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中的科学(2014)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UP:2021-10-05

《星际穿越》中的科学

评分:7.8 导演:盖尔·威尔姆森 编剧:盖尔·威尔姆森
主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 乔纳森·诺兰 / 马修·麦康纳 / 基普·索恩 / 艾玛·托马斯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保罗·J·富兰克林 / 伊隆·马斯克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探索频道:星际穿越的科学
上映:2014-11-25(美国)
IMDb:tt4415360

《星际穿越》中的科学简介

探索频道特别节目《星际穿越》的科学(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星际穿越》邀请到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担任监制,涉及大量专业理论。本节目涵盖了片中关键要素的科学和理论。诺兰兄弟、制片人、包括索恩在内的众多科学家纷纷露面。马修·麦康纳亲自任解说。

简评

很美,刷新了部分认知,提到了电影中几个重要的设定背后的底层原理。出现了好几位女性科学家,加一星。一集内容实在不够过瘾,内容重点在space-time,人类科技和未来发展。/看完后对人类发展又充满了些希望,14年至今,7年时间,人类观测到了引力波,希格斯玻色子,拍下第一张黑洞的图片;又在诸多领域得到进步,人工智能算法,可控核聚变,宜居星球的发现等等。

衍生系列纪录片,电影周边系列。一般来说,好莱坞工业电影的周边系列是电影制作的相关内容,并非国内常见的影视剧演员花絮系列。我认为诺兰或许可以对科幻迷做的更多一些,索恩教授也可以做的更多一些,可以提供给科幻迷硬核的天体物理知识,为《星际穿越》的视听盛宴填筑更多的逻辑注脚。好的电影是开放的,讨论无处不在,而讨论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

从本片的科学顾问——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开始介绍,探讨我们是否有必要离开地球进行星际旅行,以及适应人类生活的条件;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引力,时间的相对性(不同状态的时间差异),虫洞(我了解了一个新概念:负物质);黑洞,然后探讨宇宙大爆炸以及产生的引力波、及原始光;熵(这个和《信条》有关系),沙尘暴(探讨电影中的灾难情况是否有可能发生);小行星威胁(这确实是难以改变的),亚特兰蒂斯号,Space X,最后的获奖者居然全都是中学生(震惊)

更像是一部短科学纪录片,可看性倒不如星际穿越幕后花絮。不过看到虫洞和黑洞视觉效果都是经过基普·索恩方程式代入数据后生成的,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有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研究专家和一些顶级科学家现身说法,包括之前登上太空的NASA宇航员的科学顾问以及指导,太严谨了,这个团队太强了。了不起。

很喜欢宇航员回忆她们上太空时的感受: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下看这座蓝色星球,这个角度的我们无法看清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不禁让人想到这片陆地上的内部分裂和战争是多么渺小、不值一提的事情。还有中学生们提出新的宇宙项目来参赛,他们的热情是主创们的动力来源。于是我想,如果人一生总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或许很多事物都会不一样。

在广袤无垠宇宙中,我们人类实在是太过渺小,我们的地球家园,在浩瀚宇宙中只是一粒沙子,人类对于宇宙和时空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再一次感叹,埃隆马斯克真可谓是地球上最酷的男人,我们整天说“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而埃隆马斯克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实现梦想,一步一步走向星辰大海。反观我们国内的资本家们,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赚钱,赚钱,还是TMD赚钱!

2015年SpaceX首次成功回收猎鹰,2016年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2017年Kip Thorne等人获诺贝尔奖,2019年人类首次得到黑洞照片,这几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让《星际穿越》有了一种扎实的前瞻性,但引用那句吐槽,诺兰“对了一半”,比如对吸积盘的可视化,为了照顾观众而忽略了多普勒红移效应(明明更炫酷啊),折损了它的科学“硬度”,从更大的层面,诺兰的可视化重布景作用,轻心理情境,他呈现的是在宇宙奇观中完成英雄历险和情感承诺,所以需要奇技淫巧的五维空间来实现新的机械降神,被诟病不够硬或半硬半软也在此,人物的观念没有随环境而突破,只是解出了注定会解开的题。纪录片主要集中在设定(30年代大干旱真有过沙尘暴),对相对论、熵的解释比较呆板。

宇宙太空本来对我来说就是个遥远的存在,并没有吸引我的地方,通过这些通俗艺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接触到浩瀚的宇宙确实是很好的体验,尤其是对于人类的历史而言,正所谓,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跳出对自己的设定,从一个物种的角度来看人类,这时我们就需要仰望星空,需要探索星辰大海。对于虫洞的理论,用一个苹果比拟地球是很好并且直观的方法,地球是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宇宙的形状或许是个可以弯曲成圆面的平面,掏洞的苹果是苹果的虫洞,穿透地球的洞可以理解为地球的虫洞,宇宙的虫洞也差不多是这样吧。

在某种程度上,搞科研和拍电影是一样的,还真不是有钱了就能做好的。美国人对于知识的无私分享和对于科学理念的认知,是我们完全没有的,中国人的科和技是割裂开的,诚然技术是进步了,但我们对于进步了的技术的态度,和家里大锅灶换了电磁炉的态度是差不多的,因为我们完全没有一种对于科学理念的理解、感受并让它带领我们到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的既亲且敬的态度,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理解相对论是怎么一回事,可我相信人人都能够理解促成了相对论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精神并把它当做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回头想想,美国的孩子在看星际穿越和亚特兰蒂斯号,而我们的孩子在看上海堡垒和喜羊羊,我就像吃了屎一样难受。

记录了《星际穿越》拍摄的严谨态度,更多的是对科学家探索精神的赞扬,就如诺兰要表达的一样,地球有一天会无可救药,毁灭早已写进了圣经。人类能否延续,发现新的可以生存的星球,需要激励起更多的年轻人。2020年看来spacex的火箭回收已经习以为常,敬马斯克这般的先驱值得敬仰。

标正片*天山缤谷IMAX厅。2015年SpaceX首次成功回收猎鹰,2016年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2017年Kip Thorne等人获诺贝尔奖,2019年人类首次得到黑洞照片,这几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让《星际穿越》有了一种扎实的前瞻性,但引用那句吐槽,诺兰“对了一半”,比如对吸积盘的可视化,为了照顾观众而忽略了多普勒红移效应(明明更炫酷啊),折损了它的科学“硬度”,从更大的层面,诺兰的可视化重布景作用,轻心理情境,他呈现的是在宇宙奇观中完成英雄历险和情感承诺,所以需要奇技淫巧的五维空间来实现新的机械降神,被诟病不够硬或半硬半软也在此,人物的观念没有随环境而突破,只是解出了注定会解开的题。纪录片主要集中在设定(30年代大干旱真有过沙尘暴),对相对论、熵的解释比较呆板。