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症候群(2006)

แสงศตวรรษUP:2021-01-08

恋爱症候群

评分:7.9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编剧: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Arkanae Cherkam / Jaruchai Iamaram / 萨卡达·卡温巴迪 / Sin Kaewpakpin
类型:剧情
片长:Canada: 105 分钟(Toronto Internati地区:泰国 / 法国 / 奥地利
语言:泰语
影片别名:综合症与一百年 / 世纪症候群 / Intimacy and Turbulence / Syndromes and a Century
上映:2006-08-31
IMDb:tt0477731

恋爱症候群简介

本片根据导演自己的童年回忆拍摄,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一位女医生在乡下医院里为前来求诊的村民和和尚看病,她和一个兰花养殖场的主人热恋,同时,在一间城市医院里执业的一名医生爱上了她,而在他和他之间,却发生了一段不寻常的情感交流。导演仍以长镜头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片中不时出现一些幽默的小人物,譬如牙医兼职做歌星,求药的老和尚亦为他人施药,年轻的和尚一心想做唱片骑师等。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提名)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摄影(提名)萨永普·穆克迪普罗

简评

原以为是山中禅意的乡间医院,但直到第二段从男人的眼光进入,才看得出这是个已经现代化且专业分工化的都市医院。前一段以女医生的目光视角进入,对于物和景的呈现都是自然主义,且充满了直觉和灵性缠绕的镜头,而女性的身体能够充当进入这个有些幽静场域的媒介,因为可以非常适宜的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惬意游走进不同的场域和梦境;第二段借由同样段落,以男性的目光走入这片已经开始进入现代性工业化的大型医院,以及水泥钢筋组成的现代化景观。而拍摄的场域则集中在密闭且充满机械感物的空间中,医生开始以专业分工的精细专家身份出现,病症开始以一种现代医学的冰冷和精细得到呈现,而治疗则从灵性疗法进入现代医学术语。第二段更为疏离和寒颤,身体在医院这个场域得到最直观的处理呈现,灵魂的观念缠绕在肉体之上,在现代物的介入中被搁置,但从未消失

第二段的开始可理解为另一个轮回,同样的对白与人物,从农村引入城市。第一段的乡村背景下呈现出淳朴的氛围,女医生与花店老板的暧昧呢喃;牙科医生与小和尚的同性情愫……与之对立,第二段的城市背景下,医院如同一座封闭的囚牢,几个长镜头营造出一种窒息般的寂静。人际关系上,女医生孤独地守在桌前呆滞;牙科医生与小和尚的故事被冷冰冰的金属器械声所掩盖;隐秘的房间里,几位医生密谈且偷欢,玩笑之余却有压抑;无人的办公室内,男女偷情享乐;患病青年的悲观对白……终于在长镜头的引导下,从迷雾之中得以从这压抑的医院中脱身,复出与室外公园,人们却仍然重复着日复一日。

两段式平行结构。有很多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包括阔叶树与钢筋水泥、佛像与人像、东方散点长镜头与西方透视运动镜头、现代医学与民间土方、泰国乡村音乐与欧美现代音乐、瑜伽与健美操等。有不少导演自己爱用的元素,包括看向镜头的人物、关于贪婪的故事、阳具、灵魂转世。意象有相当不确切的解释途径,药剂师喜欢的圆形透明玻璃、日食和排风管道口,可以暗指镜头与观众的关系、灵魂的吞噬或不同时空的链接。跳切剪辑突兀(经常人物讲故事到哪里,画面就复原哪里),但叙事又存在脉络,平淡又抽离的氛围,让人感觉有一个看似不在场,又存在于虚无中的主观视角。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环境里周而复始,传统与现代的焦灼关系是综合症,并存又抗争一百年,爱和倾注是唯一的答案。

优点不必赘述了,芭蕉叶的颤抖又何尝不是一种蔓延的“症候”?更遑论日食与通风管的凝视:借“症候”开启“海洋”的运动。略显刻意的地方在于,阿彼察邦为确保时空间的共振而暴露了调频的痕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说服力(即观者与电影时空共振的能力),也就使得本片未能达到《热带疾病》或《布米叔叔》的强度---足以凝结屏幕内外的胶体。或许第二时空选择完全在另一视角复刻第一时空会更好,毕竟第二时空开启当口的情感密度足以让我对时间本身(“世纪”)流泪了。

不像导演的风格,但很多意象挺好的,各种关系的表达。// 两株缠绕在一起却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因为觉得有缺陷,大概是导演内心。// 阿彼察邦音乐垫得特别少,一点都不刻奇,但一旦用了就会着力强调,不知道算是他差了一点的方面,还是特别强的方面。// 凌晨四点看,窗外已经开始有鸟叫,配合烟特别合适。// 这样拍(剧照第一张)太惊人,不断反复大概是导演绕不开的轮回母题。对佛像和机器用了同样运动镜头,结尾吸入黑洞加一星,成双成对的人儿啊

