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1979)
AmatorUP:2021-06-19
评分:8.4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耶日·斯图尔
主演:耶日·斯图尔 / 莫格莎塔·札柯夫斯卡 / 艾娃·珀卡斯 / 斯特凡·希泽斯基 / 耶日·诺瓦克 / 塔德乌什·布拉德茨基 / 马雷克·利特夫卡 / 博古斯瓦夫·索布丘克 / 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 安杰伊·尤加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117分钟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影片别名:电影狂(台) / Camera Buff
上映:1979-08(莫斯科电影节)
IMDb:tt0078763
影迷简介
菲腊花了两个月的薪金买下八米厘摄影机,本想纪录刚出生女儿的成长,但厂长却要求他为单位服务,拍摄联欢晚会;误打误撞下,居然给他在电影节里捞了个奖。他登时雄心万丈立志成为纪录片大师,冷落娇妻也在所不计。但镜头下的真实却不是人人吃得消。当人民英雄的代价是好同事成了活靶,最後菲腊要在成名与道义之间作取舍。
获得奖项
- 第1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获奖:Golden Prize / FIPRESCI Prize - 第3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Interfilm Award - Otto Dibelius Film Award —— Forum of New Cinema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ślowski导演
- 耶日·斯图尔 Jerzy Stuhr饰 菲利普·莫斯 Filip Mosz
- 莫格莎塔·札柯夫斯卡 Malgorzata Zabkowska饰 伊卡·莫斯 Irka Mosz
- 艾娃·珀卡斯 Ewa Pokas饰 安娜·弗洛达奇克 Anna Wlodarczyk
- 斯特凡·希泽斯基 Stefan Czyzewski饰 导演 Director
- 耶日·诺瓦克 Jerzy Nowak饰 斯坦尼斯瓦夫 Stanislaw Osuch
简评
作为基导的早期作品,没有高深的立意和高超的摄影手法,但直击了一个很深刻的关于平衡的问题。男主从买为了拍女儿买相机,到为工厂拍摄,最后转化为热爱。男主追求热爱打破了和妻子家庭理念的平衡;纪录片镜头记录的真实打破了工厂内虚假真实带来的平衡。片中镜头留住朋友去世母亲所带来的温情和纪录片记录城镇僵化破败,还有自己妻离子散的代价。基导没有因为自己电影人的身份而完全肯定影像的正确。专注于一点必然会付出代价,无论是家庭分离的孤独还是纪录片导致的辞退。当最后男主将镜头对准自己,完成了从对外探索到对内探索的提升。面对镜头意味着表现自我的真实和打破自己的,也是最难打破的平衡。我相信这部片子也是基导自己的成长思考和写照,从一个影史参与者向构建者的转变。从这里,基导就爱用颜色和大面积的色块来区分表达人物和环境了。
主人公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其实也并没小有所成的业余爱好者,这之中没有维度跃迁级别的质变,而他本人也察觉不到自己是在混沌之中徘徊,而真正从电影和政治两个层面看穿这件事的一个是电视台的编导一个是公司的领导,其实影片通过迷影这件事试图讲述的是一个话语权的夺取与旁落的故事,所谓掌握了镜头你便掌握了真相,但你恰恰也是被掌握着的。不足之处是影像对一个普通人着魔般的吸引力表现不足,掌握话语权之后执迷的心路历程也有所欠缺,一个本来足够荒诞疯狂的故事被执行的过于规整了。
