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泪(1952)
Umberto D.UP:2021-02-18
风烛泪简介
50年代的意大利,战争带来的恶劣余韵还在持续着,面对强大的生存压力和微薄的养老金,曾经为政府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的退休者们终于呐喊着走上了街头,但很快便被警察驱散了。在散开的人群中,温贝尔托(卡罗·巴蒂斯特 Carlo Battisti 饰)显得格外的凄凉,他身无分文又生了病,即将要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赶出住了二十年的老宅,而在他身边一直陪伴着他的,却只有他的爱犬。女房东凶神恶煞,但她的女佣玛利亚(玛丽娅-皮埃·卡西里奥 Maria-Pia Casilio 饰)却对温贝尔托格外关照。但是玛利亚的力量微薄,不足以保全温贝尔托的住处,走投无路的温贝尔托只得牵着爱犬流落街头。他想乞讨,但放不下尊严;他想自杀,但舍弃不了人生;他想丢掉他的爱犬让它另寻主人,但爱犬的不离不弃唤醒了他心中的感动的希望。影片的最后,一人一狗渐渐远去的画面在另一个层面控诉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奈。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故事(提名)切萨雷·扎瓦蒂尼 第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维托里奥·德西卡
获得奖项
- 第5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Grand Prize of the Festival / 主竞赛单元 - 第2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电影故事
- 维托里奥·德西卡 Vittorio De Sica导演
- 卡洛·巴蒂斯蒂 Carlo Battisti演员
- 玛丽亚-皮娅·卡西利奥 Maria-Pia Casilio演员
- 丽娜·甄纳里 Lina Gennari演员
- 梅莫·卡罗泰努托 Memmo Carotenuto演员
- Ileana Simova Ileana Simova演员
简评
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大师德西卡的一部经典作品,片中大量的社会生态、城市现状、百姓生活等极为细节的现实描绘,充足体现现实主义特点。影片通过一个暮年老人的单叙事视角,讲述了二战后意大利社会的贫困与破败、老无所依、道德沦丧的现状,有些类似沟口建二的《武藏野夫人》的社会背景,还有不知怎的,我从主角的身上总能看到卓别林《舞台春秋》的影子。视听方面,大量的室外景与长镜头调度,朴实的摄影、灯光、室内布景。片中老人虽然也有着善良的帮助,但相比社会给他的对待,还远远不如一条狗带来的多。连拼力争取的最后收容处也不能留下。看到最后真的被感动到失去抵抗,老人与狗的友爱,现实社会的残酷,在最绝境的境地感受到人性中一丝丝微弱的暖意。(这狗的演技是真的精彩,值得当男一号)
讲述了社会底层工人中的一位老人,为争取保留租住的房子而做各种努力最终放弃的故事。老人的行动令人感到无力,为付房租政府游行要养老金但被驱散,卖表卖书求助朋友,可得来的钱都是杯水车薪,甚至战时老人也曾喂过房东肉吃,却没能得到房东的理解,世态炎凉,老人的处境令人悲悯,但他没有放下尊严去路上讨钱,他最终放弃了争取去往他乡。他曾想让他的狗另有归处,但他没舍得,当他想要和狗一起撞火车自杀,小狗挣脱的求生欲又给老人燃起了生的希望,故事的结尾,一人一狗在路上玩耍,老人最终会怎么样呢?开放式结局让我无从知晓,大概是租住一间更便宜的房子,和愿意接纳他的善良人在一起。故事中给老人温暖最多的怀孕却不知父亲是谁的女孩也令人担忧,前途未卜。这部影片充分的展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在当年一定会引起政府的关注,改善他们的生活。
