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分手的季节(2006)

IklimlerUP:2021-04-25

适合分手的季节

评分:7.6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编剧:努里·比格·锡兰
主演:埃布鲁·锡兰 / 努里·比格·锡兰 / 娜赞·克萨尔 / 穆罕默德·艾尔马斯 / 艾瑞福阿西 / Can Ozbatur / 乌富克·巴伊拉克塔尔 / 法蒂玛赛纶 / 艾岷·锡兰 / Semra Yilmaz / 弗里敦考克
类型:剧情
片长:101 分钟 / Turkey: 97 分钟地区:土耳其 / 法国
语言:土耳其语
影片别名:适合分手的天气 / 气候 / Climates / Seasons / Les climats
上映:2006-10-20
IMDb:tt0498097

适合分手的季节简介

刚愎自用的大学讲师伊沙(努里·比格·锡兰 Nuri Bilge Ceylan 饰)和身为电视制作人的妻子巴哈(埃伯鲁·锡兰 Ebru Ceylan 饰)正在风景宜人的海滨小镇卡斯度假,但是夫妻俩的情绪却与这里全不搭调。不知何故,他们发生激烈争吵,伊沙更撇下妻子独自回到伊斯坦布尔。在分居两地的日子里,伊沙和昔日女友(Nazan Kesal 饰)重温旧梦,然而他并未沉浸其中,却渐渐体味出妻子的珍贵。他决定启程找回巴哈……
  本片荣获2006年土耳其安塔利亚金橙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和最佳女配角(Nazan Kirilmis)等四项大奖;2006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7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土耳其年度最佳影片和人民选择奖。

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努里·比格·锡兰 第59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竞赛单元奖努里·比格·锡兰

简评

一部爱情小品,导演跳出其惯擅的有关于“故乡”的题域,质地便开始变得轻松而新鲜。在锡兰不再独立掌镜以后,拍摄技法上出现了更多动态的调度,甚至以一类颇有设计感的tricks增加了关系性镜头的暧昧性与可看性。恋爱的气候中,充满着体面的虚谎,同时又饱含着捉摸不定的自由。对于这段爱情关系的探讨与处理,锡兰理所当然地越出了道理、伦理、责任等框架范畴,而完全以人物的心绪状态构架起故事的脉络与轴线——时而起伏曲折,时而断裂破碎,的确像极了适合分手的季节。

渣男就是:血气方刚时和情人你侬我侬→情人不适合结婚所以找了更居家的现任妻子→激情退却嫌弃妻子人老珠黄遂离婚→马上找情人复合干柴烈火→花花世界终不及一餐一饮来的踏实于是找前妻再续前缘→破镜刚重圆又开始不满妻子的寡淡无味,新鲜感和责任的博弈像极了《失常》,选择安稳又不甘心选择刺激又不愿承担后果,男人自己不觉得自己油腻自恋恶熏吗,妻子该甩他一耳刮子

延续前三部的拍法,继续家庭小作坊。这次锡兰不仅拉来了老婆,还亲自上镜,和前几部里演员的状态是一脉相承的,但多了份不怒自威的气质。觉得锡兰是位掌控力极强的导演,个人意志渗透到影片的方方面面,也懂得表演的伟力,所以在他调教下的演员表现都那么出色,无一拉胯。片里的雪景真的太美了,由夏入冬,心境也随气候明灭,始于凝视,也终于凝视

延续了上一部作品《远方》里用景别和景深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盛夏的阳光开始,到结尾的白雪结束,“季节”是本片一个重要的元素。然而首尾两个长镜头里女主缓缓流下的眼泪说明男主本质上并没有任何改变。中间和情人见面时的长镜头“强暴戏”也太牛了,雷声和雨点声象征两人间爆发的情欲。结尾处的摄影无懈可击,一片片落下的雪花美到极点,在一片大雪纷飞中告别了爱情。锡兰对自然景观的运用确实是大师级的。

炎炎烈日下的绝望眩目,你杀死我,我杀死我们,我注视你,只能看到那些刻意逃避下永远无法调和的东西;隐隐雷声,暴雨倾盆,不喜欢看到女人被男人死死囚住双手,无力挣扎动弹的样子,即便她有多爱你,或者多不爱你;终于下雪了,两个人都裹得厚厚的,他带着一切回忆和渴望来找你,你抓住一丝生机,但看到对面那个实实在在冷冷冰冰的人,你知道一切生机都只是幻觉而已。任何季节都是适合分手的季节,任何天气都是适合分手的天气。

