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1963)

TystnadenUP:2021-06-29

沉默

评分:8.4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英格丽·图林 /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 / 约根·林德斯特伦 / 霍坎·扬贝里 / 比耶·马尔姆斯滕 / Lissi Alandh / Karl-Arne Bergman / Leif Forstenberg / Eduardo Gutiérrez / Eskil Kalling / Birger Lensander / Kristina Olausson / Nils Waldt / Olof Widgren
类型:剧情
片长:96分钟地区:瑞典
语言:瑞典语 / 英语 / 德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The Silence
上映:1963-09-23(瑞典)
IMDb:tt0057611

沉默简介

战争阴影还没消散的欧洲,翻译家、知识分子Ester(英格里德•图林)与妹妹Anna(冈内尔•林德布洛姆)以及Anna的儿子Johan一起坐火车回瑞典。途中,患有晚期肺病的Ester发病,三人于一个言语不通的小城下车,住进一家老宾馆。
  Ester有意无意间总想偷窥Anna的生活,想对她表示好感却无从下手,而Anna一心认为Ester是她的束缚。某晚,Anna外出结识一名酒保,返回宾馆后将幻想中的性爱的过程和刺激描述给Ester听,引起对方的激烈反应,随后,她与酒保在Ester眼皮底下做爱,终引起Ester爆发,多年来深藏在两人心中的、夹杂着嫉恨与冲突的往事被重提。

简评

疾病的隐喻,死亡的焦躁,战争的躁郁和情欲的躁动交织,看似沉默却如此嘈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健康的人不敢正视死亡,病者往往会被认定负有道德上的责任,尤其亲密关系更加折磨。又借伯格曼之口说出最隐秘的想法。姐妹之间的爱恨被疾病放大,轻声的试探也可能扭转为痛苦的折磨,羞耻感带来的沉默笼罩一切。“疾病的症状不是别的,而是爱的力量变相的显现;所有的疾病都只不过是变相的爱。“(《魔山》)最喜欢的场景:火车上的淋湿,含蓄的情绪爆发。没有看到太多怀疑论的痕迹,这部更像《呼喊与细语》的前奏曲,特写镜头也有《假面》的味道。

沉默即暴力,沉默中藏匿上帝?予人爱与道德却总被误解,那就彻底否定…开篇的车厢寂静要了人命,后续竟还能祭出语言不通的宾馆孤岛;热闹的矮人舞台是一场哑剧,管家的照片更是一场无声的葬礼,两场小小的剧中剧才让人意识到所有的沉默全都是戏,火车隆隆轰鸣之中谁也没听到的呻吟告白将电影推向高潮与孤寂,最终的阅读也消失在嘈杂的雨声中。造景、布光、运镜、构图,实在是无话可说,沉默三部曲的“偷窥感”--竟是高超工艺与可触现实--算是体验到了,当她们在生活中诉诸言语,旁观者仍旧是在感受一部哑剧。

这部好,因为这部里上帝没有出场,留下人类慢慢挣扎(或者说上帝的态度就是片子的标题)。于是少了这个搅局的,事情就公平很多,人与人、与自己的对峙就不会受到干扰因而很完整很动人。没多少符号或象征,非常直白:肉欲就是肉欲,窒息就是窒息,巴赫就是巴赫,侏儒就是侏儒。片子里的小男孩完全就是伯格曼自己,小男孩的无聊、渴望爱抚、挣扎、逃离,就是伯格曼的儿时回忆。给他的姨表演玩偶剧那里,真的是在直白地袒露心声:我活下来就是靠表演,如果我留在我的家庭里我就会死掉,我必须要离开,我最终离开了……这么坦诚的自传在那时的电影里其实不多见。另外,片中的宾馆长廊似乎是当年的流行款,跟《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里的挺像的。年长的宾馆服务生的一举一动、他发出的那称不上语言的声音,完全就是一个塔蒂(伯格曼非常喜欢塔蒂)!

。①一对亲姐妹相爱相杀、矛盾重重的亲情关系,最终她们分开。故事主要集中在一旅馆内。②姐妹俩可以与关系陌生甚至语言不通的人进行(肉体)交流却无法与最亲近的彼此沟通,这代表着他们心灵上的疏离。③影片标题“沉默”,个人认为指的是上帝在本片的沉默/缺席,或者说“精神/心灵的缺席”,这对应了②的点。④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布光/构图等),有些地方通过渲染诡谲/神秘的氛围来衬托冷漠疏离的影调;高水准表意(不过难度算不上最强的那档)的运镜/调度的丝滑优美感很契合角色们的精致气质。⑤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较淡(虽然这种淡也意外符合影片压抑的氛围),。

简单的情节,过少的台词,反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让情节和背后的思想都难以通晓。姐姐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束缚着妹妹,企图端正她的态度,纠正她的行为。妹妹则以远离姐姐,放纵自己的身体去反抗姐姐的控制。以此造成了两个人的痛苦,姐姐因为无法得到妹妹的爱而孤寂,妹妹因为无法得到姐姐的爱而在纵欲后空虚。姐妹俩房间之间的门就是两者之间的一道隔阂,打开时象征着姐姐对妹妹的监视和控制,关闭时象征着妹妹的反抗。有个镜头小约翰正好坐在门槛上,象征着他处于两个人关系的分水岭,起到维系两个人的作用。姐姐代表着精神,妹妹代表着肉体。从姐姐说当jy射进身体,她就能闻到腥臭味就可以看出。当上帝沉默,肉体放纵欲望,精神贫乏且痛苦,而这种信仰的缺乏造成的精神和肉体的对抗让人永不安生。

