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姑娘(1967)
《中国姑娘》是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拍摄的一部政治片。该片摄于1967年,“五月风暴”的一年之前,被视为新左派运动的预演。该片并不在戈达尔最受关注的影片之列,然而部分影评家,包括Pauline Kael、Andrew Sarris和Renata Adler等人将其列为戈达尔最好的影片之一。诗人阿拉贡为此写了一篇《论拼贴》的论文。赞扬戈达尔在该片中运用的电影拼贴手法,不仅就人们对戈达尔影片中“七拼八凑”、“寻章摘句”的指责进行辩护,还认为《中国姑娘》的“新的小说结构”是他的一大发明、以文学性副标题把影片分成若干章节使人耳目一新。
中国姑娘简介
60年代下半期的某一天。巴黎某区。银行家的女儿维络尼卡在一位已同双亲外出度假的女友处借来的住宅里,召开“马列主义共产党”支部会议。房里堆放着一大批小红皮书,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些手写的毛泽东语录。在从北京传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中,维洛尼卡宣布支部正式成立,并以“阿登-阿拉维亚”的命名,以纪念被法国共产党开除出党的这一同名小说的作者波尔·尼赞。支部成员包括青年演员吉罗姆、女佣人伊沃娜、画家基里洛夫和大学生亨利。维洛尼卡给支部规定的任务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正值此时,原先缺席的亨利走了进来。他血流满面,是在巴黎大学同法共党员们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辩论时被打伤的。这使维洛尼卡更有理由宣布她的“路线”的正确性,即不仅不与法国共产党为伍,而且视其为主要敌人……
导演戈达尔醉心于宣扬毛泽东主义,他的这部机敏的讽刺作品激怒了循规蹈矩的批评家。戈达尔当时的妻子Anne Wiazemsky在片中饰演一个哲学系学生,她对校园里的四个毛主义小组成员很同情。他们的目标老是为外界因素所干扰,如招贴海报,红宝书,教条化的颂歌等,似乎总也弄不清自己政治信念的真正含义。他们也不能对实践活动给予任何一点思想上的支持。
戈达尔显然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尽管在描述他们的狂热时尽量向革命者的传统风格靠拢。
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让-吕克·戈达尔 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让-吕克·戈达尔
获得奖项
- 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特别奖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导演
- 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Anne Wiazemsky演员
- 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演员
- 朱丽叶·贝尔托 Juliet Berto演员
- 弗朗西斯·让松 Francis Jeanson演员
- Blandine Jeanson Blandine Jeanson演员
简评
以维罗妮卡为首的几个人躲在房间里不断学习马列主义,用大量的小红皮书装饰公寓,在墙上写满了毛泽东语录……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凑在在房间里分析天下大势,讨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不能说他们的学习没有效果,至少他们意识到共产党是分为两派的。一派是美帝国主义必须彻底端掉的真正的共产党,一派是美国能过容忍并愿意对其伸出援手的“修正主义”。这部电影讲述的政治背景事实上比我讲述的这些复杂许多倍,只是我能看出来的只有这些而已
政治与表演。很魔性的 mao 之歌。三原色。大量穿插图片和字卡及旁白。纪录片拍摄手法。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不止摄影师,录音师我们都能看到!)....马列主义有点像羊圈里的羊,而这些想搞革命的年轻大学生就像是被古埃及人丢在一个封闭环境的小孩——他们没能自学出人类的语言,而是受隔壁羊叫的影响,最后学会了羊的语言...多么好的讽刺啊。也许大多时候年轻人只想为躁而躁——为了发泄过多的荷尔蒙和生命力,而并不是真得考虑后果...革命的确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不是儿戏,不是像这部片里的那些年轻人一样像是在剧院表演一样...不过政治和演戏很相似,都是要会演,会以假乱真...图片即信息——戈达尔这部片的信息量好大,看得出他这阶段的确是“政治地拍电影”!各种意识形态!话说当时的西方人还是比较尊敬中国的...红
丰富(爆炸)的媒介,政治宣言的堆积,对情节的故意打断,贯穿始终的对影像/语言/戏剧本身的自指,现实的游戏化展现。无处不在的政治宣言之外,游戏化的展示方式,以及对文本本身的戏谑的自指又是对玩耍着“革命游戏”的资产阶级青年的讽刺(但激进行动又会带来另外的问题)。更像是一部视频论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电影,除了其现实指涉之外还充满了对语言与戏剧本性的形而上探索;片子里看到了不少《假面》的影子(但各种雷同元素以戏谑夸张的方式出现),莫非是对伯格曼的戏谑解构?
