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有我?(1985)

Why Me?UP:2021-09-27

《何必有我?》(英语:Why Me?),是1985年上映的香港电影,新艺城影业公司出品。电影主题围绕智障人士的遭遇,开启了1980年代中期关注弱势社群的先河。翌年,德宝电影公司拍摄了《癫佬正传》和《听不到的说话》,前者编写出精神病人及流浪者的生活实况及康复之路,而后者则记录聋哑青少年的犯罪实况和释囚出狱后的生活。

何必有我?

评分:8 导演:郑则仕 编剧:黄百鸣 / 郑则仕 / 郑忠泰
主演:郑则仕 / 郑文雅 / 周润发 / 焦姣
类型:剧情
片长:91 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Why Me?
上映:1985-10-29(中国香港)
IMDb:tt0089259

剧情简介

KOKO(郑文雅饰)是个新入职的社会福利署社工,并成为其男朋友周主任(周润发饰)的下属。在出访围村工作期间,遇到了智障人士肥猫(郑则士饰)及其母亲猫妈(焦姣饰)。肥猫在围村内饱受恶霸积逊吉(成奎安饰)欺负,早年丧夫的猫妈则靠贩卖豆腐花来维持两母子的生活,他们一家居住在猫爸生前搭建的小木屋内,没有安全的生活环境,于是KOKO建议他们寻求社会福利署的帮助来改善一家的生活,但猫妈却对政府部门充满敌意。对工作充满热诚的KOKO不断地帮助他们,终于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但公事公办的周主任却不同意KOKO的做事手法,两人情海翻波。

另一边厢,KOKO也是出身于破碎家庭,她的父母离异,母亲(恬妮饰)离开香港改嫁澳洲的ERIC(曾志伟饰),父亲(朱江饰)不思进取,不但没有负起养育KOKO的责任,更经常向其母(即KOKO的祖母)(欧阳莎菲饰)索取金钱。KOKO与祖母相依为命,再加上母亲和继父从澳洲的汇款才得以大学毕业。母亲和继父到香港探访KOKO和祖母,此时父亲却上门欲索取金钱,虽然继父大方地给他金钱,但却使一家人不开心,KOKO更恨其父亲入骨。及后,父亲在围村里找到一份打扫教堂的工作,便脚踏实地做人,更向KOKO道歉,KOKO原谅了他。

正当她重拾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时候,猫妈因子宫颈癌而离世,肥猫顿成孤儿。积逊吉变本加厉地欺负肥猫,性格温驯的肥猫终于忍无可忍,进行反抗,躲在已废弃的木工场胁持着积逊吉,KOKO和周主任虽然劝服他投降,但肥猫一想到自己成为孤儿的事实,便再度发狂,一名警察(吴少刚饰)情急之下枪杀了肥猫。经过此事,KOKO对社会工作感到意兴阑珊,更想到转行,周主任劝服不果。幸好,她在辞职前遇到另一位敌视政府部门的智障人士老鼠,使她重燃对社会工作的热诚。

人物角色

角色名称演员备注粤语配音
KOKO郑文雅社会福利署社工郑文雅
肥猫郑则士住在围村里的弱智人士郑则士
周主任周润发绰号扮嘢周KOKO的男友KOKO在社会福利署的上司周润发
猫妈焦姣肥猫的母亲豆腐花小贩龙宝钿
朱江KOKO的父亲朱江
恬妮KOKO的母亲
ERIC曾志伟KOKO的后父冯永和
欧阳莎菲KOKO的祖母
积逊吉成奎安围村里的恶霸金贵
陆剑明吉手下贾凤梧
马湘鄂吉手下卢雄
吴少刚警察朱子聪
黎彼德警察朱子聪
汪禹警察卢雄
任喜宝社会福利署职员沈小兰
龙天生社会福利署职员朱子聪
陈嘉仪社会福利署职员曾庆珏
惠英红社会福利署受助人卢素娟
老鼠敌视政府机构的智障人士

奖项

1986年举行的《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团主席李翰祥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不获提名「最佳电影」感到不满,后来筹委会临时增设「评选团大奖」,将评选团认为有资格角逐此奖项的三部电影列为候选名单,由评选团自行选出心目中的得奖名单,《何必有我?》是候选电影之一,并同时获得「评选团大奖」及「最佳男主角」。

