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天堂(1989)
《香蕉天堂》(英语:Banana Paradise)刻划外省人漂移定居台湾的电影作品。台湾导演王童藉主人翁门栓的遭遇,描述外省平民离开原乡、流离台湾的生活,为「台湾近代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另两部为稻草人及无言的山丘)。
香蕉天堂简介
《香蕉天堂》由王童导演,王小棣编剧,于1989年问世, 正是两岸开放单向探亲刚开始的阶段。故事的叙述是透过我们现在称之为大陆来台“老兵”的视角来进行的。电影的第一个场景,是1948年秋天,大陆的华北,风声鹤唳的荒郊野地。门闩是一个未经事故弄不清楚状况的乡下少年,他的父亲变卖了家产,给他攒了几块大头的旅费,从山东去投奔在国民党军队里充当伙夫的同乡大哥得胜。国民党被共产党军击败,溃走台湾,得胜所属的部队跟着准备撤守台湾;他们二人完全搞不清楚台湾在哪,还认为不远,只知道可以暂时远离战场,去那里的人间天堂吃香蕉。到了台湾,正好碰上了惧共的红色恐怖时代,两人因为取错名字,搞上麻烦。门闩因为之前取的名字“何九妹”被人取笑,所以不小心取了个假名“左富贵”,被怀疑左倾;“得胜”则想要方便的混在既存的体制当中,于是用了军队名单上原来就有的人名“柳金元”,好死不死,柳金元在大陆期间就被怀疑是“匪谍”。在“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的年代里,得胜惨遭拷打,逃到另外一个军营,换上新的名字“李传孝”,当上专管伙食的士官长,后来在军营附近,与种植香蕉的本省农民阿祥及其妻子“香蕉嫂”一家变成好朋友,成为他离家在外唯一的屏障。由于先前被当成匪谍的被迫害经验,得胜感染了恐共症,开始攻击他部队的长官,指控长官是匪谍;被情治人员再度拷打后,终于变成丧失理智的神经病,为充满人情味的阿祥一家所收留。另一方面,门闩因被怀疑是左倾,在逃离部队时,巧遇病危的大学毕业生李麒麟,与他的“妻子”月香,和刚刚出生的儿子耀华(光耀中华)。李死后,门闩被迫 “继承”顶替了李大学毕业的身分,透过关系,在空军某单位找到工作,处理飞机零件相关业务,来养活月香及耀华。当然,是个文盲的门闩,根本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在漏底之前,全家人只有逃走,想要去求助于大哥得胜。在阿祥和香蕉嫂一家人热情的收留下,因为大哥已经崩溃,门闩只有自我激励,努力自学,考上了公务人员任用考试,从此一辈子以李麒麟的身分成为小官僚,供养妻与子,同时照顾疯了的大哥得胜。八0年代后,政府开放大陆探亲,耀华在不了解曲折离奇的“家庭史”的情况下,主动联络上了大陆的亲人,为了让父亲惊喜,以出差为借口,到香港与祖父及姑姑团聚。媳妇淑华此时告知耀华去向,要她/他留在家里准备接听祖父的电话,因而引发了二老的高度焦虑。在门闩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此时月香道出了埋藏了几十年的秘密:月香其实不是耀华的母亲。跟门闩顶替了李麒麟的身分一样,她不是李麒麟的妻子,而是在逃难过程中,碰到李氏一家,李的妻子生了耀华后就过世了(其实没有信息显示,月香是否是她自己的名字,还是李麒麟妻子的名字)。耀华的电话终于来了,门闩只有硬着头皮去跟“父亲”交谈,嚎啕大哭,就像是在跟生父团圆一般,用“爸爸”来呼叫耀华的祖父。
《香蕉天堂》是以讽刺的黑色荒谬为其基本的拍摄手法,与《多桑》冷静不滥情的基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放在台湾新电影的传统来看,它大概是第一部战后对国民党政权直接采取批判立场的电影(有趣的是它是国民党所属的中央电影公司制片)。影片中对于像门闩、得胜、月香、香蕉嫂与阿祥这些小人物以及台湾农家相当善意的刻画,与片中唯一负面形象残酷的情治人员,代表了国民党政权的国家暴力,形成截然的对比。电影的公开发行是在八七年解严之后的两年,政治气氛还处于不是很明朗的状态,对于军警特的长期恐惧依然存在,国家暴力统治的阴影犹存,因此电影对于党国的批判立场还是表现的相当收敛。或许这是电影的拍摄策略是以黑色讽刺为基调的主因。