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很大(1999)

There's a Strong Wind in BeijingUP:2021-03-28

剧照演员表影评
北京的风很大

评分:7.7 导演:雎安奇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Japan: 50 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re's a Strong Wind in Beijing
上映:2001-07-07
IMDb:tt0292278

北京的风很大简介

一个手持话筒、身边跟着摄影师的、时入画时出画的胖小子在四处正在大拆的北京街头,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拣破烂的流浪汉、推婴儿车的老人、羞涩的外地民工、一脸严肃的武警战士、匆忙的上班族、带着中国姑娘的老外、前卫的都市新新人类,等等),突兀地将话筒伸过去,问“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路人的反应迥异:不置可否、“大”或“不大”、反问他们是干嘛的、骂他们是神经病、似话痨搬瞎扯上半天,等等。
  期间,胖小子会因人改变问话的内容,如是一对男女,是“你们幸福吗?”如是正在吃饭的,是“我可以和你们一道吃吗?”如是警察,是“警察叔叔,我捡到一分钱。”等等。而后来,镜头对准了一对孩子患了白血病的外地夫妻。

简评

冒犯性和侵入感极强的玩票试验,逮人问北京的风大不大,问情侣是否幸福,潜入居民楼、灰色发廊甚至公共厕所寻找拍摄对象,交给警察一分钱,16mm胶片并不能掩盖这种拍摄的非理性和追求刻奇,当然这也是电影人的原始冲动。无意碰到的绝症儿童父母彻底翻转片子调性,嬉闹中看到悲悯,平静下涌动苦难。采访者出镜和在发廊中摄影机将镜中导演摄影摄入区分了真实电影的分野。最后,很想和这样的朋友一起拍东西。

承接《夏日纪事》那种真实电影的介入方式,用采访提问的方式“创造”情境,“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这种跃出常态现实情境的提问打破了一切既有的意识形态包围,以一种真空、跳脱的方式,一如戈达尔的“跳切”,打破观众的期待,一切都处于不可预料的状态。真实电影是一种情境的植入,而“真实”也在无数的情境碰撞中突现。当年这股子独立纪录片的生猛劲在现在依然浓烈,央视的“你幸福吗”简直是和谐版《北京的风很大》。

花枪挑茅房,二十多岁胡同串子独有的异乎常人的贱,以犯贱为艺术,镜头蛮横又下流,疯踹几脚才敢偷偷低沉赤诚。渴望关注,用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挽留住你几秒的脸孔、语气和步态,用文邹邹的问题刺破走在人和人走在街上物样的隔膜,呜咽、胡闹、撒泼打滚。不是坏小孩,心里头有爱有人,就是太笨了,然后,太年轻:“警察叔叔我捡到一分钱!”

风,象征了人类复杂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现实。虽说影片生猛、毫无顾忌的表现形式在内地环境下还是极为少见的,但实则非常完整的继承了纪录片革命中的真实电影创作理念,以访问的形式建立拍摄者与被摄者互动关系上的运作模式,最终以一种视觉诗的方式作结。生硬的挑动的确可以很直观的挖掘社会百态,但尤其面对极少能接触到摄影机的大陆市民,敏感总是无处不在。

真实电影手法的运用,用无意义的问题作为提问,更多的是借着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让摄影机对被摄者横冲直撞的“冒昧”,观察被冒犯的人的真实反应。虽然这样的采访有悖纪录片的伦理,但正是这种违背伦理,赋予了影片实验的艺术色彩。在无意义的提问和谨慎的回答当中,观众难免会过度解读,这种试图寻找意义的解读是影片作用于观众的又一次观察。最终在无意义中意外发现意义,影片的收尾便放在了这个家庭。

垃圾解析度看得我眼睛都快瞎了。致敬《夏日纪事》,还带着一点《柏林城市交响曲》的味道,很是好玩。可以说是大陆独立电影的代表主之一了。暴力的镜头,直接的介入,此时人们对于镜头还有明显的排异反应。镜头具有权力,谁来拍摄,谁来记录,谁允许被记录。看似无厘头的“北京的风很大”,却能诉诸于表现当时中国大陆的阶级,族群,生活,意识形态,甚至于关于权力本身。除了最后一部分的白血病患儿,虽然动容,却没必要以外,几乎是一场完美的艺术纪录了。

关于普通人的影像记录,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知道片中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片尾那对绝望的父母和人力三轮车上笑着挥手的年轻人擦肩而过,让我想起来前几天去三里屯,繁华的商圈和坐在街边——显得格格不入的乞讨的人。一些北京折叠的时刻。北京的风很大,裹挟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

[ 77剧场]很喜欢。像是一个社会实验,央视“你幸福吗”的鼻祖。二十多年过去,北京变了很多。但北京的风还是很大,街上的很多人还是很冷漠,还是有人并不喜欢北京但为了更多的机会留在这里,还是有人千里迢迢来这里求医然后回去等死。这个总是令人失望,又让人充满希望的城市。

突袭采访的方式很有趣,冲去厕所采访真的有笑到我。印象最深的几个部分,推着菜车的奶奶佝偻着背对着镜头笑。被问到你幸福吗的情侣或夫妻,几乎每个人都笑的羞涩而自豪。采访到路边小哥突然讲起马斯洛需求理论。最后白血病孩子的父母悲伤的相互搀扶,孩子坐在床上。画质惨不忍睹,音质惨不忍听,但确实表现出了很多有趣的生活在北京的小人物

最近流行的日本街采Konbini Confessions原来二十年前就有人这么拍过了,这种拍摄获得的素材应该足够剪出一个叙事性更强的片子,但作者选择了像采访过程一样的随机鲁莽的方式,选择了素材1:1的利用率。这样其实很好,是很多持摄影机的人都不敢也不愿的方式,用娄烨的话说是呈现了一种偶然的局部的真实。世纪末的北京原来是这样的。

肩上扛的摄像机就像是权力的权杖。问一个中性的问题。随机式采访,随机式介入生活,如今这种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已经不是很受用了,受众的需求门槛被媒体提的越来越高。从小孩治病的部分往后开始回归默片剪辑和呈现,高级!整体就俩字,牛逼。现在的直接电影和观察电影已经越来越呈现泛滥的趋势,相反像如此实验性且有质感的影片真的越来越少了…

虽然是座机画质,但是内容让人完全忽视了画质。始终觉得我和西方人有非常严重的文化隔阂,所以在1999年的北京比夏日记事的巴黎街头亲近得多……是致敬,前半段的感觉太有趣了,后面的部分很动容。北京的风很大,结尾让人沉默,摄影机和摄影师能做的到底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