1、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场景,换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机位拍摄,也会产生有意思的效果;2、在演员最自然的状态下,捕捉最生动的画面,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牙医与僧侣第一次交流),导演功力由此可见[强];3、最庸常的生活片段和画面,就像最普通的食材,恰能做出最让人惊艳的美食;4、人物匪夷所思的言语和行为,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表现出来,一点都不觉得突兀(如牙医讲自己是流行歌手、老女医生从假肢中拿出酒…)也适合人际关系吧

最喜欢的阿彼察邦电影。影片的构图和运镜二者之间,我还是偏向于欣赏构图,阿彼察邦的长镜头能够让观众更好观察角色的一举一动、情感变化和周围环境,恋爱症候群对观众还是友好的,视听语言丰富,通过色调和角色对白使得全片散发着神秘而浪漫的魅力,两段相同角色不同发展的故事的对比形式非常有意思,冷冰冰白花花的现代工业甚至会扼杀在原本能在温情热带森林中萌发的爱情,扼杀了人与人之间发展感情关系的可能性,导演在片中对真实细节的温柔展现,如热吻中情侣不由自主起的生理反应等,很是动人

影迷常用“热带”、“潮湿”、“神秘”等词形容泰国艺术电影“一哥”阿彼察邦·韦斯拉哈古的电影。这些词和他的电影一样,塞满了隐喻和意境。抛开阐释阿彼察邦电影的意图,仅仅是观看他的作品,或许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神秘和有趣的想象。正如阿彼察邦所说:“电影引渡我们到梦的世界”。[恋爱症候群]的故事不复杂,但是影像风格和叙事方式附带了隐喻的可能。它由两个情节完全一样的故事组成,前后变换拍摄视角和场景细节,从自然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最后在抽油烟管道的黑暗中,把故事推向神秘的顶点,旋即又回到现实的广场舞人群里。在宏观的自然、未知和微观的人、工作中,探究情感奥义。

大概终于看懂邦哥了,问题是这片译得很奇怪,明明叫《世纪症候群》来的更明白,《恋爱症候群》则让人摸不着头脑。邦哥把时间融入空间,以同样的记忆起点置于不同的空间中,从而孕育了不同的时空效应,仿佛相隔百年。一方面是童年的乡村回忆热烈而多彩,一方面又是都市的钢筋水泥冰冷而疏离。以摄影机(导演)为主导的一段熟悉的记忆,被置于不同的空间想象中,终而获得了不同的情感思绪。熟悉的,陌生了;炙烈的,磨灭了。斗转星移过后,时间仿佛黑洞,把人的记忆都真空了,留下的也只是真空,而宇宙的边际、记忆的边际只能存在于自身的想象,自行填补。总体讲,是找到和邦哥共振的点了,但还是觉得这种拍法没必要,接受不了。

相似的构图和重叠的内容让两段式在原始森林和工业城市间形成一种前世今生的轮回色彩。第一段里用的基本上都是固定长镜头,这种最原始最有效的表达也呼应着环境的原始。第二段运动镜头偏多,甚至出现了手持跟拍,这种镜头语言的表达实际上也就呼应了现代。两段式里都出现了的雕像代表人们不变的信仰,树这一元素是第一段的象征,楼则代表了第二段。最后跳舞的人被树包围,远处一个明显的高楼则是在雾气特写后时空的对位,人依旧是错位的,但那种热带的暧昧感一直蔓延在每个镜头。

没看懂,神秘的作品。有些解释说最开始所说“透明圆形玻璃”讲的是“镜头”,我是信服的。安东尼奥尼-洪常秀-阿彼察邦这条线是蛮清晰的,在进度条中央划分了自然(绿意)/工业(白色)也是清晰可见,后半段有老太婆一直盯着你和招牌性的“ppt”,这些都是导演逼快睡着的你去思考,可感觉阿彼察邦就是那种愿意时不时喂你一点甜头的作家导演,尽管看不懂你还是乐得去思考,不同于姜文(隐喻密度爆炸多)也不同于塔可夫斯基(无限提纯)。总的来说还是想创造一个异质而后开放的电影小宇宙,也许后期他会觉得泰国土生土长限制了发展,于是跑到哥伦比亚去了(还是很期待《记忆》)

第二段现代化城市出现之后表意就比较明确啦。闷是挺闷的,但是就是不愿意把眼睛移开,阿彼察邦的镜头很像是痒痒挠挠心脏的感觉。最后一镜看到了《不要再见啊,鱼花塘》的结尾,当然不会因此去降鱼花塘的分,合肥和片中泰国的某个城市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导演都抓住了那个气质,所以即使有戏仿吸引我的地方也和模仿无关。更重要的是鱼花塘讲述的是困在过去的事情,恋爱症候群则是过去与未来的故事,钢铁混凝土取代花草树木,抽风机吸走“灵气”,人们的恋爱症候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获得奖项

  •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剪辑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
  • 第9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第9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提名: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