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2011)

ФаустUP:2021-08-13

《浮士德》(Faust)是一部2011年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德语电影。背景是19世纪早期的欧洲,根据歌德的戏剧《浮士德》自由改编而成。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浮士德

评分:6.8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编剧: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斯蒂凡·温博尔 / Wolfgang Bauer / Anita Groissmayer / Johannes Zeiler / 汉娜·许古拉 / 马克西姆·梅米特 / 小安托万·莫诺特
类型:剧情
片长:134分钟地区:俄罗斯
语言:德语
影片别名:浮士德:魔鬼的诱惑(台) / Faust
上映:2011-09-08(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1437357

故事大纲

浮士德是一名才华盖世的学者,由于科学知识对宗教带来了限制,所以他对生活丧失了耐心和渴望。于是在魔鬼梅菲斯特(在此片称为Mauricius)的陪伴和引诱下,浮士德为了得到年轻貌美的女孩玛格丽特,签下了出卖灵魂的契约,并踏上一条地狱之路。后来浮士德无法忍受Mauricius,以乱石打死他,却发现自己永远迷失在这虚无之地!

主角

  • 乔汉内斯·泽雷尔(Johannes Zeiler) - 浮士德
  • Anton Adasinsky - 债主梅菲斯特
  • Isolda Dychauk - 玛格丽特
  • 汉娜·辛古拉(Hanna Schygulla)

主题

本片是导演自1999年开拍的权力系列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分别讲述的是将德国变成纳粹帝国的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1999年)、俄国革命领袖列宁的《金牛座》(tarius,2001年),以及二战结束时签订投降退位协议的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The Sun,2005年)。

制片人Andrey Sigle说: “本片与现代世界的事件并没有关联——它把背景设定在19世纪早期——反映了导演对于人类和人心力量的持续性探索”。此外,Sigle也表示影片也有政治上的因素,他说:“本片是一个大的俄罗斯文化项目,普京把本片看成是向欧洲传递和介绍俄罗斯精神文化的一种途径,并为欧洲和俄罗斯文化在融合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制作

2005年导演宣布将要拍摄一部“色彩饱满、画面优美的影片”,取材于歌德的《浮士德》和托马斯·曼1947年完成的小说 Doctor Faustus。出品公司是位于圣彼得堡的Proline Film,加上许多俄罗斯媒体的赞助为本片共筹集了800万欧元的资金。

2009年8月17日于捷克开拍,在库特纳霍拉等地持续了两个月的拍摄。也在德国进行了一些拍摄。同年10月剧组赶赴冰岛拍摄。

评价

影片充满艺术质感的镜头、富有深意及寓言的剧情及角色刻画,在威尼斯影展放映后得到了媒体们极高的评价,最终在一片赞扬声中毫无争议的获得金狮奖。评委会主席戴伦·艾洛诺夫斯基对本片评价道:“有的电影让人笑,有的电影让人哭,有的电影让人动容,有的电影让人思考,而这部电影,它拥有以上所说的一切。”

代表性评价如:对白简洁精致,直白充满思辨;视觉特效特别突出,画面在昏黄、浅绿、灰暗等不同色彩间转换调配,营造出了超现实的神奇氛围,每一个场景都如一副赏心悦目的古老油画,把观众带入一个奇幻境界。作为一部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视觉象征的哲学电影,它是索科洛夫集大成之作。

简评

待重看权力四部曲中最特殊的一部,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无法接受絮絮叨叨台词巨多的电影,也有可能是因为对宗教文化和《浮士德》的不理解所致,这部电影给个人的观感是断裂、偏题以至于对浮士德欲望的呈现到签订出卖灵魂的契约和最后撕毁契约、砸死墨菲斯托的举动是如此令人不解,欠缺说服力。影像上很有索科洛夫的个人风格,扭曲的影像出现于浮士德第一次接触墨菲斯托的时候,而这种常规与扭曲的对立对应着第一组镜头中浮士德与学徒的对话所引出的科学理性和“人是否有灵魂”的疑问。

雾蒙蒙的画面像喝醉了一样癫狂着扭曲着从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人物被各种碎片而局促的特写遮挡得严严实实,耳边则全是过量的絮叨声,完全听不清谁在说话……可以说,任何一项元素都在干扰你获得名为“舒适”的体验,然而这种充满视觉焦虑的处理却不令人作呕,可以说败坏的权力欲望与堕落的肉体渴望反倒在这种氛围中透出了一丝滑稽的幽默,福柯说,“生命就在于不磕药却能获得磕药的体验”,大概如此。看着最后浮士德踩踏着Andrey Sigle的配乐走向天堂,脑海里全是昨天芭比顶天立地光辉普照的样子。

越荒诞越需要哲学来阐释吗?荒诞是如何形成,或由什么导致的呢?永恒的贫穷,何以用理性去对视一切,最基本的生存,最基本的尊严,最基本的道德都丧失殆尽,还剩下什么是最基本的....灵魂在这个时候用来与魔鬼交易能获得什么呢?幻想,被压缩后的幻想将梦无限延伸.....没有尽头,没有抵达,没有彼岸....

