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女人(2008)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UP:2021-04-16

柏林的女人

评分:7.4 导演:马克斯·法贝尔布克 编剧:马克斯·法贝尔布克 / Catharina Schuchmann
主演:尼娜·霍斯 / 茱莉安·柯勒 / 奥古斯特·迪赫 / 叶甫根尼·希迪金 / 伊尔姆·赫尔曼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片长:131分钟 / 175分钟(上下部)地区:德国 / 波兰
语言:德语 / 俄语
影片别名:A Woman in Berlin
上映:2008-09-10
IMDb:tt1035730

柏林的女人简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已化作废墟,在短暂的交火之后,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涌入这座颓败之城。躲在掩体下的德国百姓在步枪的威慑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转嫁到女人的身上。无数妇女被强奸,却没有任何一个苏联军官出面制止。
  她(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是这群备受屈辱的德国女人中的一员,丈夫远在前线,生死未卜,惶恐无助的她只能一次次忍受屈辱。她将自己委身一位苏联军官,只为在这恶境中求得生存……
  本片根据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

简评

二战中的欧洲,每个人都被战争的阴霾笼罩着。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是乌云蔽日下的一粒微尘。我们必须要谴责纳粹的种族血洗,但是同样对苏维埃政权对士兵的放任无法苟同。他们都是同样的罪人。无人性,没有区别。战争中的女人在忍受着亲人离别的同时,还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活着。红军们的刺刀捅穿了德国人身体的同时,也摧毁了德国男人的自尊。剧情很好,叙事有稍许混乱。看在奥古斯特的份儿上,再加一颗星。

偶然间在爱奇艺上看到的这一部剧。其实对于整部剧所讲述的故事来说,「辛德勒的名单」已经让我对二战期间所发生的有关人性的故事描写有所感动,而显然,这部剧在我的心目中并没办法超越它。但是反观主角本身,她所流露出对士兵的恐惧的眼神却是「辛德勒的名单」里以资本家的角度所看不到的。为了活命、为了守住自己的贞洁而委身与苏联红军,这是柏林女人们的悲哀,也是整个战争过程中的遗憾。在和平的年代里反思战争所带来的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以及珍惜现下所拥有的日常事这种电影所给我的最大的意义。

故事发生在苏军完全占领柏林前夕的某个街道,为了躲避炮火大部分平民都只能躲进地下室。这里所说的平民实际上都是些老幼妇孺,大部分都是妇女,即使有男人不是小就是老,因为适合打仗年纪的男人都去当兵了。苏联士兵最终占领了这个街道,面对手无寸铁又惊吓过度的女人们,苏联士兵被战争压抑了许久的动物本能被激发了。《柏林的女人》给人这样的思考。看完影片已经两周了,我被其深深震撼,却久久不能成文, 因为我困惑于影片在不同视角上所引发的思考中,究竟哪一个更接近真实。

苏联人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没看出来这德国女主有多被逼无奈,搁这儿玩色戒呢,通往女人的道是阴道是吧,还能让自己爱上施暴者,没读过原著,但可以想象德国女记者写的有多主观,最后丈夫跑了,倒成了丈夫的小肚鸡肠,不是想要Anyoma,应该是羞耻于说出自己名字吧。想拍一个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最后弄巧成拙变成了东东里,不是什么垃圾都能碰瓷经典的,看不出反战的东西,看出一些德国女人对苏联少校的意难平,俄语德语切换再配着英文字幕让人看的有些精神分裂,没有音乐调和,真的是如流水账般空洞无味,无病呻吟。

这部电影留给我们印象就是在战争年代这样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还有行为很难有好的判断,女主角本来以为可以坚守自己爱情,但是中间出现了一位上校,但是自己又有未婚妻,所以这样矛盾剧情,给人们无限想象,到底是谁的错,是战争还是人性本身就有错,值得大家深思,纵观整个电影,我们不难发现,最早时候,女主角从内心来看是善良的,因为在同胞遭受侵犯的时候,明知道自己站出来会受牵连,但是停下脚步站了出来,她善良并没有打动士兵,反而将自己至于危险中,这样的主动已经很伟大了。

