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1975)
评分:8.4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马克·派普罗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 玛利亚·施奈德 / 珍妮·鲁纳奎 / 伊恩·亨德里 / 史蒂文·伯克夫 / 何塞·玛丽亚·卡法雷尔 / 詹姆斯·B·坎贝尔 / 安赫尔·德尔波佐
类型:剧情 / 惊悚
片长:126 分钟 / 119 分钟地区:意大利 / 西班牙 / 法国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 德语 / 法语
影片别名:职业:记者 / 旅客 / The Passenger
上映:1975-02-28
IMDb:tt0073580
过客简介
著名英国记者大卫·洛克(Jack Nicholson 饰)奔赴北非,意欲采访当地的反政府游击队,但是因语言不通,洛克始终无法到达对方营地。洛克回到旅馆,发现在飞机上结识的邻屋商人劳勃森死亡。两人近似的相貌令洛克突然决定与对方互换身份,于是洛克的死讯传回国内,与洛克感情处于冷冻期的妻子瑞秋起初情绪平静,但很快开始怀念丈夫。同时洛克假借劳勃森的身份与一些人接头,发现该商人暗地里与北非游击队进行武器交易。洛克辗转至西班牙时,英国制片人联系瑞秋准备拍摄关于洛克的电影,瑞秋对劳勃森颇为在意,建议剧组寻找此人。洛克在西班牙结识了一位学习建筑的姑娘(Maria Schneider 饰),两人结伴游荡并躲避英国方面的寻找,在这场身份游戏中越走越远……
本片获1976年丹麦波迪奖最佳欧洲电影奖等多项褒奖。
第2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获得奖项
- 第28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7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简评
最后的长镜头一步步推出窗外恰是他对这世界最后的凝望,景别在变大,一切越来越清晰可见然而世界也在越来越小,最后它突破了一直以来希望的镣铐却已然失去了本质,成为空洞的躯壳/存在。一位盲人看不见时拥有拐棍,可当他能够看到世界却再也出不去了,一切变得无聊,即使强制性地取代了另一个人的身份/精神,仍然是无尽的无聊,他永远无法存在这个世界上。与丈夫感情淡薄但丈夫死去后爱意升腾的妻子/撇下同伴独自在城市高第建筑中徘徊的少女/一个想要掩藏肉身呼唤灵魂自由却最终沦为空洞的男人/安式色彩依旧美丽/“物”超强的存在远超精神的游离
被老师选为“新浪潮电影”代表而播放的片子,本来以为可能会看不进去,没想到却快速进入了剧情。燥热酷暑风沙,两个人互换了身份,逃离了已有的生活轨迹,却没逃离原来身份的追捕。大量画面给了空境,给了好像没有意义的景色,但是景色又实在美丽让人着迷。尤其最后镜头记录下来慌张而来又匆匆离去的人们,穿过铁栏杆的镜头,好像他的灵魂已经抽离了肉体,床上死亡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早已死了的军火商。
看起来是安东尼奥尼整个导演生涯中,综合性最靠近大众的一部作品,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表演生动,色彩表意,配乐悠扬,最后的长镜头都不枯燥乏味了 —— 却入围了金棕榈。导演的重要作品里总要给人物迫切的寻找配上虚妄的结局,这次是身份的互换,生命的重启,结果从落寞换成了暗黑,看来无论是跳槽还是换命,所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局都一样,哈哈。亮点在叙事,从主人公和妻子回忆双线对照讲自我认同这个主题,想法真牛。我们总说人与人之间不过是过客关系,其实,一段时期的我们也可能只是自己生命的一位过客,嗯哼。
电影的主题是逃离,偶然的机会男主角假冒了别人的身份,从记者转为军火商人。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在于对这个主题十分厌倦,也就是个人处在一个认为要对一切事情负责的状态,所以无法共鸣男主角的行为。也许是自己太年轻,看了也不明白。最近也深刻体会到重看、重读的重要性,以前自以为明白的东西,现在再看就发现不对劲,于是开始怀疑起看电影和看书的价值来,还陷入一种再怎么努力也是无知地横冲直撞的恐惧。喜欢的点在于电影的叙事非常实在,没有一点儿哗众取宠的影子,张力都来自于实在的真功夫。能扛住压力做到这样的叙事,确实是大师的水平。电影的结尾暴露人世冷漠的画面之后,是西班牙傍晚最美的晚霞伴随着最温暖动听的音乐,那小石房子仿佛出现过在我清醒的梦里。正是这讽刺的美感,让人宁愿当一个男主角这样客死他乡的过客。
和安东尼奥尼真的不来电。不知道应该怪进场前的food coma状态,还是晚餐前一时兴起进了pub的那杯酒,连上个月的那场音乐催眠实验片都没睡着,我竟然在大师胸毛轰炸的阴影下合上双眼,进入了“逃离式"的梦境。。。我不需要大师通过一大堆胸毛,告诉我人生可以多虚无;“爱”这种几乎"不存在"的东西,随时可以转换身份重新启动;就算游遍世界,却觉得哪里不过都一样,找不到丝毫意义的厌世感也真的让人厌恶。仅此立意,胸毛如多年未修的草坪般茂密的尼科尔森和头发如海藻般茂密的光脚吸“七星”的安妮宝贝又有什么高低之分呢?最后大师说,没有人不可替代,包括你自己。。这次责任5/5开。但再也不想看尼科尔森茂密的胸毛了。
