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尽头(1999)
The End of the AffairUP:2021-11-09
爱到尽头简介
1946年一个雨夜,小说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拉尔夫·费恩斯Ralph Fiennes 饰)邂逅身为外交官的故友亨利·梅尔斯(斯蒂芬·瑞 Stephen Rea 饰)。从亨利口中,莫里斯得知对方的妻子莎拉(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似乎正有一段外遇 ,这令他妒火中烧。原来,两年前莫里斯曾和莎拉暗通款曲,两人经常背着亨利共享鱼水之欢。但在一次大轰炸过后,莎拉却从床底上绝然离去。始终耿耿于怀的莫里斯接受了亨利的请求,帮助好友调查莎拉的行踪,然而结果却令他唏嘘不已,感慨良多……
本片根据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51年的神秘浪漫主义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并荣获2000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剧本奖。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朱丽安·摩尔 第57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尼尔·乔丹 / 斯蒂芬·伍利
获得奖项
-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Make Up/Hair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化妆和发型设计 / 最佳服装 / 最佳艺术设计 / 最佳原创配乐 - 第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57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64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摄影
- 尼尔·乔丹 Neil Jordan导演
-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饰 毛里斯·德里克斯 Maurice Bendrix
- 斯蒂芬·瑞 Stephen Rea饰 亨利·迈尔斯 Henry Miles
- 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饰 莎拉·迈尔斯 Sarah Miles
- 希瑟-杰·琼斯 Heather-Jay Jones饰 亨利的女仆 Henry's Maid
- 詹姆斯·伯拉姆 James Bolam饰 萨维奇先生 Mr. Savage
简评
三星半。整体还不错,故事通过两个主角的角度讲述,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台词场景也很美,可惜后半段突然回归宗教主题,太过刻意,结尾更是有些矫情了。作为爱情片,战争与偷情的背景倒是很有意思。RF真的很适合演这类结局悲惨的偷情角色,把男主的爱意与妒火展现得相当到位。
拉尔夫费因斯和朱利安摩尔联手阵容,时间跨度从39年到46年,唯一跟二战有关的就是英国遭受的轰炸。拉尔夫的台词有一句说战争是最大的皮条客,细品真的很经典。至于分手是源于女主祷告之后并遵守还能理解,毕竟是信仰嘛,可男孩的胎记因为被她亲一下还消失了,可太扯了。
演员选得不错,Henry好憨;服化道和色调我很喜欢。心理描写和哲学思辨这么多的小说不好改编,情节上的改编导致整个故事落入俗套。虽然在性爱上非常不保守,但在宗教批判上十分保守。1. 把很多Sarah死后发生的事都挪到了Sarah垂死之时,居然在Sarah还活着的时候Maurice就被邀请搬进她家,导致后半段人物情绪有些混乱。2. 我不记得原著有Sarah垂死和Maurice一起旅行那一段,撒这个糖让Maurice对宗教和上帝的嫉妒与批判显得有些突兀,也让Sarah这个角色显得更加俗气。3. 把Sarah亲牧师Richard毁容的那边脸和牧师Richard对她表白这些,换成了在小男孩身上显示圣迹,难道是教堂投资的片子?4. Sarah妈妈没有出现,遗憾。
