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5(1991)
评分:9.4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编剧:
主演: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 / Symon Basterfield / Andrew Brackfield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片长:123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人生七载之当我三十五 / 35岁起 / 人生七年第五季 / Thirty Five Up
上映:1991-09-08(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0101254
人生七年5简介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五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这时他们都已经是35岁的中年人,成家立业。艾普特再次追踪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事业是否成功,爱情是否美满。七年,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每一个人的面庞。
再次时隔七年,命运之手是垂青于谁,还是跟我们所有人,开了场偌大的玩笑。
获得奖项
- 第4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Flaherty Documentary Award (TV)
- 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导演
- 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自己
- George Jesse Turner George Jesse Turner摄影
- Kim Horton Kim Horton剪辑
简评
看到这集剧里人生已过1/3,总觉得有些“残忍”,镜头前的观众就像局外人,看着局里人生活,并且还有64岁,我们可以剧透他们的人生,这有点像楚门的世界,但又不能像楚门一样,让他按照我们的意愿生活,只针对neil,因为我真的觉得太可惜。3个女生在那个年代坚持要工作,不能当家庭主妇,就像现在网上提倡的一样,只是我们比她们晚了30年,neil还是一样纠结,想法很多,情绪也敏感,看到上集回顾,即使他找到一个情绪稳定的女生,生的孩子依然会遗传他部分性格,这让他不想生小孩,我也跟他一样的想法,这让我有些恐惧,恐惧自己的人生跟他一样,但我一定不要,这集没有黑人小哥,没有在BBC工作的富家小哥。
35岁,延续28岁的人生,好的更好了,不太好的好像越来越艰难了。有人身体检查出毛病了,好几个人父母去世了,有两个姑娘离婚了成为单亲妈妈,Neil看起来还是这么难。有家庭背景和教育累积在后面发力,律师成为合伙人,助教成为副教授等等。John谈论他的慈善事业,炫耀他的祖辈曾是保加利亚首相,他可以把自己保护得这么好,或者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这些,而Neil被看得一干二净,他的窘迫无处藏身。回想21岁的他那么消沉,真令人痛心!一蹉跎就是十几年,人生真短啊!不过就是一念之间!
35岁,Andrew成为了大律所的合伙人,Neil依然食不果腹流浪在路上不知道转机在哪里,Bruce依然是天使在人间,选择了去贫困的孟加拉支教因为内心坚信基础教育才能给人生更多机会。离婚开始登上人生舞台,夫妻间总会有各种矛盾,父母开始相继离去,中年人开始尝到人生的心酸和不得已,也扛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这个社会有很多问题,人生也总是不如意,你可以愤恨不满,但如果逃避,那大概就会像Neil,我是俗人,也并非觉得世俗的成功有多了不起,但没有束缚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没有重量的人生是悬浮和虚幻的。人生值得过,大概正是因为它的重量和艰难。
35岁。是不是生活到了一个阶段都变成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无论在哪个阶级。我很期盼这个七年能让Neil生活好起来,可是并没有,人将步入中年仍旧没有归属。他活得很自我自由也很理想主义,思想是纯粹的,行动力却比较弱,他一直等待有个人来把自己从生活的泥潭里拉出来,很可悲,最可能拯救自己的人其实是自己。
最喜欢Bruce身上的神性,善良可爱天真单纯,像天使一样微笑着的Bruce;John说“每七年都要受一次苦”真的笑死我啦,坚持拍摄的原因让人感动,一个善良的有责任感的精英,这种人当领导者不要太适合,既有能力又有心愿拯救苍生;我们普通人应该向Tony学习;Nile好坚强,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放弃。
