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2005)

Last DaysUP:2021-12-27

最后的日子

评分:7 导演:格斯·范·桑特 编剧:格斯·范·桑特
主演:迈克尔·皮特 / 卢卡斯·哈斯 / 艾莎·阿基多 / Scott Patrick Green
类型:剧情 / 音乐 / 传记
片长:97 分钟 / Argentina: 97 分钟(Buenos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超脱末日(台) / 超脱 / 最后的一天
上映:2005-05-13
IMDb:tt0403217

最后的日子简介

布雷克(Michael Pitt 饰)一个通身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他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荣誉和金钱,地位与名望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了意义。即便如此,周遭的世界仍不断侵犯着布雷克最后的领地。朋友、经纪人、录音室、陌生人……你来我往,不绝如缕,而真正有几人关心布雷克内心的嬗变?几日的独处后,布雷克独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后一支曲子,随后仰望天堂,不再回还……
  本片根据涅磐乐队(Niravana)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生前最后的一段经历改编,荣获2005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

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格斯·范·桑特

简评

文本处理方式有意思,全片持续着丧失生命动力后陷入腐朽与颓废惯性的肢体演绎和氛围蔓延,时间被调和为语调延宕的养料,“音乐”则不以音乐性存在,而以存在者状态显现,“音乐”成为其生活的唯一闪光点,也被处理成一种救赎仪式,是一种近似高更在燃烧的屋子画下无人知晓绝笔的自我英雄主义。

范•桑特电影里的同性之爱,往往会在影片最美的那一刻以最舒适的方式出现,后来打着LGBT名义的片不见得有他这种拍得好。00’s的艺术电影无论讲什么内容,总会包含对物的批判,对日常的否定。到了10’s,艺术片就变成对物的迷恋,对日常的歌颂。难说这两种时代风潮谁对谁不对,只是出发的位置不同,前者想跳出,后者想回归。就像柯本的九十年代都是脏衣服破衣服特帅,因为人们想在物料质感和时间痕迹里把握时光,现在流行修身则是人们注意空间概念大于时间、注意形状颜色大于注意触感。Kim Gordon客串,九十年代摇滚乐里最有名的两头金发,一个去世了,一个客串角色来纪念他。Venus In Furs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厉害,老李歌词里的音韵,光是把它们念出来就觉得很摇滚。看时有个奇怪的想法,库布里克能拍柯本的故事就好了。

关于世纪之交的丧意文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少了尽兴的疯狂,只有被外界不断侵蚀后,彻底的颓唐和凄凉,窗外的景色依旧美好,却无人关心其内心情感世界的风浪。观影过程较为享受,无论是音乐的成分,还是同性的元素,都被导演运用地非常奇妙,在安静的镜头,和定格的画框里,一推就倒的Michael Pitt可真是位柔弱纤细的男子啊。

.天才的陨灭与自赎。GVS用一类绝对客观的审视视角,拼凑出科本的最终片段,但人物却不由自身直接表现,他少言沉寂更甚孤僻自傲,他的形象仅依凭不停骚扰、侵入的他人片语所补充完备。但在系列遮蔽物阻挡镜头之余,科本的心境也被阻隔,画面不再承担表达作用,而完全是一种行动载体,点滴勾勒出内容大概,而真正的情绪输出方式则是音乐的产生。但声效却被极端处理,是无声与有声的对峙,无声之余仅有平淡且重复的动作填充影像,有声之时又被细分,是被环境音所包裹以外化四面侵袭的压抑,或是纯粹的心底之声在淋漓嘶吼,全然掩盖那些细声呓语,潜心创作成为其唯一的高光时刻。侧露,点缀,散乱,生命的激情动力被不断锈蚀,以一场腐朽的慷慨献祭去演绎人生终曲,迎接救赎的涅槃降临。.P

我不太了解故事的原型,大家所说的科本,我看见的只是一个颓废无力,私生活混乱的锒铛男孩,拍摄我的时候大都是超长时间的大景别,很少看见特写,估计作者是想烘托氛围,但我感觉很多没有任何意义,还那么长,你布景构图在美,他不能表达出东西那不就是一坨屎嘛,你还不如给我看一张构图好看的照片得了,最后弹吉他哼哼赖赖唧唧那首无力感的歌还是挺好听的

迈克尔皮特的科本扮相惊为天人,让人在易碎中又能感受到一种不可救药的顽强。和这世界那么近,又永远摸不到,即使在渐行渐远,也少不了依恋,真实不像真实,虚假不像虚假,它记录的只是一个将死之人毫无价值的一段时光,但是凭借大量的细节让人深有感触,最后又免不了让人产生对生与死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又往往是没有答案的。

73/100 漠视与不关心真不一定就比仇恨与敌意好,看到很多人批评这部都是说太闷了,闷也确实是闷,但这样的主题也没法拍的跌宕起伏啊…很真实很平淡地展现了一个自杀者临死前的心境,最后的效果反而不小。不过也可以说前面的“铺垫感”太强,有些时候会感觉前面都是在为结局做准备(这点在《大象》里也有点体现)

非常沉浸的情绪体验,在室外空间与人物保持同一节奏且不断逼近的镜头不断制造的压迫感与声音的缩放不断维持的在场感和人物独处时随着内心情绪或静谧或喧嚣的外化式配乐共同构成了这一感受,摄影机的幽灵不动声色的使情绪融入其中同主角一同颓败僵死在角落甚至迸发的热情,观看的过程仿佛一重生命体验。

一部很自我的电影,一部Chem Movie ,导演,演员,剧本都是嗑药状态,迷迷糊糊气质,迷迷糊糊的演绎。电影和角色灵感来源都是kurt和他周围的朋友们,但碍于kurt本身的巨星风范太强了,所以pitt在他的衬托下显得很不妥当,尽管pitt也是帅哥一枚,但他演的是kurt啊。电影中sonic youth主唱kim本人亲自下场,也是蛮惊喜的,作为他的朋友,也是影响了kurt音乐的人。

当我看见一个可以以假乱真的冒牌科特在屏幕上磕磕绊绊,像一片纸一样晃晃荡荡,我就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打五星了。迈克尔的嗓音不错啊,虽然科特独特的声音难以模仿,但唱腔很有感觉。看到结尾必然很难过,看之前就知道了。还是难过啊。通篇感觉十分虚无、漫长、绝望。没搞明白这些配角是干嘛的,这座房子是戒毒所吗还是啥,应该是男主家吧,怎么住这么多人。如果有想自杀的人看了这部片子,必定会得到极大的鼓励,去见马克思,哦不,去见天堂的柯本。另外,不要因为喜欢柯本就贬低这部电影,贬低演员,如果你不接受这种对名人的演绎就不要看。

角色着装和喃喃自语渲染出角色与周遭环境或人物的格格不入,客观视角的拍摄和焦距的模糊共同营造出角色在迷惘时对世界的混沌无方向感。被挤压于压抑环境中的两处配乐既是让观众下意识形成对角色此时状态的认知,也是对影片压抑感的释放。一种对天才的惋惜之情由此产生。

02-07年间的范桑特真的太强了。这里看似真实存在着的人物都可以说并非是在演绎真实情景,而是在把科本最后的日子里的心理状态用这些人物的行为演绎外化,看似多视角的建立其实就是科本本人死后化作幽魂审视自己最后的日子的视角。所以不消说,两段音乐创作的华彩部分就是科本的灵魂在演绎,这处声音的处理非常有穿透力。这一切和那些《大象》般的跟拍镜头都在结尾的灵魂出窍段落里有了答案。

获得奖项

  • 第21届独立精神奖
    第21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技术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