索科洛夫的浮士德其实做得非常不错,fade off 色调监视器画幅扭曲镜头斜角视角胶片质感都突出了非真实性。但是索科洛夫的浮士德不完全是歌德的浮士德,索科洛夫强调了浮士德的人性之无能,善恨爱恶皆无能,连撒旦也不能改变什么

愚人浮士德,不死的梅菲斯特,关于虚无的永恒抗争,这个版本几乎完全推翻了原著,这也是它跟原著同样具有永恒价值的所在。删去了原著的大段对白,修改了结局,隐去了上帝,改变了情节的比重,所有的哲理都蕴含于镜头语言之中,人物的情绪张力之中,表演和人物设置也颇有韵味,这个改编是纯电影的。原著的上帝之力完全改为了人之力,从人的无为到人的有为,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转变,但我认为他们都共同指向了人的虚无,欲望的统治地位,建构了一种空洞的英雄意象,对人的灵魂提出了深刻的诘问。

金草莓:放在荒蛮时代,一切重口味的血与骨似乎都顺利成章,最原始赤裸的贪婪欲望,像是《上帝难为》的另一种变奏;然而索科洛夫在摄影的造诣凌驾于其想表达的宗教与哲学(又或者是我愚笨和文化底蕴相差悬殊),让影片在晦涩的泥潭中缓慢前行,除了荒唐怪诞,根本难于理解真正的含义。

名著歌德(德国)浮士德换取权力和美色出卖灵魂1,浮士德(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华盖世,拒绝尘世,丧失渴望,魔鬼签下契约 ,出卖灵魂,一夜风流,苦行旅途 ,地狱之路,找回自由,)2,魔鬼(莫菲斯特,引诱浮士德,世间游走)3,玛格丽特(浮士德一夜风流女子,浮士德杀死其哥哥,)

歌剧也能中毒。看了歌剧电影《卡门》,夜半仍在听。今天《浮士德》。原以为自己是个乐盲,任一首曲子听上几十遍,还是不识得。那一开场的“卡门序曲”,大概是七十年代收音机的启蒙吧,刻的有多深,差不多成了肌肉记忆。好神奇的音乐,有那样一张容易辨识的脸。试着再听听。

摄影风格突出,本片属于导演的个人秀,角色什么的都不重要主要是看于其中导演在本片中的哲学性表达,尤其是神学与人的科学的对抗,导人本人的思想与见解掺杂在里面,感觉和泰伦斯马力克一个样了,导演十分刻意的挑战剧情,十分挑战影片的节奏,像是一次导演的自我表达,本片的摄影风格美轮美奂,取景地是在冰岛,谁能想象这也星际穿越的取景地?难怪有些壮美的景象让你看到其中的相似之处,看完一次就忘不了,尤其是中间那一段,如同神灵降临一般的场景,让人忘不了这个影片

重看。美术方面对德国表现主义进行了一次改造,超现实质感与死亡元素依然,却多了一层朦胧和烟尘的记录感,而段落方面依旧是将原来老塔的作品中对片中人物自我感受的那一方面进行隐藏和平展,使得全片的时间流动,更像是一部默片。

索科洛夫“人之力量”四部曲终章,与其他几部浮士德改编电影近似的是,只选择[浮士德]第一部(与格蕾琴的爱情悲剧)作为主线,但与原著大相径庭之处不少,如浮士德虽有崇高和超越性追求,却沦落为央求魔鬼让他与她共度一夜即可,并因此签约,但结局却兀自激荡高扬:忏悔祈祷(还直接引用马丁·路德名句),撕契约,杀魔鬼,向远方奋进。浮士德之父、格蕾琴之母、瓦格纳与瓦伦丁也都有大幅改动。视听风格突出,学院派画幅配上时而扭曲、变形的人物画面,以及倾斜构图,极为压抑逼仄。街道乡村以灰黄滤镜遮覆,书斋与酒馆阴暗滞闷,一切都拥挤、肮脏而腐败,唯有教堂是蓝白世界,森林与闺房则为绿色滤镜。柔光高亮的格蕾琴特写。飘忽而狂躁的多重对白音轨。魔鬼畸形老朽的身体。善恶、美丑、精神/形式与肉身/质料就这样古怪地杂糅在一起。()

不得不说因为开场几分钟的场面过于恶心,让自己三年后才有勇气重新看完这部电影。影片只改编了原剧本的前半部分,浮士德在人间游历,尝遍各种疾苦,遇到玛格丽特,然而所爱之人却因魔鬼的多此一举而不幸被毒死。浮士德寻求生命、探索灵魂,却苦苦无所得。影片镜头美如画,但剧情过于哲学,总让人不解。

获得奖项

  • 第25届欧洲电影奖
    第25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Carlo di Palma Award —— European Cinematographer / 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天主教文化奖 / 未来数字电影奖
  • 第26届俄罗斯尼卡奖
    第26届俄罗斯尼卡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剧本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 / 最佳音乐 / 最佳艺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