年份颁奖典礼奖项名单结果
1986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郑则仕获奖
评选团大奖郑则仕获奖
第2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郑则仕提名
最佳女配角焦姣提名

本片入围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及第23届金马奖共四项提名,最终郑则士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简评

《癫佬正传》主要反映了当时香港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的生存现状,电影《何必有我》则是把目光投向了智力障碍人士;郑则仕演绎起他的成名角色——智力障碍患者“肥猫”可谓得心应手,遇事的天真懵懂的让人唏嘘心疼又忍俊不禁,然而因为智力低下导致的负面影响和对亲人和他人造成的无意伤害又让观众感慨万分。与《癫佬正传》结局一样,本片的主人公肥猫也难逃被当做有伤害倾向的暴徒击毙的命运,这也揭示了智力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悲惨命运——脆弱、痛苦、危险,既不容身于当今社会,又随时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可谓是:癫佬正传难尽书,何必有我存世间!

终于抽空把整部电影看完了,关注弱势群体的题材,香港社工行业的经验是走在前列的。按照社工的视角来看,这类人间悲剧其实可以避免。作为剧中的女社工,其实在工作的时候,主任不断提醒她公归公,私归私,不能以个人感情用事去工作。错就错在该社工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与伦理,将个人的同情心泛滥在案主、工作处理手法当中,造成了服务对象的移情等,人为制造了不利于个案跟进的因素。社工的急于求成心态,不断地想以私人关系帮案主争取福利政策,而忽略了其实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站在信仰的角度,女社工的父亲因为去了教堂工作,而不断悔改重生,意识到过去自己的罪,后面剧情所展现出来的表现,有点救赎以及认罪悔改的意味在当中,重新与女儿、母亲、前妻修复关系。

基础题材、情节设置、演员表演在精细安排下有机联动,救人者自救的比喻也是很有智慧的切入点,比单纯的贩卖观众的同情心更加高明。但是在执行效果中有着同时期港片的时代性粗糙,配乐拉的太满,但是摄影和剪辑却没有跟上,郑则仕的表演也被裹挟着走向俗套的类型走向,不如之前的平稳有力。

郑文雅有古典的圆脸蛋,西方健美的古铜肤色,大胆而不狎昵。周润发演的精英官僚在女主角为肥猫中枪难过的时候整领带是无声的表演。两人的热情戏很赞,看女主让这样的男主吃瘪就会有趣,但他又不是恶人。奶奶应该是欧阳莎菲,最后有个警察是汪禹。恬妮是辣么年轻的妈妈。郑则仕戏很好,跳Monica。焦姣的母亲很硬气,不是洋溢着母性的爱,有负面情绪更饱满也可贵,带着竹编帽子卖豆花,手脚爽利仿佛邵氏的侠女。有些碎片的笑料不高级

跨越二十年的肥猫形象始于此。郑文雅在《我未成年》之前就演这种社工形象了,但这次演得过于凶悍,每次见自己的窝囊爹都是恶语相向甚至动手驱赶。而从戏份上看,她才是本片主角。这个故事的立意,是有个问题父亲和母亲改嫁的郑文雅家庭,与穷困且弱智的肥猫家庭进行比对,揭发各个家庭不完满的普遍性,并进行适度引导。但两条线捏合的并不好,郑文雅在其中并没有起核心人物的推动作用,只是最简单的把各事件串联在一起。他父亲在她的敌视中改过自信更多是自发的结果,而肥猫一家也未得到她真正的帮助,片尾莫名其妙的悲剧结局(肥猫自己是怎么把成奎安绑上房梁的?)似乎在控诉福利制度的低效与不作为,但具体设置上更像在硬拗出一个耸人听闻结局的类型片手法。各场景的舞台布景感比较强烈(主要是布光问题),郑则仕的演技是真不错的,他的台词也很妥帖