戈达尔应该是后现代影像语言拼接的鼻祖吧,与之相比目前很多碎片化的镜头语言甚至是论文电影总是在纯粹的说理性与快速剪辑,跳切,音画不对位这些形式的装x感中不断挣扎平衡。《中国姑娘》全程无一中国姑娘,却以狂热的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法国青年信徒一场啼笑皆非的青年“革命”尝试为企图,用采访,元电影等多样的形式让其内部出现自我的革命。戈达尔自身的政治意图在其中有些暧昧不明,但其对中国红色革命和理论的好奇程度却显而易见,对美国文化的戏谑讽刺以及对本国革命者举棋不定的摇摆也暗示了结尾处青年们根本无力发起的革命。那首颇具美国摇滚和乡村音乐风格的“maomaomao”简直为本片最大亮点之处,堪称概括60年代所有代表思潮。在火车上稚嫩的青年与真正的革命者之间的对话即概括了当时法国青年的思想动态即为大街上的呐喊
第一部戈达尔,并不喜欢,电影形式的颠覆倒是其次,内容上对某人某主义的迷恋着实不适,人们总是喜欢美化远方的故事,年轻人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吸引。“革命者的激情,来自于他们对旧制度的仇恨和对未来黄金世界的想象。与以前的革命相反,这场革命以取消阶级作为口号,但最后却造就了一个掌握空前绝对权力的新阶级,其他不过是欺骗和错觉而已。有人说,为什么有些革命走到了非常非常错误的地步,原因就在于革命者认为为了革命胜利可以不择手段,如果你那样做了,革命的初衷就被扭曲了,待你达成目标之时,它也变成非常不同的别的某些东西了”。
不知道怎么评价,也应该不会再看过程里在想的其实是,将自己的或者是身边人汲取来的几个思辨人格用来创作其实是会形成一个故事情景来带入的,往往大家是一种用故事引导然后再呈现思辨内容的做法,而戈达尔在这里抽空了虚拟认同的过程,甚至转变成了部分记录式的间离效果,取代观看乐趣的可能是那些拼贴 色彩和调侃戏谑的部分吧,于是形式在此就真的像是一个拆分完公式后的套用。或者说他掏空了那些虚拟故事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创作之余,创作者对创作人物的审视和反问,是没有重点甚至没有一个核心思想的,虽然这些都对创作者自己形成了影响,但我还是疑惑这些内容又是否可以直接成为一种表达,甚至是政治强加意义的表达。
60年代下半期的某一天。巴黎某区。银行家的女儿维络尼卡在一位已同双亲外出度假的女友处借来的住宅里,召开“马列主义共产党”支部会议。房里堆放着一大批小红皮书,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些手写的毛泽东语录。在从北京传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中,维洛尼卡宣布支部正式成立,并以“阿登-阿拉维亚”的命名,以纪念被法国共产党开除出党的这一同名小说的作者波尔·尼赞。支部成员包括青年演员吉罗姆、女佣人伊沃娜、画家基里洛夫和大学生亨利。维洛尼卡给支部规定的任务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正值此时,原先缺席的亨利走了进来。他血流满面,是在巴黎大学同法共党员们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辩论时被打伤的。这使维洛尼卡更有理由宣布她的“路线”的正确性,即不仅不与法国共产党为伍,而且视其为主
