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瑟岛之旅(1984)
评分:8.5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
主演:马诺斯·卡特拉基斯 / 梅丽·赫罗诺普卢 / 迪奥尼西斯·帕帕扬诺普洛斯 / 多拉·瓦拉那基 / 朱利奥·布洛吉 / 米哈利斯·扬纳托斯 / 瓦斯里斯·查格罗斯 / 扬尼斯·菲里奥斯
类型:剧情
片长:120分钟 / 140分钟(日版蓝光)地区:希腊 / 意大利 / 英国 / 西德
语言:英语 / 希腊语
影片别名:Taxidi sta Kythira / Voyage to Cythera
上映:1984-04-21(希腊)
IMDb:tt0088241
塞瑟岛之旅简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长期流亡苏联的共产党人。在希腊军政府倒台后,于处人生暮年的他终于可以回归故乡。当他以如此矛盾而又暧昧的身份,再回到记忆中熟悉的地方,再面对家人与朋友时,他感觉到了人情的疏离,对未来的盲目,对于祖国低度的认同与漠视。人们企图卸下记忆的承重,却又害怕轻得迷失 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真正失去了国籍。最终,和他离别多年的爱人漂在爱琴海中的浮岸上。
第3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第3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托尼诺·格拉 / 萨纳西斯·瓦尔蒂诺斯 第37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获得奖项
-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FIPRESCI Prize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
简评
当安哲一贯疏离的镜头对准并推近个人时,就像“时代”这座大山压在小人物头上。连演员都确切说出“是我”,女儿却说“他可能是我们的父亲”,对他身份的不确定。他的密语没多少人懂,他的“烂苹果”{俄语。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导致他无法上船。关于话语权,警察用扩声器说出他的话,漂浮在海中的他只能用小提琴发声。被判了四次死刑,第三次被放逐,没有身份的人,一如镜子的意象{亚历山德罗斯在镜子里看到像父亲的人,挥手作别的古希腊女雕像,被搬走的男雕像预示他的父亲会被再次驱逐。}:“我看着自己,它是唯一提醒我我还存在的东西”。 开场演职员表叠印的是某个星系,在浩瀚宇宙里我们又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失散多年归来的父亲,《重建》里父亲回来,母亲也是问“你吃了吗”,导演的经历投射。沉默三部曲之一}
。流亡苏联多年的共产主义者男主在希腊军政府倒台后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希腊,却因为家乡的各种物是人非而依然充满乡愁情绪。故事主题比较明显(但整体的思考太模糊不清晰系统,也导致时常沉思这个主题的男主的角色形象没立起来)。影片大量通过高水平浸入式长镜头制造「少即是多」的深邃情绪体验(方法论上和贝拉塔尔一样很塔可夫斯基),但作为角色导向型电影本片对角色的塑造近乎为零,。
老人和爱人双双在爱琴海上流放,寄予了导演宁愿无止境放逐,也要拒绝祖国,与它分离浪漫的理想情怀。朦胧诗意静谧的广角长镜头,营造了老人在祖国大地上陌生,疏离感,生命在其中孤独地流逝。老人被扔到在海上浮沉板块中,撑着伞在风雨下屹立不倒,一个坚毅不屈的身影栩栩如生。导演运用长镜头,室内窄空间默默维系着老人与儿子,家人之间羁绊,相互支撑,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坟墓上安宁,老人随歌而舞,生命在欢欣中默然流动。广角镜头拍摄的萧瑟冷清荒凉景象,营造出老人孤独无助无望的意境。
归乡与放逐,流亡与永恒,拌上民族与个体的伤痛,话题太直露太确定太安哲,让人无话可说。值得一提的是几场一对多的戏,围观、注视、对峙,本身也是一种权力结构的拉扯博弈。父与子舞步的互文,一遍遍试镜的It's me,第91幕外景选址的塞瑟岛。老夫人病床上的一句话观影时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结果晚上就忘了,如何也想不起来。两代女性(妻子)的对照不知是否有导演私货,略感不适。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历史性悲伤侵入骨髓。完全无需借助时空断裂与展现剧组,一旦出现了“温馨的家庭聚会”与“热闹的庆典“,这些场景要么是梦境、想象,要么是虚构的戏中戏,安哲以一种回顾式的形式将欢乐还给了困于沉重的历史中的人们(如结尾将酒馆中的宴席场景反射到巨大的镜子中,好像这一切都只是一张“历史的照片”一样),并在空旷的环境中用广播去播放那个时代特有的音乐。这种慈悲却又是一种残酷,欢乐毕竟是假象,所有人物都在安哲的时空中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煎熬;更可怕的是,这种残酷更是导演每次内审式(电影中总有一个导演式的角色)艺术创作时所必须经历的——牺牲。
