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之道(1923)

Our HospitalityUP:2021-05-23

待客之道

评分:8.6 导演:约翰·G·布莱斯通 / 巴斯特·基顿 编剧:让·C·阿韦 / 克莱德·布鲁克曼 / Joseph A. Mitchell
主演:巴斯特·基顿 / 娜塔莉·塔尔梅奇 / 乔·罗伯茨 / Ralph Bushman / Monte Collins / Craig Ward / 乔·基顿 / Kitty Bradbury / 小巴斯特·基顿 / Erwin Connelly / Edward Coxen / 杰克·杜非 / Jean Dumas / 汤姆·朗顿 / George Marion
类型:喜剧 / 爱情 / 惊悚
片长:73 分钟(1995 alternate version) /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我们的款待 / 招呼妥当
上映:1923-11-19(美国)
IMDb:tt0014341

待客之道简介

美国曾经有“家族世仇”的传统,马凯和康菲尔就是两个世代仇杀不止的家族,1810年,约翰·马凯与詹姆斯·康菲尔在雨夜中交火,双双身亡。约翰的遗孀为了让儿子摆脱世仇,带幼子远赴纽约生活,而詹姆斯的父亲则发誓将两个孙子养大以后报仇。
  二十年后,威利·马凯(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饰)长大成人,他要赶回老家继承父亲的遗产,在经历了一场缓慢又状况百出的火车旅行之后,威利与同行的姑娘维吉妮亚结为朋友。到达目的地的威利拜访维吉妮亚家,而这位姑娘居然是康菲尔一家的小女儿,维吉妮亚的两个哥哥在知晓威利身份以后要加害他,但是“待客之道”的传统让他们不能在家中下手,于是威利赖在康菲尔家中以求自保……

简评

开头世仇相杀的氛围营造颇有哥特恐怖感,其后漫漫火车路的滑稽趣事更是满满的讽刺,所谓冷面笑匠真不是只靠杂耍炫技来博眼球。当然,最惊人的还要属瀑布戏和悬崖戏两大高潮戏的玩命演出,简直彻底为这位上世纪初与卓别林不分伯仲的喜剧大师所折服,他的表演狂野得令人害怕!可以说,《待客之道》里的基顿相当出色地完成了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颠覆。

看似普通套路式的故事拍出了无限趣味,包含跌宕起伏的剧情,历险记般的故事内容,夸张滑稽又惊险跌宕,趣味纵横又抓人眼球,让人时刻捧腹大笑,既有家族仇怨与浪漫爱情,又有王子公主类型爱情故事的瀑布历险和舍命相救,真是用大手笔将普通故事塑造为经典作品的典范,趣味横生又精彩纷呈,基顿展示了他超强的导演能力,足以与卓别林匹敌。卓别林是用所有的内容演绎为一个小丑的故事,而基顿是沉入生活去挖掘生活中本来具有的幽默风趣。同时,让人震惊的是作品诞生时间,作品重头戏的瀑布历险,堪称大手笔,看出了演员的敬业,让人惊叹。

美国曾经有“家族世仇”的传统,马凯和康菲尔就是两个世代仇杀不止的家族,1810年,约翰·马凯与詹姆斯·康菲尔在雨夜中交火,双双身亡。约翰的遗孀为了让儿子摆脱世仇,带幼子远赴纽约生活,而詹姆斯的父亲则发誓将两个孙子养大以后报仇。 二十年后,威利·马凯长大成人,他要赶回老家继承父亲的遗产,在经历了一场缓慢又状况百出的火车旅行之后,威利与同行的姑娘维吉妮亚结为朋友。到达目的地的威利拜访维吉妮亚家,而这位姑娘居然是康菲尔一家的小女儿,维吉妮亚的两个哥哥在知晓威利身份以后要加害他,但是“待客之道”的传统让他们不能在家中下手,于是威利赖在康菲尔家中以求自保……

基顿误打误撞拜访家族世仇的家里,在女儿和家族荣誉的牵制下,家里的主人们便对他开展不一样的“待客之道”。发现基顿很喜欢火车的设计啊,经常有火车追逐的戏份。还有最后瀑布戏,联想到影片发布于1923年,在这种没有高科技特效的年代,拍这种惊险的戏简直就是玩命啊(后面才发现这些都是布景,也太逼真了),给个四星对基顿在默片时期展现的开拓冒险精神,表示由衷敬佩。基顿的贡献给后来者的香港龙虎武师们打了个样儿,这就是开创者的价值所在!