这电影的爱情是他们生演,但异常的感人,我看过几遍,每一遍都会吐槽,但每一遍也会哭泣,一份情感就是这样是在心里面长,而不是像气球一样“咻”地溜走。我每次看到摩尔祈祷费恩斯那一段就特别恐惧,炮火震毁了一些事物,像是在人的生命池子里震荡出了一个漩涡,它在牵扯着你,摩尔站起来看见费因斯没死,她穿衣,然后离开,她的表演仿佛绝技,轻重有度,又揭示内心,她的得到与失去,她一瞬间的空洞,一目了然。“小事由上帝冥冥中注定”,“我掉进信仰,就像我恋爱一样,我想要抵抗,但我已经无法抵抗了”,这是一个一次次在确定爱的故事,生活以前是一堆碎片,整合之后,重新打开,通过碎片化实现我们内心的漂流,而这微小的打开把整个生命灌注了进去。
格林的侦探间谍小说我是不喜欢的,因为我不喜欢他的美苏都一样是垃圾的虚无感,当然这是欧洲高级知识分子一贯的特色。但永远不要忘记,没有冷战斗士的殊死搏斗,格林大概率在西伯利亚劳改营里。宗教小说就更不喜欢了,因为不懂。原著是侦探手法跟宗教主题的结合,过去读了居然很喜欢,可能里面的情感因素打动了我吧。片子更喜欢,一点侦探因素加上一点宗教色彩(都不是很浓)。承诺与奇迹(这两个词英文似乎更有力),英伦的雨与雾,男女主角的误会与冰释。朱利安摩尔应该是史上唯一的四冠(戛威柏奥)影后吧,就为了她的表演,你也应该看一看。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爱恋不过是一场高烧,思念是紧跟着的好不了的咳。改编力透纸背的原作是件极难的任务,导演将哲理思辨强度极高的文本通俗精简化(对信仰这一抽象主题的表达进退失据,内外动因错乱了),视觉上以特写近景进行直白激烈的欲望表达,取代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若即若离藕断丝连,最后再以个人理解对结尾加以更显仁慈的修改。可以说影视化是显著折扣(金句依然大量删减降格,怀念娄烨电影里的朗读,为什么不能坚持文学化的语言呢?),但至少看到创作者的诚意敬意、竭尽全力(不像《别让我走》往庸俗浅薄一个劲魔改)。拉叔完美,款款陈情、妒火攻心、胸有惊雷面如平湖,鲜血淌过沾满沙砾的额头流进碧蓝色的眼眸。摩尔是无论如何都对不上眼缘的演员,发挥尚可,但如果换成老情人KST或朱迪、比诺什、艾玛汤普森肯定更好。
这个宇宙始终「能量守恒」。它带来的,和它带走的,永远保持着最为隐秘的平衡。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本无时间,是因为有了生与死,才让时间变得有意义。那么爱在人的一生中,会随着时间流逝消减灭亡吗?爱好像更为永恒。爱是流动的,也是流转的,但它不会停止。爱他或爱他,爱这个世界或是爱上帝,爱始终在那里。嫉妒的情人想将爱攥在自己手中,而丈夫选择放开紧握的爱,去成全,去圆满。Sara将爱赋于世人,使之幸福,上帝存不存在,皆是假说,但爱是永无止尽的,它只是宇宙在冥冥之中给出的答案而已。
亮点是俩人各自视角下的故事倒叙,在这凌驾于时间认知上的闪回里不同信仰与看法层层交织,得以展现出完整且客观的事实真相,配上那呓语般的台词情与悲席卷而来,如琴弦般牵动人心。虽然是自传体小说改编,剧情还是老套平庸了,这叙事和视觉呈现救了它一命。
如果不是最后加上宗教升华了,这片就跟狗血爱情片没什么区别。只是结构比较讨巧,通过男女方各自先后自述,表现男女思维差异,并达到翻转剧情的效果。拉尔夫费因斯为什么总演插足他人婚姻的男小三?你看看他身上自带的那股子欲张扬又抑制的撩人性感,是女性目光都会最先被他吸引,他不演谁演。
.20. 听完科林叔的有声书,赶紧跑去找费恩叔+摩尔阿姨的翻拍电影。太出色了!(1999年的费恩叔和咩姨都是什么惊天颜值啊……)极为成功的改编: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大篇大篇的Sarah的日记,在电影里变成了一段流畅的Sarah视角影像重复上演Sarah与Maurice两人关系转折点式的事件。细腻的镜头,剧本在结尾处的改动(Henry与Maurice共同陪伴Sarah度过人生最后时刻),使得三人关系更加微妙、也使Henry与Maurice两人的关系演化更为合理。音乐,摄影,Sandy Powell的服装,咩姨、费恩叔、Stephen Rea、以及Jason Issacs的精彩演出,一切凑在一起使得这部片子无懈可击,扛得住时间检验的完美佳作。
可谓悲情版、降级版的《祖与占》。满口的“爱”,对应的却是缺乏有力情节的佐证,最终导致口中所谓的“爱”在我听来变成了无病呻吟。情节单薄,只有大段关于爱的哲学式台词和煽情的配乐;剪辑凌乱,Henry永远失魂落魄地像个幽灵一样冒雨行进。我难以理解,也难以给出积极的评价。顺便,不知道拉叔演了多少痴情第三者的角色?
爱情的悱恻缠绵,信仰的讳莫如深,就像殊途同归。摩尔的形象明艳又神秘,她承诺和丈夫躺在坟墓里像两具尸体,也承诺情人分手的决心。前段男人的视角嫉妒、激情弥漫,后段转向女人,竟然成了决绝、矛盾的宗教电影,每个转身每次遇见每场雨都充满注定,死亡也当作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