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心中的伤口(2020)
心の傷を癒すということUP:2021-05-07
疗愈心中的伤口简介
此剧为描述1995年阪神大地震背景之下研究PTSD的先驱人士题材。自己亦属于受灾者的主角安和隆,在地震之下致力于治疗居民的心理创伤,帮助其回到生活正轨。
拥有爵士乐钢琴演奏级功力的年轻精神科医生安和隆(柄本佑饰),与开朗的妻子终子(尾野真千子饰)相遇后组织家庭。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了阪神大地震。身为一位精神科医生,此时该做的是什么?安和隆每天不断的思考着。和隆在与受灾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该做的并非治疗,而是帮助受灾者拥有治愈力。其后,安和隆将自己的心得及在受灾区的所见所闻纪录下来并出版成册,获得学艺赏。然而,在39岁的某天,安和隆发现自己罹患了癌症……。
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日剧(提名)
- 安达捻 Adachi Mojiri总导演
- 柄本佑 Tasuku Emoto演员
- 尾野真千子 Machiko Ono演员
- 滨田岳 Gaku Hamada演员
- 赵珉和 Tamiyasu Cho演员
- 浅香航大 Kôdai Asaka演员
简评
每一集都是一个人生阶段,前面三集有很多触动。得知这是一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先驱安医生的传记式的剧时,最后一集就不觉得平常了。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每个阶段都在努力。与永野老师的忘年之交、与终子的邂逅成为眷属、与哥们玩爵士,再到阪神地震中现场治疗以及结集PTSD治疗心得成书,对病患的耐心陪伴,与父亲的和解,与癌症的和解(自然疗愈),临终与家人的温馨告别。。。每一步都那么温柔(默默流了好几次泪)。。「仅仅活着就会有这么多让人伤心的事,为什么还要做故意让别人悲伤的事」。。「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不是医生,医生也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恢复的人身边」。。多重人格的人心中诞生很多孩子,即便每次别家孩子痛苦出现时,多重人格的人都会来承担这个孩子心中的痛苦。。剧中治疗最多的是各种羞愧感(在日本很典型的)
有关主角原型安克昌的内容,如身为在日韩国人的身份疑惑和不便,以及家庭关系等描述都很好,因为真实通常会比虚构具有更大能量。到阪神地震,剧情就有点进退失据,彷佛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结果什么也没有说好。结局中真实的部分仍然感人,但虚构的部分就有点造作。当然安克昌的子女亲身出镜无疑是为剧集背书,但剧本的不足还是无法忽视亦颇为遗憾,因为这素材本可写出很不错的故事。
非常有力量的一部剧集,不煽情、不夸大,像纪录片一样采用时间顺列,凝视而不打扰的镜头视角,仿佛跟着安医生度过了一段短暂的人生旅程。以为会大篇幅铺设关于灾后心灵重建的情节,然而却是极度柔和地避开了所有残忍的画面,选取的都是身边人容易被忽视的平常瞬间,但是也足以打动人,比如灾后的心理负罪感、引发的童年多重人格诱因、以及全体霓虹国人的自我扶持力量。在父亲节的时间看完,突然发现安医生真的是理想中的完美父亲,果然还是要懂得人心才会育人啊。
没想到会让我泪流满面,第一集以为这部剧很寡淡,还好坚持看下去。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好好的一个人,说生病就生病,还有三个孩子,就这样走了。但令观众长时间陷入悲痛,并不是安医生的心意,就像电影会有“终”,无论悲伤或害怕,事件总会告一段落,会结束的。灯亮了,我们就回到现实生活中,好好地生活。生命的长度,我们都无法控制,但活一天,就好好用心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烈日凉风。即便生命一闪而过,但我也已飞过。
“老师,我不想投身那些对社会有很大贡献的工作,我只想了解人的内心,对我来说,人类的心灵是最重要的,它不可思议又很有趣,单凭这一点,我选择进精神科有错吗?”虽然只有短短四集,但安医生却将一直留在我的心里。第一集简述的是安和隆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是一个内心丰富细腻又敏感的年轻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软弱是好事啊,正是因为软弱,才能够体会别人到别人的软弱并给予帮助”。而第二三集讲述的是在灾难面前的人们,内心的变化,脆弱与坚强的两面。到了第四集,啊,我说不下去了。为什么这么好的人却要遭受这样的罪?