待客之道是一部完完全全展示基顿才能的作品,火车戏的喜剧设置特别有意思,最精彩的肯定是最后一段的拍摄,基顿的聪慧和才能就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拍摄技巧、剪辑以及各种场景道具的搭建,在没有特效的时代以呈现出逼真惊险的效果。他拥有天赋型的肢体动作,也深知电影技术的魅力,他就是这世上最伟大的喜剧之王

影片的剧情过于拖沓,冲淡了基顿擅长的动作喜剧成分,让整部电影不再那么搞笑。基顿真的很喜欢火车,很多电影里都出现了火车,并且每部里面利用火车构建的喜剧情节都不重复。悬崖和瀑布两场戏仍然紧张刺激。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复仇和爱情的简单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很简单:冤冤相报何时了,爱情可以化解一切仇恨。

不少笑点都围绕“上门即是客,出门就寻仇”展开,也有基顿牌自行车、从身上掏出许多把枪等相对独立的笑点。前半段最精彩的场面是小火车的各种状况,几乎可看作是《将军号》的部分预演;后半段最精彩的部分自然是瀑布那里英雄救美的镜头,惊险刺激的程度即使在基顿的电影里也绝对能名列前茅。剧情简单清晰,不过基顿的电影自然是关注空间构造和单个镜头表现力,远甚于线性叙事及情节复杂度。

看的大师第一部作品,基顿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本来没怎么看过默片,一次偶然看到有up剪了这个片子,当时就觉得这种风格很有意思,后来很幸运又在破站找找到了。虽然大概可以猜到剧情走向,但是你绝对不会想到各种细节!可以说是又搞笑有刺激。btw这部的女主也是我最喜欢基顿作品的女主了,真的好可爱!值得多刷!!

有时候学历史,也需要看电影。从这部100年前的默片里面,就看到了,以前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以前的火车是什么样的,以前的人穿衣服是怎么样的,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历史课。同时,在以前没有电脑特效的基础下,得用多大的勇气,才能排出这里面那些开创性的、动人心魄的追逐戏镜头啊。

场面调度十分出色,基顿在里面设计了很多视觉母题,比如男主的矮帽子,路边吵架的夫妇,康菲尔家墙上的绣花壁饰,甚至是水(无论是瀑布还是雨水),这些重复出现的要素增强了全片的统一性,还顺便节省了叙事篇幅,足以看出基顿在喜剧方面的造诣之深。母题的变化可以产生一连串的笑料,前半部分有一组笑料就以铁轨为主题。撞歪的铁轨、被驴挡住的铁轨、弯曲的铁轨等不仅衬托出男主的漫漫归家路,还令观众无法不会心一笑。最复杂并且最精准的母题当属“钓鱼”。男主一开始在河边钓起一条小鱼,随后被一条大鱼拖回河里。影片后半部分,康菲尔在悬崖上放下绳子将男主钓起,却又随着男主双双落入水中。景深镜头的使用可以同时呈现出两三个事件,火车分裂的那段达到了紧凑的剧情结构及非限制性叙述的效果,背景的男主朝前景的康菲尔走来时还能制造悬疑的气氛。

美国电影在一边放电影一边演奏音乐的时代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卖的是精美的包装。聋子也能看电影,瞎子也能看电影,简单的影像,固定的镜头,单纯的背景,快速不停移动的主体好像对人的大脑做了充分的研究牢牢抓住你的注意力。胶片价格不菲且长度有限,情节紧凑,演员要在开拍前反复的排练走位,很多同位跳接,形成了影像的时代特征。

基顿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各种物件都能在他的手里玩出与众不同的花样,都凝聚了基顿肆意挥洒的想象力,火车旅行一段最妙,铁轨上的驴,脱节的车厢,山洞里的放牧人,种种细碎却又妙趣横生的事件碎片充满现实情境中的超现实质感,也是基顿最富有特点的“视觉奇观”的呈现,私以为基顿最大的魅力,正是其作品虽然庸俗但不低俗,虽不具备深度却足以在情感层面有着极深的感染力。

获得奖项

  • 第39届土星奖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DVD/蓝光套装
待客之道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