德西卡这次又把镜头对准了为生活而拚力挣扎的罗马市民。这就是真实人生啊,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坐收租金夜夜笙歌,而有些人光是为了能活下去、为了能有个安定的小窝就已经拼尽全力了。老人去屠狗场寻狗那段特别好,刻画人物焦灼又忐忑的心理特别细腻一波三折。高潮部分老人在到处都是破洞和灰尘的小屋里挨了一晚收拾东西决定彻底告别包括在门口和女佣颓丧而冷静地话别,以及想方设法要把小狗处理掉几次三番还是难分难舍的段落,都极为精彩,简直令人动容。老爷子被逼无奈只能豁出脸皮当街乞讨那段也堪称经典,老爷子内心的挣扎与纠结简直淋漓尽致。女佣的角色亦颇出彩,几个镜头就使一个聪明能干的底层小姑娘形象跃然于荧幕。片中处处展现战后罗马的生活风貌,宏大而细微,镜头自如叙事流畅,配乐亦极好,技术上基本毫无瑕疵。好电影值得反复看呐!9分。
《风烛泪》的导演是维托里奥•德西卡,也是他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本片依旧是由非专业演员出演。很经典的老人与狗相依为命,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故事。开场镜头从大规模人民群众游行示威逐渐聚焦到主角翁贝托,展现了二战之后经济萧条的状态下人们得不到政府保障的不满情绪。影片不是一味的去塑造人物的悲情可怜之处,而是真实表现环境下人情的冷漠、弱势群体焦虑和无助感。同样也离不开自身因素,翁贝托固执、自尊心甚强,连拉下面子去乞讨和向熟人借钱的勇气都没有,这也是他屡屡失败遭受挫折的其中原因之一。无处安身、无依无靠的处境越来越令他感到绝望,以至于想了结自己的痛苦,最后他携着爱犬一同去自杀,却被逃跑的爱犬阻止。也许是还怀着一丝希望,又或者是因为没有赴死的勇气与决心而选择继续苟活下去,但结局并不能改变他们彼此的命运。
不拘泥于大框架,注重细节,这便是新现实电影的魅力。不论是从演员,还是从场面调度看,《风烛泪》无疑都是“一部杰作”,因为德西卡本身就是一位“场面调度者”。对于二战后中下层阶级人们生活的反映,《风烛泪》不是第一个,但无处不见德西卡对自己摄像机下角色的那种温情,他是爱演员们的。一个有自尊的退休工程师,相比贫穷,令他万念俱灰的更多是他内心的孤独,“影片确实涉及中产阶级,它揭示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痛苦、他们的自私自利和人情淡薄”。“德西卡和柴伐梯尼致力于让电影无限趋近于现实。终极的目标是让生活本身成为一场精彩的演出,让电影这面完美的镜子映现富有诗意的生活,并最终改变生活;但生活还是生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时刻,反应法西斯前后统治时期的社会状态,而本片显然已经有了太多戏剧化部分。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常依靠社会的必然压力,所带来的困境叠加,将人群推向无法摆脱的结局。但此模式的核心不在情节节奏,而在于真实性的关联与叠加。《风烛泪》在结构上把人物得绝望感推得很足,这就成功使得看似仍有希望的结局,反而表达出了更加无力的真实。但影片通片所描绘的人物,却是缺乏代入感的。这是源于对于情节的去真实导致的。在男主角的困境中,虽然源于现实基本情况,却是范式的,缺乏个体事件独有的不设定和差异性。这就造成影片空描绘出一个社会,却没能构建起一个人物。所以这不是时代的悲困,这是导演眼中的时代悲困。
人们实现所谓的现代化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真的不过才几十年,这部电影给我的现实意义是看到了意大利战后的环境。早年的劳动者在压迫寻求解放,而今天欧洲租客占屋又有些讽刺,那些真正的富人不会被人欺负,而那些被欺负的无非都是努力改善生活后却被生活又打击到的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所处时代的繁荣与稳定,穷人就是在风衣漂泊中寻求一个短暂的挡雨之处。中国人对于居者有其屋的执着,或许就是那种漂泊中的不安全感。萧条时刻富人依然可以歌舞升平,而穷人却似一分钱而苦苦哀求。但是男主也并讨喜,有这一种无知的天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整体感觉更像是戏剧的效果,整体没怎么打动我,更喜欢女佣的表演效果。弱者只会欺负弱者,而无产阶级也不会团结。.7于浙江杭州萧山科技城,。(优酷后面卡桢