在这部《影迷》中,仿佛可以窥见到基氏后来所有电影的内核表露:《红》的深刻自反、《杀人短片》的个人-体制异化关系、《机遇之歌》《两生花》的多元世界观架构(在这里表现为电影-生活的对立概念)…但它在基氏的作品序列中又是独一无二如明灯般的存在。当摄影机被基氏赋予双重样貌,即是《迷离劫》之于阿萨亚斯的模样:挣脱开角色意味、戏剧逻辑的支配/束缚,进而介入信息领域,甚至一度超越元电影叙事范畴,成为彻头彻尾的生命记录-凝视。菲腊和基氏本人形象的高度重合更喻示时代涌动下的个体背负着强权政治元素的羸弱感与梦想及宿命终是殊途同归时的怅惘、无力。而结尾处的视角切换,又注入了安东尼奥尼式的存在主义思辨,和那股超越影像介质的虚无能量。
基氏的剧本总能体现出在极富逻辑与机理的命运框架下渺小人物的抉择。家庭和事业、逐寻和退却之间的平衡,都被局限在将世界与主角分割开来的镜头中:摄影机前描摹着世间的一切,追求着人们极力推崇的真实,把时间和记忆珍藏在胶片中;而在它背面的那个人则甘愿让自己的双眼禁锢在那个狭小空间中,渴求着一切的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分明他所记录的事物是完全出于客观的描述还是在推崇演绎心理下的创作。这是摄影机的诅咒,也是影像的骗术,它能延伸出时空的另一面,也能让人永远迷恋于虚伪的光影中。当最后满目疮痍,他再次拿起了摄影机,但这次他没有将镜头对准世界,而是它的反面—自己的容颜,两者的隔绝逐渐消解,身心也将回归原点。
到了最后,基氏已经拿起了摄影机对准了自己,反省自己为何拍电影,从为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拍,到为了社会效益而拍,再到为了追求艺术而拍,陷入困境的主角回头看时发现还是为了做自己而拍,这才是影迷的真正含义。片中说“电影没有门槛,人人都是导演”,但这条路不好走,走路前还要明白为何而走走到哪去,这是很多西方导演没弄清的,基氏的社会主义背景让他对电影应该有什么定位思考更多,片中的《工人》就是他自己《工厂》的复写,从这一部电影开始,他超越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等的限制,开始走向电影本身。
记录的人其实大多都并不会刻意地去写下逻辑,多数的时间也只是冲动地想要打开那个黑匣子,把世界给装进去,于是世界也就在那个小的方框里,可以很大,再大也只是会曝光的模糊影像罢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像是那个带着菲利普入行的女评委一般,她说她无法对任何事情集中精神,所以人们都叫她“影迷”。但其实影迷才是最清醒地看到一切的,能看到一切的人也就能可怕地操纵一切。刻意地把奖颁给一个狗屁不懂的人,原因只是因为那能让他继续下去这个没有退路的职业。
像是基耶本人「自画像」,也是献给所有影迷的一面自照的镜子,在看电影的过程,也是在看我们自己,那报刊亭排队别人买剃须刀,而我们购买电影杂志的场景,未免太熟悉不过了。影片像一场内涵,记录了基耶自己从拍摄纪录短片,到拍摄剧情长片的必然历经过程和转变。影片核心主角,是有点受够了生活委屈的中年男人,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自己所忠爱的摄影机,而由此呈现了一个有了家庭的男人,如何在中年阶段为追求兴趣爱好,其所应付出的何种代价,比如妻离子散,与妻子感情生变。两个人关于生活的价值冲突跃然而上。基耶在完成故事勾勒同时,也在片中精巧设置了多短剧情,来完成他对电影本身的思考,比如拍摄已逝之人成为回忆留存的纪念,又如帮助弱势残疾劳工获得社会价值认可,当然与此同时,基耶也反思了新兴媒介所可能带来的新的媒介伤害。
降生在一片“死亡”(灵车、死亡担架)中竟成了一潭死水生活中的突破口(也成为妻子转变最为隐秘却最重要的原因);摄影机诸多使用有了独特的开篇,音乐的初次出现和大幕拉开及类摄影棚的空间结构;自然景物也在冷峻严寒的影像质感内以绿与朦胧的美感从取景手势内凸显人物改变,并在最后的登高望远中赋予另一层世界看法的意义。许多拍摄段落很自然化的暴露了电影行业规则,领导诸多要求和删改,并在不狭化处理下,同时具有了审查和资方的双重身份;电影节的种种争端和最为重要道德伦理性的争议。基耶并没有用知情权来压倒报道所带来的困境,反而是让结尾将镜头对准自己,使影片构建一个循环结构下凸显这一无解的现实难题。这恰似其中的一个镜头,导演位居类荧幕物体和资方/审查者的中间,这一现实呈现的中介被难堪的经受双重质问,并最终迷失自己。
