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2006)
DongUP:2021-08-06
东简介
2005年,贾樟柯陪朋友画家刘小东来到了这片孕育着华夏文明的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了反映三峡移民10年巨变,刘小东特意选择了12名拆迁工人作为写生的模特,创作油画《温床》。他以赤裸的躯体反映着内心的坦诚与真实感,在与模特的交流中感受着库区人民的观 念与情感。
2006年,刘小东来到了泰国曼谷采风。在这个炎热的都市,刘小东深入到草台班子的女人中间,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与12名模特的嬉戏、划船,刘小东捕捉到不同文化氛围中人的感情与生活的体验。
本片是导演贾樟柯在拍摄《三峡好人》时的同期作品。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贾樟柯
获得奖项
-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Doc/It奖 / Open Prize
提名: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
- 贾樟柯 Zhangke Jia导演
- 刘小东 Xiaodong Liu自己
- 韩三明 Sanming Han自己
- 余力为 Nelson Yu Lik-wai制片人
- 淡勃 Bo Dan出品人
- 孔劲蕾 Jinglei Kong剪辑
简评
《三峡好人》的前传,一次偶然的纪录片拍摄引出了后面“三明寻妻、沈涛别夫”的故事,影片看似记录画家刘小东三峡、曼谷创作过程,实则是为我们呈现一个即将消亡的县城,用画笔留存最后的记忆;一个蓬勃发展的异域,用水彩勾勒明日的遐想。
很有贾樟柯剧情片的味道。前半部分衍生出了《三峡好人》,不知他有没有过尝试后半部分泰国模特的故事拍摄剧情片。如果能够在另一个国度不同乡土人情下仍旧拍摄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来,真就证明贾樟柯的美学体系已经成熟了。就像侯孝贤能够跨越自身拍摄《聂隐娘》,依然拍摄出纯正的侯孝贤风格。
此片是贾樟柯最好的一部纪录片了,因为主角是刘小东,中间穿插了泰国女孩,略有些破坏电影节奏,但整体是好的。不仅把刘小东整个创作历程表现了出来,还把他的一些内心的追求探寻了出来。之前王小帅、张元也对刘小东这个人物进行过挖掘,他的确是一个很有追求也很有深度的画家,此片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直率和简单。
纪录片主题很模糊,讲一头没一头。或许把刘小东和泰国的part裁掉,可以成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刘小东也太好笑了,虽然是来三峡找底层素材的,但是一直皱着眉头作很深沉的样子,活脱脱一副领导下乡视察的模样。讲话也讲的拗口。老百姓的生活哪有这么复杂,穷归穷,举重若轻才能活下去。要把生活看出洞来是你们知识分子的毛病
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讲述他们在生活中快乐和伤痛,不断提醒人们浮华生活背后的那一个庞大的阶层——或者说阶级,他们的力量、欲望和希望。有些人对这种生活是一个完全的旁观者,那很幸运,但老夫不是,因此,老夫对这个导演一直抱有好感,并希望他能说出更多需要表达却没有话语权的人们的愿望。
明明是跟《三峡好人》同时拍的,可这两部的差距也太大了。贾樟柯的现实与生活感放在故事片里很有力量,但是放在纪录片里又很矫情。能看得出来贾樟柯并不怎么会拍纪录片,一个小时的线索几乎全是乱糟糟的,里面居然还有很多非常明显的设计和加工过的痕迹。他把拍故事片的那套方法也用在纪录片当中,就像后段在泰国拍女子在公交车发呆的那段,可以在几年前的《世界》中赵涛在公交车发呆的那段里找到先例。这一代艺术家有很多思想想去表达,有很多不公想去抗争,但无奈实力的确有限,呐喊能否成为一股强有力的冲击,还需要时间的磨练。
展现创作“温床”的部分就像是《三峡好人》的先行片,只不过在镜头和个体生命之间加入了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刘小东的绘画和贾樟柯的镜头对准的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群体,刘小东置于其中,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纪录上的“景深”。
对刘小东不是很了解,他所谓试图借助于三峡民工和泰国热带女性的身体来表现生命力之美确实很有趣!画作名为《温床》。画里画外都是一个个的故事,三峡民工意外身亡,他女儿的哭泣不需要赘述;泰国女孩工作完,给人打电话但是打不通的焦急,或许是她惦记的男友!
怀着作为电影的期待来看,看完才发现是纪录片。以至于我一直把刘小东作为贾樟柯的化身,他用另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来传递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关怀力量,但形式置换成艺术家后,我的推测是否仍然可以成立?哪怕在为别人记录,贾樟柯仍然用独具一格的、非常具有吞噬性的镜头语言(这导致我在所有沉默的部分,只看到贾樟柯,而看不到刘小东)来传达了他的艺术观。
三峡部分有很多三峡好人的镜头,看到工人在远景镜头边角的残楼边缘,联想到三峡好人的走钢丝镜头,突然意识到,走钢丝并不是一个完全象征化的表达,在一定的光影和视角下,残楼、夕阳、工人,组合起来就是走钢丝的效果。以及摄影机拍摄墙上画笔捕捉泰国小姐身体的影子,渗出一点点情欲的意味,也提醒我们这部纪录片不只是呈现画笔之下的底层世界,也是呈现科长镜头下的底层世界。
三峡片段的摄影控制力非常好,在泰国部分的拍摄就松散了很多。导演存在性在场和不在场(有文化隔阂、沟通障碍、外来者视角)的时候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但是也有可能是自己决定的风格变化,我也不能确定)。另外,stage感还是很强的。刘小东确实一直眉头紧簇。
科长的纪录片确实一般。题材就很平凡,而且也比较知识分子式。很多时候纪录片的选材决定了好不好看,和它的价值。《东》或许不仅仅是刘小东的“东”,也可以是东亚的“东”和东南亚的“东”。画泰国女孩的段落其实挺有意思,是一种蔡明亮方式的实验电影的纪录片化(虽然当时的蔡明亮还没那么先锋),构成了一种非权力关系的三重凝视(画家,摄影机,观众)。贾樟柯的影像意识还是好的,三峡段落的民工的拍摄像极了油画,当然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