,虽从电影的完成度和艺术性上比不上第二年的癫佬正传,但个人实在很喜欢这类悲剧题材……或许是因为编剧黄百鸣个人风格不同,何必有我从整部电影的氛围上看似乎并没有癫佬正传那么冷酷悲剧,主线故事外穿插的咸湿剧情时常让影片有些割裂。而从名字上看似乎本片的重点在于肥猫悲剧的一生,但实际上本片的重心反而是通过肥猫的悲剧体现Koko这名社工的自我救赎,而本片塑造最为成功的角色无疑是他们两人。扶不上墙的父亲和嫁到国外的母亲让Koko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也因此她希望可以帮助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弱智青年肥猫并不惜与男友吵架。Koko在救助肥猫时逐渐解开心结是整部作品最为感人之处,她的家庭实际上与肥猫一样,都是父母生下孩子后却没有能力在残酷的社会中保护他们。何必有我,既然无法承担父母的责任又何必把孩子生出来呢?

肥猫系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部,但是长大以后找这部电影一直都是搜索肥猫二字,所以找到的都不对。今天在西瓜上重刷,没有小时候那样哭的稀里哗啦,其实很奇怪,小时候妈妈并不会离开我但是现在我更清楚的明白我跟爸妈相处的时间不停的在减少,那在爸妈年轻时,我的恐惧来自于哪里?还有,我记得小时候电视上片尾的时候放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所以情绪渲染的很到位,但是这回看片尾很愉快,真的奇怪。

肥猫的形象,电影与电视剧相比,虽然电视剧让郑则仕在国内火了一把(相信肥猫也算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但电影里那个比较年轻的肥猫更有艺术价值。电影在前三分之二都一直在幽默中揭示伤痛,最后三分之一的悲凉和愤怒直通死亡,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郑则仕的演技一直是很棒的,虽然在两处“悲情”戏中用力过猛,一处是手受伤了摔坏东西被妈妈揍,一处就是妈妈的死,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谣一响起,几乎催人泪下,但未必就是最好的,相反,妈妈死后,在海边悲伤地唱的时候最平静,也最击中要害。以及:警察也有好人和坏人——真是振聋发聩的台词。

一等一的香港电影!本以为是温情喜剧,没想到是真实的悲剧,看的心酸泪流。想起同类型的《癫佬正传》-秦沛街头挥刀、周润发深夜埋子,这些场景一直是我小时候的噩梦……肥猫只是想要一个做人的权利而已,却最终在母亲撒手人寰后因为一场激化的矛盾,身亡于警察的恶枪之下……电影那么压抑,那么悲痛,锋利的拷问这个社会的残酷,何必有我呢?!

评选团大奖”在金像奖史上仅颁发了这么一届,且增颁目的还是为了“安抚”评选团。当年,身为评选团主席的李翰祥因其心目中的最佳电影落选提名而炮轰金像奖只能在影评人的提名名单中选片,对第二轮评选成员不公平,结果,筹委会不得不增颁该奖,将评选团认为同有资格获“最佳电影”提名的三部影片一同进行“小圈子选举”,以减少评选团与影评人之间的分歧。如此风波,多少反映出早期金像奖提名制度的不成熟。

郑则仕确实优秀,最早对他的印象就是肥猫正传和青楼十二房,一个是扮演白痴的公益题材,一个是古装三级片,再后来又看到跟成龙主演的重案组,心说这胖子戏路真是广啊。除了郑则仕的优秀以外,这部片是平庸的和暧昧的,福利机构很官僚,警员又很麻木,对弱势群体的帮助非常有限,社会问题的原因也没有深入探讨,只是卖惨而已。既没探讨,也没扬善,有的只是一场悲剧。周润发的表现乏善可陈,郑文雅确实出彩。但无论怎样,香港电影中总是有关注现实问题和底层生活状态的影片,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下,已经很难得了。

《肥猫》系列故事第一作,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也有社会批判的成分,郑则仕可以演地痞流氓市侩警察,但能载入影史的就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肥猫,以至于这成了他的代号。没想到还有周润发客串,当年看的时候倒没注意。结尾肥猫明明被警察误杀,可最后还是被强行复活拍了续集。

获得奖项

  • 第5届香港金像奖
    第5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People`s Choice Award / 评选团大奖 / 最佳男主角
  • 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