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2010)
The Company MenUP:2022-02-15
《合伙人》(英语:The Company Men)是2010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在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主演是班·艾佛列克和克里斯·库珀。
合伙人简介
数亿美元的上市公司GTX在遭受金融危机后,高层决定实行裁员,拥有六位数薪水的老员工沃克(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竟然首当其冲,昂贵的房子和保时捷一一失去,不得不搬到父母家中住,为了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沃克只好到接受一份亲戚提供的苦力活。公司得以安全度过危机,然而总裁的老朋友兼公司合伙人麦克拉里(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却发现,总裁一面声称资金问题而大肆裁员,一面却花钱新建公司总部,在提出异议后,总裁竟然连他也要辞退,转而聘用自己的情妇。看透了同伴的利欲熏心,带着对被裁员工的内疚,麦克拉里终于做了一个极富勇气的决定……
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具潜力导演(提名)约翰·威尔斯
获得奖项
- 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具潜力导演
简评
可以当成“恐怖片”来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而是它写出了当今社会的大恐怖,当裁员像割韭菜一样展开时,每个人的命运都改变,这不是某个人的决策,这是经济形势的逼迫,虽然本片把责任丢在某个资本家的贪婪和穷奢极欲上,但那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恐怖是整个世界的变化导致你的价值瞬间归零。片中一句台词很深刻: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世界还在运转,而你死了也没有人会注意。
众星云集,却通篇寡淡如水。叙事节奏温吞,也基本没什么戏剧性冲突,很多刻意设计的桥段感觉都是无病呻吟、无理取闹。即便这部影片在当下昏暗的社会经济前景可能再合适不过,但剧中被裁员的商业精英的确无法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年薪12万美元到最后东奔西走卖掉保时捷最后还是能找到一份年薪8万美元的工作,这种所谓的“苦难奋斗史”与受众所处大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因此更像是一部刻意设计、无病呻吟的“励志”片,况且本部影片中沉溺于消费主义的男主人公不仅丝毫不励志,甚至还有些惹人厌的颓废。明明是一部群像影片却硬生生拍成了直线叙事的独角戏,不仅无法共情,也丝毫没有一丁点的热血沸腾。如果本片要揭露商业运作的冷血残酷的话,本片又显得肤浅和不够深刻。总而言之,本片算是食材群英荟萃最后愣是做成了一锅大杂烩,实乃暴殄天物之作。
剧情一般,头重脚轻。但是在当下,让人思索的问题还是不少:从个体来讲,我该如何面对失业?从社会来讲,资本市场和自由贸易会是血泪经历还是励志故事?金融危机真的能使政体摧毁还是浴火重生?里面有什么规律吗?从这个角度说,还是值得一看的,而不仅仅因为主角会夺回拥有别墅和保时捷的生活。
无业游民第四十天。“心若在梦就在”无非是上层建筑在下岗潮里维稳的slogan罢了。特别理解大本得知妻子没有缴纳高尔夫俱乐部会费的歇斯底里,因为挥杆击球的瞬间,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销售精英。从踌躇满志再就业到低声下气当木匠,万幸他的身后有家人倾注的无限爱意。而还有一些人则滞留在寒冬,再也没见到春暖冰融。
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我们都像电影海报上走在电线的那两个人一样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维系着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但还是有人摔得很惨,甚至付出生命。虚荣会吞噬内心,脚下的泡沫终将破灭,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感,合理规划,理性思考,勤俭生活,脚踏实地总是没有错的。“合伙人”翻译也太不准了,就是“公司上班的人”。因疫情影响导致危机感加重,看完后十分焦虑。只能赶紧学习去了。
拍得挺好的,不像很多励志片一样有煽动性(个人很不喜欢幸福在敲门那种充满激情的励志片)。打动人心的是,主人公终于接受了亲戚提供的工作,而亲戚低价拍下装修的项目只是为了让失业的人能度过难关。菲尔因年纪大找不到工作而自杀,最终促使吉因再次创业。这样温情内敛的美国电影属实不多见。
一直以来,美国一直都在科技革命,于是重工业基本上都凉凉了,十多年后再看,取而代之的是零工经济,不过近年来被产业链卡了脖子,于是也有一些在美国建厂的,但重振重工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最惨的还是普通人,那帮CEO,高管,左手股票,右手期权,腰间系着百千万年薪的支票,真贪婪。
影片很有现实意义,也告诉了我,你有一笔殷实的存款是多么的重要。影片里鲍勃在下岗后,他才是家里最晚认清现实的人,儿子为省钱返还了游戏机,老婆重新工作还做了一系列规划,只有鲍勃被逼到最后才采取行动,卖车卖房,去大舅子那当装修工,不过幸好他有好老婆,有个嘴硬心善的大舅子,还有个有良心的老上司;我最不理解的还是菲尔,按说他的职位不低+薪水可观,怎么到了60岁还没有存款,最后无奈自杀,这前半生的钱都用哪了?这就是家无存款的悲哀啊,万事不由己。影片也说明美国的资本对低利润的传统工业行业抛弃的是多么坚决(就像影片中GTX抛弃了造船和修船业务),所以现在美国造一艘军舰的速度远远慢于中国,数量越多越慢,这些行业算是彻彻底底的夕阳产业了。影片质量可以,!
美帝中高管理层下岗再就业故事,老白男中年危机,故事内容如同街坊闲聊,平淡到感叹“居然还有这种题材的电影”的程度,充满了人间真实……哪个给资本家打工的没听过架构调整降本增效,没听过“不是给你薪水了吗公司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没听过“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但给优化的员工提供公共格子间和就业咨询还是第一次知道!老中青三代打工人的生活状态也有点意思。最后个别资本家找回初心股权套现,不计前嫌捞了又怼自己又骂自己HRBP老婆的青年骨干准备搏一搏东山再起有蛮梦幻,也算是社畜爽文了。世道如此艰难,刚拿了毕业大礼包的人看不得这个(远目
在这个经济寒冬看这部十几年前的电影更有共鸣和连结感。公司和个人的唇亡齿寒让一群被裁员的“公司人”瞬间失去生活的重心和内心的自信。在再就业辅导中心相聚的人们都有着光鲜的昨天,在无路可走的今天,不得不放下骄傲的姿态,接受卖掉豪宅豪车,不再西装革履,耐心拨打求职电话,在面试时忍受对方的奚落以及被拒,为了生计和家人的温饱,把尊严暂时放下,挣扎在渺茫的希望中,为了明天的安宁,他们坚信自己会赢,因为他们有信念,有勇气,有激情
被低估的好片子,最后的结尾又会有多大的希望,继续成为一个雇员,不断轮回?上市公司的决策与当下较多公司如出一辙,压低成本,提高利润抬升股价好套现。经济萧条时期中产阶层雇员,高管,合伙人不同身份的不同命运,有的人可以从头再来,有的人已经再也不见。我们该思考自己今后走哪个模式。
2012-7-24 一定要找出合伙人的看点,那么就是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给中国人的震撼。一个年薪十万美元的家庭,买大别墅,开保时捷,打高尔夫,这样的收入在中国是无法实现如此消费的。因为美国人喜欢贷款,而中国人喜欢存款,如果我们两个国家的人中和一下各自的经济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