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杀钢琴师(1960)

Tirez sur le pianisteUP:2021-04-13

射杀钢琴师

评分:7.9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 Marcel Moussy / 大卫·古迪斯
主演:夏尔·阿兹纳夫 / 玛丽·杜布瓦 / 妮科尔·贝尔热 / 米歇尔·梅奇
类型: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片长:UK: 80 分钟 / USA: 92 分钟 / Finland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枪杀钢琴师 / 枪击钢琴师 / Shoot The Pianist / Shoot the Piano Player
上映:1960-11-25
IMDb:tt0054389

射杀钢琴师简介

巴黎一间默默无闻的小酒馆里,一位忧郁而孤独的钢琴伴奏师查理·科勒(夏尔·阿兹纳夫 Charles Aznavour饰)。他的生活简单而又单调。热情的酒馆女侍莉娜(玛丽·杜布瓦 Marie Dubois饰)为查理的才华所倾倒,爱上了他。原来,查理曾经是显赫一时的著名钢琴师,在妻子自杀身亡后隐姓埋名于此。莉娜鼓励他重新找回自己走上舞台。然而一日,多年未见的弟弟奇科·萨洛扬(阿尔伯特·雷米 Albert Rémy饰)因躲避黑道仇家的追杀而闯进了他的生活中。查理帮助弟弟逃脱了仇家的追杀,却意外卷入这场残酷的生死逃亡之中。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与查理生死与共的莉娜,在激战中,莲娜不幸中弹身亡。查理再度回到了往昔的小酒馆中,一切又回归起始,却物是人非。
  由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黑白影片《射杀钢琴师》,根据美国作家大卫·古迪斯的小说改编而成。

简评

这部电影是特吕弗的一个自由假想:当尼古拉斯雷遇到让科克托,或者说,当美国犯罪电影遇到诗意绵绵的爱情神话——前者化身为那枚无情而意外的子弹,后者化身为漫天白雪中的恋人。在结尾,他让前者杀死了后者,假想完成了,电影结束了,他的钢琴师无法救下亡妻,亦无法救下亡妻的化身,于是他带着音乐飞向永恒的孤独,就像传说里的奥菲斯。

太喜欢这部了,片名起得很有隐喻性。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一个十足的悲剧。在钢琴师身上能看到自己性格的一些缩影,内向型角色非常不好塑造,但影片通过独白、主观镜头把钢琴师的内心情绪和矛盾表达得很清晰。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是在一场过场戏里。(【日 内 音乐机构】钢琴师在门口犹豫着几次想按门铃未果。这时一个背着大提琴的女郎刚好开门出来,面无表情。钢琴师走进机构,镜头转而跟随着女郎。女郎走在深长的走廊里,背景响起钢琴师的音乐,女郎走着走着突然停下,好像被音乐感触到,这时镜头从近景逐渐拉远,女郎独自站在深长的走廊里显得孤独,深色恍惚。不久,她再次向前走,走出楼房,走进冬雪覆盖中的室外,音乐一直环绕着她。)这场戏写得太美了,我觉得也是特吕弗的一些内心写照。做一个艺术家实属不易,时代与观众并不一定允许你。

谈爱情和生活的特吕弗好诗意可爱,同时那个时代也最适合探讨两性问题。无主题,无目的,只是将导演关于这些命题的看法做了一次发散性思考。酒馆里的舞曲炽烈大胆,逃亡路上的广播音乐暗示爱与恨的未来。中意对爱华特性格的刻画,“沉默,害羞,尊重女性”,必须在女人们的推动下才能做到自己的渴望,凡是他在内心独白中敦促自己去做的,都宣告失败,他暗暗对自己性格做出强制改变,看来毫无成效。必须由女性的配合来达成完美的生活,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这样。所以钢琴家没死,钢琴家却死了。

算是目前最喜欢的特吕弗之一,感觉跟之前看过的特吕弗格调不太一样,尽管一些主题和画面并不陌生(比如冰天雪地里的悲情结尾让人想起《骗婚记》)。特吕弗电影里的男人在面对女人面对两性关系时时常带着这种渴望和害羞、占有与羞耻并存的复杂情节,并在种情节中显出一些可爱(某种程度上安托万也是这样)。这部电影显然是他的电影中审美最新浪潮的一部之一(Georges Delerue配乐、Raoul Coutard摄影):假装把黑色电影的框架拿来用,然后随心所欲地添东西、变化;身份卑微道德也远非完美的小人物的波折经历、宿命;大量巴黎街景、夜晚小酒馆的氛围塑造……演员也都可圈可点:Aznavour年轻时气质真好,几个女演员也都各有特色(Michèle Mercier演的那位妓女太活泼太喜感了)。

.09()很喜欢整部电影戏谑的旁白和对话,细节很灵。如果你要离开我,请告诉我结束的时刻,这大概也是我想对爱人说的话。整个悬念设置的很精巧,原来射杀并不是生物性的杀死,而是精神性的杀死,钢琴师的梦想与女人连缀在一起,当利娜死去的时候,他便失去了被重新唤醒成为钢琴师的可能。所谓害羞,其实更多是一种对生活的疏离,而女性在这部电影里始终象征着重新投入生活的热忱和可能,无论是在肉欲上还是在精神上。