后现代特征:消解现实深度,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他们面对环境时内心的迷惘、痛苦、焦虑,缩短传媒与受众的距离而泛艺术化。影片描摹的就是在“季节”里(夏日、雪天)将分手的男女内心的状态与情绪,叙事结构反情节、碎片化、生活化,专注个体写作,以视听写作,影片也真正体现了视听叙事的魅力。对焦点的使用前无古人,长镜头内的构图、景别叙说着人际关系的微妙,最后男女欲交合一场,以破碎的构图、整体失焦、布列松式动作特写、跳切完全不露点地描绘了一场未竟的鱼水欢,可以直接拿来用啦!美术做得好,选到那样的烈日和纷飞的雪,使整部片有孤丽的基调。

不仅是情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现代女性在传统男权社会下的困局—借由一个动作便威胁到男性的自尊,换来下流的报复:笑。镜面般将佯装体面、羞于启齿的男性占有欲映照了出来,当然之后便是恼羞成怒。先是用肢体性的暴力回应了前女友予其心理上的暴力,后是用生理诉求彻底让妻子的情感诉求无效化。看似内敛却实则厚黑,讲述着一个男人是如何粗鄙卑劣地以女性的身体与情感为代价维护住分文不值的自尊的。大大出乎意料的是,锡兰极其严肃地指向当时当下,而非小品般轻盈。作为建筑学讲师的伊沙,带出的新时代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身在地跨欧亚的土耳其,何去何从?

这一部是换了数码拍摄了吧。算是对上一部电影的一些交待吗?两人是怎么分手的。典型的相爱容易相处难;典型的以自我生活为理由的分手;也是典型的分手以后没了自我更没了之前想追求的所谓自我生活。最后反醒了又去追回,最后一刻又再次逃离,这种矛盾心理正是钱老说的围城嘛。还是欧阳峰看得透啊:山那边是什么?还是山。有限的钢琴配乐很美妙,特别是开始从字幕延续到车内画面又被女主断然关掉的音乐。画面一贯讲究,特别一幕是海边男主在前景、女主背影在中景、远景海上一艘舤船穿过画面。这音乐、这画面都在暗示影片两人物的结局。

感觉锡兰很擅长类似的题材。构图真的太好了,特别是旅馆的简单的构图,像油画。喜欢结局的处理,当妻子开心的说自己的梦的时候,丈夫却没有在听,妻子明白了,丈夫从未改变过。开头和结尾停留在妻子凝视的脸,我觉得是很好的处理。对声音运用的太好了,特别是八音盒第一次出现的镜头。真的是太好了。还有,镜头长时间停留在人物的面庞上,没有台词,也真的是太好了。

【8】当锡兰洪常秀化,咋得突然就明白那些情感转折,尴尬的对话和这个夏季与冬季的感情是为了什么。骚的永远最偷腥,一边想着好的,一边想着老的,刚愎自用的自大男就是这样。眼睛不避讳相机的存在,在相机中生硬转场,断裂,然后继续做爱,追踪。犯贱永远是寻求刺激的止痛药,知道他给你假的承诺,他不会改但还是死心塌地被你欺骗。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一个要与你同归于尽,一个要与你若即若离,可有可无。只是这个季节,永远不能分手。(锡兰夫妻好帅好美啊!!尖叫鸡中!!)

想告诉热评第一,不解释是因为导演讲的是普遍的情感。长镜头比动作片更能让我沉迷。前面半小时度假段落有太多我喜欢的细节:开头听杨超老师在不同场合讲过两遍,梦里沙浴被埋头,自顾自练习对话在同一镜头内揭示是在真正对话,摩托车山路听见假的雷声镜头推慢之后蒙住老公的眼睛。然后还有强暴长镜头,货车复合长镜头什么季节都适合分手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两人矛盾的点在哪里……确实很土耳其洪尚秀,一切都淡淡的,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矛盾-分开-寻刺激-求复合-错过,男主真的很自我中心,强暴式情欲戏塞过时的坚果,随意丢弃司机小哥的地址。前面的恶梦跟后面的好梦,男主都无法为女主提供情绪价值。恨一个人恨到极致时确实恨不得他去死,不难理解摩托蒙眼那场戏了。前面矛盾那一段旁观人看了也感觉到很窒息。女主的演技真好,我是看评论才知道男女主原来现实当中也是一对夫妻

获得奖项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9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第9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获奖:Don Quixote Award - Special Mention / 评审团奖-最佳导演
    提名:最佳影片
  •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第5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