel饰 Arthur
- Boubacar Toure饰 Boubacar
简评
真的长见识了,第一次看这么聒噪吵闹的电影,台词就和机关枪一样吵个不停,请问这到底是在教室还是菜市场,好崩溃。剧情基本就是关于老师和学生互相折磨,因为学生多元的种族文化背景,对于移民孩子在法国学校的描写我觉得还挺真实,和我印象中基本差不多,导演把剧情片拍出了纪录片的感觉,教室的戏一场比一场激烈,处处是针锋相对抬杠顶撞,看得又想生气又觉好笑。从师劝退系列电影多了一部,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应该很难理解片中的校方和教师,但说实话我觉得老师教育方式确实也有问题,不能完全怪罪于学生本身,教育要想兼顾民主和效率本来就是非常难解的社会问题。剧情到最后节奏有点垮,如果成片能再精简一些呈现出来会更好,比今年德国拍的那部《教师休息室》内容更激进,但不如它拍得巧妙
作为校园电影,影片并没有用一些常规的套路,去宣传什么正能量,而是用平实无华的方式,展现了他们校园里真实的样子,尤其是对崇尚自由教育的展现,其弊端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出来,学生不断打断老师的教学,不断问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甚至发生没有必要的冲突和矛盾,男主作为他们的老师,是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些孩子,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但却在学校本身的制度框架下,难有发挥,甚至处处碰壁,哪怕他放低姿态,试图融合到学生中,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肤色和文化背景,阶层不同,理念不同,交流方式也不同,本身就是具有隔阂的,更别说和老师了,而这也对应了片名,人与人其实就如在墙壁之间,那些矛盾和冲突,并非是现下的环境造成,而是个人的不同所造成的,只能由每个人做出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一个中学班级映射法国的社会现实,政见分歧,移民制度,三角贸易,引渡条件,制衡机制,沟通障碍,共同体,生育和移民,立场的先入为主,让事实与界线消解,对过去发生的事的百口莫辩,更何况未来的,情感与现实的纽带,治理班级如治国,电影的视角没有深入乱象丛生的原因,没有接触青春期的特质,而是以教师的视角展现这个现实,一种深沉的无奈,电影开始于百废待修的新学期,结束于学期完结,狼藉的教室桌椅七零八落,是不是法国的未来?让大家认识自己,认识彼此,是不是成长的开始?和《悲惨世界》相同的母题,不同的视点,一个黑人视角,一个白人视角,对法国描绘都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人们生活拥挤且敏感,矛盾一触即发,政F作用不积极,这部手法更单纯,情感更细微,发力更巧妙。
十一年后,在拉吉·利的《悲惨世界》中借由访问一种立场并非坚定的公共影像控诉种族熔炉里的白色暴行时,是否倾向于展示二元且片面的解答;反观《隐藏摄像机》和《墙壁之间》,哈内克与冈泰都选择让彼此的人物正向地卷入公共空间里,而不作任何弦外之音式的阐发
8/10 本片荣获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纪录片方式的处理,真实感强烈,看不出电影的立场倾向,仿佛只是一种场景的还原。西方国家课堂上面的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想法,三言两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思想。而你去国内课堂上,基本上是看不出什么的。影片结尾教室课桌椅凌乱的空境,画外音是室外老师学生同场游戏的喧嚣,很戛纳的处理。而说本片拿了金棕榈,我的感觉是就像一部中国电影拿了金爵奖是一样的。
虽然不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却是那种值得一看再看的有趣电影。整个教室恰恰是整个法国社会的缩影,所有人都不能互相理解,从头到尾的会议和交流除了带来无止境的焦虑与矛盾之外什么也获得不了。就当我以为整部片要在最后的课堂总结流俗的时候,《理想国》和不想去职高的女孩的桥段一下子又把中心拉了回来,甚至更高,民主制的弊端在凸现,一种虚无主义在蔓延。所有人都在混乱中被动地相互伤害。只有在运动这种短暂的无语言的结合中所有人才获得了一丝微薄的奢侈的平静。(还有我对这片对演员的调教很感兴趣,居然能把这些还是孩子的素人调教出这么自然的质感
谈及影片“纪实风格剧情片”的基调,冈泰说开拍前,他一直在思考,影片到底该用纪录片的手法还是虚构的手法来表现。“后来我觉得,拍纪录片其实很难。我不想冒险,不想‘守株待兔’,等待着什么的事件发生。”冈泰补充道,“其实,虚构有时比纪实更真实。在纪录片里,角色恰恰并不真诚,因为面对镜头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他们想说的东西说。反而在虚构角色的‘保护’下,演员的表现才更真实,因为有了‘事不关己’这个借口时,人们最诚实。”
不论是叫《墙壁之间》还是《课室风云》,都不影响它作为一部纪录片式电影的本质。大量篇幅展现的是教室里一位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言语交锋,当然还有不能忽略的形色各异的肢体、神情和不断抛出的多元话题,构成了略显聒噪却又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课堂上这种开放、散漫程度,在国内的教育圈中恐怕不可想象,还有老师们全体坐在一起讨论为学生写评语的场面,也很能给我们以冲击和启发。全球范围内的学校,大抵都在对“教育”进行摸索式前进。进无止尽。
睡前还是把决赛前看完的这一部金棕榈标上吧...从想看里挑一部法国或阿根廷电影,于是翻到了这一部,里面还恰好提到了阿根廷,神巧合。大概是这一阵最喜欢的一部片子了,有纪录片的真实感也有很多微妙的互动和情节,以课堂为载体折射不同种族移民的巨大鸿沟,不是清新的糖水片而具备揭示社会现实的锐度,不带立场也让观众看到矛盾的复杂性,并非非黑即白。最后不得不说,法国人的个体表达欲和民主信仰真是深入骨髓里了。
这部片子有色彩绚烂的海报,实际内容是校园生活。学生和老师永远在墙壁之间,单一的空间,每天重复一样的行为,实在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有趣影片。不过只要你耐着性子,就会不知不觉看下去。因为你会逐渐找到情感的共鸣,似乎这些事情似曾相识,却又格外陌生。我不自觉地在想,这些生活自己不也经历过吗?那个13、4岁的叛逆青春期和无聊正直爱讲大道理的班主任.....但是明明是同时初中课堂却又感到疏离,毕竟我们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看着他们矛盾重重的师生关系,我居然觉得很可贵,哎,中法课堂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文本性强+影像性弱,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劳伦·冈泰在获得一次金棕榈之后沉寂于各大电影节。他不是「电影作者」,而法国新浪潮之后全世界仍然在该死地想当「电影作者」,想把故事、人物都变成光和镜头语言的工具。我想他获奖也跟正好那一届评委会主席(西恩潘)并非作者有关系。喜欢他对于人物的呈现,也喜欢台词里的文本性,对安妮日记、苏格拉底的引用,恰到好处又不至于掉书袋。甚至不创造一个虚假的时刻,去解决任何一个人的问题。没有人的问题被解决了,他们没有学到东西,学生没有得到挽救,教师并未得到理解,而这就是问题本身。
本片描寫一名初中老師和同學們上課,與同事,家長,校長的開會過程。故事雖然只是描寫學校這種單一場所,但毫無冷場,甚至有不少妙趣橫生的細節處理,編導演搭配可謂天衣無縫(連素人學生都是自然生動),編導把學校當成法國文化社會的縮影,放大了各種文化,種族,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卻避免煽情或者說教的形式出現。編導用寬容氣度去表現學校教育這種世界社會共通性的普世話題,實屬難得,能奪得戛納金棕櫚大獎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