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头鹅(1972)

Play It AgainUP:2021-11-29

呆头鹅

评分:7.9 导演:赫伯特·罗斯 编剧:伍迪·艾伦
主演:黛安·基顿 / 伍迪·艾伦 / 杰里·莱西
类型:喜剧 / 爱情
片长:85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北非幻影
上映:1972-05-04
IMDb:tt0069097

呆头鹅简介

由伍迪·艾伦编著并主演的本片,描述一名亨佛莱鲍嘉的大影迷,整天梦想自己成为鲍嘉,连妻子也受不了离他而去,于是他找寻新的伴侣,结果找到了朋友的妻子。导演赫伯特·罗斯把此片从亨佛莱鲍嘉在《北菲谍影》里的形象发展出来,压轴戏完全重复了《北菲谍影》的场面,但情节却恰恰相反,因而制造出不可言喻的幽默妙趣。其中更有伍迪·艾伦的精彩表演,对于伍迪·艾伦的影迷而言,此片是非看不可。

简评

从开头看到那标志性地通往海岸的斜坡地形,我就惊了。直到看完来标记,才发现这片子原来不是伍迪艾伦导演的。那就说得通了。也就不妨直接下个定论了,旧金山不适合伍迪艾伦式唠逼唠迂腐情感伦理小故事。它太晴朗了,太明媚了。只有纽约那种逼仄阴暗的地下小酒馆,才是这种暧昧和手足无措的正确土壤。呵,影迷,果然注孤生。致敬《卡萨布兰卡》,不如直接去北非拍啊。

‘你喜欢看电影 因为你是这样一种人 你只会旁观生活,我不喜欢那样,我喜欢实干。我想要笑,我想要参与,我们从没一起笑过。” 老五四十年前就用一句话精确地概括了广大深宅影迷心中的悲催和无奈。确实,电影就是那些有闲,胆小,又有点厌世的人品味一段“代理人生”的工具。就像寺山修司说阅读是一种“人生被某种因素封锁时的赔偿经历”,看电影同样也是。

看伍迪艾伦的电影给我种全世界最有文化又爱电影的男人原来是这样想的,原来在这样生活,他们会隐约感觉到每一步都是电影英雄对自己的指引,回幻想就是回有超级大美女爱上自己而且是因为高超的性能力的细腻的心思,但也会别具一格的自嘲自己与妻子的分离焦虑“我出差离开家会吐,但我一回家就好啦,但不知道为什么南琪却开始吐了”,我如果是估计也会男文青会迷死他。

在伍迪大师88岁生日这天看了这部电影,真是很有纪念意义啊。躺在我舒服的小沙发上,思绪和情感被伍迪带进电影之中,仿佛沉重的病体也变得轻盈了。尤其是刚喝过止咳糖浆之后,身体总算是安分下来。然而本片主人公却不像我的咳嗽一样能随时控制,恰如其分地像个成年人。伍迪大师总喜欢扮演一些这样的角色。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幽默,有才华,却有些自卑又得不到理解。毋宁说他本人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而作为和伍迪同为射手座的我,观影全程都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和深深的共鸣。看本片纯粹就是看自己。而伍迪和灵魂伴侣戴安基顿的相互理解,也一如本片所现。彼时他们刚刚认识不久,感情正是好的时候。而这么早期的影片却能这么好这么纯熟,真令人叹服。然而,它或许能治好我的感冒,却治不好我的独孤。8分。

开场放的《卡萨布兰卡》给我愣了一下,然后随着镜头后移观众入镜,镜头切到伍迪全神贯注的面目神情。这时候的伍迪艾伦已经很话唠很神经了,但是是我很喜欢的,看的很欢乐。不讨论所谓关于性,爱情,婚姻与道德,伍迪艾伦完全是在演自己,一个敏感的小老头,自带喜感与尴尬氛围,表面话术与内心活动同样丰富,在女孩面前露怯,夸张的搞砸一切。他说自己不是女孩会喜欢的类型,青春期的他只喜欢看DC漫画,为了和女孩约会而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故意把书散落一地假装读过,选不出适合在姑娘面前展示品味的歌曲,嘴上说喝威士忌却在酒吧喝七喜,内心深处的暗流涌动幻化成僚机“鲍嘉”,幻象消失私欲爆发后的内心忏悔。诚实的在自嘲中表达自我…

虽然伍迪艾伦只负责编剧并未担任导演,但作为他和黛安基顿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本片在其作品序列中依然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幻想与现实的落差是伍迪的老题目,配上浓烈的迷影元素便显得别具一格。以卡萨布兰卡的结尾用作开场,让鲍嘉从《卡萨布兰卡》走出来直接指导迷弟主角谈恋爱,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开罗紫玫瑰》的先声。最后以对《卡萨布兰卡》结尾剧情的超越式戏仿为结束,设计非常巧妙。