“无论什么时候,活着就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努力让自身变得有价值,在有限的人生里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吧。想成为像安先生一样温柔的人啊,如果能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生命终了的时候,还能留在人们心中,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活着”、影响着,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事吗?那么,请不要忘记初心,坚定的走下去吧。
越来越能感觉到柄本佑作为演员的魅力。『有很多理由和没有理由是一样的,因为没有一个是决定性的理由,所以才会列举很多来说服自己。』『那些这么说的人,是因为自己害怕,他们觉得他们没有做过亏心事,而地震是天罚,这样说服自己相信,他们就不会碰上地震』『会产生多重人格,不是因为你脆弱,恰恰相反,是因为你承受的痛苦太多了,但还是不惜在内心里孕育出别的人格,这样活下去』……每一集都有直接触及到内心的台词,很棒的一部剧,推荐给大家。
看完后好像心灵也得到治愈。主演们和配角们的演技很好,篇幅短小精悍,故事递进不只是靠台词也会有很多镜头语言,很有电影质感。某些画面很有构图感,比如买米老人家背后的摩天轮?(明一次,暗一次)、多重人格女孩离开避难所听着上方电车驶过坐在水岸边的那棵倒卧在地的大树枯木?。令人心动地男女主间的纯爱小故事:俩人二次偶遇电影院只为一句未听清的台词、男主猜身后不远处突然停步拾落叶的妻子下一句要说的话…让人羡慕地男主和医生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公园里别样安慰拼命努力备考的朋友别放弃的男主、酒吧里一起玩爵士的俩人、演奏厅外陪着病重男主坐在台阶上说着“比起内场好座位更喜欢一起听着喜欢的歌你身边的这个位置”的医生朋友…片尾看到剧中担任配乐的是“世武裕子”,很惊喜。
疗愈心灵的伤口。哭死我了?那些背负着痛苦悲伤活着的人啊,希望能够找到人生的那束光,就算软弱,就算哭泣,也要活下去,也许会有让你不那么孤独的存在。|第一集被安和隆的个性所打动,思想独立,看似软弱实则坚定,为了梦想会一直努力勇敢抗争。第二集我喜欢的尾野真千子一上场,《东京物语》看两遍却两次被电车声音遮盖的那句台词“我已经决定不长大了”,还有拥抱充电,一起活到一百岁吧。|人生能像安和隆那样,于家是温暖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于社会是治愈人们心灵的医生,于朋友是一起奋斗一起做喜欢事的陪伴,我想,这样的人生没有遗憾了。可惜的是,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人却不能陪伴相随。短暂的人生已是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了。
以为会是那种一集一个案例的片子,但其实主要是围绕着安医生这个人行为来展开。其实观影的过程有些闷,但莫名的很多情节非常真实。真的是非常温柔的人……(话说这种灾难后的PTSD治疗,不是现在的我们正需要的吗!!不知道会有谁来疗愈我们……当然,要疗愈首先得承认有灾……)
这是为了纪念1995年研究PTSD先驱安克昌先生的作品。节奏慢,语言少,人物简单,期间穿插了真实的震灾镜头,纪实性强,虽然是故事以情动人,人物表演却十分克制,爱情、亲情、疾病、死亡,都是自然而然,没有大喜大悲。在残忍的灾难和疾病面前,眼泪是奢侈的,活下去才是王道。“无论什么时候,活着就给人带来幸福”主人公说道。心理危机干预在大灾之后是必要的,干预得越及时,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这个由二战发现的心理疾病,会使不少受害者虽然侥幸活过了灾难和战争,却成为精神残疾的废人。安医生俯下身和病人说话的样子真温柔,他的话也很精辟,句句驻入人的心里,这是心理咨询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语胜千言。当他病入膏肓坐着轮椅最后一次问诊时,虚弱地问助手:我像个医生吗?助手认真打量了他:“您像个名医”。我热泪盈眶。
“就因为软弱,才能体会到别人的软弱并给予帮助。” 男主的故事就像溪流,静静流淌。可惜在今天还有很多人把心理疾病当做异类,说着“嘴上说自杀的人才不会去自杀”,社会的冷漠把人逼进绝境。男主的身世特殊,青少年时期身份认同模糊,又跟家中代表绝对权威的父亲疏远,我想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大学课堂上被精神病学吸引,并奉献一生。编剧没有把重点放在男主的一对一诊疗上,而是在震后的大背景下讲述男主如何助人自助,以专业身份召集医生,建立震后心理康复体系,写书帮助更多人、改变大众观念。他的贡献早已不拘于一座城市、一家医院,应当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