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乌鸦(1976)

Cría cuervosUP:2021-03-26

饲养乌鸦

评分:8.5 导演:卡洛斯·绍拉 编剧:卡洛斯·绍拉
主演:杰拉丁·卓别林 / 莫妮卡·兰达利 / 弗洛琳达·奇科 / 安娜·托伦特 / 赫克多·艾戴里欧 / 赫尔曼·科沃斯 / 米尔塔·米列尔 / 何塞菲娜·迪亚斯 / 孔奇塔·佩雷斯 / 梅特·桑切斯
类型:剧情
片长:Germany: 110 分钟地区:西班牙
语言: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姑息养奸 / Cria! / Raise Ravens
上映:1976-01-26
IMDb:tt0074360

饲养乌鸦简介

弗朗哥统治时期的西班牙马德里,女童安娜(Ana Torrent 饰)与两个姐妹在军官父亲安赛莫死后被过继给姨妈抚养,安塞莫在世时风流成性,母亲玛莉亚(Geraldine Chaplin 饰)为他放弃事业最后落得在寂寞压抑的生活中痛苦不堪,早早去世。关于母亲的记忆不时浮现在安娜脑海,这些记忆混同她对死亡的臆想慢慢影响了现实生活。姐妹三人在姨妈的看顾下并不安分,姨妈正陷入一场同安赛莫已婚战友的恋情,安娜的举止让她愈发感到威胁。安娜试图用一瓶所谓毒药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祖母自杀,而那瓶物事不过只是苏打,祖母拒绝服毒,安娜又将目标对向了姨妈……
  本片获1976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多项褒奖。

第2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卡洛斯·绍拉 第2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卡洛斯·绍拉

简评

结构非常好,回忆复现、直面镜头如影像日记般的自述、幻想与现实世界的渗透相互穿插,用不同的音乐相勾连。永远穿着绿裙子和披肩发,永远被放在冰箱里的鸡爪,代表着游荡在不同时空的母亲亡魂(包括长大后成为了母亲的安娜)。可以是西班牙政治隐喻,亦可解读为细腻描写童年伤痛的儿童片。频频面对死亡让小女孩产生了混沌的生死观念,用自认为的“毒药“一次次试图夺去生命,多么令人揪心。托伦特清冷又平静的表演让人想到《蜂巢幽灵》里的她。

标准弗洛伊德式的开头,精神分析的最准确入口,这一角度来说,开头即为饲养乌鸦最重要的养料,钥匙孔窥探被转换为闭门后的声响,将永久的萦绕于心头脑中,成为人生的永恒杂音。布努埃尔给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被绍拉更新了技法,如果说之前的超现实在于描写个人内心的无意识或想法,那么绍拉用同一演员扮演母女两人的做法,将女性境地历史性的超现实展现了,受困于家庭与社会的困境并未因时代而更改,这一永恒的银幕投射成为极珍贵的展现。文本与政治局势的对位,成为关键时期的政治寓言,正如囚困牢笼似的房屋,对照了正当时的政治生态,结尾处的恍然,即是个人的童年梦醒,又何尝不是对另一局面的隐含期许。片中惯用的移动长镜造就了悠长缓慢的影片气质,在如此的移动之中现实与梦幻消泯了界限,而我们也得以进入绍拉的银幕梦幻之内。

小女孩安娜的表演惹人心怜。影片有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过去与现在进行拼接、交叉、叠加呈现,与个人的意识和情绪相契合、相交融。适时出现又消失的超现实段落,营造了一种奇妙的观感与神秘的氛围。在祖母孤身一人时,安娜问她是愿意看祈祷书还是照片,祖母选择了后者,表达了过往真实存在的美好回忆更能抚慰人心。原生家庭的破碎带来的阴沉忧郁占据了本该快乐纯真的童年,这本身就是一件可怕和令人痛惜的事情;当她的心灵因此遭受打击甚至心理变得扭曲时,则更加引人反省、深思。成年安娜与母亲的角色由同一人所饰演,仿佛在暗示着生命苦痛的轮回;她真挚的自述用以辅助叙事,使得回忆更加厚重。以童年人为视角,揭示了心理阴影与情感裂痕为何出现,更加深刻地隐喻了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而影片徐徐展开的方式,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慢慢地感受。

(已经习惯了影院的放映事故)看的时候的理解是同《蜂巢幽灵》相似,从小女孩(同一个,很难不联想)的视角去看成年人的情欲、悲伤与死亡——她显然无法与成年人达成关于死亡的同样认知,“死亡”是一个单词,在游戏中得到扮演,在父母身上得到某种她不能理解的真实。但看了一篇长评又实在觉得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值得更高的褒奖,并且非常赞同这种将女性主体化成为历史的亲历者的角度在阿莫多瓦那里得到了“传承”,让我想要感慨这很西班牙电影。很喜欢绍拉的镜头,安娜看到自己如同鸟一般下坠、俯瞰时的镜头令我突然流泪

比起片中親人的離世,開頭和結尾那與電影内容形成强烈對比的照片回憶錄更令人唏噓,在它上面印刻著女孩過往不再的童年、凋零的媽媽的女性之美。所有角色的身份都仿佛不再屬於她們自己:被男性奪取,被低估,最後又被蔑視——像冰箱中的鷄爪一樣,所以自己的未來比起被銬起鏈條還不如被像這樣乾脆地剁掉,帶著這樣的想法去看電影就會非常理解Ana爲何希望身邊在困境中的女性去死的心理,在別人看來她是個養大后悔啄你眼睛的烏鴉,但只是看上去而已,她在思考和理解的東西遠大於她的幼稚行爲。

