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与旧电钢(2013)
评分:8.4
导演:邵攀
编剧:
主演:张宜苏 / 张鹏程
类型:纪录片
片长:149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徐州方言
影片别名:骑着BIKE·弹着旧电钢 / Bike与旧电钢 / Bike and Old Electronic Piano
上映:2013-11-02(首映)
IMDb:tt3289322
自行车与旧电钢简介
主人公A,热爱音乐从工厂辞职,学习创作,他目前已有一百多首原创歌曲,他曾在北京地道卖唱,后因食不裹腹回到家乡徐州,靠路边演出谋生。
主人公B,生于台湾,15岁随父家徐州,不久,父亲死去,孤独中,他自学了钢琴,音乐创作,MIDI音乐制作,他门徒众多,其中已有偶像明星。可他 依然住在廉租房中,依然靠倒卖电子垃圾为生,依然免费教育着热爱音乐的人。
他们命运多舛,平凡,伟大,穿着破旧的衣服,唱着最动听的歌!
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 最佳纪录长片(提名)邵攀
获得奖项
- 第8届First青年影展
提名:最佳纪录长片
- 邵攀 Shao Pan导演
- 张鹏程 Pengcheng Zhang张鹏程
- 张鹏程 Pengcheng Zhang作曲
简评
辛苦导演跟随主角多年。但是否太执迷于隐世天才或者市井高手这样的题材?而高手或天才的标准不应该被市井降低,无邪的个性放飞也并不是讲荤段子和不注意个人卫生。不知道为何,我感觉到某位主人公叙述的父亲家暴、习琴过程和他对义妹的感情可信度不高,听听最后那首支离破碎的歌就知道了。
应该是19年看的了吗?时隔太久再来看大象的片子,同样是记录一个音乐人的故事《黄河尕谣》,想起来记录一下,今天再看没有到5分的程度,毕竟为了追求纪录片的真实效果拍摄手法显得过于粗糙,有些地方也有些冗长,但是!这个故事真是让我第一次看到原来纯粹长这个模样。
看完龙标版又去B站拉了一下170分钟版。但非常可惜,不管哪个版本,都只聚焦在“音乐怪人”这个层面,导演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或拍摄出张宜苏成为现在这样的根源,对于张宜苏80年代被父亲从台湾带回大陆也只是一笔带过。但如果把张宜苏放在“被历史抛弃而异化的人”这个大视角下,深入挖掘他父亲和他自己真实想法、他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使片子得到升华。看全片时一直想到《河北台北》,这部同样描述“外省老兵怪人”的作品,可惜本片导演并没有站在大历史下的眼光,让本可以深刻影片、精彩的人物只成为了猎奇对象。
怎么能这么好?愣把一纪录片看出了青春片的感觉。从来不修边幅的张宜苏和出场就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张鹏程,加在一起搞出了个升(三声)C调的生活。可以追着云彩搓澡,也可以在大娘出殡路上跟一眼看上的姑娘表白。自由切换,毫无障碍。两人的音乐都是自学的,但是张鹏程一唱起歌来,特别是他第一次在录音棚录自己写的歌,总在同一个地方卡住,大哭;张宜苏弹起琴来,噫嘻噫嘻,简直漏屋生辉。两人太自在了,畅快得竟说不出来具体是哪个细节。觉得徐州话也好听。
也不知该怎么说,感觉特别好,就引用一下张鹏程的话:光是知道有这样一部片子存在就特别好。主人公给我的感觉是从古希腊过来的哲人,保留了接近原始而不加掩饰的生活方式却又如此接近艺术。希望老张成为我生活的镜子,能照着我的虚伪和扭捏之处。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友邻的推荐,不然说不定就放在想看里边吃灰去了。
以赤子之心追光,自尘土中开出灿烂的花。两个活得通透的俗世神仙,一群心怀热忱的可爱的人。生命的韧性和任性在冷酷无情的现世闪耀着夺目的光。当乐观嬉笑的张鹏程说起自己放弃梦想,却依然认真投入地唱起自己的歌,当邋遢落拓的张宜苏深情地回忆逝去的恋情并在旧电钢上弹出那么美的音乐,忍不住热泪盈眶。看这部影片像是打开了一个平行世界的门,窥视那些平凡又伟大的音乐人,又感觉得到了珍贵的启发。
很真实,片子从头到尾让我感受到孤独,尤其张宜蘇的片段,甚至听说朱莉的经历后有些绝望。拍出来后成了传奇人物,这种人物身边也出现过,但通常在没有听谈吐前就将其划为异类远离了。有一个近乎执拗的爱好让人充满个性,与众不同,人就应该这样开心的活着啊。让他们拒绝面对现实的只是对音乐没灭的热情还是真正的音乐才华?无论是谁,来我家里大便后用纸包起来藏在某个角落,还神经病地说会带来好运,我都会找到糊他脸上,让他被幸运包围。
张宜苏突然让我想到我爸的一个也是很懂电脑的朋友,也是一直单身,我小时候觉得这个叔叔很有意思,后来就没怎么听到有关他的消息了……看多了男性为主角的纪录片有点乏了,因为扯来扯去也就那几个话题。但这部确实拍得蛮好的剪辑也很棒,主要也是导演会选角。两位主人公都很有戏。
我总是说有一百种可以活下去的方法。可是我觉得自己并不想退到那样的地步,我用了“退”,那其实就是我觉得那是一个不好的倒退,是一种不甘和不得已,也不敢去真的放手那个可能不存在绳子,这可能就是没有天赋的俗人的怯懦的想法,只有当下不敢想不确定的未来。hrr在等待的一个夜晚)
妙啊,张宜苏的爵士音乐局真的妙啊。所谓的大隐隐于市,是你从不曾知道背手的两根筋大爷,路边讨价还价的中年人,嘈杂电子市场的老板娘,他们是不是午夜中得到水晶鞋摇身一变的灰姑娘,甚至就是那个得失无妄的仙女教母。人永远不是完美的,雅俗从来就是不是绝对的,自洽的人真的很勇敢,令人羡慕。
两个表面上完全脱离正常生活轨道的人制作的音乐却能进入到人的内心。这是什么样的两个人呢?从小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接触到音乐后把音乐当做自己的梦想与生活寄托。两个人的生活环境很差,但他们乐观、纯粹,也正是这样的心态才能滋养出打动人的音乐。
张鹏程get不太到,用戏谑抵抗生活太悲了。张宜苏完完全全戳到我了,谁能拒绝温柔讲述的人呢?对朱莉的克制又热烈,对音乐的洁癖又大方,世俗又遗世。「朱莉就是我的珍妮」「人就是要开心」。片子的选材其实挺聪明,从一开始找了农村的片段,到后面的身世讲述,都很平。重头戏音乐先用侧写,再直接用作品来撞你,然后点到为止。其他基本都留白。太纯粹了,甚至鹏程有点像对照组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