布鲁斯太恬淡了吧,7岁相当传教士。多年辗转山区当教师,不同意弹幕说的大材小用。只觉得敬佩,真的就是太善良,心揣美好,希望一切都变得好起来的那种。中年危机映照在大部分人身上,苏西变得越来越美好。看起来更温润了,没有之前的死气沉沉,一切都从认识他爱人开始变得美好起来。果然另一半真的能改变自己。尼尔过了七年也没有与自己和解,但是也开始有些许的改变吧?没有21岁时候显得那么的呆不住,有一段拍摄他拿着东西在路边走的模样,有规律的走几步跑一下。很像小时候放学回家的模样。吗的好难过。
每个人都经过了一些磨砺期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更多地开始用自己形成的意志改变或者建设环境,拥有一份事业,或是环境推动着,不断成长,变得自信。每七年的一次审视,如john所说,像毒药,不同性格的人也意味着对镜头的不同接受度,这一集少了好几个人,大家也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片中缺少医生,大厂,技术,农业,金融之类的职业选择,偏颇肯定还是会有的。这类纪录片还是更多从阶级出发去探讨,大家的家庭都趋于和睦,而薪资水平和地位却相差很大。舆论的暴雨中横空出世,承受了挺大压力,但不失为一部特别好的社会观察作品
下流的少年还是长成了下流的大人,这几部都以他开头,是因为他最能让电视主流观众群体产生自我投射?我都奇怪他老婆怎么没跟他离婚,毕竟站在蠢男人旁边哪个女人都很难不显得聪明能干,尤其男的在镜头前对全国观众坦承自己常在外面偷吃,而老婆跟他做同样的出租车司机工作,下班还要做饭带娃做一切家务,她图他有矮个基因的精子还是咋的。/社会主义者真的践行了儿时的崇高志向,但我想象不出在两性关系或婚姻中的他会是什么状态。为遥远的人奉献自己有时比为身边亲近的人带来幸福要容易得多。当然就目前来看他值得最好的女人。/流浪汉大概是双相的状态,我很怀疑是不是生性天真的艺术家人格得这病的几率最大,他也说儿时快乐只是因为当时愚钝,他大概不自认病人,拒绝吃药,这倒不是坏事。
很开心看到suzie和girls过着大体令人满意的生活。lynn有些不开心,大抵是生病的缘故。大爱兼济天下的Bruce--7岁第一个表明反种族歧视并想去非洲支教,14岁支持工党,28岁成为socialist,35岁去孟加拉教大孩子。这真是我崇拜的英雄主义。去美国定居的物理教授的谈吐很喜欢。既没有沾沾自喜荣耀,也没有aggressive or sensitive。和妻子的不和也巧妙的用话术遮掩过去了。Tony一直很积极向上,不过缺少反思。可能也正是对自己不曾审视才能有十足的动力做自己坚定的事情。喜欢他开朗的品质。越来越不喜欢John。从21岁开始就一直不喜欢他政客的嘴脸。这集明显的能看出来他对这个documentary有一定的掌控权。别人的片段都有采访者的提问,就他的全是个人风采展示的镜头。
35岁的他们没有什么太多的反转了,基本上是按照28岁打下的基础继续往前走。大佬John又回归了,妻子很漂亮有气质,他也很有责任心。Andrew成了合伙人,和妻子感情很好。Suzy也满眼都是温柔。Bruce去了孟加拉国支教,每次看到他的片段都觉得很温暖,喜欢那份对初心的执着。其他人地状态没有太多意外的地方。Neil好像还是没有和自己和解,敏感的完美主义者,事情一旦和自己设想的有出入,突然就觉得没有意义了。就算这个世界不如人所愿,也是可以接受的,其实过好幸福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自洽不拧巴。
之前看第1集的时候会惊讶于富人小孩他们出口成章,异想天开的话语,但是看到后来的时候就发现实际上阶层固化是一个非常难的结果,它需要所有的合力在突破瓶颈的时候是没有短板的。但是不论是资金人力,知识储备还是时间等等要素,都没有办法做到完完全全的统一上升,再从时间轴来看。通货膨胀和一些劳工罢工运动一直都有在发生。所以富人同富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以至于我当初非常看好的一个想上雷特公学的小孩,最后上了杜伦大学的历史系问他同样的问题说你对于大学的这个结果怎么看,他其实也产生了和原来不一样的看法
我一开始预测有人会退出拍摄是因为生活所迫,没想到是出于一些很酷的原因。35岁,大多数人都生了2个孩子,要么离婚了、要么正遭遇情感危机,果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约翰找的保加利亚的老婆跟他长得一模一样,他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了,比如做慈善、弹钢琴;女孩林恩生病了,成为了里面最苍老的人;布鲁斯继续闪光,跑到孟加拉国去支教;感觉摄影组偏爱托尼和尼尔,7岁托尼演戏挥拳和7岁尼尔演戏扮作中剑这两个片段,每集都要重播一遍,不过的确是非常可爱。感觉自己越来越往尼尔的这个人生方向演变,抱负太高、幻想太多、行动太少,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估计最终的结果很惨,要么疯、要么死、要么流浪。拍摄过程中有问他两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失败吗?难以评价。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吗?我的人生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