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孤影(1986)

Varjoja paratiisissaUP:2021-09-29

天堂孤影

评分:8.1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编剧:阿基·考里斯马基
主演:马蒂·佩龙帕 / 卡蒂·奥廷宁 / 萨卡里·库斯曼嫩
类型:喜剧 / 爱情
片长:USA: 76 分钟地区:芬兰
语言:芬兰语
影片别名:Shadows in Paradise
上映:1986-10-17
IMDb:tt0092149

天堂孤影简介

环卫公司垃圾车驾驶员尼卡德(Matti Pellonpää 饰)的老同事计划筹资组建自己的环卫公司,邀请尼卡德技术入股,但老同事不久急病突发身亡,尼卡德的生活重回一潭死水状态。尼卡德心有不甘借酒滋事,在被拘留的时候结识日后的同事米卡拉。米卡拉偶而会不识趣的妨碍尼卡德暗地追求超市售货员伊罗娜(Kati Outinen 饰),但他仍是尼卡德最可依赖的朋友。伊罗娜为报复超市经理偷走了钱盒,尼卡德帮助她找到服装店的新工作,服装店经理夹到尼卡德与伊罗娜的关系中间,但尼卡德最终夺回了自己的爱人。
  本片获1987年芬兰电影尤西奖最佳影片奖。是导演郭立斯马基(Aki Kaurismäki)无产阶级三部曲的第一部。

简评

“无产阶级三部曲”第一部。听了张大磊的推荐来看,还真是相当动人。考里斯马基的体系太强大,以至于他的这种高度限制的表演方式(绝对可以顺到德莱叶-小津-布列松的体系里,反而不是塔蒂-罗伊安德森-苏雷曼这个体系……)与其实有些离奇的情节在体系里非常自洽。对孤独感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别忘了这片其实是个风格独特的情节剧啊,差点还走向黑色电影)。开头垃圾车的段落真是漂亮(一瞬间穿到肯洛奇-达内那儿)。剪辑风格干脆利落,居然都不留气口……

突然意识到阿基和布列松在形式层面有一种实质上的相似:拍的多是类型片,只是经过了高度提纯。与此同时,两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阿基影片中的主人公会为改变生活现状而做出尝试,有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常常表现出自嘲式的乐观主义精神;而布列松的人物充当的是“模特”,是其擅长的机械线性叙事中的一环,人物命运往往被预设,如同线性叙事的结局一样不可逆且必然,具有更浓厚的悲剧意味和悲观主义色彩。

这一部无疑让人想到考里斯马基的另一部电影《升空号》——汽车,上头的主人公莫名犯罪,还有结尾的大船;考里斯马基真的是拍平凡人生活的大师;太多搞笑的情节了,胖子太可爱了;还以为男主女主第一天约会是去酒吧然后撞到了胖子,结果是去bingo,没想到还有专门的bingo店,bingo在美国文化里似乎是给老人社交的志愿工作,这算是文化差异吗;学习英语——话说那边的教学理念好先进,重视听说;宾馆的洗手池就在床头;本来还想写一句:看一看考里斯马基的现实主义,再看一看虚假的现实主义《勒阿弗尔》,结果发现《勒》也是考里斯马基导演的,这就很尴尬

阿基电影就是如此,描绘的社会环境冷酷,严寒;人际关系疏离,冷漠,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挣扎和失意;他们永远徘徊社会底层,难以摆脱命运的捉弄和摆布;但阿基电影里的角色,好像从来没有屈服过命运和社会的挤压,悲中作乐,对执拗且荒诞的方式去“尊重”生命和生活;虽然荒诞不经;但背后却是散发出来的是浓烈的人味!阿基的许多电影都有黑色电影的味道,人物难以摆脱宿命论,但故事的结尾,总是赋予一抹浪漫主义色彩;主角总是带着心爱的女人憧憬出发去心中温暖的、明亮的、欢快的理想国度。“塔林”“升空号”“美国”都是阿基电影里“理想国度”的象征符号。

阿基“无产阶级三部曲”之一。男女主角演的真是绝了,全程几乎无笑脸,把北欧人外表冷漠、少言寡语的性格完全演绎出来了。随时会失业的小人物,一边担心饭碗,一边追求爱情;一边想要好的生活,一边又不愿违心和不喜欢的人凑合;还有同样困窘而可爱的朋友。俩人出去住旅店还开两间房(笑)。实话说,谁起的“无产阶级”这样政治色彩浓郁的名头,根本不契合啊,这就是普通人的细碎生活(北欧真不错,垃圾车工人也有钱坐邮轮出国度蜜月哈哈)。

