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弥漫(2011)

W ciemnościUP:2021-04-30

《黑暗弥漫》(波兰语:W ciemności)是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利奥波德·索查——一个纳粹占领下波兰城市利沃夫下水道工人的故事,他利用自己对城市的下水道系统了解,在波兰的大屠杀期间庇护了许多犹太人。

黑暗弥漫

评分:7.6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编剧:大卫·F·沙蒙 / 罗伯特·马歇尔
主演:罗伯特·温茨凯维奇 / 本诺·菲尔曼 / 阿格涅兹卡·格罗乔斯卡 / 玛丽亚· 施拉德 / 赫伯特·克瑙普 / 马尔钦·博萨克 / 克日什托夫·斯科涅茨尼 / 米拉·班科夫茨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38分钟地区:波兰 / 德国 / 加拿大
语言:波兰语 / 乌克兰语 / 意第绪语 / 德语
影片别名:无光岁月(港) / 在黑暗中(台) / 黑暗侵袭 / In Darkness
上映:2012-01-26(德国)
IMDb:tt1417075

黑暗弥漫简介

二战时,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管道工波德克(罗伯特·维凯威兹 Robert Wieckiewicz 饰)与搭档扎佩克兼做着小偷的勾当,错综复杂的下水道成了他们最好的隐匿处和贮藏室。他和城市中被封锁的犹太区做生意,跟德军中的乌克兰军官是旧相识,乱世中享有一点生活的自在。不久德国人开始屠杀、搜捕犹太人,部分不想被押往集中营的犹太人和波德克达成交易,按人头计价得到了藏身下水道的机会,黑暗又臭气熏天的下水道成了波德克收留犹太人的避难所,地面上的犹太人很快被抓捕一空,在物价飞涨和德国人持续的高压下,扎佩克离他而去,波德克只靠自己艰难维系着下水道中犹太人的安全……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阿格涅丝卡·霍兰 第25届欧洲电影奖观众选择奖(提名)阿格涅丝卡·霍兰 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简评

2012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波兰导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影片:纳粹占领波兰期间,一名波兰管道工在下水道里藏匿并解救犹太人14个月,名列战后6000名国际义工之一,上演平民版"拉贝日记"。“这是一个比集中营更可怕的地方,因为这里比集中营更看不到任何希望,在无限迷漫的黑暗中,你什么也看不到 ”。豆瓣影评说:"永远不要忘记制造苦难的邪恶政权和行驶着特权的邪恶的兽”。但主角内心的波动和动机的改变以及人性的展现,更使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战争,让人类互相的戕害和救赎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狰狞本色。生死面前,每个人都心怀叵测,面有难色,又都自以为是,妄自偷生。这一刻,活着,不再是违心的,而成为唯一需要坚持的事

如果有上帝的话,那么人类中善良的那类人就是!人类的恶行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就大规模爆发一次,其间的惨绝人寰往往令回思反省的人类自己都瞠目结舌。更令人遗憾的是,能做出相应反省的,并不是绝大多数,于是人类一再犯着邪恶又惨烈的错误。显然,这部影片渗透着主创人员的深思,他们似乎想要藉此片表明战争的不可理喻,就像导演自己所说的:“或许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揭露我们本性中更加深层且黑暗的真相?”

在下水道度过这么多年很不可思议,他们的基本生活供应是怎么做到的,不只是那些人在下水道生存这么多年直至再次回到人间的犹太人后站不稳脚难以平复的心情,而且还是Socha在下水道养活这么多人,而且多年来坚持这么做的决心。在战争这种只有杀戮和迫害的背景下,也总会有善良的人坚信本心。

一个水道工,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贪婪,胆小,粗鄙,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危难之中救了这么多受难犹太人,这才是人性伟大之处,这才是人性高光时刻,人物非常饱满,最后妻子回头跟他依在床边大笑的时候,泪目了,不做作不矫情,这才是真实的人性,面对危难面对死亡,凭什么不去再三考虑,做不到是正常,做到是伟大!