北影节3/18。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作品。或许部分是受当时波兰创作环境的影响,本片尚未显露出基氏成熟时期感性与知性相互交织的批判锋芒,反而在基调上大有通俗情节剧的意味。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觉导演作为作者的自我意识发挥作用之处,除考究的画面构图和场面调度外,本片:1,并不避开对当时波兰建制运行的不合理现象的展示(内部审查、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等);2,表达了导演自己对电影的价值评判取向(对现实主义以及非学院派电影的推崇);3,最重要的或许是,还在文本结构上表现出基氏擅于运用的“悲喜平衡术”或“正反辩证法”,这即是说,叙事情节层面的广义上的正面喜剧元素和广义上的反面悲剧元素会以十分均衡的势态相互交织,最终综合统一为主角生活的一条基准线。换言之,“影迷”在得与失之间游走,最后留下镜头前的自我审视。
拍电影,义无反顾的冲向电影殿堂,一部摄影机便可以冲破桎梏,捕捉到生命起伏的瞬间。纪录一种真实的影像,在自我编码的过程中,为这个世界构建一种视觉的桥梁,并通过这个桥梁,找到被书写纪录着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大胆造梦的追求中,不要丧失了做梦的能力,不要在舍弃了寻找生活素材的意义。当莫斯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被工厂老板以政治手腕给予切割,当他最后不得不扔弃了自己的胶卷,这是一种客观转向主观的意识进步。最后,当他摄影机进行转向到了自己的面孔,我们才知道,导演对影像的表达无比重要,但他自己也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员!在那个社会主义波兰时期,摄影机是那么弥足珍贵,然而当下的我们人人都有手机,随时都可以拍摄纪录我们身边的一切,似乎影像的纪录已经是司空见惯。那么这些真实性又如何区分呢?我们热爱电影,热爱造梦,更要爱自己
结构很精巧,很喜欢结尾,最后把摄像机照向自己,胶片卷动声音不止,菲林不死;男主演技很不错,紧张就打嗝演得很自然;艺术创作的自由度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伴随着艺术和热爱产生,也影响着艺术创作本身,所以在有限的自由里用巧思揭露和反映也是优秀创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影迷这个名字真的没取错,完全切题,电影的迷思,以及所带来的一切(暧昧对象、荣誉、帮助朋友)吸引着男主在成长影迷的路上越陷越深,最后却也让他在生活里迷失方向…… 好朋友母亲永远活在胶片中那里全片最感动
严格说来不该叫“影迷”,而是“业余电影拍摄爱好者”。孤儿院长大的男人菲腊,原本他人生唯一的愿望就是有个家,老婆孩子,原本他花了两个月工资买摄像机只是为了拍摄新生女儿的成长,可想不到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怎么那么好他的老板同事都这么支持他!出钱出力,即使反复违拗老板也没把他怎么样,朱旭与威廉达福合体“史哥”还替他背锅。好像怀孕的老婆带着女儿回娘家了也不会真正影响他什么。最后终于发现,还是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片中男主打了三次嗝。据说有基耶自己影子。资料馆宣传是献给电影和影迷的情书,并没有特别打动我。片前依然有影评人介绍小短片,清晰明了也剧透。补上北影节的,我预判真准!内嵌英字。所幸今天拍中文字幕的可以!基耶斯洛夫斯基诞辰80周年作品回顾。with没睡但喊热的肉。资料馆1号厅。五六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