看阿基电影总能感觉到他是个有趣的理想主义者,这种带着味道的美好爱情也能在他的电影里生根发芽,看着看着还能品出些甜味儿。又在他的影片里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元素(他用的演员感觉都是一套人):静止呆滞的人群,无限的抽烟喝酒场景,冷冷的腔调,有趣的音乐,丰富的颜色,固定的镜头,不时出现的大特写。这部电影里充满了更多的明显无产阶级元素:勤勤恳恳工作的工人,驶向远方的共产主义大船,工人进不去的服装店和高档餐厅,想成为资本家之前就病发的工人…阿基电影里人物的表情总是克制的,可是每每谈到爱情,观众和演员的嘴角总能一起上扬。

冷色调的打光,冷冰冰的人物的脸,还有言简意赅的台词,考里斯马基尽可能做到了冷静,避免繁杂的细节,规避掉廉价的情绪渲染,仿佛一个崇尚极简的雕刻家,削去了所有细枝末节,只留下了简洁明了的主干。但他偏偏要在这绝对的冷静里,去呈现真情的存在,一个萍水相逢的狱友愿意为你介绍工作,一个妻管严的男人偷了孩子的储蓄罐给你泡妞,一个浪荡女愿意放弃有钱人和你浪迹天涯……这些人类之间的爱被冷静的呈现着,它们的产生没有原因,只是存在着,成为艰难生活里最后的尊严。

节奏紧凑,情节设计充满巧合而又并未失控,提炼出了庸常琐碎生活中的那些趣味并连贯成一线。颇有些怪异幽默的台词也配合着打破了乏味的真实生活空间,而演化出一个电影内的切实稳固又难以捉摸的奇趣生活空间。无表情演出、简洁高效精炼的叙事无疑取法布列松。好用流行乐填充情绪。私心实在喜欢这种步调流畅、对白少而精要的风格,同为小成本生活化作者电影,考里斯马基是无产阶级的朴素背景,粗中见细,行动取胜,私心感受比侯麦的小资情调喋喋不休优柔寡断要好看多了。

无产阶级三部曲之第一部#延续了阿基一贯的“孤独与希望”主题#芬兰在两极格局中的尴尬位置#拥有某种同质性的角色身份与固定演员班底为阿基粉提供了特殊的彩蛋。木然的日常,木然的憧憬远方,木然的交往,木然的示爱,笨拙而沉闷。冷色调直至女主的“红”进入后画面才有了一丝暖意。这是爱情吗?还是因为阶级相似性而惺惺相惜,在孤独的茫茫人海中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餐厅再富丽终究不是归宿。前70分钟的性冷淡到最后5分钟的狂热浪漫,出于死亡边缘的驳击与奋起。这段爱情简直胜之不武,惟有红色镰刀锤子的轮船能解释这无逻辑的逻辑——爱情恐怕是无产阶级的最后的骄傲。

前二十分钟叙事效率非常高,昨天还在畅想未来的人今天却在工作了二十五年的收垃圾岗位上死去,那种凌厉凄凉的伤感岂是喝两杯小酒听两首摇滚乐能抒缓,唯有无力地诉诸暴力。进入爱情故事后,剧情上难得的迂回几转,冷幽默和悲苦遭遇贯穿始终,同时不乏在垃圾车混浊的泥水中捡到黑胶唱片(随后家里多了台唱片机并决定送掉录像机)这样戳中我心的巧思。因为弗罗里达(美国)什么也没有只有芬兰人和唐老鸭,所以我们选择搭上红色游轮去塔林(苏联),这是1986年。大概只有阿基电影里的无产阶级人物才会如此——永远体面永远有序永远充满理想主义,冷面笑匠实为冷面暖心。 7439 1834

典型的阿基风格,讲述的依旧是最底层的普通人的故事,开垃圾车的男人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也会遇到爱情,并且会为之所困,深陷其中,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生活,言语也不多,但彼此心中都有所牵挂,见面前也会特意准备鲜花和衬衫,说出“一个人怎么度蜜月呢”的时候既冷酷又浪漫,片尾出现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轮船也携带了导演个人的私货,无产阶级之间的守望相助正是其所表达之意。有时候挺像体验一下芬兰这种性冷淡的社会氛围的,所有人都不苟言笑,但又心照不宣,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喧嚣和吵闹,难得清静。.:送人离开时开的竟是垃圾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特别的送行了。

资料馆十二月阿基回顾展第一场,看的第二部阿基。寒冷与污浊之下依旧很暖很浪漫。“我是来带你走的,度蜜月总不能一个人去。”淘宝女装店靠侯麦摄取灵感也好几年了,也该“创新”向阿基取取经吧。鹅黄风衣,西柚衬衫,玫粉外套,就连超市制服——血橙色衬衫裙也好看得不得了。这次回顾展用了十一月上海展映的版本,2K修复、字幕全部重制,加上是内嵌,是这两个月大师回顾展效果、质量最好的一次(阿巴斯不止一场外挂字幕灾难,基耶用的繁体翻译)。也希望资料馆每次的大师回顾都有这样的质量吧。@小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