这些被怀疑是共匪的小人物,被证实是没有政治企图无辜的受害者,而情治人员的粗暴,行径狡诈,倒像是刻板印象中的匪谍。香蕉“天堂”也反倒变成反共、白色恐怖下的人间地狱。得胜其实从来没得过胜利,比起门闩来看来有一套,知道些人情世故、有些存活之道的小技术,反而变成疯子,反倒被没用的门闩照顾了一辈子,最后全然以悲剧终结一生的是他。弱弱无能的门闩,碰到事只会退缩,凡事都得靠着得胜大哥,还有打扮的性感诱人、花枝招展、一眼就看破他、心怀仁慈的李小姐来保护,就连嫖妓中镖都得靠月香来处理,最后却变成了大家赖以生活的幸存者。就跟在那个年代很多逃难的人一样,必须变造身分,窜改证件,如为了找工作,伪造高学历,将出生年份改早,年纪才够大,得胜与门闩,乃至于月香,都有多重不明的身分。如此一来,取得了难得的新名分后,要不然就被误认为匪谍,要不就得一辈子借用别人的身分,用“借来的生命”终老一生。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钮承泽 第26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张世
获得奖项
- 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原著剧本 / 最佳造型设计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音效 / 最佳录音
- 王童 Toon Wang导演
- 钮承泽 Doze Niu Chen-Zer饰 门闩
- 张世 Shih Chang饰 李得胜
- 方龙 Lung Fang饰 阿祥
- 文英 Wen Ying饰 香蕉嫂
- 李欣 Hsin Li饰 刘小姐
简评
这里的一家人,都是跌宕岁月里偶然结合,没有爱情,只有互助。王童的电影里基本不讲爱情,讲的都是生存在艰难时事里的互助。门栓和得胜是患难兄弟,而门栓和后来的月华也是偶然结合,连月华和李麒麟到最后发现也是偶然结合。乱世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恋爱,来思考永恒的厮守,大家要做的就是照应,就是互相拉一把,相互迁就一下,如此而已。<影片播放质量不好,不保留>
147分蓝光修复版|,最后半小时声音、表演、镜头调度等生硬笨拙到像是学生作业,前面的几个黄色滤镜也很突然。台湾腔闽南话真的好好笑 ,直到真李麒麟去世时妻子的痛苦太过外露直白(到结尾原来有呼应),让我稍稍质疑了一下导演的表现能力,“序”:红柿子里一家人离开大宅院,山丘中两兄弟逃出主人家,稻草人中说书般的画外旁白,香蕉中二人要去“香蕉天堂”台湾。,关注不起眼的小兵小卒,历史中的微尘。6.《无言的山丘》自认为最佳,其它几部有点刻意了
以前一直以为香蕉天堂是现代爱情片,没想到竟然是解放战争的国民党部队…和无言的山丘一样都是兄弟二人模式,王童挑演员还真是有趣,澎恰恰黄品源、张世钮承泽都长得是有点像。这部男主设定和挽仪老师以及刚去世的大牌编剧张永祥都是山东烟台人,词汇对了口音却非常非常不烟台,大差评;李昆演的部分就准确得多。女同事在自行车上哼了两句神秘女郎,女主是曾庆瑜开始完全没看出来,老了之后的妆容明显多了…演剧团女主的那位就是出过一张封面超级前卫的唱片的丁也恬。
连着看完了王童的历史三部曲,无言的山丘,稻草人,香蕉天堂,分别讲述了台湾上世纪20s,40s,48年到80s的故事,都着重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看完收获颇丰。香蕉天堂里的门栓有点阿甘的意思,身处落魄的年代,借用别人的身份挣扎求生。国民党退守台湾的40年并不太平,主人公因为用错名字被当成“匪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风云变幻下受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外省人的黑色史诗,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找寻身份的认同;假冒别人的名字不需要证明,活下去却需要一纸文凭;和侯孝贤的静观视角不同,王童总是用镜头为观众重塑历史,用戏剧冲突来反映时代背景,讽刺与幽默背后是小人物残酷的生活环境;依旧强大的剧作,但部分情节的省略导致叙事节奏的不连贯;通过掉筷子来表现时间变迁无疑是一个好的设计,但升格的处理过于刻意;张世和钮承泽疯癫的表演有点过火,我寻思你这山东话怎么说着一股机车味啊