应该感谢导演和这些具有责任感的演员,奉献给了我们一片有厚度的影片。这是一篇可以净化心灵的影片,通过极端恶劣的环境,人性的本能、善恶才更加赤祼与直观、放大:而求生的本能、生存与欲望,即使在令人作呕的条件下,所有的面具与平日的伪装都已不再需要时,善才显得弥足珍贵。拋开大家讨论的最多的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转变,我认为这部电影最为成功的就是对这十几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社会阶层的犹太人。从人性刻画上的真实、深刻与沉重。甚至是小女孩的红色蝴蝶结头饰和红皮靴在下水道里形成的反差都让人感觉到绝望中的希望。

花了很长时间看完。对比经历了新冠疫情,被封锁在武汉城中的我:犹太人在下水道中呆了14个月。而我在食物充足、水电煤气正常、网络畅通,甚至后期还可以收取快递买零食的环境下,76天的居家生活都让我对自由有更深刻的认识。剧中德国军官因为帽子事件随意枪杀一个人,让人不寒而栗。能坚持活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一个波兰人在二战期间,在城市的下水道里,偷偷藏了几个犹太人的故事。一开始是为了钱,但是后来钱变得不那么不重要,他为了救他们,不惜杀死了自己小时候认识的波兰同伴。片子的最后有些凄凉,波兰被苏联解放,虽然波兰人和几个犹太人都活了下来,但这个波兰人为了在一辆失控的德国坦克下救自己的女儿,自己被撞死了。这时,有人说,犹太人是不能救的。片子中的另一段故事,也让我愕然。下水道的一个犹太人为了救集中营的人,竟然和集中营中的人互换,进入集中营,虽然见到了人,但那人不愿意去下水道。此人竟然又成功换出来了。我猜测这应该不是瞎编的,可能有真实故事背景。如确实如此,那真是太神奇了。

索查一家都很好,女儿漂亮,妻子贤惠,不管初衷是不是为了钱,除去买食物的开支其实根本不剩什么,还冒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他的乌克兰朋友告诉他,找到一个犹太人就给500,他就是个毋庸置疑的好人,最后没钱了还继续帮,还要收养那个婴儿,没想到结局竟然是那样的。穆德克对克拉拉真是真爱呀,为了克拉拉,竟然去集中营帮她找妹妹,相比简克先抛弃妻女选择情人,最后又离开情人自己逃生,没走多远就死了,真爱还是玩乐对比鲜明。下水道生孩子那里太真实了,吓死我了。

把躲避灾祸的犹太人限制在了阴暗、潮湿,散发着腐败气息的下水道,空间局限反而加深了剧情的张力和人们处境的艰难,影片用非常冷静且偏写实的叙事,带着观众深度入戏,感受那个苦难的历程中, 人们强烈的求生欲望、人性的邪恶与光辉。那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他们的曾经在极度艰难下的变形与投射,总有一种能引起你的关注和共鸣。

“这是我救的犹太人”当战争结束,他们走出来的时候,管道工不无骄傲。他真的好善良,说是这个罪恶世界里的上帝也不为过。人,总有想要做神的时刻。影片凸显的个别红蓝色调,为整个灰霾的基调增添了一点亮块。虽然是有点沉闷的战争片,但是看到阳光美好的结局,看到热乎乎的小蛋糕,还是不由的心里一暖,不忍心打四颗星。

纳粹占领期间一名波兰管道工在下水道里藏匿帮助犹太人的故事…… 如果因这段简介,就断定该片是一部类似于《辛德勒名单》、《钢琴师》那样的影片,就属于片面误读了,本片的重点不在于助人,而在于对人性暗处的描摹,在黑暗弥漫的极端困境中,悬疑、恐惧以及人性的背面,都被不断展现剖视,仿佛打开了一口无底的黑洞,让观众凝视了去。

一直对纳粹,犹太人,集中营有关的电影比较感兴趣,于是找了这部《黑暗弥漫》来看。主人公类似辛德勒,拉贝,只是更加默默无闻,人性也更真实复杂。从最初的仅仅只是贪人钱财,到后来诚心诚意助难民脱险,直到最后骄傲说出“这是我的犹太人”,整部电影见证了一位平凡英雄的长成。其实相较于犹太人的灾难,南京大屠杀更可谓永远的伤痛,可是总觉得我们少了一部好的作品去直面这段历史,触动人的灵魂。也许是因为我们太过注重表现敌人的残暴与人民的无助,反而忽略了这残暴与无助中随处绽放着的善良与坚强之花,所以别人成了影史经典,我们成了贩卖国耻,不可谓一种悲哀。

获得奖项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25届欧洲电影奖
    第25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观众选择奖
  • 第17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17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外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