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2013)

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UP:2021-03-01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评分:9.2 导演:邓康延 编剧:
主演:叶开 / 周国平 / 郭初阳 / 钱理群 / 李玉龙 / 蔡朝阳 / 童蓓蓓 / 何易 / 邓康延 / 陈丹青 / 听雪 / 廖炜 / 张俐 / 吴文冰 / 曾杰 / 梁琛 / 金秋 / 李泽武 / 冼华 / 徐添 / 孙云晓 / 阮锦辉 / 李绪莲 / 于鸿磊 / 熊丙奇 / 杨东平 / 王会华 / 王国生 / 王久寿 / 董仁发 / 邓家庆 / 张小高 / 周云蓬 / 林何 / 周孝正 / 潘乱 / 申晓 / 王尚清 / 秦久惠 / 张鸣 / 晏鸿国 / 陈辉 / 李英强 / 洪华挺 / 阿飞 / 乔
类型:纪录片
片长:30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2013-09-09(中国香港)
IMDb: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简介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简评

可能由于电视分集播放,语文、乡村、高等、学堂、公民教育等都讲了,内容繁多。但每集质量良莠不齐,没必要都看。基本以对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的采访为主,批判尺度不算小。完成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后来看,很有共鸣。第一集语文考试莫名其妙的阅读理解,一想起就高血压,当年语文、英语、历史老师对着错误答案分析头头是道,导致当时厌恶文科。钱理群和王德峰都说教育本质是理想主义,最不该谈利益,但恰恰我们教育是高度产业化、行政化的。记起本科学术氛围很好,但行政效率极其低下、踢皮球,臭名昭著。在庞大的国家机器下,很多改革和非主流的教育模式,以及去行政化,确实很难实施。本片对各种现象原因的一瞥,确实能启发一些思考,对新人或孩子进行教育时,能更容易分析其短板是在教育的哪个环节造成的,以对症下药。最后,有几集不值5星。

2013的纪录片到2021的今天来看愈加痛心,不知道片中的理想主义者们的现状如何。纪录片本身说是教育改革调查,批判内容其实只有一半,另一半是在描述体制外的各类多元教学内容,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片中部分理念描述得很美好。内容编排一般,不过尺度放到今天来说已经足够大,我们都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希望以后能有勇气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做出改变。

高中读过叶开编辑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到现在快十年过去了还记得莫言的一篇小说,记一次长跑。后来我写作的风格也会拓宽一些,不只是惯性的写出应试教育下华丽空洞的文字。我觉得大学之后我一直在用后天的阅读和学习来弥补原生的教育缺失,中国语文教育的事实缺失,逻辑缺失,理解缺失…我很多次感慨,还好我在高中读过叶开编的书,像一场远方的革命,碰撞的火花在积满灰尘的暗房里凿开了一个洞,让我得以偷光。

一集一个弊端,说到底问题无非是大家都诟病许久的死板应试,教育资源倾斜,农村城市,异地高考,高校官僚主义…但就是对于这些老生常谈问题的直言,它的结果就是被消失纪录片给出了一些可能性,私立幼儿园,民间教育者,体制内身体力行勉励抗争的教师…但这些可能性都只是微光,我们也能看到即使是手持微光者,被微光照亮的人,心里也是不确定的,在世俗的功名成功和真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之间摇摆。最后一集其实说的很明确了,微光能让人有希望,但真的想要改变教育,首先要改变的是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zz环境,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否则,谈教育改革也只是空中楼阁。想起最近的新东方直播间,教育需要的不是盗火者,而是纵火犯。

其实已经很温和了,也没有很深入,但仍然避免不了被禁的命运,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任何改革方面的思考最终都会导向房间里的大象,不可说,自然也就不必说了。八年后来看这个片子,感慨“新一线”这样的民间组织如果现在出现,大概有几百顶来自左右的批斗帽子等着它,“素质教育”如今也已和“公共知识分子”经过了无数的污名化后被扔入了垃圾堆,而片中试图去拯救的那些少年青年现在应该已经长大,成为“网络民粹”中的中坚力量了罢。