我看过最恶心的电影。最近这样的论调越来越多,说侵略国的人民无罪,错的是决策者。可问题是小胡子不是你们选出来的吗?那些柏林的女人如果不支持她们的丈夫和儿子在前线烧杀掳掠,这仗能打起来吗?为什么会有《柏林的女人》这部电影呢?因为没有《莫斯科的女人》,所以就一定会有《柏林的女人》。苏联1915年前后出生的男性,战后死亡率在50%左右,注意是全体男性,而不是军人!男性死那么多,你们觉得苏联女人的遭遇会好到哪里去?合着人家苏联死那么多人就为了大老远穿过一个欧洲来qj柏林女性?不知柏林人民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他们侵略别人,自己就不会被入侵,苏联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那么让我们换个角度,中国的女人呢?朝鲜的女人呢?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战争杀红了眼,他刚弄死你老婆,你很难纪律严明不动老百姓一针一线,尤其是前线。再换个角度,也就是所有人都深恶痛绝的受害者有罪论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的举动才最真实,假如,我说假如哈,你老婆被人轮奸了,你的态度是什么呢?这就看出人的反应了。回到这部电影,我觉得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能坚强的活下来,值得敬佩令人动容,这也恰恰就是破坏和解救赎的关系

有强奸场景的电影对女人而言就是恐怖片。因为强奸是一种需要被诉说的伤害,它没有办法对他人造成可视化的冲击。它需要通过经历者的复述来得证,而复述的过程,就像一个肠子被挖出来的人被迫去描述自己肠子流出的形状和痛感。如果《战火中的伊甸园》想表达的是第三帝国没有自由的女人,那导演在这部里面想表达的就是,战争中没有幸存的女人。魏玛的德国聚集了欧洲第一批现代女性,而第三帝国则将所有魏玛女人都推进了坟墓。

很奇怪这样一部电影竟然才这么点分,所以多打了一分,更奇怪热评竟然会出现“德军杀了三千多万俄国人,所以俄国百姓就该死”这样的混蛋逻辑,我们应该去责怪战争,责怪战争发起方,责怪那些并不遵守战争条约的人,但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百姓,永远是双方的百姓,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战争,这必须要弄清!我一直以为电影会往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方向走,但是作者将自我道路一走到黑,实际上非常有勇气,提出问题,展现现象,战争中的野兽与人性消逝,问题有解吗?

有句话说“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话之所以是错误的,不仅因为这是“男权”时代,站在男人的角度说出来的无耻滥调,而且是是一句谎言。男人去打杖了,女人撑起了一个家,里里外外一把手;战争胜利了,留给女人的可能是守寡、残废的丈夫;战争失败了,敌人打进来了,女人第一个受侮辱。这片片讲的就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苏联红军攻陷了德国柏林,把柏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柏林的女人还该怎么活呢?于是,这故事就登场了。这故事扭曲之处在于:她竟然爱上了强暴她的那个苏联少校,当她老公从战场上回来,“我却没有一点痛苦”。

可以想见这部戏在德国能引起多大的争议,虽然剧情有点混乱(也可能因为我对白人脸盲),但是整体的概念还是呈现的相当完整的,这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人/一个没有武器的弱者,在残酷的/属于男人的战争中,他们如何活下去?每一个人的选择,不管是不是自私自利,都是其来有自、甚至情有可原,最终的结果虽然悲伤且无奈,但似乎也没有更合情合理的结局。又或者在抛开了国家和尊严这些考虑因素之后,究竟是原本的德国男人更值得被爱,还是这个俄国军官呢?

很奇怪这样一部电影竟然才这么点分,所以多打了一分,更奇怪热评竟然会出现“德军杀了三千多万俄国人,所以德国百姓就该死”这样的混蛋逻辑,我们应该去责怪战争,责怪战争发起方,责怪那些并不遵守战争条约的人,但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百姓,永远是双方的百姓,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战争,这必须要弄清!我一直以为电影会往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方向走,但是作者将自我道路一走到黑,实际上非常有勇气,提出问题,展现现象,战争中的野兽与人性消逝,问题有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