所谓的“高贵的背叛者”们。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背叛也许只是一场青春夏日的心血来潮的游戏,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待这场游戏的严肃程度,日日夜夜朗读小红书,每日开会分析路线问题,清算修正主义的队友,商讨革命的方针,上演情景喜剧展现60年代各个国家对待越战的态度(这一段是最有趣的)……同样,没有切实的苦难作为支撑,这一切也只能是一场游戏而已。但我并不觉得戈达尔在讽刺什么,我看到了赤诚,以及真实的红色之梦的破碎,即使“中国姑娘”的美好想象本就是一次严重的误读和欺骗。电影上映的第二年法国学运爆发,足以证明戈达尔如何深刻地融入并理解着那个时代。
政治性+强审美。还是戈达尔标志的跳切、三原色、室内构图线条、窗外平移的镜头。新浪潮政治电影的特性之一是意识形态被极富冲击地视觉化,如粉刷着墙壁的语录、红宝书堆满书架并变成街垒、收音机(来自中国的毛主义思想)变形成机枪、作家名被写上又划去。青年们对世界局势游戏般的扮演(各国眼镜、越南斗笠和玩具飞机)体现激进却肤浅的革命激情,室内及火车上冗长无休的论述又显示理论与现实的割裂——他们每天大谈不进行实践就无法了解现状,但一说到改变现状却只能投向炸大学之类的恐怖主义。总而言之,搞革命对于布尔乔亚出身的大学生只能是暑假活动,一到开学就只能无聊地结束了。某种程度上本片很像同时期日本左翼导演的一些政治片,虽然更可能是后者在学前者。拍摄打板的场景时常出现,模糊了电影和现实的界限,似乎也成为了一种预言。
没懂为啥就此认为戈达尔是毛的迷弟了……感觉这里面对革命,至少马列毛意义上的暴力革命是有很多反思和保留态度的?(火车上的对话非常有张力)此外很惊艳的是“两条战线”那部分,形式-内容,艺术-政治,音乐-语言,感觉套了三层,最外面就是电影本身-两条战线结合的出色实践。整一的叙事就是这个学习小组的发展和分裂,但其实还是由一个个戏剧段落拼贴而成,电影里的戏剧,模糊了戏剧和现实的边界(就像亨利吃面包时说的那样),革命不也是如此?每个戏剧段落都很有意思,除了音乐-语言那里还很喜欢在黑板上一个个擦掉名字。
《美国制造》是左翼元年,《中国姑娘》是戏剧元年,“我们难道不应该从零开始吗”?戈达尔不止“预言”了五月风暴,他表达更是永恒的“我”与“我们”的冲突、经验与行动的冲突。《男性女性》还可以说是套着性别论的外衣来谈政治,男女角色的作用非常泾渭分明,男性代表马克思主义,女性代表消费主义。但《中国姑娘》是更直接的政治宣言,而且是伪人口普查、伪纪实,《男性女性》中记录式镜头带来的真实感在这里被戏剧化的呈现形式所取代了,拍摄电影的过程直接在电影中被暴露出来,仿佛是对戏剧形式的一次“爆破”。
我没看懂,但大受震撼。我不敢说我完全看懂了,尤其是结尾我没太看懂,但是我也得承认自己看懂了一点。这类片,一个半小时时长要就按这一个半小时看完,那看懂是妥妥没戏,最好是拉着进度条反复看,逼着自己看进去,去理解,才有可能多懂一点。不要被这部片的名字所迷惑,开头“第四堵墙”的跳出跳入就很惊人,说是在拍一部叫《中国姑娘》的电影,而拍摄过程却就是电影本身,它虽然与中国以及那个时代紧密相关,却没有出现个所谓的中国姑娘。这部片虽然让我见识到了戈达尔的电影风格,跳切、乱配乐等,还有对三原色和白色似乎带有寓意的运用等等,但它似乎更像是一门理论课程,直接地讲政治,讲哲学,讲语言学,以及法国学生闹革命的可行性等等,他们的这段经历似乎充斥着讽刺和悲情意味。带着狂热却难以实施的理想生活,何其困难和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