我喜欢两场戏,一场戏是尼科尔森边听录音边造假,录音机穿出来的声音和曾经的现实时空穿出来的声音重叠,于是同一个场景里当下和过去两个时空也在不停切换。还有一场戏是那个著名的长镜头,尼科尔森的灵魂飞向窗外,绕了一圈后又回来了,这个镜头恰到好处,整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为这个镜头而生的,一个人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他死了之后,灵魂转过头来审视他。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总是有这样的时刻,这一分钟,让你觉得过去的一个半小时无比空洞,却又无比必要。有些拍法,我想安东尼奥尼肯定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开头一场戏如何控制黄色蓝色和阴影的比例,还有倒数第二场戏如何控制绿色和红色的比例,这种控制是有必要的吗?对我来说这太难了,但安东尼奥尼经常这么干,也许他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下了很大功夫。
安东尼奥尼真是最会拍长镜头的导演,如此美,又如此自然。最后一个长镜头,观看视角反客为主,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也没看懂摄影机是怎么做到的……太厉害。安东尼奥尼慢悠悠的节奏非常适合拍这种后现代社会的倦怠和逃离,杰克的演技也很牛,只是他眯起眼睛的时候我总想到《闪灵》……这片叫《奇遇》也很合适,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幻想:假如和另一个人互换身份会怎样?瞎子寓言又把本片拉高一个档次,也算现在社会中经常热议的话题:如今人们几乎拥有一切,却为何更容易抑郁?想要的太多,拥有的越多反而越失望越空虚。男主有体面的工作、知识、财力、魅力,然而他只想逃离,对他而言,逃离不是目的而是状态。另:这次安东尼奥尼直接就是全拍建筑了,真是可爱。
很久前看过的电影了,与《已故的帕斯卡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算是安东比较容易理解,剧情也较为清晰流畅的作品了。关于我一旦脱离了我之为“我”的躯壳——换一个身份后,我们是够能有更为自由的生活呢?安东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给出了一个选项或者说,结局。或许每一个符号化身份的结局都一样呢?结尾的长镜头太精彩了。
在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不可交流的关系后,安东尼奥尼开始对自我身份认同进行了探讨。在我看来其实有些希区柯克的略带荒诞的悬疑,互换身份后解谜和寻找。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找寻自己的价值,不断的解释、逃避、匹配新的身份。如果说《奇遇》里的女主人公是被动的“消失的人”那么在这里男主是在主观的消失,我们可以看到《奇遇》里的亲友对“消失的人”的寻找,也能看到这个“消失的人”在脱离原有的社会生活后的内心世界。
很喜欢安东尼奥尼,总是能够将人展现在空间里,现在电影少了很多电影该有的样子,这部影片在视觉上非常美,风景服装演员都很迷人。拼命逃离自己身份的主人公在那样一个时代还能成立,如此想来当下的个人已经越来越不自由了,但同时却比那样的时代更孤立无援。玛利亚穿花衬衫时候真的很美,两年前刚被《探戈》伤害过,自我堕落之路已然开始,让人唏嘘。最后的长镜头很棒
与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惯常出现的“建立连接”的尝试不同,本片的主人公主动切断了与往日生活的联系,并使用他人的身份享受着独行的自由,试图消解某种萦绕已久的虚无感。然而直至结尾他仍旧苦闷,如寓言中的瞎子一般,获得所渴望着的光明后,却要陷于世俗的丑陋之中,无法解脱。难以填补的空虚与永远在身后追赶着你的生活是所有现代人的困境。。本片结尾的长镜头(超脱的灵魂回望被囚禁的肉体)与《蚀》结尾的蒙太奇构成了一组有趣的对照,相互迥异的技法共同印证着安东尼奥尼的天才
再再次重看。这已经不是冰冷的问题,是残忍,是不给人任何希望的彻底绝望。那个被称为coincidence 的女孩绝不是coincidence ,那是洛克生命最后的记录者,是观众借以参与影片注视洛克的视点,是死亡的见证者,但是安东尼奥尼简直冷酷悲观到了极限,影片的结尾他又根本的抹除了可以见证一个人死亡的可能,一个人的死亡不再可以成为物理空间和时间范畴上的存在或者说,物理上的死亡根本没有意义,而是成为一种完全个人精神世界内化的死亡,死亡失去了客观上的意义成为了超验的存在。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又都是表象,安东尼奥尼根本想要探讨的还是那个关于是存在的真实还是建构的真实的真实问题,不难想到原因在于1972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给予他巨大的冲击。这个电影配得上100个金棕榈,影史第一悲观主义,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