今晚看完了第十部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以及第十一部。感谢伯格曼让我们认识了如此多的北欧大美女。御用女演员里感觉最受宠的还是丽芙乌曼,哈丽特安德森应该也曾经是吧。不过我最喜欢英格丽图林及毕比安德森。神圣三部曲已经看了两部,太喜欢《沉默》了,虽然《犹在镜中》宗教氛围和精神病态也很棒也是我喜欢的。《沉默》也是病态,但是身体患病精神却强悍。最妙的是英格丽图林明明是正派的禁欲的美,却因为这种“禁”欲而更具有魅惑力——因为如果没有“欲”也就无所谓“禁”,何况还带着病弱、高等知识分子、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特性。另外不得不说图林的演技简直爆了,因为角色是肺病晚期还依然酗酒以致时常呕吐、哽咽、窒息,声音像极了。(相比之下Wit演的是啥???突然就觉得连堂堂艾玛汤普森都没有演技果然不能比较)

。巴别塔传说,姐妹俩是灵魂与肉体的化身。病重的翻译员无法与使用同样语言的妹妹交流,想和妹妹、外甥亲近,却只能在他们熟睡或巴赫的音乐响起时。姐姐门后凝望的眼神被厌烦的妹妹解读为监视,一次次自卫性的掩门和门的被打开,矛盾与隔阂暗中滋长。爆发性的指责过后姐姐低头掩门的神情包蕴着沉默的悲哀。屋内狂笑大哭,台灯在地上轰然摔碎,眼前经过一队向她致意的小矮人宛如奇异的恶梦。结尾濒死的绝望很恐怖。如果无法交流中隔阂林立,一方将永远退回沉默。

哎哟所谓的剧情片类型都看不懂有什么剧情,反倒像是恐怖片情色片,当然最像的还是不知所云的文艺片。这种的倒比较适合给电影学院学表演的人拿来做独幕剧表演什么的。片名为沉默,但全片的情绪一点儿都不沉默,一股子热天躁动。姐妹俩的相处关系太窒息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让别人说你们相爱相杀。妹妹勾搭的男人也真是的,这种情况下也照样能硬,真是太物化男人了。总之全片看着特别猎奇,姐妹俩比那一堆侏儒还要畸形。还有那旅馆老头对姐姐莫名的照顾,我以为他们也要来一段了,但果然姐姐就是个懦弱的假道学。小男孩的存在大概是唯一亮点了,但又觉得其实也并没什么存在的价值。

幕前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孩子可以读出异国文字,却不理解它的意思,一种语言的隔阂。狭小车厢的戏剧空间。车窗外缓慢从山丘升起的白日照亮小男孩的脸,与冬日之光牧师的互文。穿过隧道时一栅一栅的光影,坦克交错而过时剪影,光线运用非常厉害。8分钟左右火车戏。孩子俯下脸嗅闻母体。巴赫配乐。与侍应生语言不通。镜头倒置拍摄Anna的自慰与情欲。三角梯与手枪,构图。油画,神之生与神之死。孩子冷静游走在走廊上,即使语言不通但孩子和侏儒的扮演游戏最为鲜活真实。病发时痛苦的哭泣和喁喁失态,呼应细语与呼喊。光照在两具交缠的身体上。成人与儿童割裂的世界。窥探隐私,假面前奏。项链与血痕,反复强调不同语言。死亡奏鸣曲。

沉默版《秋日奏鸣曲》前传;伯格曼可能是最会利用对白的空缺把玩观众心理的导演。语言不通,情感不通引发的沉默,同时将矛盾与和谐推至高潮,再以沉默戛然而止,用言语的缺位时刻提醒观众抽离出对于影片人物的情感认同,又在暧昧的氛围中让观众作为窥视者再次进入人物内心,完美融合巴赞对于戏剧与电影“在场”差异性的理论,制造出难以言表的崇高干感与神圣感。 (第八部伯格曼长片,可能无人可以撼动他在我心里艺术性与文学性最高成就导演的地位了?)

“信仰”三部曲终篇。电影史上的 等待戈多 ,伯格曼 假面 的预演。整部电影将文学史意义上的象征主义在视听语言中呈现新的表达,无数的符号与场景搭建出日常而荒诞的生活与深沉而可怖的心灵。安娜与伊斯特的互相伤害,约翰的梦境般的游荡,戏中戏,情欲和性爱的纠缠,伯格曼彻底放弃了故事的讲述法则而倾泻自己对信仰崩塌而创伤各异时存在的人际的厌恶与交流的失望。60年代真是他的创作井喷时期,他完全放弃了观众,一部又一部登上世界艺术电影的第一把交椅。从破碎走向更破碎,夹杂在窥探中的关怀与交织着厌恶的崇拜,最无望的挽救,是沉默不语

伯格曼的电影一旦舞台感轻点,台词更吝啬点,其视听语言的魅力立刻就能好似抓住了人物的呼吸一般。人物与镜头的纵向运动关系达到了一种隐私性距离,结合静默感背景下的声音元素的敏感化使用,具有了强烈的镜头内心化效果。精神象征化了的酒店空间拍法,让人物好似在人心的迷宫里游荡探寻,这一艺术创造的启发性不会影响了后来很多导演吧?对性欲进行直接探索的早期开拓者里,伯格曼也是重要一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