##第一部绍拉,杰拉丁·卓别林真是好演员,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故事本身就很西班牙,我想我儿时或许也有过少女安娜那样对现实感到幻灭的时刻吧?因为她爱她,所以她渐渐把自己变成了她,梦里无数次梦见她,全世界无时不刻都有她的影子……过早面对生死只会令心灵早衰,不负责的父亲如同一个幽灵,过早离世的母亲是安娜一生挥之不去的爱与痛,她甚至要为此向父亲(世人)宣战和复仇,而当她忽然意识到母亲关于“毒药”的说法是假的那刻,也意味着她从仇恨中剥离,长大了。关于失去的主题音乐略带感伤,早熟的少女形象也寓意旧时代的伤疤,类似影片还有《城南旧事》《南方》,童年时代真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啊。

太喜欢了。精妙的时间叙事,贴着小孩安娜的视角,她总是看到妈妈,一个优秀的青年钢琴家进入婚姻之后时刻遭受丈夫背叛、养育三个女儿、无法继续追求音乐、孤独地待在家中重病缠身。妈妈说,他们都骗了我,我想死。安娜或许对姨妈来说是一只乌鸦,我看来她却更像一只鹦鹉,她学舌着家中发生的一切。她还没有深刻地理解死,就已经用敏感的心灵感受到了死为何物。她也说,我想死,比妈妈还更进一步的是,她说出了,我想让你们死。让一切禁锢的、只允许男性享乐的、让女性只能抓住某个人的爱当救命稻草的、不允许怀念和讲述的东西,去死。安娜和姐妹之间是那么真实而微妙,亲切而紧密联系。好喜欢她们在一起的片刻,跳舞捉迷藏睡觉和讲话。

后弗朗格执政的叛逆挽歌,安娜从拒绝出生到理解死亡是她对这个时代或是上一代的厌恶、反叛的态度,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讲述了她眼中的资产阶级成人社会的虚伪、通奸,毒死并拒吻作为弗朗格军官的父亲是她早熟、反抗的表现,也暗示了她对上一代统治者的态度;她目睹了母亲的痛苦死亡、父亲的通奸、小姨的奸情、奶妈的淫荡,在她眼里死亡是一种出路、解脱。暗示了社会对人精神的残害,充满暴力独裁的社会给下一代留下的影响。/成人游戏;缝纫机画外空间;梦境记忆幻觉现实交叉剪辑意识流;跳楼起飞;

安娜托伦特儿时一部蜂巢幽灵,一部饲养乌鸦,足以傲视群雄了!巧合的是两部都是电影界知识分子利用儿童视角进行政治表达,或许没有巧合,安娜的监护人应该就有着鲜明的zz立场!安娜在这部已经比蜂巢幽灵年纪大了一些,然后她在表演时,事而天真自然,事而有模仿大人时的矫揉造作,我怀疑是导演故意为之,这才能符合一个丧奴误以为自己鲨了父亲的小女孩的精神状态。没有西语背景,所以直到女仆告诉小女孩爸爸早年辣脆经历时才让人感觉到导演对于角色的zz隐喻!父亲是佛朗哥zf,母亲是与之媾和后来反悔只能折磨自己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而女主正是zf和知识分子媾和的产物,他们天真地相信宣传,非黑即白,为了一己私欲,可以连自己的奶奶姨妈都鲨,奶奶是老牌贵族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象征,姨妈是普通民众,他们被zf所吸引,不惜破坏道德与之亲热

但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安娜真的杀了人,而且是自己的父亲和姨妈。这不是太可怕的事情吗?乌鸟私情,愿祈终养。但你饲养的乌鸦,并不会报恩反哺,为什么?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给过他们爱,没有让他们在你的身上看到温暖和希望,却只有背叛与欺骗。现实与幻想交织,并没有刻意的剪辑,仅仅是镜头的拉开推进,便是过去的时空,摇移间,又回来。人的意识不也正是如此吗?我们身处此处,脑袋中想的却是另一个场景中的人和事。绍拉用镜头和调度巧妙地还原了潜意识,令人信服,给予我们情感的真实。

特色非常鲜明的一部电影,是少女视角“暗黑版”的《童年往事》。主角安娜和其母亲由一人饰演,为这个神秘的故事又增添了一分鬼魅。1、安娜和“死亡”几乎如影随形:母亲的早逝、多次想掐死自己的姨妈保琳娜、和姐妹们玩捉迷藏并目睹“死而复生”、尝试安乐死奶奶、宠物鼠Roni的死亡、向姨妈指枪、在姨妈的牛奶里下“药粉”。安娜对于死亡的态度很令人玩味。2、父爱在安娜的童年里是缺失的,她甚至目睹了父亲偷情。但影片并未过多展示安娜对父亲的怨恨或者和父亲的相处过程,父亲是在偷情、和母亲的争吵、女佣罗莎的讲述中出现的。3、安娜渴望成为一个大人:穿大人的衣服过家家、和罗莎谈性。

看似是背景架空的家庭室内戏,实际从父亲的军人身份以及死亡结合电影拍摄年份,正好呼应弗朗哥的独裁终结。整个电影从小女孩的视角展开,独特的是毫无稚气与烂漫,女孩黑色瞳仁下折射出的是关于死亡的潭水,脑海中不时浮现的母亲总是处于焦虑与痛苦的边缘,种种刺激下阴郁代替了童真,冷静刷杯子那处真是看得人胆寒,然而讲述者又和母亲形象重叠,还是无法逃出命运跌堕的循环。

获得奖项

  • 第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35届金球奖
    第35届金球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29届戛纳电影节
    第2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8届戛纳电影节
    第28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