唯一亮點是沙羅耶兄弟說他開羅的皮鞋裡是有空調的,另一個說,如果我騙你,我媽死掉,然後他媽就死掉了;其餘真的乏善可陳,就跟大多經典老片一樣,自然老去,老不能剝奪存在的價值,但成為後人基石的同時,也難逃比較與褪色,這是今天觀影人對老片評價,遇到最大的矛盾。本片核心看點在新浪潮技法,與好萊塢古典主義的顛覆,然而60年後的今天,古典類型已經被循環無數輪了,各樣的進化與顛覆,不乏各類實驗片與俗濫裝逼作品,本片以今天來看,已經過時,既沒有娛樂性,藝術性上也已有後人融會發揚。也難免成為對比高達的對象,然而至今,新浪潮的高達仍是永恆、獨一、革新、不衰的,今日的觀眾依然激動不已,那些反動不僅是對古典主義的顛覆,其核心是在表述自己的內容形式,於是楚浮的笑點顯得過時、功能而膚淺,高達卻顯出了本質、詩意與深刻。

。标准的犯罪片套路,但以新浪潮的方式把节奏打得很松散,变成一个个灵光乍现的片段。越轴、跳切、遮罩、长镜头特写与叠影转场,反刻板的无厘头展开(绑匪把自己妈咒死那一段笑死了),早期的特吕弗和戈达尔风格很接近,本身两人当时就参与对方的创作。细致刻画了男主面对选择时的心理斗争,但结果总是不作为、不抵抗。弹钢琴对于他是具有仪式感的行为,通过钢琴他关闭了自己的内心,逃避家人,逃避回忆,逃避眼前的争执。片中男主两次中断弹琴挺身而出,后果却是给身边人带来死亡,也毁掉了自己的爱情。片名《射杀钢琴师》结合海报,虽然每次死的不是他,却像在他心上留下一个个弹孔。所以最后他再次面对钢琴忘掉一切,就像一场轮回。

《枪杀钢琴师》是楚浮继《四百击》成功出击后的第二部作品。相对于《四百击》的沉重悲愤气氛,楚浮在本片中玩弄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传统,加入反讽与戏仿,以及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机运动、构图,展露他异于当时严肃重批判的法国社会,个人幽默诙谐的一面。本片男主角查尔斯安纳佛以一种低调的表演方式诠释为过去记忆所苦的忧郁钢琴师,搭配不断出现的新角色以及接踵而来的紧张事件,让影片保持活跃的动力。另外,楚浮也刻意加入一些带有超现实意味的对话以及回溯场景,将犯罪惊悚片提升至与自身灵性对话的层次。但最终幕的男主角沉思与独白恰恰符合此种类型影片的规范,楚浮的巧思设计展现他自身对类型影片操纵的高度自觉。

背景资料告诉我们,特吕弗是在一部美国小说《在那里》(DOWN THERE)中得到灵感的,故事、背景与人物描写都遵从惊悚片的类型模式,可是他并不尊重小说,到了电影这儿,原著中的犯罪问题和惊悚色彩已经不再重要的,这个类型的模式与成规被一种反讽的方式加以处理。影片开始的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就不大(影片中很多个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都不大):钢琴师的哥哥跑啊跑啊,撞到电线杆晕倒了,被一个男人救了,那个男的就跟他谈论自己的幸福家庭和巴黎的处女率问题,然后他转弯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爱情是电影的终极主题,不仅是爱情片,动作喜剧、黑帮犯罪、悬疑推理、惊悚恐怖等绝大部分类型电影,爱情都是嵌合在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吕弗的《射杀钢琴师》糅合了黑帮犯罪、悬疑惊悚与浪漫爱情,是一部戏仿好莱坞类型片的一部反类型之作。画面跳跃、剪辑洒脱、大量运用的画外音、个性十足的拍摄技法,影片充满了浓厚的新浪潮元素,简单的故事勃发出了冲破禁忌的的无限活力。

本以为开头的逃亡者会是主角,结果讲的是酒吧钢琴师的故事。犯罪元素与爱情元素融为一体,他在心中默念千百遍却欲言又止的告白,鼓起勇气伸出的手被不断躲闪,对眼前的灾难选择逃避,悲剧发生后又将酸楚藏在心底,进入下一段命运的轮回。所谓的绑匪也不再面露凶相,跟抓到的人质一起聊女人,一团和气,甚至连孩子都会帮他们修车。三个圈三个镜头拍摄老板卖情报,一个窥视镜头又让说谎话的绑匪的老妈被诅咒,倒地不起。能看到很多新浪潮的风格,越轴、跳切……总归是属于法国人骨子里的随性。

特吕弗第二部长片作品,比起《四百击》来说,这部电影真的少逊色一点,就剧情方面,被黑帮派追杀的剧情,同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相同,但还是觉得比较乱,可能我智商不行,,,片中开车那几段跟《筋疲力尽》有相似之处,而且也使用了跳切的手法,增强了影片的节奏感。内心的独白解说,增强我们对人物的心理理解,仿佛是新浪潮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