在王童的作品谱系中,《香蕉天堂》和《红柿子》更相似,讲述的都是原乡人客居的故事。间杂其中的,是生活的不习惯,白手起家的艰难,还有乡愁的折磨。张世的角色勾勒出压抑的白色恐怖时代图景,结尾是王童熟用的黑色幽默手法,道了的是横贯历史的国族命运:隐忍着活下去,而不需为人所知。这大概就是王鼎钧讲的,被历史忽略的人们吧。河边骨不设户籍,历史书里有天下,没有苍生。
越咂摸越像台湾版的《一句顶一万句》,几经化名“出延津”的“吴摩西”,在本片中成了几经化名退台湾的“李麒麟”。不像侯孝贤的镜头赋予台湾某种神秘和文艺,本片王童导演呈现的台湾更白描“恐共”气氛和乡土气息,诙谐地表现了傻愣愣的“门栓”从军从政记。天天叫嚣“反攻大陆,光复中华”的国军固然可气,但他们连同宝岛台湾其实都是“亚细亚的孤儿”,与披着李麒麟身份的门闩一样,顶着别人的名号,有着永远回不去的老家,终身无法尽孝的爹娘,还要有苦难言的秘密。最为震撼莫过于月香也是冒名顶替的假妻子,退居台湾的初代人,因为政治从此与家国分离,说远也近,却终究得不到一张小小的船票,荣归故里孝双亲。彼时羡慕香蕉是天堂,此时更盼“回延津”。
曾庆瑜真是可惜,一番大女主的戏,没有吃下来,玉女派演法比花瓶还无聊,各种情绪戏,你只会觉得她勉强,稍微克制一点的戏,她也不够投入,感觉像是在点评。由于她的失衡,令整个电影要由她增色的部分变得普通,最好的是刘小姐,角色好也演得好,退场早,就成为最靓丽的风景。两兄弟的设计相对简单,张世那边就不提了,直接傻掉,很低劣的设计,钮承泽这边也是傻傻的,靠对手给戏,可惜摊上的是曾庆瑜,两兄弟再重逢之后索然无味,因为一个人其实已经不存在,张世就当是舞台剧来演的,镜头给他基本都是全景,像是任他自由发挥。就像《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那样,人物的本身设计相对平面,但置放在矛盾冲突大的事件里面,制造出了一种环境塑人的错觉,这不是环境塑人,是编剧的金手指想怎样就怎样。
有很多没想到。当初他们以为香蕉是稀罕的宝物,没想到它只是一种普遍而廉价的水果;当初他们以为来台湾只是短暂的计划,没想到,他们就这样用借来的身份在这里过了一生;当初他们肯定也对未来有过无数的幻想,没想到,命运只对他们写下了颠沛流离,疼痛难挡。如今再回首,故乡是哪儿呢?年轻又有过什么呢?只能抱头沉默,往事是不堪回首,也许只有那记忆里的香蕉味道,仍然保留着一丝甘甜,叫人一直忘不了。
每个个人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里都被残酷无情的时局裹挟,成为了它的牺牲品,仅少数幸运的能被时机或者天真质朴的人拯救生命。最后那通电话,是多少被两岸海峡分离的人们的心声哇 / 要是能找到一个贴合老年时期的月香的同龄演员来演恚更好吧,同个青年演员来演老年还是有点违和。
又是一个外省人的故事,可能戏剧化的成分有些过多。刚上大学的时候去台湾旅游,听导游讲述外省人的心态处境,什么都不懂。现在在这些时间跨度以一生为单位的影片中,我体会到了太多真切的苦楚。中国人的生命意志,在于吃苦和忍耐,这似乎是存在于血脉中的。特别是肯定门栓自学英语那里,我的心揪得酸痛,虽然不能直接类比,但我也如此哭泣过,我也如此绝望过。去过了之后才知道,有香蕉的地方不是天堂。我们可以是任何人,只要能够活下去。
优秀之作。但比起王童的神作《无言的山丘》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演员的表演不够高级,剧情也有一些硬伤,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不够有说服力,例如李小姐刚开始很讨厌门拴,后来突然帮他遮掩,还约他晚上幽会;又例如,得胜对小妹妹起意,而且是在他出现疯狂征象之前,可能编剧功力还不够。结尾电话那场戏倒是感动我了,声泪俱下的爹……娘……喊的虽不是自己的亲爹娘,压抑了一辈子的情感倾泻出来,假身份下一生的悲苦伤痛却无比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