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2011)
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UP:2021-07-11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简介
庄周梦蝶,无有虚实。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于露电里捕捉永恒。
《化城再来人》借用佛经典故,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修行、写作,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与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 负卿的悟与情。
获得奖项
- 第13届台北电影节
提名:最佳纪录片
简评
非常感动!有太多点触动我了,比如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比如你怎么还不走,比如我选择不选择,比如看着落日的苦,比如和母亲的缘分到底是个什么缘分呀,比如皈依,比如佛法,比如心一跳一跳,微微微微微微一热。大概是历经痛苦,内心澎湃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诗歌来,但是老先生看起来非常文静,一边思考一边慢慢讲述的样子令人动容,一张毛巾擦脸擦桌子,和来自友人的不会生活的吐槽,非常真实的可爱。先看了导演的掬水月在手,再是化城再来人,配乐是一个风格,非常棒,很多镜头也非常美。但还是更希望稍稍有个字幕吧…老先生的乡音,虽然语速很慢,有的部分还是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接着看如歌的行板或者姹紫嫣红开遍吧!
化城再来人,让我认识了周公。他操着一口乡音,在武昌街上安静的卖书。周公让人觉得亲切,像家中的老人,为你解读诗句,与你谈笑风生更惊人的是他嗜甜的偏好让人从他形而上的诗句中落到人间。周公一生飘零孤独,但他却安贫乐道。佛教为他的生命与诗歌注入了新的火焰,也为他一生的苦难找到了因缘。影片中的空境以及影片的编排节奏仿佛是一张寂静如海的大网包裹着我,我从喃喃的佛法中好像看到了那个穿着长衫的老人,静静的坐在书柜旁闭目养神,好像下一秒就可以睁开眼与你谈诗……
我很喜欢周梦蝶的诗,自认对于他的诗和背景有一定了解,甚至周公难解的乡音,大概因为家乡相近,我也能听得懂大半;在这种情况下看这部片子,依然觉得太沉闷晦涩了。就是一些生活片段的堆积,作为纪录片,除了纪录的意义之外,确实没有得到其他体验。但是能听周公念诗,已经很值得一看了。片尾的镜头好看,顿时想起: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无尽上。
微尘弱草,雨萍风絮,日月逾迈。落日寒姿,冷月横窗。隔岸一影紫蝴蝶。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时代狂风将人吹到对岸,有了武昌街书摊的孤独国,这条路是一条永远数不完的又甜又涩的念珠。好吃酒好吃肉好看电影。同样为《处女泉》和《绿光》的结尾震撼和感动。被南怀瑾批“痴狂中打滚”。冷粥、破砚、晴窗,毛笔的笔触太美。《风荷》是净土宗,《雨荷》是禅宗。四十岁后接触佛法后心境打开,觉得人生是阳关大道。耄耋之年再提起母亲、妻子、孩子、朋友,却忍不住落泪。“我选择不选择”。“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庆幸是在读过《坛经》和《心经》后才看的此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惜缘。
导演过于看重佛法跟周梦蝶的关系了。前三分之二,拍成屁了,虚虚渺渺,不着边际。后三分之一,从提到返乡故事后,就渐入佳境,值四星。他自称国破家亡的劫余之人;他连树叶落下都怕砸到头;他说,我选择不选择……他跟余光中那种伶俐人显然不是一路,却把余光中视为师友,呆头呆脑地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最后,只能依赖佛法,为自己身受的苦难赋予意义……竟然还有三毛……
“盖余,以三十七年七月,自贼中逃离。辗转至武汉,十二月底, 随二零六师补充团,渡海来台。七年之后,因病弱不堪任劳,复于七月于屏东,衔命退役。十二月底,于左营正式解甲,驰车来台北,自谋生活。微尘弱草,雨萍风絮,日月逾迈。又十九年于兹矣。既仰事俯畜孝慈之道亏,兼笑谈渴饮纵横之望缺,惟日以纸笔,史传、偈颂、啸咏,聊寄远怀,而申积郁耳。”
13年开始读周梦蝶的孤独国,朋友推荐了这部纪录片,14年周公去世,隔了七年再看,心里不知何滋味。他虽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却是至情至性之人,“我之所以还能写几首破诗,是因为,我不平静。”他说“写诗这事太痛苦,如若追求人世的幸福,就不要写诗”。他说“让风雪归我,孤寂归我” ,是临水低飞的紫蝴蝶,一入化城,似梦幻泡影,终要归墟。
周公本是南阳淅川人,为了戒掉喜欢吃肉喝酒看日本鬼片的习惯开始礼佛,意欲找完美的对象,被需要掌声的三毛吓跑了。一口熟悉的乡音,老僧入定般的生活,街口摆摊成了亮丽的风景线,在诗的世界里逍遥游,在诗的沉淀下竟那么美。听他念着那些诗,莫名想哭。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荒凉的自由,温馨的不自由。”去年看了周梦蝶的《鸟道》与《约会》,总觉得周公的诗我要到50岁以后才读的懂……结尾的孤舟一叶,人世飘零。周公一袭蓝衣孑然一身,但又洒脱通透。他的诗好像是用血写成的,一生的悲苦都洒在了他的诗上。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幸得佛法与诗歌,抚人生之空无,终化蝶而去……他的文字太沉太沉:“何必回去这一趟,国破家亡。”
周公的诗读的少,也不好懂,但我的诗抄簿上录的第一首诗就是周公的《不怕冷的冷》。很久没有如此沉浸地看过纪录片了,对其诗作和佛学都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诗人一生漂泊无依、凄苦伶仃,大半人生不是守着书摊就是守着书桌,箪食瓢饮、不改其志。虽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诗人”,但到了他身上,不知是受了诗词的滋养还是佛法的净化,92岁的老者已如达摩入定全无苦相,劫余人唯余纯与真。导演将其比作“台北城中的悉达多”,不可谓不贴切。看陈导拍《掬水月在手》就知是个性情中人,他那些偏于晦涩沉郁的镜头和音乐,放在叶先生身上不算多合适,用来描写周公却再是恰当不过了。值得一看再看。
“庄周晓梦迷蝴蝶” 读过《梦蝶草》《十三朵白菊花》,《梦蝶草》里平凡的浪漫、偶而可爱,读来心里甚是暖;《十三朵》则如诗集名字般哀伤,却动人。近3h的纪录片,个人觉得比《掬水月在手》好很多很多。周公的河南乡音,虽然有些听不懂,但是很温暖亲切。“爱情、友情是梦蝶的精神失眠”,修道之人,而道法自然,便是周公的一生,致敬!
是庄周梦蝶,也是百岁光阴一梦蝶,名源于道而诗蕴于佛,梦公在《孤独国》里写“昨夜,我又梦见我/赤裸裸地趺坐在负雪的山峰上”,此身曳尾于涂,而心安藐姑射之山,对比牧公《时光命题》“半夜也曾独坐飘摇的天地/我说:抚着胸口想你“,就是全然的尘世羁旅的形象了。万古谁追西落日,千山独醒北青萝,过去和现在的江面在镜头中交汇,再延伸至铸火为雪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