看了第一集,为什么要固化孩子的思维?原因有一部分是中国国情,中国需要工农阶级,大量生产力,需要大家伙埋头苦干,在各自岗位做好螺丝钉的工作。至于创新,开拓思维,中国孩子不需要。因为他们长大以后,只有极少数会跳出这个圈层,国家不会因为极少数而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知道的越少越好,愚民政策,百姓越单纯越善良越好,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高,没有黑心商赚差价,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好的背后是苦难与希望的支撑…可悲可叹啊

能播就已经很不错了,还好能找到资源,讲的都是大实话,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太敬佩他了!“敢于揭露弊端的勇士,中国教育的盗火者。”可是这样的勇士太少了,他们有改革的心,但社会和政府却不给予改革的空间。10年前的片子所揭露的教育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还是有不少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大学还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本科生还是在孜孜不倦的发表抄袭的论文,毕业生眼里还是只有功利没有信仰,大学教授还是在不断接课题拿回扣然后理所当然的让研究生干活(廉价劳动力),老师依然灌输给学生们“同学即竞争对手”的思想!没有人在想教育的事情,大家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轻飘飘的以方便以更快的速度随波逐流。

重回人的语文,大学[5]体制内的应试教育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这是不可忽视的,必须提出的问题。敬佩这些盗火者,教育改革先锋者们,借以片中一句话“怕的不是革命犯错误,怕的是不革命”有了开始才可以慢慢处理改革中的问题,慢慢摸索,为的是以后所有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受到最正确的教育方式。也希望现在的学生可以不浸淫在应试教育的潜移默化当中,保持独立保持思考,拥有火热的青春与自由。希望盗火者们不要放弃,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

刚刚跟朋友聊完美育是伪命题的话题,想起了这部在高中看的纪录片,印象还是很深刻,好的集非常好,不好的集非常不好。具体来讲第一集综述、后面讲大学教育的还有技术教育的很好,宣扬国学、解放天性以及远离素质教育的那部分不太认同。高考制度虽有弊端,但解决方法可能不是多几个华德福来使更多的孩子远离贫苦同时也远离社会竞争,而是如何去最大程度地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让孩子成为更独立的人。 笑得我打滚!

周国平做自己写的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只得了69分,勉强及格,因为不符合“标准答案”。小学语文教材4个问题:事实/经典/儿童视角/快乐缺失;华德福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上学远贵难,农村大学升入重点大学的比率不断降低。出生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主要是讲立人图书馆的事;大学教育:非常不自由、guan本位、学术fu bai、quan交易(quan力占满了一切资源);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gai ge,非常自由、min主,可以自主招生,丰富的社团活动,合作办学,可以随意转系/不想听本系的可以去旁听别系的课/学生可跟校长随意交流/不同大学之间可以互转/可以fan抗比如说高考罢考;杜郎口中学教育模式;马小平;home school;公民教育

13年的纪录片所讲的问题,在2022年的中国教育现状中依然随处可见,可悲的是这个纪录片里还有说真话的前辈大师,现在却几乎没有了,普通百姓的人微言轻没有用的。另外不得不感慨的是,大学这理想之地变成这样或许真的也没啥办法,经济下行,大家日子越过越苦,但也还没到陈胜吴广之境遇,那只能关注自己那一方天地,身体健康且有饭碗可吃,就算谢天谢地,在当今中国社会谈理想太过奢侈。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停滞,或许从教育中也可以窥见一般。

1-3中夹带的价值观真的十分劝退,自以为是现代社会的清醒者、装作客观的评价。实际上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为了批判而批判,且其中夹带了典型的西方价值观。中国应试教育当然有其弊端、不合理性,但决不能在不考虑其社会现实、国情下,做全面批判。听听反对的意见很关键,但意见应当是具有建设性的、相对客观的。再是大举素质教育大旗,认为自己是清醒者,这种优越感让人很反感。更有甚者,在遭到打击后,刻意营造一种殉道者的态度,遇到一些阴暗面就怪到体制、甚至怪到gcd头上,只说“这不是老师学生的问题,而是背后的体制原因。”再者是片里对民国课本的赞扬,咱问民国的教育普及率有现在这水平吗?那是不是部分阶级的特权呢,在受众少的情况下,做出现在看来具有人文素养的课本,不很值得赞扬吧。最后最离谱的,怀念科举的言论,简直逆天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