(4+)同样是安哲很诗意化的表达,有着“奥德赛式”回家的内核,可和奥德修斯不一样的是,在回家后这个家却并没有接纳他,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对他的排斥与隔阂,站在与自己充满感情的土地上,却不属于这个地方,守护着的一小片房屋最终也被烧成废墟,身边人对自己的流放比战争的流放更恐怖,安哲把人而树放在同一个画面中进行对比,人的渺小尽显无疑。塞瑟岛在片中并未实体化的出现,只是在后半段出现在人物的话中,而那也许才是属于这两位老人真正的家乡。
三星半。前半段是五星级的迷人,集中、沉静的画面,忧郁、神秘的音乐,卖薰衣草的老人,雾中的车,一丝悬疑和超现实。主题明晰后,不被接纳和再次漂泊都可以预料,场景归于熟悉的中国式乡村,情节也回归现实,因此丧失了一些魔力。临近尾声有一幕,远景是海上的老人,近景警车停靠,热闹的音乐,感觉这是一个很棒的结尾了,调和了沉重,个人非常喜欢,但似乎不符合导演的审美。直到真正的结尾来临才明白,原来是为了这口醋包的这顿饺子,当然也是属于电影艺术的时刻。同样喜欢他嘲弄死神的一幕。整体上始终感觉感情不是很真挚,母亲的“痴情”沦为布景的工具,包括后半段全程陪同的“备胎”。导演把自己置于一个自恋的视角,也添入一些主题之外的元素。
看安哲的电影从来不犯困,他的长镜头虽然缓慢却深刻。在《鹳鸟踟蹰》和《时光之尘》里我看到了无归属的人,这里也有,但更多的感受是爱,是失语,是老人们经历了大半生的苦难后终于发现在这样一个机器之下,只有流离失所才可以是唯一的家。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他们的后代,往往是坚决的、虚无的,因为在身份的建构上他们从未迷失过,而当人立在根基里,却知道上一代身处迷雾,还能对现在的生活有多少确信呢?男主角和妻子儿子的疏离、姐姐对父亲的怨恨,在老夫妻最终厮守的爱面前,就像是迷雾下的灰烬。安哲大概在讲一种时代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寻找自我已变得不可能。
安哲个人风格的大分界线,至此他抛弃了之前一直要努力讨论的历史,改变了摄影风格(应该是更换了合作的人),把镜头拉得离演员更近了,在技法上也更新了,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我其实比较喜欢他后期的风格。父亲回到故乡(对应着安哲寻父的经历),发现故乡已大变样,自己还停留在三十年以前,已无处可去,但是也去不了苏联,只得漂泊在海上,身边只有陪着他的妻子,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代表着安哲自己的心境,过不去的铁幕背后,身边都是安于现状的工人阶级(安于享乐,安于被统治),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像自己想象的父亲一样,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自己也无处发力,无处靠岸。(父亲在墓地起舞那段还挺棒的)
最让人动容的是卡特琳娜在病榻上神情恍惚时讲述的年轻时与爱人相识的场景。跨越几十年的等待和坚守,恰恰映照了革命和爱情的共通之处——出于最纯粹的理想,也肩负最沉重的代价。而另一面,当红色浪潮褪去,历史的海洋只剩下黑色的咆哮。当可能性不断被压榨,前路变得越来越狭窄和拥挤,人们也只能在幻灭中拥抱现实......
@小西天。,他的历史身份让他成为《猎人》中那具被掘出的不受现代希腊欢迎的游击队员遗体。安哲更多将他视为一个政治隐喻,而非落叶归根的真实老者,我们几乎看不到他身上亲情羁绊的牵扯,也因此观众很难共情他一意孤行的选择。,或许是安哲悲观疲惫心境的自我投射。面对归来的父亲和他所携带的历史包袱,他无法成为传说中的忒勒马科斯,只一支支吸烟,沉默、犹疑。那朝向塞瑟岛的拍摄之旅,他根本无力踏出一步。,但还是有点喜欢老夫妇一起被流放,乘桴浮于海漂泊向死亡、虚无或不存在的塞瑟岛的结尾象征。·卡特拉基斯明知不断淋雨的艰苦,仍坚持抱病拍摄,并在电影完成之际去世。如电影中斯皮罗的互文,主动选择从容赴死。
“内战”是属于一个个体,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以及一个国家的伤痛,一部分被永远地排除,曾经的整体永恒地失去。“他们强迫我们自相残杀,我在一边,你在一边,人对人,豺狼对豺狼,但最后没有胜者,我们都输了”,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残忍,也是历史的悲剧。在一个随处可见可口可乐标语,人们因无信而转求于情欲和肉体的国度,没有安放来自过去之幽灵的故土。老人拒斥死神,而故乡用放逐回应来者。这是导演私人化的中年体验,阴云、雾气、大海是地方特色,也是氛围所需,冷峻的配乐和镜头下是深邃的情感与无解之沉思。崭新的工人们奏响了离别的音乐,受创的中年人与孩子们还有未来,未亡者的归宿却只有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