关于这部电影我不太赞同zzz老师的看法,《风烛泪》和《偷自行车的人》在我心中是各有千秋的,私心可能更喜欢《风烛泪》。前者是所有悲愤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的失落感,后者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无能为力。而从摄影的角度看,《风烛泪》相比德西卡的前作在动态场景的传情达意上更有感染力:玛利亚半夜醒来对窗远望思考自己的情感选择,乌贝托迟迟不尝玛利亚送来的蛋糕,乌贝托和玛利亚如亲人离去般的道别,乌贝托的狗始终不愿离开主人……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所有的画面都如同纪实照片般真实,尤其是玛利亚最后与乌贝托告别时的慢慢变得失落的眼神配合双方哽咽的对话直接让我积攒的情绪崩溃——“沉默的故事”有对人们情感的冲击力永远是最震撼的。
随着人物与剧情的退散,总是在景深镜头之中注视到与剧情无关之物,在《风烛泪》中,时间往往是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个体被死亡(成为静滞)的宿命所诅咒,如果他在影片中成功给掉了自己的小狗,那么就意味着其死亡的那一刻,也是温别尔托·D的自杀。然而在影片中,死亡在其推迟之下形成一种Uncanny,并通过一个表层化的Happy或悬而未决的Ending蔓延至影片之外。因此,无论是文本还是场面调度,《风烛泪》都是一部被解构的黑色情节剧,包含倾斜角度,锁孔窥视,百叶窗,甚至是结尾的快速Zoom in,但这个镜头除却预言或引入运动之外别无任何信息,好莱坞悬疑影片中作为推动线性因果剧情的凝视机制失效,指向一种纯粹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反而很像新浪潮的一些反类型实验,也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新现实主义不是唯物的“现实”。
哭得一塌糊涂,狗狗太演技派了…完了之后还是要回顾本片中展现的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推着片子往前走的很难说是有明确前因后果的一条逻辑线,而是时间线本身;导演展现的更是一种情况而不是一个情节,一种关于当时意大利社会、关于Umberto所属的这个退休金极低的老年人乃至整个中产下层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是一种聚焦的、个人化的集体肖像;片中有许多与叙事主线——如果有的话——不直接相关或者至少按照逻辑关系不值得如此篇幅的镜头:女仆点着废报纸烧墙上蚂蚁、端着盘子用脚把门勾上、房东和她恋人道别前的亲昵镜头、路边乞丐对着路人高声乞讨……然后,在被公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那几部代表作品里,能感到徳西卡与罗西里尼之间还是有很明显的风格差异:德西卡关注的似乎是人,人本身及其尊严,而罗西里尼则冷酷地多,他就只是在刻画世界的样貌。
。①一个没有家人的退休公务员为政府工作几十年却拿不到补助,被房东赶出门,和小狗相依为命的故事。影片中途他想过自杀,但最终还是选择活下去;②依然是高水平的新现实主义杰作,视听技法同源于《偷自行车的人》,但整体水平不如后者,因为太多地方用配乐煽情,而且剧情上出现了刻板印象的、性格上“可恨”的人(如房东);③生活细节的捕捉:很多,比如女佣早起在厨房做家务、老人试探性乞讨后躲后面让狗来乞讨、老人演绎自杀演绎的波澜不惊、结尾男主和狗捉迷藏。强力的表演配上长镜头往往让这些生活细节显得更有力(长镜头保持了角色情绪在观感上的连贯性,使观众一直沉浸在氛围中);④其他喜欢的视听片段:把走廊拍的逼仄的仰视角、透过破洞拍一人一狗的镜头、结尾的一人一狗渐渐远去。
本片在形式上的诸多优点已被巴赞在他那篇漂亮的影评中剖析殆尽。当然我也同意许多影评人对本片内容上的苦情主义的指责,可值得留意的是,这一指责却很少出现在其另一部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上。我认为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 “苦情” 之上,而在于影片自身所具备的厚度上。是的,与之相比,我感到本片的呈现的现实稍显单薄,而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其一,摄影所选用的镜头焦段或许偏长,由于这一局限,许多场景的拍摄呈现出视觉上的戏剧性,与新现实主义强调的空间性有所背离。其二,景深的单调,这一点尤其出现在几个特写镜头之中,几乎是无景深内容的特写。其三、调度的扁平,缺乏一些具有层次感和摄影美学的复杂调度。另外,巴赞认为本片男主的自杀倾向是突如其来的,实则不然,我认为早在人物背影换位被公交车撞击的镜头中导演已给出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