开头伍迪·艾伦在电影院里随着电影院最后的剧情张大嘴从黑暗中回过神来简直就是迷影之髓。而不同于他之前两部自导的电影,这部电影更工整且成熟,它在笑料之外还有着非常巧妙的结构。最后机场的分别,同样是《卡萨布兰卡》的再现,却对应着浪漫与悲伤的两个方向。尽管你矮而且丑,你也不是电影里能聊以自慰的“鲍嘉”,但虽然如此,也是有爱情在你身上诞生,你是伍迪·艾伦,事后会证明你不比他们更卑微。这真是部励志片。

幸好只有85分钟,不太合胃口。呆头鹅Allen毛手毛脚,相貌不佳,在和女孩们的约会时的形象神奇地契合了四十年后所谓的“普信男”,影片向《卡萨布兰卡》致敬,出现很多Allen和鲍嘉对话的有趣桥段。影片里Allen沉迷于电影而只会旁观生活,朋友则是个满嘴不离股票、投资的功利金融男,他们的两段婚姻都出现了裂痕。不太能接受Allen与他朋友妻子的一夜情,也想不通为什么突然朋友妻子就意识到了自己对丈夫的爱。所以婚姻是什么呢?是激情耗尽后的疲惫,和已经深结下的不离不弃的关系吗。伍迪自己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白日梦,是他常见的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落差。我们都会有那么几个小时,相信电影里的故事都是真的,那么导演和它们的联系会更深,幻想有多么完美,现实可能就多么令人沮丧。

现实与虚幻的魔幻交织,荒谬与怪诞的艺术结合。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感情都是难舍难分的东西。当卡萨布兰卡的经典配乐响起,Woody Allen目送着Diane Keaton上飞机。我脑海里不断重复着他们分别之前的对话:“也许不在今天,也许不在明天,但是很快,而且会后悔一辈子。”“这太美了。”“是卡萨布兰卡里的,我一生都在等着说这句话。”(ps:本片伍迪•艾伦的表演真是太好笑了。感觉看这片的感受就是可可爱爱,没有脑袋。开开心心,不动脑筋。)

6/10。作为开场的[卡萨布兰卡]黑白片段和男主公寓里背景墙的鲍嘉海报,对经典的引用产生了两部电影间的互文联想,当鲍嘉护送褒曼和丈夫坐飞机离开时,镜头衔接上艾伦的表情特写,这象征了电影中硬汉鲍嘉与现实中呆头鹅之间的差异。艾伦是一个成天沉溺幻想逃避离婚烦恼的自卑者,他需要想象出的鲍嘉指点他的行动,自以为能同大明星一样对女人游刃有余,但每次面对两个朋友为他约会的对象时,都会因为内心恐惧、过分表现而闹出笑话,只有与朋友的妻子琳达能够妥善相处,可幻想的鲍嘉却总是在他们沉浸美好的时候跳出来,教他说情话并一次次鼓励他主动发生关系或直接告别。艾伦和琳达共度良宵醒来后,盖的黄色被子其色彩暗示消极、不忠,最终艾伦找到了自我,打的士到机场劝琳达回归婚姻,[马耳他之鹰][卡萨布兰卡]的场景和台词重现,使幻想消退为现实。

伍迪艾伦是个真的影迷,这部《呆头鹅》以及之后的《开罗紫玫瑰》大抵都是一封他写给影迷的情书式作品。这部片子中对《卡萨布兰卡》的致敬是为了更好讲好这样一个忧愁的故事。交出导筒的伍迪艾伦这一次用出色的表演和依旧个人风格十足的剧本展现了魅力。一个面对女人总是敏感、偏执、畏首畏尾、呆头呆脑的自卑文艺衰仔却卷入一场爱的漩涡,当年的黛安基顿真是人艳衣品高。最后一场几乎完全复刻《卡萨布兰卡》的戏颇有张力。一个总是畏缩、无所适从且被爱情所摈弃的衰仔孤独走进迷雾中的样子却一如亨弗莱鲍嘉般坚忍。看完之后在看《呆头鹅》这个名字真是个很雅的译名...伍迪艾伦不仅是个好导演,好编剧更是个好演员。老实说,我也想成为一个畏首畏尾、呆头呆脑但是脑中充满独特想法的衰仔。

“我知道很多与我年纪相仿的人永远都没能从那里面走出来,他们因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生活。 他们仍然活在五六十年代,无法理解为什么每一件事都与他们曾经信仰和希求的不一样,因此他们认为现实是虚假的,太残酷,太丑陋。当你坐在那些电影院里的时候,你真的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不会觉得那只是电影。我认识的很多人永远无法从这种影响中走出来。这种想要控制现实、改写现实、美梦成真的欲望,经常出现在我的作品中,因为一个作者或导演所做的就是创造一个他想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你喜欢你创造的人物,喜欢他们的穿着、住所和说话方式,创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可以在那个世界里待上几个月的时间。那些人物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而你也在其中。所以我的电影总是弥漫着一种幻想之完美与现实之沮丧的对立。”旁观生活,逃避生活,还是不会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